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總動員》:喜劇變成了好生意,然後呢?

作者丨硬糖君

喜劇綜藝正在變成一門好生意,只要看《喜劇總動員》的配置便可知曉。

在一檔節目中網羅吳秀波、郭德綱、賈玲、小嶽嶽、沈騰、常遠、陳赫、李晨、劉濤、蔣欣……只有在一個產品最巔峰的狀態下才能做到。就像同時擁有周杰倫、那英、汪峰、庾澄慶的《中國新歌聲》。

11月26日晚,由浙江衛視&歡樂傳媒聯合出品、優酷視頻全網首播的《喜劇總動員》第一季落下帷幕,宋小寶和蔣欣收穫冠軍。

在喜劇節目同質化如此嚴重的情況下,這檔節目的收視率一度超過了內地曾經的王牌綜藝《快樂大本營》,前九期都高居榜首。CSM52城數據顯示,《喜劇總動員》決戰之夜以2.176的收視率,收視份額6.15,連續12周蟬聯周六晚間收視冠軍。截止到收官戰,優酷視頻總播放量近10億。

有錢任性,總之給人一種很值錢的感覺。」是很多觀眾對這檔節目的最大感想。相比以往的喜劇綜藝,《喜劇總動員》採用了「影視明星+喜劇明星」搭檔競演的模式。通過混搭給喜劇綜藝帶來全新體驗,對喜劇愛好者和明星粉絲同時形成吸引力。

第一季結束,觀眾紛紛表示《喜劇總動員》讓人看到了許多影視明星的搞笑「天賦」。特別是拿下第一季冠軍的組合宋小寶和蔣欣。雍容的「華妃」不止成了勇於自黑的逗逼,娘娘的神演技也始終沒下線,微表情十分到位。而總決賽中的空巢老人主題,更是笑中帶淚。

在混搭喜劇中,明星沒有票友感、沒有淪為噱頭,實在難得。

喜劇更要戳中淚點

近兩年喜劇綜藝扎堆,觀眾也開始審美疲勞。硬咯吱人的招數越來越失效,觀眾要的是會心一笑。

喜劇節目能不能抖響包袱,關鍵在於劇本的紮實程度。目前一線的喜劇明星儲量有限,表演和創作為一體的喜劇人更是緊缺。《喜劇總動員》中沈騰、王寧、常遠都是業內公認的創作型人才。可以說,《喜劇總動員》收視率高漲,節目受追捧,主要在於喜劇人的選擇上很「聰明。」

第一期當中,劉濤搭檔沈騰演的《39》難度係數就極高,沈騰苛求「台詞字數」全靠肢體表現,讓很多人表示大呼開掛。節目有頭有尾,笑點突出。

在決賽夜中,王寧和陳赫搭檔將經典遊戲串聯,不僅契合了陳赫作為電競愛好者的身份,同時跨時空的經典遊戲也勾起了很多觀眾的情感回憶。王寧對於喜劇劇本超強的粘合力在節目中得到了彰顯。

而好的喜劇節目,在讓觀眾笑之後,回味是最能拉開層次的環節。馬蘇、大潘的《冷風吹心頭》、王寧和鄭愷《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兄弟》都有著非常深刻的思想表達,發揮了喜劇諷刺的天職。前者批評傳統封建禮教對於人性的束縛,後者則暴露現代傳銷對於人性的洗禮。在決賽夜,蔣欣和宋小寶的奪冠作品聚焦空巢老人這一群體,笑點和淚點滿滿。

而隨著《喜劇總動員》的熱播,帶來了一股強烈的「淚點」流,很多觀眾也都將「感人」作為考核喜劇作品的重要標準。

賈玲和陳赫搭檔出演的《你好,李煥英!》就成為了這個領域的小爆款,甚至還引得《人民日報》發聲,認為「喜劇因嚴肅而有力量」,而喜劇從笑到苦無疑是更高的層次,這樣的節目也更有「營養」。不論喜劇還是悲劇,唯有真正引發觀眾共鳴的作品,才能餘音繞梁、唇齒留香。

頂配喜劇,就像拍大片兒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檔喜劇節目的好壞,明星咖位非常重要。在《喜劇總動員》中,不止喜劇明星個個有來頭,和他們同台競演的影視明星也都有著很強的表演基礎,從而保證了節目的完成度和笑點。

從影視明星的選擇上來說,也是「自帶流量」。蔣欣和劉濤因《歡樂頌》的熱播而成為目前國內最炙手可熱的「花旦」,袁姍姍、杜淳在影視界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而李詠更是主持界的一大「擔當」。

