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最少的行李旅行,又可以搭配帥氣

本人雖然不是一個很牛逼的背包客,但是周圍一幫足跡遍及全球各地的旅行家。自從上次創業做旅遊,也經常會跟著這些旅行家們一起出去玩。為什麼說哥們可以自信地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所有人都很佩服我的出行行李,就是每次出去玩,我就帶一個背包,不是那種很大的登山包。上圖(忽略我的表情,剛要說話的時候被拍了):

我的背包不大,但是出行境外一直都是它,旁邊放了了15寸的macbook pro,大家可以對比下:

可能角度問題,這個包其實寬度一般,但是很高,個人感覺比應該是1.5個熱水瓶的高度。

真正的背包客應該是這樣的:

本人每次都是一個背包出發:無論是去東南亞短期4天,還是美西自駕15天,而且可能未來一直都會這樣了。最多的一次就是這個背包+登機箱去巴西看世界盃20天。(登機箱主要還是為了放洗漱用品所以託運了)

如果你是個出行經歷不多的漢子,那麼大柱子的打包方式,絕對是乾貨中的乾貨,來跟大家說說穿搭不出錯,而且打包輕便行李的方法。

當然,要是姑娘,可以直接忽略下面內容,因為對女生不實用、她們也不會用。女人是從來不講道理的、嗯,吵架跟旅遊都一樣。因為女人對旅行這件事情的潛台詞,我總結下來多多少少就是「我要美美噠~」、「拍照」、「買買買」、「誰他媽關心行李箱放不放的下,有用沒用先買了再說」、「這次一定要住xx酒店」、「這個好便宜」。嗯感覺行李箱永遠是裝不下的,我感覺行李箱滿足不了他們的「搬家」心理。

十一去美國的行李,她們的是這樣的, 我自己的行李只有那個rimowa行李箱上的背包,沒錯,就只有那個背包,那個登機箱也不是我的。

在機場見到美女們,臉上無比燦爛,哇,好開心,大家一起出去玩了,

但是想到這些行李我還要紳士的幫他們搬上車,搬下車,搬上機場推車,搬上酒店,搬上託運帶。。。我的內心是

不信你看,上次到了LA, 下了飛機,(全程就2男2女)我跟另外一個哥們苦逼呵呵租了車,然後推行李去取車,女生們就開心跑到車前面的說:「哇,這次租的車好大,好開心."

"柱子,快給我拍照」

你之所以看不到我,是因為我在車後面跟另外一個哥們考慮如何把7座車變成5座,然後把他們的5個大箱子扔進去。

「好的,等我搬好行李,馬上來」

「好,那你快點搬」

「。。。」

拍完照,妹子們車上倒頭就睡了。

嗯,回到重點,個人覺得跟男性朋友出去,還是覺得出行其實沒有必要帶那麼多行李,輕裝上陣,省的託運時間可以多去一個地方,省的打包行李拆箱裝箱時間可以多享用一頓美食。至少可以多睡1-2個小時。

因為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其實妹子們(包括一小部分內心很糾結的男性),還有父母出行,帶出去的50%的東西,是一次都么有用過的,甚至躺在行李箱的位置動都沒有動過。而在旅行途中,這些時間往往都要花上一整個上午或者整個晚上。

所以行李準備的好不好,真的很重要,會影響旅行的行程安排,時間,甚至同行人的心情

我去過的地方

由於部分照片不在mac上,所以很多地點沒有顯示出來。除了上面地圖上的東南亞,北美的足跡,我的足跡還有在:夏威夷,古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

而這些地方我都是靠著一個背包出發的。

前幾天一個朋友的朋友最近給我發電子郵件單獨寫了關於如何在多個氣候長途旅行包裝的文章。 他將遊覽經過智利,智利,阿根廷的包括巴塔哥尼亞,巴西和哥倫比亞的七個星期。由於另外一個朋友提及我去過巴西看世界盃的時候,待過20天,行李也就是一個背包+一個登機箱,所以特意過來諮詢我下。因為他的目標是只有一個背包旅行,畢竟那麼多地方,但他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不知道是不是有這個可能。

