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的故事—阿修羅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尊重正教分)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持經功德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應化非真分)】

阿修羅又作修羅、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羅,譯為非天、無端正、不飲酒等,其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阿修羅生性好戰,終生與帝釋天爭鬥不休,因此現在也將慘烈的戰場稱為「修羅場」。傳說阿修羅有琴,常自出聲,隨意而作,無人彈者。此亦無散心,亦無攝心,是福德報生故,隨人意出聲。

《翻譯名義集》卷二中載:

「阿修羅,舊翻無端正,男醜女端正;新翻非天。

凈名疏云:此神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非天也。

新婆娑論云:梵本正音,名素洛。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又素洛名端正,彼非端正,名阿素洛。

西域記云:阿素洛,舊曰阿修羅、阿須倫、阿須羅,皆訛也。

什曰:秦言不飲酒。不飲酒因緣,出雜寶藏。法華疏云:阿修羅采四天下華,醞於大海,龍魚業力,其味不變,嗔妒誓斷,故言無酒。」

一.阿修羅之起源

劫初之時,光音天人來到世間遊玩,在水中洗澡沐浴,地水火風四大精氣進入其身,身觸快樂,其精流入水中並最終陷在淤泥里,成為一枚卵。

這枚卵經過八千年的孕育,裂開生出一個女人。這個女人身材高大如須彌山,皮膚青黑猶如淤泥,有九百九十九個頭;每個頭上有一千隻眼睛;有九百九十九個嘴巴,一口四牙,牙上出火,狀如霹靂;有二十四隻手,手中都拿著各種各樣的武器。

此女到大海中玩水嬉戲,有颶風吹動大海水,水精入體,這個女人就有身孕,又經過八千年,生下一個男孩子。

這個男孩子身量高大,是其母親的四倍,有九個頭,每個頭上有一千隻眼睛;口中噴火,有九百九十九隻手和八隻腳,號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他如惡鬼一般,只吃淤泥和蕖藕根。

毗摩質多長大後,看到諸天天人旁邊婇女環繞,非常羨慕,對母親說:「其他人都出雙入對,為什麼唯獨我沒有呢?」

他的母親說:「在香山上有神名叫乾闥婆,他有一個女兒,容貌美麗,皮膚像白玉一樣,每個毛孔都發出美妙的音樂聲。我對這個女子很滿意,我想去為你求親,你願意嗎?」

毗摩質多沒有意見,其母親就來到香山,對乾闥婆說:「我有一個兒子,神通廣大,無以倫比,想娶你的女兒為妻。」乾闥婆和他的女兒都同意了。

很快毗摩質多就與乾闥婆女成婚,婚後不久就懷有身孕,經過八千年產下一女,姿容端正,風情萬種。

忉利天主憍屍迦(即帝釋天)聽說後,就派遣使者,以七寶宮殿為聘向毗摩質多求親,並以六種寶台迎娶阿修羅女,並為其立字型大小悅意。

婚後不久,悅意看到憍屍迦與眾婇女在歡喜園入池遊戲,心生嫉妒,就派遣五個夜叉告訴毗摩質多說,自己不再受寵。毗摩質多大怒,興四兵攻打憍屍迦。毗摩質多站在大海水中,以九百九十九隻手同時撼動憍屍迦所居之須彌山頂的喜見城。

憍屍迦大驚,在手下提醒下記起佛所說般若波羅密咒的莫大威德,就在善法堂燒香持咒,虛空中出現四個刀輪,把毗摩質多的耳鼻手足都削落,鮮血染紅了大海水。毗摩質多無奈遁入藕絲孔藏身,避過此難。自此雙方世仇,

二.阿修羅在佛教中的地位

在佛教中,阿修羅為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十界之一。

1.六道之一

所謂六道,即指眾生各依其業而趣往之世界。佛家所謂「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其六道即指此六趣。包括(1)地獄道;(2)餓鬼道;(3)畜生道;(4)阿修羅道;(5)人道;(6)天道。

其中阿修羅道屬於非天道的一種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無德,性多嗔恚,統率夜叉、羅剎等,以阿修羅為首,故稱阿修羅道。眾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羅道。

但在部分佛教經典中,阿修羅道不單列一趣,而是攝入其他五趣之中。

《正法念處經》卷十八中載:「一者鬼道所攝,二者畜生所攝。鬼道攝者,魔身餓鬼,有神通力;畜生所攝阿修羅者,住大海底須彌山側,在海地下八萬四千由旬。」

《佛地經論》卷六中載:「諸阿素洛種類不定,或天,或鬼,或復傍生。」

《首楞嚴經》卷九中載:「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

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

……下劣修羅,生大海心,瀋水穴口,旦游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2.八部眾之一

八部眾,指守護佛法之諸神。包括天、龍、夜叉、乾闥婆(香神或樂神)、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緊那羅(非人、歌人)、摩侯羅伽(大蟒神)。此等異類皆歸化於佛之威德,成為佛之眷屬,住於諸佛之受用土,護持佛及佛法。因為八部眾以天龍為最殊勝,所以又叫做天龍八部,或是龍神八部。

