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式」教育VS「填鴨式」教育:理解兩者背後的邏輯比盲目選擇更重要

微思考

為什麼西方會採用「放養式」的教育方法?而我們則更多信奉「填鴨式」的教育理念?

什麼是教育存在的生態體系?兩種教育方式存在的生態體系都是什麼?

為什麼現代的西方也同樣瀰漫著對本國教育的焦慮?尤其是對現在和未來勞動力素質的憂慮?

哈佛大學由邁克·普鳴(Michael Puett)授課的,講解孔子、孟子、莊子、荀子……等人思想的《古代中國倫理與政治理論》為什麼廣受追捧?

「填鴨式」教育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它真的是一種落後的教育方式嗎?

就讓我們走進本期的微思考:「放養式」教育VS「填鴨式」教育:理解兩者背後的邏輯比盲目選擇更重要

原文解讀

我們對於西方的教育體制一直抱有一種崇拜的心理,這種心理無非來自三個方面:對「放養式」教育的好奇心;西方孩子表現出的開放和自信;以及西方領先了數十年的創造力,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創新和屢次斬獲諾貝爾獎的事實。但當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檢討和改進自己教育方法的時候,當我們義無反顧地全面普及「素質教育」的時候,當迅速崛起的中國私立學校緊緊地追隨「西方教育理念」並備受追捧的時候,我們卻發現很多西方國家也在做類似的教育檢討工作。

比如,紐約時報就曾撰文稱美國社會瀰漫著一種對本國教育的焦慮,這種焦慮可以追溯到美國學生在各種國際測試中表現不佳;英國的數學教育一直備受詬病,2013年的研究結果表明,英國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已經遠落他國之後;以致於英國政府考慮是否該通過推行某種政策來讓英國小學生背誦乘法口訣……上述的這些擔憂其實是對未來成年勞動力素質的擔憂。既然西方都在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那麼我們究竟該何去何從、怎樣選擇呢?

任何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必須有著完整的生態體系。舉例來說,西方之所以採用了「放養式」的教育機制,是和西方的宗教傳統以及信用體系、理念密不可分的。

  • 首先,大部分的孩子從小就受到較為強烈的宗教熏陶。雖然他們不背誦唐詩宋詞、四書五經,但很多人卻記得宗教經典中的段落和詞句,這對於修鍊孩子的審美意識和精神世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其次,西方較為完善的信用體系和從小就形成的信用觀念使得孩子在心底擁有著對自己行為負責、對他人負責甚至對社會負責的思想意識,這在約束孩子行為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想想看,假設沒有宗教的熏陶和信用體系的約束,從而缺少了審美能力、精神生活和客觀限制的話,單純「放養」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而中國正是因為沒有宗教和信用環境,所以之前才採取了「填鴨式」背誦經典的教育方式、以期其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現在想起來是不是也覺得頗有道理呢?!

但我們的很多學校在做的卻是無視西方的教育生態,而僅僅引進「放養」的教育理念,結果無疑將是悲劇性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除了世俗觀念之外,將完全缺乏審美能力,更不用提什麼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們即使是看到美的東西,也會由於心靈的匱乏而只能拍拍照、發發朋友圈而已。因為他們既沒有西方宗教的審美熏陶,也沒有國學的精神塑造,心靈完全是空的,想來非常可悲!其實,西方隨著宗教觀念的淡化也在進行著教育改革,這也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會開設由邁克·普鳴(Michael Puett)授課的《古代中國倫理與政治理論》,講解生活在2500年前的一群東方先哲的思想,孔子、孟子、莊子、荀子……正如普鳴教授所介紹的,「如果你嚴肅而用心地上完整門課,認真地閱讀、思考每一個文本,並且嘗試將課上所學付諸實踐,我許諾:這門課將改變你的生活……」

那麼,「填鴨式」教育又有哪些合理之處呢?

