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我們破碎的思維
許多人的思維都是破碎的,只是他們不知道。他們不知道的原因是,他們從來沒有對自己做過測試......
1. 能滔滔不絕表達的人,是專家。
許多人都沒有想過,自己的思維是破碎的。他們更不會知道,思維破碎的嚴重性。
我們大多數的時候感覺不到思維的破碎甚至混亂,原因是我們都體驗到一個連貫的「我」的存在。比如,晚上睡去,早上醒來,當恢復清醒的時候,我們跟此前的思維和情緒狀態都鏈接起來。換句話說,我們還是感覺到了之前的那個我。這種連貫的「自我」感,掩蓋了思維的破碎性。只有在很少的時候,我們才能感覺到自己胡思亂想。比如,在運動會的起跑線上,需要凝神貫注的時候;或者重大衝擊下,想要讓自己的心情平復的時候。等等。
如果將來有一架機器設備,能夠把人的思維過程、大腦中的所有想像都以圖像、文字元號的形式記錄到電腦里。然後再把這些形象連貫的放映出來。如果看到自己的「思維電影」,絕大多數人都會驚訝於自己的思維是多麼的混亂。
我相信,將來肯定有這樣的機器會被發明出來。
在這樣的機器出現之前,只需要嘗試做這樣兩件事兒就能夠測試出思維的破碎程度:
1.在任何時候,一小時之內寫下1000字的完整文章。
2.在任何時候,連續性就一個主題說上半個小時。
當然是在頭腦清醒,沒有發燒、發傻等特殊狀況下。你如果發現了自己思維的破碎性,那麼你就知道牛人為什麼牛了。
世界上的牛人有許多種類型。這些人表現出來的最大特點有兩個,要麼能說,要麼能寫。比如,丘吉爾、喬布斯、巴菲特、芒格、孫正義、馬雲等等,這些人能說,無論是演講,還是日常談話。還有許多人能寫,例子數不勝數。還有既能說又能寫的,比如丘吉爾、蒙台梭利、阿西莫夫、富勒,等等。所謂的能說不是指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因為生活中,話嘮很多,絮絮叨叨、說個不停的人並不罕見,但是他們說話不顧內容、不顧邏輯,僅僅是為了表達而表達,缺乏內容。
那麼,能說和能寫,究竟說明什麼呢?能說和能寫,是表象,背後的本質,是思維的連貫性。甚至比思維的連貫性還要重要,那就是思維的整體性。一個能說和能寫的人,跟想了半天不知道能寫什麼,或者半天寫不出字、說不出話的人相比,他們的思維結構是不同的。他們常常有立體的思維框架,而且是活的。他們能從一個主題上進行豐富的聯想,推理。他們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和人生經驗、經歷連成一體。
能夠圍繞一個主題或是一件事兒滔滔不絕的說話的人,一定是專家。至少是思維技能的專家。
2. 我是如何體驗到思維破碎性的。
今天偶爾翻看十年前的日誌。那時候,學習、生活的節奏並不快,有充足的時間寫日記。但是,每段日記的篇幅都不大。絕大多數是零零散散的段落和句子,偶爾才有段落連接成篇的。跟現在相比,我在那個時候的狀態可以用一個詞兒來形容:破碎化。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這些日記是:有想法,但卻是破碎的。舉幾個日記片段的例子,然後我用現在的眼光來評論。
關於成敗。成功即是達成了設定的目標。無目標則無所謂成敗。沒有成功的人,只有成功的達成了目標的人。除了沒有目標的人以外,有一種人做事已經超越了成敗。例如愛因斯坦試圖建立統一場論,但沒有成功。
前面兩句話我現在仍然認同。但是,這兩個判斷是怎麼得出來的,當時並沒有寫。可以稱之為是感悟。但是感悟也是有背景的。在什麼情境下,想到了這樣的判斷。比如說,當時渾渾噩噩,急切的想要活的燦爛。還是看到哪一本書,哪一本電影,忽然意識到了目標的重要性。可惜,現在我無法追蹤那時的思維過程。
關於後面的兩句話。我當時要表達的意思是這樣的。沒有目標的人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第二類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目標,但是他們所做的事情超越了成敗。關於第二類人,愛因斯坦的例子並不恰當。愛因斯坦確實在晚年一直嘗試構建統一場論,也確實沒有成功。但這並不能說明他沒有目標。統一場論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建立起來。可以推測,當時愛因斯坦很難為創建出統一場論設定明確的時間目標。但是,這可能是他的大方向,而在工作的過程中他是不斷的有小目標的。包括對與之相關的問題上發表評論,或者發表階段性的論文。等等。我那時是為了表達思維的完整性,而考慮到要把超越成敗的情況也考慮進去。但這樣考慮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該設定目標的情形下,沒有有效的設定目標。這是人的許多精力浪費,或者半途而廢的重要原因。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計劃,那麼別人總會搞亂你的生活和工作。責任不在別人,而在自己。
