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康復】產後肚子老是收不回去?小心是「腹肌分離」惹的禍

從懷孕到生下小寶寶,是每個媽媽們所要經歷的幸福時刻,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是相當辛苦的,不可避免的會有身材的走樣和一些常見的身體問題,所以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會有「坐月子」的說法,就是在產後會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來進行身體的調理,以使各個系統得以恢復。

然而對於某些媽媽來說,發現寶寶出生後,自己肚子上的肌肉變得特別無力,皮膚也變得相當鬆弛,想收也收不回去,甚至開始慢慢出現腰背痛的情況,此時需要警惕是否是腹直肌的分離。

這是一個人體腹部的縱切圖,圖中的區域就是我們常說的「核心區」,它包括了後側脊椎之間的多裂肌、底側盆腔周圍的盆底肌、前側腹壁上的腹橫肌和上方肺部以下的膈肌,共同構成了一個類似於封閉的結構,以維持正常的腹內壓力。但是在女性懷孕和生產的過程中,由於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而分開,盆腔恥骨聯合處在激素的作用下發生鬆動,骶髂關節處的韌帶由於變得鬆弛而使骶髂關節紊亂,整個「核心區」變得特別不穩定,雖然這些改變是有助於分娩的,但是如果不及早的進行干預,可能會加劇整體不穩定的發展和肌肉功能的失調,甚至這種持續的壓力會使產婦在產後容易發生尿失禁、便秘、腰痛、子宮脫垂等問題,從而引起更多的癥狀。

其中,由於腹部的持續膨脹,腹直肌(圖中紅色的部分)除了長度上的變化以外,還會造成從中線處的分離,被過度拉長後的肌肉可能會失去一些功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腹直肌分離了。它在產婦的懷孕過程中十分常見,全過程通常是沒有疼痛的,一般在產後的6-8周內會逐漸癒合,但是其中大約又有1/3的人群在產後的半年內還是沒有完全癒合,另外,分離的腹直肌可能還會在二次妊娠時產生同樣的情況。

PS:男同志也別笑,男性在長期的腹部脂肪過多時(啤酒肚),也可能發生腹直肌的分離。

腹肌分離的自查

仰卧位,兩腿彎曲。露出腹部,左手在頭後支撐,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中,身體自然放鬆。然後將上身微微抬起,可以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如果感覺不到手指被擠壓,那麼就把手指向兩側移動一些,直到找到緊張的肌肉。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

正常情況:一般在2個指尖的距離以內

較嚴重:2~3個指尖的距離,當軀幹彎曲和扭轉時會加大分離程度,需要進行改善性練習

需就醫:大於3個指尖的距離,有可能會引起疝氣(小腸從腹壁突出到體外),需要及時就醫

那麼,產後哪些訓練可以改善腹直肌的功能、防止進一步的分離呢?

上圖是我們腹部的橫切面,前側切面呈圓形的就是腹直肌,兩側從內向外分別是腹橫肌、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後側脊椎椎體前方的是腰大肌,邊上是腰方肌,椎體後方最大的一條是豎脊肌。

從圖中我們可以明白,要想恢復腹部的正常功能,周圍的肌肉必須要向「腰帶」一樣完全束緊我們的腹部才行,也就是從深層至淺層的肌肉都必須「有力」

改善腹肌功能參考動作

屈膝仰卧腹式呼吸+盆底肌強化

屈膝使腰部完全放鬆貼合於地面,吸氣時肚子鼓脹,呼氣時凹癟,呼氣後加上縮肛動作。

四點跪位收腹

肩關節在手腕正上方,髖關節在膝關節正上方,四點與肩同寬。吸氣時肚子放鬆,呼氣時用力將小腹收回,有用肚臍去貼緊腰椎的感覺。

改良平板支撐/側支撐

注意在全過程中不要憋氣,保持正常淺呼吸,一般前期不超過20秒。

背橋

屈髖屈膝90度+瑞士球訓練

雙臂與雙腿相向用力,維持5秒鐘,不要讓球被別人抽離,保持正常呼吸。

屈髖屈膝90度+彈力繩擴胸

保持軀幹和下肢不動,吸氣時雙臂將彈力繩拉開,呼氣時緩慢回到原位。

四點跪位屈伸膝

起始姿勢同上,將泡沫軸放於腰部使其不要過多晃動,保持身體的穩定。


推薦閱讀:

運動康復2017年總結篇
跑步該如何呼吸?
「我要站樁」--站樁適合哪些人
為什麼小燕飛使腰越來越疼

TAG:产后恢复 | 运动康复 | 康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