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一個互聯網職業迷茫症患者的問題清單

不久前,有一些關注了 HackYourself 的朋友問,你怎麼不寫產品設計相關的文章?

並不是不想寫,有時候身陷其中,反而不知道該從何下筆。HackYourself 解答我自己對成長和長時程問題的困惑。而對於我所在的這個行業,這個瞬息萬變、野蠻生長的行業,這個日日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的行業,這個不在乎你穿什麼只在乎你有多少熱情的行業,這個如磁石一般吸引著像你像我這些年輕人的行業,它帶給我的困惑多得簡直就像空氣一樣稀鬆平常。

我在互聯網高速發展之初加入了這個行業。當時,產品有限,同行不多,可以找到的資料就那些,成功案例更是稀少——不是大家都做砸了,而是根本沒有做過。

每天,都帶著很多困惑去工作:關於崗位、關於工作內容、關於種種新知、關於人際、關於縹緲未卜的前途。因為有很多疑問找不到人解答,我甚至通過多次換崗的方式,來到問題跟前,讓它近得可以看清臉上的紋路,然後去接受它的猛擊,然後,趴在地上去找答案。

結果是,部分困惑漸漸有了答案,而新的疑問還是源源不斷。當迷茫症發作時,也有萌生過離開這個行業的念頭。當然這些念頭都被迷茫症的併發症所打消:越被虐,越喜歡被虐。於是,迷茫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抖 M 患者,選擇繼續見證這個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也許現在的你,同樣有滿腦子的不解,一肚子的不確定。何況今天的行業資訊,已經百倍於幾年前 —— 你的迷茫症,一定不輕吧?

你是產品經理嗎?

我曾經是產品經理。是創業團隊輕鬆冥想的產品經理,是 QQ 空間數據挖掘的產品經理,是網易郵箱的產品經理。

在剛入行時,怎麼也找不到產品經理的準確定義,還有接踵而來的各種問題:

產品經理的職責有哪些?

產品經理到底需要具備什麼能力?怎麼培養?

到底什麼是好的產品經理?真的人人都可以是產品經理嗎?

新手產品經理怎樣快速熟悉每一個業務細節?

需求是什麼?要怎麼確定一個需求要不要做?

怎樣跟設計師和開發溝通?他們做的東西我都不太懂

需求評審要怎麼準備?

怎樣寫需求文檔?為什麼沒有模板?

用戶反饋好多,該怎麼辦?

……

好不容易熬完幾個項目,有了一些感覺,新的問題又襲來:

項目的效果怎麼評估?

數據怎麼統計?數據變化了怎麼解讀?

數據沒有達到預期怎麼辦?

為了達成某個目標需要增加什麼功能?

團隊資源很緊張,怎麼安排優先順序?

項目怎麼按進度完成?

產品有哪些體驗問題?

怎麼做用戶調研?

設計細節有很多問題,怎麼提升?

項目涉及的技術我不懂,怎麼辦?

跟推廣運營內容的同學怎麼配合?

需要跟外部合作引入資源,該怎麼合作?

怎樣分解 kpi?還有兩個月怎麼讓數據達標? ……

好不容易把常見的坑都趟過一遍,但是面對 0 到 1 的問題,還是手忙腳亂:

什麼決定了一款產品的成功?

產品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商業模式如何設計?如何驗證?

如何定義核心用戶?如何定義最小產品?

精益創業和 growth hack 都是怎麼玩的?

最小產品出來了,如何驗證模式?

迭代速度和版本節奏如何控制?

怎麼解決冷啟動和流量獲取問題?

有限的資源怎麼最大化利用?

如何向市場和投資人講故事?

……

產品經理都是操心的命,背鍋的主。

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需要搞砸過多少項目,坑害過多少設計師和工程師,還得練就在失敗後活埋自己再自掘墳墓原地滿血復活的 bug 招。

畢竟,產品經理都是被委屈撐大、被失敗養胖的。

你是設計師嗎?

我曾經是交互設計師。是微信支付的設計師,負責智慧生活行業方案和 O2O 設計;是酷狗音樂交互團隊負責人;是網易郵箱的交互設計師。

這是我最熱愛的崗位。所以你有的困惑,我一定都有過:

交互設計是做什麼的?怎麼用一句話解釋?

交互設計有什麼價值?

交互設計師到底有沒有前途?

交互設計需要具備什麼技能?怎麼培養?

為什麼交互設計會淪為畫線框圖的?

優秀的交互設計作品是怎樣的?需要交付什麼?

交互設計師如何跟其他崗位合作?

如何體現崗位價值?如何在項目前期參與?

項目時間緊,沒有時間做分析和調研怎麼辦?

怎麼進行項目評審?怎麼能一次通過?

如何分析用戶需求、業務需求、設計需求?

如何主導設計過程?如何引入其他角色參與設計?

網頁設計怎麼做?客戶端設計怎麼做?移動端設計怎麼做?後台怎麼做?