當然,我也要聲明下,這哥們愛旅遊,但是出行經驗也是十分豐富,愛拍照,算是一個背包客。所以我想了下,包裝一切在一個包對他來說也是可能的。

來說說出行的「一個背包走天下的秘籍」:

首先,無論是在行李箱,還是背包中,衣物才是唯一一個可以擠壓出多餘空間的物品,其他電子設備,洗漱用品是無法收到擠壓的,只能配合「站位」來充分利用空間。所以先說衣物:

最關鍵最重要的點LAYERING(穿幾層)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天氣,建議在出行之前一周就密切關注行中時間的天氣

- 溫度範圍

- 是否有可能下雨,下雪

- 一天的溫差

其次你還要考慮:

- 目的地的類型

- 旅行天數

- 在外的活動類型(出差參加會議?自駕游?徒步?)

這裡先不考慮特殊場合,就以正常出行旅遊玩的打包行為來說說:

根據這些,你要考慮一下你穿衣服的層次:

- 內衣層

- 中層

- 外套層

你帶的一切衣物都應該能夠在任何天氣穿,並且很舒適,而不是首先考慮衣服是不是會讓你看起來更帥,或者更上照。只在外套層的衣物可以考慮下自己的style。

1. 內衣層

這個內衣說的不是內褲,就是貼身穿的衣物,一般2-3件即可,但一定選擇可以速乾的。

- 如果是冬季,那就是秋衣秋褲。但是不建議咱們在大中國穿的那種棉質的秋衣秋褲。因為棉質的衣服不容易干,只帶一套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有戶外行動會出汗,而且天氣潮濕不易干,就更不行了。

所以一定要帶一件運動貼身衣。注意:無論是adidas, nike,還是under armour, 這些貼身運動衣都是有warm 和cool兩種,說簡單了就是一個厚一些適合冬天稍保暖,一個薄一些適合夏天穿通風。根據當地天氣選擇warm 還是 cool。 拿nike舉例,所有的貼身運動衣都會標明 hyperwarm或者hypercool。

類似這種:

- 如果不喜歡這種面料貼身,建議選擇無印良品或者zara的秋衣秋褲,這種新材料其實就是萊卡面料,但是很薄,而且比全棉的秋衣秋褲會更容易晾乾。但是保暖性肯定不如hyperwarm。

- 如果是夏季那就是短袖tee,去海島的話一定要選擇背心。

- 如果晝夜溫差大,比如舊金山,早上和晚上可能是冬季,但是中午有可能是夏季,那麼長袖和短袖都要至少準備一件。

- 棉襪2-3雙。

務必要能夠速干,而且保溫效果不錯的。這裡我推薦一款、在美國買的、非常舒服,風乾速度非常快,而且保溫效果也不差。

美麗奴羊毛的材質 smartwool的招牌產品 徒步登山滑雪啥的首選。

關於搭配,我這裡要說的是,顏色盡量不要太花,基本色很重要,不要逃出白,黑,灰。至少肯定不會錯的。穿著舒服還很出片,不信你看:

就算明星,也是出行的時候黑白灰3色為主,。當然,哥們的身材是無法跟貝叔比的,各位大神手下留情。

內層穿這三個顏色,即使外面一件穿別的,都很有層次感,帥氣也很舒服,衣服占行李空間確實微乎其微;

我所示的層次感如圖中男主:

2. 褲子/短褲

褲子建議一定是棉的運動褲,不要有很多logo在上面,簡單顏色的小腳褲是不錯的選擇。

1條長褲 + 1條游泳短褲

這種褲子最保險,不太建議帶jeans或者棉質工裝褲,jeans太重,萬一髒了也不能洗,因為洗了就幹不了了。穿著工裝褲坐飛機的時間久了(飛機上你是肯定要坐很久的)很不舒服,而且膝蓋容易起包變形。不是質量問題就算burberry大牌,無印良品等牌子的工裝褲也都是一樣。說說運動褲的好處:

