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狠狠地虐TA,TA才能愈挫愈勇!」 | 研究:為什麼孩子的抗挫能力那麼差?

「孩子9點必須睡,剩下作業我來做!」

大學時,我在某知名機構兼職教英語。一次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發現某隻小朋友通篇都抄襲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按規定,每節課後老師都需要和家長反饋情況。所以,我激動而喜悅地跟他媽媽先表揚了一番他學習英語的熱情,緊接著談到「抄襲」的問題。

萬萬沒想到,她媽一臉正氣:「不可能!我的兒子絕對不會幹出抄襲的事情!」

「你的意思是……你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恰巧寫出了跟莎士比亞一模一樣的詩句嗎?」

「那不是我兒子的錯,那是我抄的!他每天晚上9點必須要睡覺了。但是作業做不完會被老師批評,所以我們約好9點以後的作業都由我和他爸爸來做。」

(雖然我很想說:這樣的媽給我來一打!)

「現在的孩子經濟條件太好,精神上太舒服就會死於安樂!」

某日,在親戚家玩,半夜12點我正昏昏欲睡,忽聞隔壁傳來一串怒吼:「你這孩子!怎麼連這幾個字都寫不好!你們老師說了你是全年級字寫得最差的!撕掉重寫!寫不好今晚不要睡!你這字寫不好真的完蛋了完蛋了!」

可憐的小外甥掛著眼淚、耷拉著腦袋,把10個字從晚上7點到12點,寫了一百多遍。

第二天我與他媽媽聊起這件事,我說:「如果我是你的孩子,我會非常難過,而且再也不想寫字了。」

她說:「那就是你的抗挫能力不行!我這就是在給他挫折教育,男孩子就要學會愈挫愈勇!他爸說了,人都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現在經濟條件好了,精神上要是讓他太舒服了可不行。」

好,故事講完了。

我曾經以為這兩個故事只是極端,可後來卻發現「殊途同歸」的故事很普遍。其實,這兩個故事反映的,正是現在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抗挫能力」時陷入的兩大誤區:1、過度保護。2、刻意製造挫折。

誤區1:過度保護,讓孩子免受挫折之苦

有人戲稱這一類父母為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他們時時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監視」著Ta的一舉一動,事事幫忙,樣樣滿足。可能是愛之深情之切吧,他們總是擔心孩子會受到一點點的傷害,想讓孩子像小王子一樣,一直在天真爛漫的童話世界裡不要長大。可,這是不可能的,誰能一天數24次日落呢?

他們終究要長大,要去經歷大千世界裡,無數次不可預測的黑暗。

這類父母潛意識裡認定:挫折和錯誤對孩子只有害處,是無法容忍的。他們剝奪孩子接受挫折的權利——幫TA承擔所有他自己應該承擔的後果;保護孩子不讓TA去挑戰,去嘗試,去犯錯。

就這樣,父母們「以愛之名」讓孩子永遠無法成為獨立於自己的個體,其實挺殘忍的。

大家應該常聽到「媽寶男」這一詞吧?我身邊就有一個,到現在,二十六歲了,每天都還要媽媽遠程視頻告訴他該穿什麼衣服的藍孩紙…………

兒童需要失敗,他們需要感受悲哀、不安和氣憤,以及不斷嘗試直到成功,才能習得我們所期待的「抗挫能力」,沒有任何步驟是可以跳過的,失敗和心情抑鬱是建構成功與良好心情的必要過程(Martin E.P. Seligman)。

那麼,挫折對孩子來說是不是越多越好?把他們獨自扔到大風大浪里他們就會愈挫愈勇了嗎?

NO!