這兩句話在今天看來依然是對的。自己生活、工作的目標和計劃,是自己人生樂曲的主旋律。即便設定規劃的不理想,但那至少是曲子。如果整天沒頭緒的瞎忙,那麼連曲子都不會有。只是當時的所思所想,依然沒有留下背景和思維過程。
了解人生。首先要了解人生,從生到死的全過程,了解人世間形形色色的人。其次,恢復內心之寧靜,從社會、自然和宇宙的層次反思與體會。再次,才能看到人生的幸福和意義。最後,達到覺醒狀態。
這段話里沒有寫背景。在什麼情況下,想要了解人生?這件事重要嗎?為什麼重要?做這件事與不做這件事有什麼差別?或者可能的差別?今天看來,上面這段話依然非常高明。尤其是那句話,「了解人世間形形色色的人」。在遇到許多人,看過許多人物傳記,看了許多影視作品之後,我對這一點有了更深的感觸。如果把人生比喻成爬山。那麼通過了解形形色色的人,可以看到捷徑,可以看到人跡罕至風光無限的少有人走過的路,也可以看到哪些路崎嶇不平、坑坑窪窪,甚至哪些道路通向懸崖。
我在那個時候,意識到了「了解形形色色的人」這件事的重要性,但卻遠遠低估了它的重要性。如果重新回到過去,我會給自己制定這樣一個計劃:一年讀完100個人的人物傳記。每個月認識一個陌生人。如果讓我來設計、編輯語文課本。那麼課本上90%的內容都將是各種各樣的人物傳記,並且這些人物傳記都要儘可能的真實。
這段日誌的最後一句話,「最後,達到覺醒狀態」。真不知道那時候是怎麼想的。我現在的認知是,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都沉睡著。套用心理學家詹姆斯的話,「與我們能做到的相比,我們只是半睡半醒而已。」用我現在話來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來一場「核聚變」。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沉睡著巨大的能量,只不過許多人都還沒有找到讓能量釋放的方式。如果沒有找到,那就必須尋找。不然,人生就是一種浪費。當然,最好釋放出來的是正能量。
3. 拯救思維。
「關於網路生命體」,前一段時間,我發了幾篇文章。有ID,不斷發布作品,就是一個網路生命體。無論作品的形式是圖文、是視頻、是音頻、還是繪畫,等等。因為,所有的作品都意味著思維的完整性。
所以,構建網路生命體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拯救思維。
寫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來。在大學的時候,我曾經有一個賬號,昵稱是「unfinished」,意思是「未完成」。我當時已經意識到了,我的思考經常處於「未完成」狀態。這個狀態,我當時把它當做是一個中性現象,就是既不好也不壞。因為,我那時認為,未完成表示思維在延續。實際上這是一種認知誤區。無論是做什麼,除非遇到極特殊的情況,都要完成它。即便它不完美,也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讓它處於完成狀態。因為這意味著思維的完整性。
我還在日誌里找到了一段很猛的雞湯,我特喜歡的作家愛默生寫的,與你分享。如下:
「接受錫德尼的格言吧,『看著你的心,然後開始寫作。』誰為自己寫作,誰就是在為永恆的大眾寫作。」——愛默生
模仿愛默生的句子,送給你我,也送給你一句話:
誰為自己寫作,誰就是在為拯救思維而寫作。
相關文章
- 逆襲利器:自強學習法和進步本
- 怎樣才能從英語很糟糕的人變成英語很厲害的人?
- 如何才能長時間保持高效學習
- 意志和自控力的秘密
-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元能力
- 大學四年應當如何度過?
- 用這4個認知,把握龐大複雜的知識
-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閱讀形成知識體系
- 讀書到底為了什麼,讀研到底值不值?
- 每天堅持學英語,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 學習最大的坑:把技能當做知識來學
我是核聚,人生核聚變的核聚
知乎專欄:{ 核聚} 歡迎來逛逛
微信訂閱號:{ 核聚 }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薩德入韓事件:正合奇勝,再歸平衡
※700多年間數學領域的風暴式進化,滄海桑田只在朝夕│技研院
※和95後和70後的博弈,是一場思維模式的較量?
※【認真想】《思考,快與慢》——人類思維的傑作
※窮人思維的9大特徵,你中了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