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的核心是什麼?

我想知道潮州工夫茶除了講究的沏茶過程,茶具和茶葉的選取,不同於其他飲茶方式的內核是什麼?比如日本茶道扯上禪宗的和敬清寂,潮州工夫茶除了上述表象外,有類似的指導理論嗎?謝謝


謝邀 @姚葉

潮汕功夫茶的核心,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也是有各家說法。每個人的認知不同,著眼處不同,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在此子舟僅分享自己的看法,如有不當,還請指出。

潮汕功夫茶一直富有盛名,全因其全民皆茶,「茶葉」這個詞,在潮汕人的口裡,稱之為「茶米」,可見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而相對來說,對於茶葉的品質並沒有非常高的要求。潮汕人的玩笑話里,有一句是這樣子的:

問:茶好喝嗎?答:好喝。問:好喝在哪裡?答:會燒。(會熱)。

似乎頗有禪機。

再認真的窮究,好喝的茶葉,會甘(先苦後甘)、會順口。

可見在普通潮汕人的生活里,對於茶葉並沒有許多的要求。早些年的時候,鐵鋪白葉,烏葉等茶,一直佔據在相當部分的市場。

而跳過茶品,來到了茶具的選擇以及泡飲方式。最常見的茶盤應當就是以下這個了:

茶盤底下是茶洗,可以承接倒下的茶水以及泡完的茶葉渣,一般來說是一個蓋碗,三個杯子,有時候也有四個杯子。

在沖泡的時候,一般只有兩招: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不需要公道杯再平均茶湯,所以這對沖泡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如果出湯完三個杯子的茶湯色澤不一,或是容量不一,有時會被開玩笑:功夫還沒到家、茶葉沖得沒架勢。

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細節,就是每一泡的注水,都盡量要求是沸水。一般來說我們泡茶,水燒開之後就先泡著,幾泡之後感覺水溫較低再重新燒開,而潮汕功夫茶,每一泡出水之後,又馬上加入一點冷水,再燒開以便下一泡沖泡。

這便叫煮水了。有些講究的老茶客,會泥爐碳火來燒水,這樣水可以保持一直鮮活的狀態。

紅泥小火爐和橄欖碳一直是標配。

而在品飲時,是沒有人各一杯的講究的。這一輪這杯茶是我喝了,燙過杯之後,下一輪也可以是你喝。由於只有三四個杯子,有時候人多,便相互著謙讓。

所以我們在潮汕喝茶,最經常聽到的就是:你食,你食。

我想,這便是潮汕功夫茶的精神內核了吧:謙遜禮讓。

這或許與潮汕的風土人情有關。潮州人講究禮儀,我華夏乃禮儀之邦,而潮汕人,無疑是在這一方面傳承到了相當的高度了。

如果你讓一個潮汕人來評價一個人,標準的客套回答便是:不錯,很世情。

「世情」是什麼意思呢?為人處世。「很世情」大概的意思,便是說為人處世很好。

而謙遜與禮讓,便是這「世情」的核心了。

有句話說: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汕人民如今的足跡遍布了世界各地,也是相對更加團結的人群,而其核心的凝聚力,我想也是這滔滔潮水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文化精神,潛移默化之下的精神,可謂全民皆具的靈魂:謙遜禮讓。

感謝閱讀。


工夫這個詞,和茶聯繫起來,在福建地方多是指制茶時需要師傅高超的技藝。在潮汕地區,工夫茶在口頭表達中往往意味著炭爐泡茶的形式。

具體為:蓋碗/手拉壺+三個白玉令杯+龍眼碳+橄欖炭+山泉水+好茶。

(其他更複雜精巧的器具暫且不提)

那麼潮州工夫茶的真正核心是什麼呢?我們要根據必要性來探討。

我認同@陳子舟 的回答,提及了謙遜禮讓。這將一個民俗文化拔高升華到更高的境界了。

那麼從必要性的角度,禮讓非得用炭爐嗎?謙遜也不是通過三四隻小杯子才能夠體現。究其原因,器具和好茶好水的搭配,目的就一個:為了讓這杯茶更好喝!

只有茶更好喝了,才體現出了工夫,才值得我們下工夫。

追求口腹之慾,這才是民俗文化之花無法剝離的土壤。

工夫茶的魅力,在於有工夫的茶人泡出來的茶,令你喝了一杯,還想再喝一杯。今天喝了一道,明天還想再喝一道。

因為,真的很好喝。比好喝更好,這就是我認為的核心。

附白玉令茶杯照片一張


核心只有八個字。

「食茶、食茶」

「你食、你食」


稱之為核心的東西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 稀缺性:難以替代,往極致來說就是獨一無二;
  2. 重要性:有或者沒有都對引起明顯變化

而稀缺性和重要性是由其提供的價值/功能來發生作用的,所以來看下:

  1. 價格(範圍廣,幾十到幾千一斤都是正常的,便宜用戶廣,昂貴可展現身份)
  2. 便利性(每家都有,隨時隨地都可以)
  3. 可持久(吃飯很快飽,喝茶可以一直下去)
  4. 有益健康(這個起碼是最大共識,多喝茶身體棒)
  5. 水是人體必需
  6. 茶對於人體,正常喝沒有明顯上限
  7. 有事做(工夫茶,需要持續的泡,手閑不下來,人多的時候不至於冷場,獨自的時候有助於解悶)
  8. 味道好(茶的味道很多種,而且口味適合大多數人,從比例上來說很少人會特別反感茶味)
  9. 技藝(泡的一手好茶,是一種藝術,自我陶冶情操,還是裝逼給人看都不錯)
  10. 心平氣和(喝茶一般容易讓人心平氣和,大腦清醒,有助於談論事情)
  11. 話題(聚會,沒有話題的時候,喝著茶起碼還有個關於茶的話題聊聊,容易打開話夾子)
  12. 產業(這已經是一個完整成熟的產業,商家有足夠的驅動力做開發,營銷)

大致列了一下,其實每一點,都不符合稀缺性及必須性(水的必須性只是水,而不是茶)。

但是,這些各種價值/作用合起來,就形成了獨特的核心。

  1. 稀缺性:難以找到另一種食物可以像茶一樣綜合了以上好處。
  2. 重要性:北方少喝茶,但是假如喝上了,習慣慢慢會變,成為一中生活習慣,南方多喝茶,讓其不喝,也會是一中生活方式的變化。

再從其起源和發展來印證一下是否如此:也就是看看假如茶失去其中某個,某幾個,或全部好處,是不是一樣會被推廣,成為一中習慣,孕育出一種文化。這個我個人觀察到和想到的,是的,或許某個人喝茶僅僅因為其中一個價值/功用,另一個人事因為其他價值/功用,彼此不同,但也是因為茶能有如此多的價值才能覆蓋足夠廣的人群。

用一個比較短而精的辭彙,來說明核心:萬能食品

對於茶大家可能比較喜歡帶有精神層面的核心描述:寧靜致遠,文明和諧(這個不解釋,以上也是隨便寫寫,沒有系統深入的觀點表達)


經常聽到三個字是——「老茶客」,來喝茶即是客,萍水相逢,也請你坐一坐吃杯茶。

潮州鳳凰山上有很多賣茶的小店,無論生意做不做的成,老闆都會很熱情地請你進去喝杯茶再慢慢聊。


推薦閱讀:

TAG:茶文化 | 茶道 | 潮汕文化 | 工夫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