我們熟知的咖喱粉缺失了香料之魂?
《知·食——印度》精彩內容
上一篇:咖喱成為英國人晚宴的一角
【知·食】的目的,是將準確的、真實的、純粹的飲食內容推給真正喜愛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願你喜歡。
【知·食——印度??|題記】
英國離不開咖喱粉,但真正的印度廚師都用現磨的香料。商業的標準化批量生產,市售咖喱粉唾手可得,卻遠沒有印度咖喱手作香料富有靈氣的美味。
《知·食》鄭重推出《印度》連載專題,以印度料理為主題,看印度的風土人情、軼聞趣事、社會變遷……
批量市售的咖喱粉在英國廣泛普及,卻少了一縷印度咖喱的鮮活香氣……
【英式咖喱烹飪法】
在英國,每個人都強調自己咖喱菜譜的正宗性,聲稱是源自當地廚師的傳授。比如,東方俱樂部廚師長理查德·特里就強調,他的《印度烹調術》不僅是自己烹飪知識的積累,更是從印度廚師那裡收集而來的。但作為一個真正的印度人,拉哈爾·哈爾達還是發現,英國東道主特意為他準備的咖喱,與真正的印度咖喱畫風迥異。19世紀英國廚房的咖喱和肉飯,甚至比英印人的咖喱,更加的英國化。
英式咖喱的烹飪方法是,將香料、洋蔥和大蒜碾碎後,用酥油拌勻,然後將這種糊狀物放到肉中慢慢燉煮。在英國,大家都遵循同一種食譜,先將洋蔥和肉在黃油中煎制,然後加入咖喱粉,再加入湯汁或牛奶慢慢熬燉,上桌前加少量的檸檬汁。英式咖喱大多是這個模式的變種。同樣的菜譜在醬汁中,加上一大勺孟加拉酸辣醬、鹽漬酸橙和芒果,就是孟加拉雞肉咖喱;加入半隻磨碎的椰子就是馬來咖喱。
【現磨的辛香】
英國咖喱與印度咖喱最大的區別是對香料的運用。英國離不開咖喱粉,但真正的印度廚師都用現磨的香料。每個印度廚房都擁有一塊沉甸甸的扁磨石,才算得上裝備齊全。富裕家庭會專門僱傭一個助手,負責香料的研磨。每天早晨,用一塊擀麵杖似的石頭在磨石上,費力的研碎當天所需的香料,據說這樣現磨的香料才最為濃郁辛香。磨石也用來碾磨烹調用的糊和酸辣醬食材,比如洋蔥、大蒜、辣椒和芫荽之類的新鮮香料。
最初為英國主人做飯時,印度廚師堅持使用新磨好的香料。英印人最初收集的印度菜譜,也遵循了這一原則。因此,初期英國食譜中的咖喱,並沒有提及咖喱粉。1747年,漢納·格拉斯就曾詳細的指導香料的研磨方法,先把芫荽籽炒成褐色,再搗成粉末。18世紀回國的奈鮑們,從當地藥劑師那裡,購買新鮮的芫荽籽、小茴香籽、小豆蔻莢和桂皮。1832年《印度烹調術》中就具體講解了,每種菜譜烹調過程中添加特殊香料的最佳時間。
【咖喱粉】
隨著英印人逐漸認為咖喱是同一個菜譜的變種,於是就出現了調配好的咖喱粉。最初,他們在自己的廚房,讓廚師預先做好咖喱粉。隨著商業的發展,1784年位於皮卡迪萊的索里耶香料店就有配好的咖喱粉出售。
與英國本地的咖喱粉或腌漬醬料相比,英國人更喜歡印度出產的調味品。1860年,位於雷根特與莫蒂默街的佩恩東宣稱,店中所有的咖喱粉、咖喱糊、酸辣醬、腌芒果、羅望子酸魚醬、辣椒和姜都是印度加爾各答的產品。19世紀末,即使是雜貨店也會有黃色咖喱粉、褐色咖喱粉和辣的紅色咖喱粉出售,商家甚至為鄉間農莊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由此,製作咖喱的基本調味品唾手可得,但商業的標準化批量生產,卻讓印度料理那種細緻入微的差異消失了。
咖喱粉配方(裸食註:出自伊莉莎·阿克頓的《當代烹調術》)這種依賴咖喱粉製作的英式咖喱,只能說是英國菜肴中的一個樣品,而並非真正的印度咖喱。
薑黃8盎司、胡荽籽4盎司、小茴香籽2盎司、葫蘆巴籽2盎司、辣椒1/2盎司。
【香料的印度烹飪法】
在印度次大陸地區,印度人只會在烹飪的最後階段,才偶爾加入事先準備好的香料混合物(Masalas)。克什米爾地區的主婦會製作Ver;把芥末油、大蒜、辣椒和香料混合物碾磨成糊狀,做成油炸圈餅狀的圓片,陰乾後穿在線上,懸掛於廚房的天花板上。菜肴上桌前撒上一點Ver,食物就會有熱辣辣的活力。古吉拉特邦的旅行者,也會攜帶用油黏在一起的搗碎的大蒜、紅辣椒和鹽做成的丸狀物,在營火上做好的飯菜撒上一點,就能增加香味。
