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作家我喜歡,這本書我不推薦
1.
余華是誰?
憑藉一部《十八歲出門遠行》
就讓我念念不忘的男人
一本《活著》,
福貴在歷史大環境里的徹底悲劇,
坐在圖書館一口氣讀完,哭到眼睛疼;
《許三觀賣血記》,
喜當爹的許三觀,賣血養家,
幽默摻雜著落寞,
同樣力道不弱。
但因為某些原因,這本小說的改編權,去了韓國。
導演和主演是我喜歡的河正宇。
差一點,
我畢業論文的男主角,就成了余華。
所以,當得知這本十年磨一劍的雜文集,我毫無懸念地打開了。
而且,它的封面和標題,都是我感興趣的樣子。
標題是《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封面則是高樓林立與黑白的棚戶對比,那撕開紙張的效果,彷彿是用了很大力氣,撕開社會現實問題,洞察分明的批判性雜文。
而且,編輯們使用的宣傳語,同樣傳達了這種誤會。
十年來他走遍世界,以亦莊亦諧的筆鋒將觀察到的社會、時事、文化等現象一一記錄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見社會固有病灶,對我們生活的時代進行了由外而內深刻反省,亦在與世界的踫撞交鋒中,呈現出一個崛起、變遷中的中國。
看完後,我只想說,編輯的嘴炮可以給滿分,真不怕你們驕傲。
2.
《我們生活在巨大的落差里》,一共42篇文章。
都是些什麼內容呢?
就像是無意間點開的余華豆瓣主頁,他零散的日記、廣播、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走過的地方……
恰應了這本書的文體,雜。
雜草叢生、雜七揉八、雜亂無章。
我簡單地整理了下分類:
第一種——社會評論類
作家和我們一樣,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像我男神魯迅和王小波這種,既能寫腦洞盡開的小說,又能寫一針見血的雜文,還能順手拈來抒情散文的,真的不多。
余華就不行。
他的「社評」,簡直像高中生作文般隔靴搔癢,完全沒有《活著》背後,洞察矛盾與人性的銳利。
比如,他吐槽虛假新聞炒作,《奧運會與比爾蓋茨的槓桿》。
先寫了奧運會期間某房地產炒作,謊稱比爾蓋茨在水立方附近,一億元租下空中四合院。再寫某部小說,以好萊塢8億元投拍作噱頭,賣得超級好。
然後,然後就沒有了。
就像我花了三小時洗澡換衣服化妝準備出門,結果小夥伴爽約了。
高潮還沒有到來,文章就畫上了句點。
《最安靜的夏天》,寫奧運會期間,北京加強安保工作,導致街道冷清。
我實在無法相信,這種淺嘗輒止,完全觸及不到痛癢的雜文,竟然是余華寫的。
要麼,是他只精於小說,拙於雜文;要麼,就是敷衍。
對文字的敷衍,對作者的敷衍,和對自己的敷衍。
第二種,是旅行日記
這類文章,特像紙老虎。
余華給它們都取了浩大的標題,《南非筆記》、《紐約筆記》、《埃及筆記》,乍一看,都有紀錄片的莊重了。
再一讀,簡直是AV片的渣畫質。
南非筆記中,下面這段話佔了文章四分之一的篇幅:
想想那些蜂擁而至的球迷,有的腰纏萬貫,有的囊中羞澀;有瘋狂的,有害羞的;有爭吵打架的,有談情說愛的;有男女老少,有美醜俊陋。人類有史以來所有的演出,劇院的、街頭的、屋裡的、床上的、政府里的、議會裡的、飛機上的、輪船里的、火車和汽車裡、戰爭和和平里、政治和經濟里,都會改頭換面集中到這個世界劇場上。
第三種,文學相關
這部分,才是余華的本色。
當他討論起文學,就像終於站對了位置的士兵,每一步前進,都自信滿滿,光彩熠熠。
比如《荒誕是什麼》、《飛翔與變形》、《生與死,死而復生》,《伊恩麥克尤恩後遺症》,言之有物,值得一讀。
關於麥克尤恩:
他的敘述似乎永遠行走在邊界上,那些分隔了希望和失望、恐怖和安慰、寒冷和溫暖、荒誕和逼真、暴力和柔弱、理智和情感等等的邊界上,然後他的敘述兩者皆有。
關於文學的價值:
文學的存在,不是為了讓人們彼此陌生,而是為了讓人們相互熟悉。
當然,也有些觀點,個人並不能贊同。
一直以為進入外國經典文學最好是從大仲馬開始。
這種說法,跟朋友圈那些「大學生必讀的100本書」,「高情商必須讀的10本書」一樣,過於誇大某本書的價值。
我看的第一本外國小說,是《簡愛》,它同樣讓我愛上外國文學。
沒有任何一本書,讓你的人生有所虧欠。
沒有任何一本書,必須作為進入某個領域的帶路者。
第四種,日常avi
我沖著你對社會的批判和洞察而來,我以為看到的,會是關於貧富差距,關於社會變遷,關於言論自由等等,而你給我看的,是自己踢足球。
馬原的球技遠不如洪峰,我們其他人的球技又遠不如馬原。可想而知,一上來就被遼寧文學院的學生攻入幾球。
我不關心。
有一次莫言客串守門員,我抬腳踢球時以為他會逃跑,可他竟然像黃繼光似的大無畏地死守球門。
我同樣不關心。
就像大家關注我,想更接近閱讀。
如果我老是聊,室友小哥燒的菜,今天去哪吃了小餛飩,不用想,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家的白眼。
3.
作為先鋒派的擔當者,余華的小說曾經像一把利劍,刺破了假大空和無病呻吟,穿透到我的世界。
後來,《兄弟》來了,讀完有點尷尬。
就像周星馳年初的電影《美人魚》,一個黃金堆起來的土豪夢,一場刺向空氣的吶喊。
再後來,《第七天》來了,我像看到了一團陰影。
它籠罩了之前我對余華的期待,很長時間都無法抹去。
再再到這本《差距》,余華用了很多的篇幅,為《兄弟》和《第七天》辯解。
然而,無力又蒼白。
有點鬱悶,他到底怎麼了???
4.
最後,更想問的,是出版社。
這本糅合了很多舊文,雜七雜八的文章,真的如你們所宣傳的,「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見社會固有病灶,對我們生活的時代進行了由外而內深刻反省」嗎?
如果你們真這麼想,天哪,你們是怎麼做編輯的?
如果你們跟我一樣,其實很失望,那是不是在忽悠讀者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