先記住,再理解

人的理解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提升的,這和人記憶力的發展軌跡恰好相反。在觀察年幼孩子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注意到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他們總是在不自覺地模仿和背誦某些東西,像是一段廣告詞、天氣預報、大人的對話、兒歌等。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年幼孩子的記憶力正處於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記憶力就像孩子快速長大的身體一樣,永遠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所以這個時候,即使你不刻意地讓他們背誦什麼,他也會不自覺地自己把一些經常接觸到的東西默默地記下來,這本身也是對記憶力的一種錘鍊,當然他們這時可能並不真正理解自己背誦的東西。

既然總是要背誦的,為什麼不背誦具有美感或者教育意義的經典呢?比如,《三字經》、《論語》、《唐詩》、《宋詞》、甚至乘法口訣等。這樣做的目的可不是指望孩子馬上理解它們所表達的意思,而是以備後用。換句話說,這些經典中,無論是實用的,還是智慧的,或者是審美的,想要消化和吸收都要到一定的年齡才能完成,但提早記住和儲備卻是有益處的。背誦它們可不是為了幫父母炫耀,而是形成某種深厚的積澱,畢竟未來再背誦的話會變得稍微困難。

厚積而薄發

我們是不是曾有這樣的經歷:當面對一個美景時,有些人只能用「美哭了」、「哇塞」等簡單的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有些人卻可以借古喻今、吟誦詩歌;當聽到一段獨特的旋律時,有些人只能用「動聽」、「優美」等簡單的詞來彰顯自己的情緒,而有些人卻能談到樂理、聯想到樂風。

我們千萬不要以為那只是「用詞」的簡單與複雜,那實則是思想的簡單與複雜;我們也千萬別覺得那只是一種對外炫耀,其實,那是一種欣賞能力和審美水準的內心深化。就好像羅丹所說,「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而這雙眼睛是要靠厚積薄發才能獲得的。

「填鴨式」教育,或者現在的很多國學教育,其部分目的恰恰先入為主地把一些經典的東西植入人的靈魂,以便未來隨時取用,只不過對於經典的選擇是要慎重和與時俱進的。

深層快樂

有人說,「放養式」教育的真諦是讓孩子快樂,那麼快樂的真諦又是什麼呢?僅僅是盡情玩耍?「為所欲為」?還是應該有更深層次的東西呢?

雖然「為所欲為」也是快樂的一種,但那隻不過是淺層次的快樂,更深層次的快樂正如拿破崙所說,是「使自己的才能能得到儘可能大的發揮。」但問題是,才能從哪裡來?

天賦當然是最重要的來源,其次就是一種不知疲倦的工作狀態,而這種狀態能夠幫助人們克服現實的阻力,實現前所未有的自己。說的通俗點,有點「苦中作樂」的意味,只不過沉浸其中者不覺其苦罷了。

不過這裡面有兩點是值得我們思慮的:

  • 第一,大部分人的天賦還遠遠達不到不靠後天努力就能轉化為才能的程度。就算是貝多芬,最開始也是在被逼迫之下才將天賦轉化為才能的;
  • 第二,既然還是要刻苦和努力才能構築才能、找尋快樂,那麼讓孩子理解「苦中可以作樂」就變得非常重要。但孩子因為理解能力有限,恐怕不經歷一個過程很難明白其中的道理。從這個意義上講,「填鴨式」教育在幫孩子理解「苦中可以作樂」也並非一無是處。

換而言之,如果孩子不能找到自己的天賦,並將其轉化為才能,恐怕永遠難以獲得深層次的快樂。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構築才能的過程絕不會一帆風順,充滿了阻力、挫折甚至挫敗。如何培養克服這些逆境的意志力?「填鴨式」教育是不是其中的一條路?這些無疑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今天這篇微思考的根本目的,既不是為了批判「放養式」教育,也不是替「填鴨式」教育辯護,而是讓大家理解不同教育方式背後的合理邏輯和完整的生態體系。無論採用何種教育方式,我們需要理解的是,它都必須要和國家、學校或者家庭環境(大環境或者小環境)相適應。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合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資源,避免跟風和被誤導,從而取得自己所期望的教育結果。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訪問微思考官方網站 vthink.org(或者 微思考.com),或掃碼關注微思考公眾號(也可搜索公眾號「vthinkorg」或者「微思考」)

weixin.qq.com/r/e0kTCz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為什麼看《小豬佩奇》的孩子比看《光頭強》的孩子更優秀?
英國土豪年薪10萬英鎊請保姆,那麼請問你是幹嘛的?只生孩子?
害死江歌的除了兇手,還有劉鑫式的家庭教育
怎樣評價《爸爸回來了》第二季里星爸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TAG:儿童教育 | 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