根據《舍利弗問經》記載,阿修羅因「志強,不隨善友所作凈福,好逐幻偽之人,作諸邪福,傍於邪師,甚好布施,又樂觀他斗訟,故受今身。」

3.十界之一

十界即六道加上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佛界,又稱六道四聖。《法華玄義》卷二上中載:「以十如是約十法界,謂六道四聖也。」

三.阿修羅王

阿修羅王的形象,在《增一阿含經》卷三中有描述:「受形大者,莫過阿須倫王。……阿須倫形廣長八萬四千由延,口縱廣千由旬。……或有是時,阿須倫王欲觸犯日時,倍復化身十六萬八千由旬,往日月前。日月王見已,各懷恐怖。不寧本處。」

在《起世經》卷六「阿修羅品」記載了四大阿修羅王。

1.鞞摩質多羅阿修羅王

住處:須彌山王東面,去山過千由旬,大海之下,其處縱廣八萬由旬。

2.踴躍阿修羅王

住處:須彌山王南面,過千由旬,大海之下,其處縱廣八萬由旬。

3.奢婆羅阿修羅王

住處:須彌山王西面,過千由旬,大海之下,其處縱廣八萬由旬。

4.羅睺羅阿修羅王

住處:須彌山王北面,過千由旬,大海之下,其處縱廣八萬由旬。

每個阿修羅王國土,都有七重城壁周匝圍繞;七重欄楯,普遍莊嚴;乃至七重金銀鈴網,周圍挍飾;外有七重多羅行樹,雜色可觀,皆是七寶所共合成。

每個阿修羅王的王城中央,都有一個叫做七頭的集會處。縱廣五百由旬,七重欄楯,周圍校飾;亦有七重金銀鈴網;其外七重多羅行樹,四方圍繞,雜色莊嚴。七頭集會處的南西北方各有宮殿,皆是諸小阿修羅王所住之處。

在《正法念處經》卷十八至卷二十一亦記載了四大阿修羅王:

(1)羅睺阿修羅王

在須彌山側,深二萬一千由旬。

壽命長遠,經五千歲。阿修羅中,一日一夜,比於人間經五百歲。如是壽命,滿五千歲,少出多減,亦有中夭。

(2)勇健阿修羅王

在羅睺阿修羅下二萬一千由旬,有地名月鬘。

壽六千歲。於閻浮提中六百歲,以為陀摩睺阿修羅中一日一夜。如是壽命,滿六千歲,少出多減,命亦不定。

(3)花鬘阿修羅王

在第二地下二萬一千由旬,名修那婆。

壽七千歲。以人中七百歲,於阿修羅中一日一夜。如是壽命,滿七千歲,亦有中夭,命亦不定。

(4)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

在三地下二萬一千由旬,名曰不動。

於諸阿修羅中,得勝自在,安樂勇健,光明威德,自在無畏。

在《長阿含經》卷二十中也記載了四大阿修羅王:(1)羅呵;(2)毗摩質多;(3)波羅呵;(4)睒摩羅。

在《法華經.序品》中也記載了四大阿修羅王並其百千眷屬聽佛說法:(1)婆稚阿修羅王;(2)佉羅騫馱阿修羅王;(3)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4)羅侯阿修羅王。

參考資料

1.《長阿含經》22卷,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第1冊。

2.《起世經》10卷,隋 闍那崛多等譯,《大正藏》第1冊。

3.《增一阿含經》51卷,東晉 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2冊。

4.《妙法蓮華經》7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9冊。

5.《佛說觀佛三昧海經》10卷,東晉 佛陀跋陀羅譯,《大正藏》第15冊。

6.《正法念處經》70卷,元魏 瞿曇般若流支譯,《大正藏》第17冊。

7.《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10卷,唐 般刺蜜帝譯,《大正藏》第19冊。

8.《舍利弗問經》1卷,失譯,《大正藏》第24冊。

9.《大智度論》100卷,後秦 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

10.《佛地經論》7卷,唐 玄奘譯,《大正藏》第26冊。

11.《妙法蓮華經玄義》20卷,隋 智顗說,《大正藏》第33冊。

12.《翻譯名義集》7卷,宋 法雲編,《大正藏》第54冊。

推薦閱讀:

一周譯經 | 布施不同的人,功德千差萬別
《金剛經》開篇:生命和精神的秘密真相
今晚,為夢參老和尚點亮萬盞燈
諸事不順,世上是否真的存在詛咒?
極好的心經直說

TAG:金刚经 | 佛教 | 禅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