- 首先就是捲起來之後裝在包里空間佔用最少,jeans和其它褲子多多少少都比它多一些。

- 飛機上飛多久都不會覺得勒蛋蛋或者不舒適睡不著

- 無論是自駕,還是徒步,透氣性和輕便性都比較好

- 不用皮帶,而且無論你在外面吃了多少美食,肚子吃的多麼漲,都不會擔心腰圍太緊的問題。

- 潮,即使穿了個夾腳拖。

褲子的顏色盡量在黑色和灰色之間選擇,百搭。

- 如果早上或者晚上較冷,運動褲或者短褲裡面可以加上hypercool 活hyperwarm的緊身褲。絕對可以抗得過10°以上的天氣。像圖中小貝這樣。

雖然看起來像去運動一樣,但是現在老美的女明星們不就是一直拿leggings配西裝,風衣,小白鞋等,所以總之不是一個錯的選擇。而對於行李背包里的空間而言,確實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但是如果是熱帶,或者海島,就建議帶兩個短褲,不用帶長褲,但2個裡面一定要有個游泳短褲,這個游泳短褲一定是既可以平時穿,也可以下水的。哈哈,方便,內褲不用穿,上岸之後一會會就風乾了~~~多舒服,不像妹子一樣,一定要去更衣間或者回酒店換衣服。

即使天氣冷了,套個衛衣就ok。上圖:

下面這個游泳褲就算平時穿也ok

最重要的,十分十分省空間,頂多跟一個底褲佔用一樣大小

3. 上衣

基本色衛衣 或者帽衫,一件即可。

根據自己喜歡,還有當地天氣選擇圓領衛衣,或者連帽衛衣。

這種衣服的好處,脫掉穿tee過夏天,穿上過秋天。

國際航班一般較冷,穿個衛衣是非常正確的選擇,舒服可以睡覺。

去西藏這種晝夜溫差大的地方,帶一個連帽衫,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但是最近衛衣當道啊,如果沒有很冷的話,絕對是首選。

上圖背景其實就是電影盜夢空間的取景地。

現在明星也都是各種衛衣百搭,又是小貝,來參加天貓雙十一晚會,從機場到現場一直都穿著這件衛衣,當然裡面也是白色tee.

4. 外套

同前面三個相比,這個可能是最占空間的。所以先給大家推薦個:

外套的用處第一肯定是禦寒的。如果你去的地方需要外套,那肯定有冷的時候。所以務必要根據當地季節的最冷溫度做打算,不然真的趕上了下雨或者下雪,你就會凍成狗樣。

所以我一般會帶上一個可以自行放入收納袋的小襖,十分不建議帶衝鋒衣,衝鋒衣雖然防水性強,但是太占空間,而且十分笨重。我有一年去玉龍雪山的時候,穿的是雙層的The North Face的衝鋒衣,不要提多後悔,主要太重,塞到包裡面要佔到包的1/3以上的空間,熱的時候只能在手裡拿著。連跳躍的時候都感覺活動不開。

Seriously, 在這種輕薄羽絨服和雙層衝鋒衣之間,一定要選擇前者。

這個The north face的羽絨服,收納成小包之後,可以在飛機上當做腰枕,平時也可以做靠枕,在包里可能只是一個馬克杯的空間大小,而且十分輕盈,穿上時候既保暖,也不會影響活動。

(淘寶隨便找了個圖,大家將就一下)

還是在美國大峽谷的時候,早上起來山上小鎮只有2-6°,但是中午回拉斯維加斯的路上,25°。所以還是一身夏裝,早上穿上這個襖即可。

如果確定棉襖是用不到的,那麼就可以考慮按照自己的風格帶一件薄一點的夾克。但不要是笨重的皮衣或者防水布的衣物。這時候絕對是大家可以按照自己風格選擇外套。

5. 鞋子(這個今天先不說了,下次有空專門來寫下,因為男生鞋子都很多,往往出行前都有選擇綜合症,怎麼樣又帥又實用,這個哥們絕對有心得)