可以說在明星咖位上這檔節目已經佔據了非常足的優勢。而宋小寶、岳雲鵬、沈騰、賈玲則是目前國內公認的最頂級的喜劇明星,也是各大衛視爭奪的「稀缺資源」。這些喜劇明星大多在《歡樂喜劇人》中有著較為突出的表現,在觀眾心中有著非常良好的「印象」分。

其中蔣欣和常遠搭檔就讓人眼前一亮。常遠在喜劇節目的整體把控力非常出色,而蔣欣也一改平時的文靜形象,兩人的碰撞讓節目變得非常好看。在第一賽段中,二人火速「圈粉」成為呼聲很高的組合。

而陳赫和賈玲則將逗逼本色發揮到了極致,在節目中兩人與生俱來的幽默氣質讓節目發揮出了最好的表現力。

沈騰、艾倫為首的開心麻花團隊是公認舞美最華麗的團隊。在《喜劇總動員》中,劉濤和沈騰無疑繼承了這一點。在節目的第二期,兩人的作品《我叫安德烈》在節目現場大玩「爆破」,嚇壞台下觀眾。

這種「超貴」舞美也被其他組合紛紛效仿。之後蔣欣和常遠的《王牌特工》大玩威亞、《射鵰英雄傳》玩起了黑幕喜劇,特別是後段亢龍有悔和蛤蟆功對決,展現超豪華舞美,喜劇還可以這麼玩。而馬蘇和大潘的《冷風吹心頭》更是將傳統和現代合二為一,直接變身舞台劇。

而經過幾期的磨合,搭檔之間的配合日益成熟。這時,節目在總決賽上突然「變招」,晉級的搭檔拆散重組,這讓大部分看熱鬧的觀眾大呼過癮,認為這是消除節目疲勞,帶來新鮮感的「明智之舉」。與此同時,無疑也加深了節目的奪冠懸念。

當然,好作品也離不開平台的支持。此次,《喜劇總動員》選擇在優酷視頻全網首播,顯然也是看重其最強喜劇綜藝平台的地位。此前,優酷獨播的《歡樂喜劇人2》獲得了超過13億的播放量。

數據顯示,目前優酷擁有近600檔喜劇類節目。「看喜劇,上優酷」成為很多觀眾的第一選擇,也使得此類節目可以借平台之力,迅速獲得自己的目標用戶。

喜劇扎堆陷「圍城」,內容「跨界」才是真王道?

喜劇一直是廣受歡迎的文藝形式,從影視的中小成本喜劇「黑馬」,到這幾年綜藝節目的「喜劇熱」,都彰顯出喜劇的市場潛力。而隨著競技類真人秀的關注度下降,親子類真人秀受到廣電限制,演唱類節目乏力,喜劇綜藝回歸勢在必行。

從《歡樂喜劇人》第一季冠名「裸奔」就可以看出,此前國內的廣告商對於喜劇節目並不看好。但隨著《歡樂喜劇人》的「逆襲」,市場似乎重新看到了喜劇的魅力和商業價值。

在經歷過低迷期、市場培育期之後,喜劇綜藝迎來轉折點,隨之便是大量同類節目紛紛上馬。但「狼多肉少」的行業現狀,很快的就會「榨乾」喜劇人的創作才華。

從《喜劇總動員》第一季來看,節目中對於題材的創新密集,例如決賽中對於遊戲時代的致敬。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趙牧陽帶著濃重陝北風格的音樂就成為了突圍賽中《冷風吹心頭》的一大亮點。

《冷風吹心頭》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明星嘉賓的精彩表演和喜劇作品呈現,優酷、酷Fans集結號、歡樂傳媒還聯手舉辦了「尋找段子手、喜劇王」的#笑長招聘#活動。數百位網路紅人、民間段子手和粉絲網友投身其中,體驗了純粹觀看無法獲得的參與感。

在各大視頻網站中,優酷很早就開始對喜劇綜藝進行上游布局,先後推出了《歡樂喜劇人》《喜劇總動員》等多檔在業內和粉絲中頗具影響力的喜劇節目。優酷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優酷和歡樂傳媒還將圍繞《喜劇總動員》等多檔喜劇綜藝節目進行更深度的合作,打造「歡樂季」系列。

繼歌唱類節目扎堆導致收視率嚴重下滑後,很多人都認為喜劇節目可能會是下一個沒落的類型。眼下多檔同類節目碰撞,「喜劇+混搭」只是個套路,逼出明星和喜劇人的絕活兒,才能讓觀眾真正買單。

推薦閱讀:

從明天起,做一隻幸福的喪屍(二)
為什麼香港人和美國人的喜劇敢拿富豪們開涮,富豪還不追究責任?
英國喜劇米蘭達分析(第一季第一集開場)
如何評價電影《戰鬥民族養成記》

TAG:喜剧总动员综艺 | 喜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