印度人之所以很少用現成的調味料,是由於香料釋放味道需要不同的時間,如果同時在熱油中烹飪,有的可能會糊,有的可能有點生。孟買和勃生的基督徒,製作出瓶裝的Masala解決了這個問題,每種香料根據各自需要的時間烘焙後碾碎,再混合裝瓶。
【市售咖喱粉的香氣缺失】
與印度用碎杏仁、椰子奶油或洋蔥糊來增加食物粘稠的質感不同的是,英國廚師用給燉肉和砂鍋菜增稠的方法,將咖喱粉和麵粉混合而成的油麵糊為咖喱增稠。與印度在圓底鍋中,將香料在油中煎一下,充分釋放香味不同的是,英國人習慣將咖喱粉加入湯汁或水中燉煮。不同的處理方式,有著不同的味道。例如,烘烤後碾碎的小茴香有種堅果味,但在熱油中煎制的小茴香會有溫和的甘草味,加入濕醬汁的香料與煎制的香料相比,會使菜肴具有不同的味道。
英國烹調術的權威作者伊莉莎·阿克頓認為,英國市售咖喱粉製作的菜肴,遠沒有印度廚師烹飪的東方咖喱的美味。這種差異的原因,一方面是磨好的市售品不及新鮮的香料成分;另一方面是相對英國咖喱粉濃重的薑黃和辣胡椒味道,印度廚師對各種香料的精妙運用,以致產生最頂級的辣味和香氣。
【英式化的優質咖喱】
為了彌補市售咖喱粉的不足,英國人想出了不少改良辦法。阿克頓就推薦了許多提升英式咖喱口味的方法。比如,把輕碾碎的可可果加入咖喱肉湯後,就能再造出印度南部可可奶的味道。用進口的帶殼羅望子,就比用檸檬汁或酸醋栗做出的咖喱更加正宗地道。用蘋果、黃瓜或葫蘆,代替芒果、苦葫蘆就會有孟加拉風味;使用無核小葡萄會有莫格萊肉飯的味道。這些具有異國情調的食材,最終成為英國優質咖喱的基本成分。
咖喱小牛肉(英式咖喱粉版食譜):
吃剩的烤小牛肉,4頭洋蔥,2隻蘋果(切片),2湯匙「女王」咖喱粉,1湯匙餐後甜點麵粉,1/2品脫肉湯或水,1湯匙檸檬汁。
洋蔥和蘋果切片後,在小塊黃油中煎制;肉切成整齊的肉片,煎至淡黃;加入咖喱粉、麵粉,放入洋蔥、蘋果,加入一點湯或水,文火慢燉至爛;最後加入檸檬汁,配煮熟的米飯上桌。可用泡菜、辣椒和小黃瓜裝飾。(裸食註:其實這就是今天的日式咖喱塊和咖喱包的手作版本)
咖喱融入到英國的維多利亞飲食文化中後,百里香和墨角蘭之類的歐洲香草也加入到印度菜譜中。英印人的咖喱肉湯和蔥豆飯進一步英國化。東方俱樂部的理查德·特里在自己的咖喱肉湯中,不僅加入了蘋果,還加入了月桂葉、火腿和蕪菁。比頓夫人在她的咖喱肉湯中加入了鹹肉。伊莉莎·阿克頓加入了腌芒果、碎椰子,也加入了小牛頭肉和下水,以及一大杯奶油。克黑茶里也有所變化,英印人在米飯和豆莢中加入了煎洋蔥、魚和水煮蛋。作為鄉間別墅周末貴族早餐的蔥豆飯,不再用兵豆,而加入了熏黑斑鱈。
【英式咖喱的傳播】
這種經過改良的英式咖喱,不僅在英國被廣泛接受,也由英印人帶到了殖民地。退休的英印人在氣候宜人的澳大利亞定居時,把具有英國特色的印度飲食習慣帶到了大洋洲。1846年澳大利亞出版的食譜中記載了,按英印人標準製作馬德拉斯、孟加拉和孟買咖喱的配方。不僅講述了用蘋果代替芒果的英國竅門;還記載了用咖喱和麵粉混合,以及增加醬汁粘稠度的英國技巧。澳大利人巧妙的在英國咖喱中,加入了富有當地特色的食蜜雀和袋鼠尾巴作為肉食食材。
推薦閱讀:
※為啥印度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如此害怕
※印度人的英國化
※種姓制度真的在印度消失了嗎?
※作為「世界辦公室」的印度比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污染更嚴重嗎?為什麼?
※從甘地到英國勛爵,印度人對英國肉食的拒絕與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