這就陷入了第二個誤區:讓一個對「挫折」在認知和情緒上毫無準備的孩子,去打一場又一場無準備之仗,不會愈挫愈勇,只會潰不成軍。

誤區2:多給孩子製造挫折,TA才能愈挫愈勇

就像上面故事2里,我的小外甥在家裡面對的永遠是嚴厲批評。因為他爸爸堅信:讚美使人驕傲,驕傲使人落後,唯有批評才能使人謙虛、進步甚至堅韌不拔。在我小時候,我外婆也這麼對過我,她有一段時間不讓我吃飯,只讓我吃野菜(就差啃樹皮了),按我外婆的話說:要憶苦思甜。

還記得看某期的《四大名助》,一虎媽讓她弟弟在女兒不知情的情況下,帶10歲女兒去大沙漠三天兩夜「鍛煉意志力」。出發前囑咐她弟弟:「要狠狠地虐她。」

女兒哭著對媽媽說:「今後,我在遇到困難時,永遠不會因為那三天兩夜的痛苦變得更堅強,我只會記得你是怎麼虐待我的。」

對於這類父母,我真的很想問一個問題:孩子是你充話費送的嗎?

愈挫愈勇對於認知發展成熟的成年人而言或許是可行的,但是小朋友的大腦發育決定了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能力不足,無法客觀評價目標和困難,更無法自己疏導情緒,因為,負責這些大腦的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的前額葉要在20出頭才會發育成熟。

那麼,當一個孩子總是無法實現某個目標,又無法開導自己,也得不到幫助,TA自然就對自身產生懷疑,最後可能會造成「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這是積極心理學之父Martin E.P. Seligman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人在經歷長期的失敗和控制感喪失,並得不到幫助後,最終選擇放棄抗爭,連試都不願意試了。就像是很多被拐賣的孩子在經受長期的身心虐待後,最後放棄了逃跑;很多長期處於家暴卻得不到社會幫助的婦女,最後放棄了求助,也不敢離婚。

你希望的是讓孩子習得韌性,習得堅強,習得剛毅。可你萬萬沒想到,過度而又毫無支持的挫折教育,只是讓孩子習得了悲觀、無助、放棄、自卑、逃避、泄氣和拖延(Lauren DiMaria)。

挫折教育的核心絕不是給孩子製造挫折,而是陪孩子一同面對挫折,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能給予孩子情感、認知和思維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讓孩子打無準備的仗(陳忻)。

況且,孩子們平日生活中要面對的挫折已經夠多了,並不是我們眼中的那些飢餓、貧窮、喪親等等才是挫折。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心愛的玩具摔破了,和小夥伴鬧矛盾,一直都寫不好字被老師批評都已經是劑量夠足的挫折了,你還要費盡心思再搞點事?

那麼,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抗挫能力,在心理學領域叫做Resilience,指的是能像彈簧一樣,在遇到挫折和失敗後的反彈能力。

影響孩子抗挫能力的因素分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前者如遺傳基因、年齡、性別、意外性創傷等,而後者指的是後天培養和學習。(它確實是可以學習的啊朋友們!)

提出習得性無助的心理學家Seligman,同時也提出另一個概念:習得性樂觀(Learned Optimism),也就是說,面對挫折和困難時的專註、積極、掌控感、自尊自信都是可以練習得到的。

But How?

我們的能力培養切入點,從抗挫能力強的人所擁有的幾個典型特質來分析——

1,情緒覺察能力 Emotional Awareness

指的是:個體能覺察自己當前的情緒是什麼,以及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情緒。其中的奧秘則在於,我認同和接納所有情緒的存在,包括哀和怒,我不逃避和否認,並且我能用合理的方式與它相處。

在挫折教育上來說,這是父母要做第一步:認同、疏解情緒。

尤其是對男孩子,很多家長都會說:「就這麼點小事,一個男孩子,哭什麼哭,羞不羞啊?」讓孩子從小與自己的情緒抗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情緒的流露太自然了,我們無法操縱自己也無法操縱別人的喜怒哀樂。

情緒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而抗拒情緒的存在才會帶來問題。斯坦福大學的健康心理學家、暢銷書《自控力》的作者Kelly McGonigal在她的TED演講《如何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中談道:

「曾有數據顯示,在美國,每年有18萬人早年猝死,其中43%是因為壓力。但我們團隊最新的研究發現,導致一個人猝死的原因並非壓力本身,而是對壓力的否定、抗拒態度,一直將它視為一種有害的存在。相反,如果能把壓力視作為助力,生理上的反應也會隨之改變,血管會呈現無比放鬆的狀態,這更像是感到興奮和鼓起勇氣時呈現的樣子。

