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人兒的故事
(圖片來自bing搜索,若侵權請聯繫題主)
相信大家小時候老師都講過一個故事:
「你的大腦里有兩個小人兒,一個勤奮的小人兒,一個懶惰的小人兒。每當寫作業的時候,兩個小人兒要打架……」
後面大概不需要我再贅述,就是這麼個故事。
只是這種說法大概是有嚴重問題的——把兩個小人兒的關係解釋成了對立的。
實際上你的大腦里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你自己。這兩個「小人兒」其實近乎於「感性」和「理性」——理性上你認為自己應該寫作業,感性上卻又不接納,所以它們起了衝突。
在生活中這種情況通常被簡單粗暴的解釋成「懶惰」,然而實際上這樣做除了能讓父母找個理由訓斥子女以外,沒有任何作用。這個東西根本不是訓斥能解決的,然而很多家長和老師並沒有意識到,或者說意識到了但是沒有辦法。
其實辦法是有的,就是練習「從感受上接納」。說一個相對來說輕鬆些的例子,就是吃榴槤(或者臭豆腐),對於很多人理性上是知道「這東西能吃」的,然而就是吃不下去——感性上其實沒有接納。對於榴槤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不吃也不會有不良後果,但是寫作業這種事情就沒有那麼多餘地了,要嘗試著去從情緒上接納。
當你坐在書桌前,或者回到家吃完飯之後,寫作業的抗爭過程就開始了——首先是極度的不情願,然後磨蹭一番,最終下定決心,消耗意志力,強迫自己去坐下來寫。然後有的人就進入了「哦原來寫作業也可以寫的酣暢淋漓」,另外一部分人沒有進入這種狀態,還是在使用意志力強迫——這就意味著濫竽充數,連蒙帶猜的或者微信群里抄作業(我小時候還沒這麼霸氣的工具)。其實問題出現在了一種預設「寫作業帶來的感受是痛苦」,然後養成的習慣是「寫作業的時候情緒的感覺在主動品味痛苦」——這個東西其實可以改的。
當你看一部覺得很無聊的電影的時候,突然有個人給你解釋一二,這時候你可能突然地「體會到了樂趣」,然後情緒發生了變化。情緒很多時候是你主動去感受的——俗話說悲觀的人看到半杯水會哀嘆只剩下一半,樂觀的人看到半杯水會高興還剩一半——每一件事情內部大都蘊含著很多層很豐富的情緒,當你主動去感受傷痛的時候得到的自然是傷痛,當你主動去感受快樂的時候自然會得到快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自我,這個自我在哈姆雷特身上看到了投射,體會到了情緒——其實對於外星人來說,一本哈姆雷特不過是一堆紙+油墨,這中間的情緒所包裹的,就是每個人的自我。然而這個能力其實也和學鋼琴一樣,要花點時間才能掌握。能力的名字叫做「感受自己的情緒」。情緒是始終在的,如同心跳一樣——但是幾乎所有人都不會注意到心跳,除非心臟劇烈跳動的時候才能覺察——情緒也一樣,很多人只有情緒激烈的時候才會感受到「憤怒」之類的情緒,但是情緒一直都在。
常用的訓練方法是「描述自己的情緒」,比如我現在在打字,感受到了什麼?「手指在鍵盤的觸感」——這是一大類身體感覺,還有「脖子稍微有點酸,剩餘坐姿保持時間大約為半小時」。另一類大的感受是情緒感受——剛才痛苦無助的殘留,和現在有種解脫的喜悅,還有對世事無常的接納,還有心平氣和——其實情緒是個相當立體的東西,在情緒的包裹之中,正是你的自我。
當然,儘管掌握了這種技能有助於你處理情緒,有助於覺察妹子的心意——然而並不意味著你就一定能俘獲芳心。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好的壞的,這才是世界的本貌。如果世界如初等函數那般線性可預測,那我們也沒有活著的必要性了。和情緒友好相處,也無法阻止令人遺憾的結局——大概是有命數的。
最後,我們的教育的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從來沒有一個老師告訴我們,「要兩個小人握手言和,齊頭並進才是生活的本貌」。
推薦閱讀:
※一張圖看遍教育培訓領域最後的金主 | 互聯網教育領域數據報告(下)
※「我今年36歲了,除了收費啥也不會!」
※網易出品,必屬精品。這些好用到哭的App 和工具竟然都是黃易家的
※秦春華:中國人的科學素質從哪裡來?
※為什麼藝術生與上下屆同學的關係比文化生親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