如何制定規範?如何推廣和使用規範? ……

等到有能力設計複雜產品的交互、設計多個終端產品的體驗時,發現更大的挑戰正等著你:

如何組建設計團隊?

如何跟產品、視覺、用研、開發、測試團隊配合?

如何規範設計流程?如何推廣用戶體驗理念?

當體驗超出屏幕,如何設計整體的服務體驗?

當使用場景發生在真實環境時,如何引導用戶完成複雜流程?

線下的體驗如何設計和評估?

如果無法控制線下體驗的細節,怎麼辦?

大到一個行業的服務解決方案要如何設計?

跟多個團隊、多種角色合作時,如何更好地發揮交互設計的價值?

如何跟不同行業的合作方迅速建立深入合作關係?如何推廣設計方案?

新的交互平台出現了,新的交互範式會是什麼?提供了什麼樣的可能性? ……

人+設計+技術,多麼有趣而夢幻的組合!問題?再來一打!

你是用戶研究員嗎?

我曾經是用戶研究員。在網易用戶體驗設計中心,服務過網易門戶、有道雲筆記、有道詞典、網易郵箱、網易雲閱讀、網易微博等產品。

在那個年代,極少公司有用戶研究的職位。不但要在稀少的前人經驗上獨自摸索、快速學習,還得肩負起普及用戶研究和用戶體驗的責任。

用研能解決哪些問題,不能解決哪些?

什麼是定性研究,什麼是定量研究?

常用的用研方法有哪些?可用性測試怎麼做?訪談怎麼做?焦點小組怎麼做?卡片分類呢?情緒版呢?入戶調研呢?

如何針對問題設計調研方案?

怎樣快速招募到符合條件的用戶來做調研?

什麼是聚類分析、方差分析、統計檢驗?

如何讓人信服研究過程和結果? ……

相比起本職工作,更多的困惑來自這個崗位的特殊性:

項目迭代速度太快了,但是用研項目周期都很長,怎麼辦?

研究結論提不出產品、設計馬上可以執行的建議,怎麼辦?

用研跟產品、設計的關係是什麼?他們需要什麼?應該如何配合?

如何讓團隊其他角色參與到用研過程中?

如何向沒有相關知識的同事快速解釋清楚用研的思路和方法? ……

作為弱勢群體,用研的同學們一直都在求解行業的巨大難題:如何既靠譜又快速地解答問題?一旦注入科研思維,建立起更嚴謹方法體系,這個行業的發展一定會成倍加速。

你是為了畢業和工作迷茫的學生黨嗎?

感謝畢業時那場金融危機,讓我選擇了這個行業。

求職時的忐忑,今天仍記憶猶新:

我的簡歷怎樣才能讓 HR 感興趣?

校招要麼錯過,要麼筆試就掛,怎麼辦?

聽說這個崗位競爭很激烈,我有什麼優勢呢?

每一次面試都超級緊張,怎麼辦?

怎麼找到實習機會?

該選擇外企/私企/國企/公務員?大公司/小公司?

應該去哪個城市? ……

當年,主流手機系統還是塞班,Wikipedia 被牆,開心網紅極一時,微信遠沒有誕生。

當我跟研究生導師說要去互聯網公司工作時,他不解地問:一個網站有什麼好做的?當時我答不上來,因為我不知道這個行業到底有沒有前途,只知道我喜歡它,一天到晚泡在上面,雖然我並沒有聽過用戶體驗、交互設計這些名詞。

剩下的,也都只是迷茫:

這個行業有前途嗎?我能做什麼?

還會經歷類似上一輪的泡沫然後失業嗎?

這個工作跟專業完全不對口,這 6 年豈不是白讀了?

產品經理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我能做好嗎?

我這性格適不適合做產品經理?

這個行業成功的前輩他們都是怎麼做的?

需不需要出國再深造一段時間? ……

別怕,今天我們有更多的同路人。

改不改變潮水的方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真的身處其中,感受身上跳動著這個時代真切而紊亂的脈搏。

今天的這個行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聚集了更多年輕而有抱負的頭腦。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沒有成功的經驗,何況經驗每天都在快速貶值。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遇到過類似的困惑。部分有了解答,部分有了思路,部分仍然折磨著我。未來有更多的難題,需要我們一起去探討。

當我苦思不得其解,當我迷茫不知道明天會怎樣的時候,也希望有個人來拍拍肩膀,告訴我一個大概的方向,好把精力節省下來去對付真正的難題。

我已經沒有機會對過去的我這麼做,但可以嘗試把曾經的困惑和現在的思考共享出來,遞給未來的你。

歡迎你,迷茫症病友。

如果有興趣,歡迎加入以上問題清單的微信討論群。請先加個人微信 artncode。 晚點將拉你入群。


推薦閱讀:

互聯網簡史:從 ARPANET 到 World Wide Web

TAG:产品经理 | 互联网 | 职业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