所以孩子在面對挫折的時候,產生的壓力或其他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如果都能被父母很好地接納,他也會漸漸習得情感覺察的能力,悅納自己的負面情緒,那才是接下來解決挫折問題的情感基礎。

對了,如果你很困惑到底要跟TA說什麼才表示你在接納TA的情緒?其實,一個擁抱就夠了。

2,堅毅 Grit

華裔心理學家Angela Lee Duckworth在進行數年的實驗研究後,於13年提出了風靡全球的教育理念:決定一個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Grit,而並非情商或是智商。

目前,對於Grit的最佳培養模式是由斯坦福大學心理教授Carol Dweck提出的: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會相信:能力是永恆的當下的錯誤和失敗是暫時的狀態。比如當TA考了60分,TA也會傷心難過,可TA會一直朝著90分的目標努力。而擁有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的孩子則會因為一次60分就從此一蹶不振。

那麼,家長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

a. 經常引導孩子用「可持續」的思維看待問題。當孩子說出一些「自暴自棄」的話時,用另一些句子來鼓勵TA。長期的積極暗示能促進一個人思維模式的改變哦!比如下面圖:

b.表揚和獎勵孩子的「過程」,而不是結果。過程指的是:孩子在解決問題,或是實現某一目標時,他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想過多少不同的辦法和策略?比較上一次他進步在哪裡?

Carol Dweck的TED演講

c. 循序漸進地跳出舒適區,縮小和細化目標。永遠給孩子一個過高的目標,TA卻怎麼也無法達成的時候,這或許就導致了習得性無助。

所以,把目標細化,小到不會太簡單,但他跳一跳就可以達成,從而他能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和成就感,這會激勵著他向大目標走去。

3,內控點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這是一種歸因模式,指的是個體會將很多事情的後果歸咎於自身的原因,相信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相對的外控點(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則認為很多事情是外部因素導致的。就比如有些孩子一摔倒,父母就會打地,說:「都是地不好,讓你摔疼了」;有的人考上一個三流的大學,就放棄學習了,因為TA覺得這裡太差了,導致TA無法學習。

內控點的同義詞是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 和個人自治(personal autonomy),這傳遞的信息是:我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想要的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所以,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難時,父母要多鼓勵和引導TA去想:有哪些解決的辦法?接下來,我該做什麼呢?讓他從小就一點點學會:有困難時,抱怨無用,逃避無用,但想辦法卻又可能解決問題,雖然並不一定都能成功,但至少值得一試。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是否會像我一樣有一絲絲失落:怎麼辦?我自己好像抗挫能力就挺差的,做事情也總是半途而廢,常常也會忍不住怨天尤人……這樣的我有什麼資格去要求我的孩子呢?

嘿,朋友。別浪費時間在憂愁上啦。跟孩子一起成長吧,你我都與孩子一樣,擁有「Better Me」的權利。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對嗎?

Carol Dweck的TED演講

最近,HeyMom在做一系列線上課程,用親子共同完成任務、每天短時積累的方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專註力。從用戶反饋中我們發現:當父母學習到用「符合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模式幫助孩子去學習傳統知識,每日親密的陪伴給孩子情感支持,每天陪孩子跳出舒適區完成一個墊墊腳的小目標,孩子對於學習的主動性、興趣都意外地提升了,而且他們獲得了更多對生活的掌控感和成就感,這激勵著他們愈來愈自信

很多家長都驚訝地說:「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效果超過了我的預期!」

其實,我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我們相信:奇蹟來自於每一個有你陪伴的日常。

文 | Fiona


推薦閱讀:

如何讓家人脫離傳銷組織?
如何看「哥嫂毒殺弟弟四個兒子」這一事件?
為什麼成年的兒子不能和媽媽睡?
41.做父親的最好方式是別只是做父親

TAG:育儿 | 心理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