記住一定要把襪子塞進球鞋裡面,夾腳拖套個塑料袋在包側邊放,就可以充分利用空間。

夾腳拖鞋一定要準備,美國酒店裡是沒有拖鞋的。

球鞋先不多說,但白色小球鞋是到哪裡都不錯的選擇,除非是要戶外探險或者safari。途中是ins上一個非常有名的旅行搭配型男,iamgalla。小白鞋在他的旅途中出鏡率是最高的。

6. 打包

按照上述順序,1,2,3放到包里,由於你自己身上還穿有一套,所以1,2,3放進去之後,包的空間應該是只佔用一半而已,當然你要合理的卷衣服,而且底部塞的緊一些。

上面就可以在放個洗漱包,其他常用的電子設備,墨鏡配飾等都在洗漱包上面,方便取出來。

包的側面和前面小口袋可以放隨用隨取的護照包和錢包,充電寶等。

這些所有裝進包里,估計包還是有1/4-1/5的空間的。

7. 讓你看上去更潮的加分配飾。That"s really a plus.

墨鏡,帽子,手腕掛件,圍巾等。。。這些不在多,根據你要去的地方,想好自己適合的配飾,最多帶兩樣即可。

再次提到衣服透出層次。比如白色tee在裡面永遠不會出錯的。再看看小貝衛衣+運動褲,走在辣妹面前絕靠譜啊:

上述的打包清單陳列一下:

內層

  • 內褲, 2-3 件
  • under armour 或者nike等緊身衣褲, 1 top and 1 bottom
  • 基本款棉tee, 2-3件
  • 棉襪2-3 件

褲子

  • Synthetic fiber shorts or swimsuit 短褲(1-2件)
  • 運動褲 1條

中間層

  • 連帽衫或者衛衣 1件

外套

  • 可收納棉襖 或者 其它夾克(optional)

推薦的幾個品牌:

算了,不寫品牌了,不然會被噴成廣告貼。有需求的大家自己私信來問。

總結一下上面文章的6 rules

#1:只打包必帶的, 不打包「預防萬一」的物品

這是我必須要提到的,輕裝行李必須要讓自己對某些物品做出犧牲。

打包之前,可以把所有的行李在地板上或者床上擺放整齊,行程中可能只會用到一次,而且不是非常必須的物品,必須拿掉。先只帶上自己每天都需要的物品。

這裡也有個「二八定律」: 行李中只有20%的物品是你在行中80%的時間裡都會需要的。

所以先把這20%的物品分類出來。根據你去的目的地物價和自身預算,看看是不是有些物品在境外當地買更好。不要太多的去考慮「what if」怎麼樣怎麼樣的,如果把這些全部考慮進去,那一個背包肯定是不行的。

#2 提前準備一個星期行李

當然我這個說的是針對的7-30天的旅行。一定要先把能想到的物品都擺出來,腦子想想一周都會怎麼穿,怎麼用。但不然想到一出就打包一次,會把之前所有的物品都弄亂的。

即使你要出行一個月,也要按照一周來準備,絕對足夠支撐你的行程。唯一多做的就是可能要清洗衣物。但你想想在你平時的生活中,一周肯定也換過兩套行頭的把。如果你沒有,恭喜你一定還是個單身狗,為什麼?去看看你的床單,枕套,還有白襯衣等,姑娘肯定不喜歡上面的味道,哈哈哈。

其實國外有很多洗衣店提供乾洗服務,即使在美國的五星酒店,洗衣也不是非常的貴,如果實在情況緊急也是可以考慮乾洗服務的。我在舊金山洗了4個人穿了一周的衣物,很多,也就花了15刀。可能你會覺得貴,但是如果你帶了兩周的行李而不選擇乾洗服務,你想一下這裡面的費用:

- 4個人的手洗勞動力,自己推行李的勞動力

- 晾乾的時間

- 如果準備了2周的衣物,在行程中超重的託運費(如果真的超重的話,那錢絕對不止15刀了)。

Doing laundry is cheaper than checking a bag

#3 按層Layers打包並穿著

千萬不要帶 毛衣,雙層衝鋒衣。盡量選擇棉質,萊卡,還有緊身運動服的面料。穿脫方便,耐臟,通風透氣,而且洗了快感,上身效果也不會出錯。

#4 較重的衣物和鞋子最好在行中穿著。

大家可能經常在機場發現老外有的穿tee, 有的卻穿著棉襖。最早我也不理解,後來漸漸知道,這個就是「層Layering」的裝備,一般較重的鞋子,外套都會在登機的時候穿著。根據我上面推薦的幾個層次衣物: 登機的時候一定要穿一個外套或者衛衣,一方面節省空間,一方面長途國際航班空調開得都比較涼。

(當然去熱帶島嶼,就忽略這個外套吧)

#5 包里裝的肯定是最輕便的鞋子,穿的最重的鞋子。

這沒有什麼好解釋的,畢竟鞋子太占空間了。

但千萬不要帶超過2雙鞋。我的建議就是拖鞋+球鞋。

#6 再重申一遍,衣物顏色不要太花哨,基本款搭配即可。

個人推薦的顏色範圍: 黑,白,灰,最多再加一個深藍。

然後想想這幾件是不是都可以搭配起來。畢竟有些衣物即使是基本色也不一定搭配的帥氣。

========美麗的分隔線=========

回程行李打包:

如果回程行李過多,真的覺得不放心,就跟我前面提到的,去之前準備一個可以摺疊的大的行李袋,或者到當地買一個nike那種大型的運動背包,絕對可以滿足你的容量,託運不託運都可以,而且託運也不易弄壞了。大家看看這種袋子的容量:

因為這種包的裝貨能力不比登機箱差。

再次回到旅行場景:

路途和返程的時候,妹子們就要說話了:「柱子,你能不能幫我裝個這個」

「柱子,我買的化妝品放你那行不行,送人的,包裝不要拆開」

「柱子,這是給朋友帶的iPhone」

。。。

於是我帶過去的空箱子就變成了這樣:

幸虧我倉朗朗拔出寶劍,收納大袋子,哈哈哈。

這個袋子是我放在包里,折成t恤大小,以防不患的。(機場對每個行李箱的重量也是有要求的)

而我另外一個哥們十分愛鞋,去了趟outlets ,買了個箱子,是這樣的:

哈哈,跟妹子出來玩,含著淚也把紳士裝完。

此時,不少知乎紳士們要來吐槽了,whatever。

最後總結幾個其他要點:

1. 如果你不是專業攝影師,還有個不錯的智能手機或者微單,盡量還是不要帶單反了。如果要去海邊拍水下浮潛,或者有滑雪等體驗運動,可以帶上gopro。

2. 如果你的PC不是macbook air這種重量和尺寸,也建議放在家裡睡覺吧,帶個pad也行。

3. 我是不怎麼帶護膚用品的,就帶洗面奶和護膚霜,一般都是小樣瓶。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考慮在無印良品買小瓶容器,這樣背包就不用託運了。

說完了,哥們說了那麼多,你看大柱子這頭髮已經少成了這個樣子,都已經做到行李極簡,出行不會缺什麼東西,同時出片還可以不錯(帥哥輕拍,大叔寫這麼多也不容易)。誰不想出去玩的時候拍照更帥一點,其實旅行中的照片,跟你穿不穿大牌完全沒有關係,就算你穿的是十幾元的tee和人字拖,有一兩個亮點的配飾會給你加分不少。

個人覺得拍照是女生研究的重點,但是男的要想行李輕便的同時能穿的帥氣一些,雖不用做到我一個背包這麼極端,以上可以作為打包參考,但想要拍照好一些務必記住3點:

- 自信的面對鏡頭:並不是要你一直看著鏡頭,無非就是要你表情自然就ok。

- 選對景色和角度:美景一定不要錯過,當然角度也要想好,比較往往景點的拍照有時候在人多的時候如同戰場,如何在佔位之後立刻成片,全看拍照前的角度思考

- 沒事就多拍幾張。

這些不要太在意,風景在你眼中才是最美的,你的穿搭和你自己都只是個陪襯。如果實在不能留下很好的照片,那按照自己的風格,多拿兩件吧,哈哈。

====================分隔線=====================

- 鞋子

今天來寫一下鞋子。

其實我個人覺得鞋子無論是在實用性,還是搭配上都比其它衣物要重要很多。先說說我在過去的旅途中總結下來的經驗,最後我會以個人親身經歷說下旅行中鞋子選擇正確的重要性。

旅行帶鞋有幾個注意事項

1. 千萬不要想穿新鞋。

新鞋剛買回來,有時候心裡明明知道穿著這雙新鞋出去路上會不舒服,但是由於剛買回來,穿的熱勁沒有過,總還是把放在候選列表裡,甚至替換了一雙更適合的鞋子。

而且新鞋子上腳不多,旅行在外的時候走的路是平時的好多倍,你怎麼知道新鞋子在這種情況下十分磨腳。所以新鞋子的風險很大,一旦出了問題,問題比衣物的問題大很多,因為你可能最後走路都走不了。

2. 夾腳拖一般情況下都要帶,是你選擇的第一雙鞋

如果去海島,記住:夾腳拖是必須的,而且你80%的時間都會穿著。

如果去美國,記住酒店是沒有拖鞋的。

所以除非你去特別冷的地方,夾腳拖或者其他款式拖鞋是一定要帶的。

3. 第二雙鞋根據目的地,活動,天氣,篩選掉不適合的

除了拖鞋作為第一雙,選擇第二雙的時候根據旅行中的行為,比如是否徒步,是否游泳,是否登山,是否有雪,是否參加體驗活動等等,選擇一雙可以滿足旅途中一切行為的球鞋,注意,一定要是球鞋,除非你要參加正式晚宴要穿正裝。

所以,先把所有球鞋拿出來擺著,想著場景把不合適的一雙雙拿掉,千萬不要心疼帥氣的球鞋,因為你買的每一雙球鞋都很帥氣,不是么。

4. 舒適性 > 實用性 > 美觀性 > 質量

首先是舒適,不然你的腳就是這樣的:

其次是實用

比如登山,不可能選擇一雙薄底的跑步鞋,那樣在碎石頭上你的腳也會起泡。比如現在流行的adidas的潮鞋,鞋面和鞋底都薄,遇到潮濕進水不說,薄底子真的會要你的命,比如以下兩款跑鞋絕對是不實用的:

比如在東北或者雪地,我妹子曾經為了美穿上了她自以為很保暖的sw靴子,在屋子裡的時候還好,吃著火鍋,哥們還能摸兩把

但是室外是這樣的:

她肯定會被凍成狗啊

再說質量,我身邊很不少哥們在某寶買了便宜貨,請看穿A貨去西藏旅行路上蹦蹦跳跳的結果:

跳的太高,落地的時候正好鞋底脫離,大拇指踩在堅硬的碎石上了

5. 根據出行褲子的顏色和類型,選擇最搭配的一款。

如果不是去徒步類的活動,盡量選擇白色。其實白色球鞋真的很百搭,還是那句話,至少不會出錯。這裡安利幾雙:

就算你穿正裝,配上白球鞋都不會有問題:

5. 鞋墊

如果你有腳臭,飛機上就不要脫了,可以選擇一些除臭的腳墊。

如果你有徒步,涉水,可以選擇timberland(但是太笨重)或者一些防水腳墊。

有幾款鞋子,包括女生的,是你出行的時候,明顯就是為了凹照型的,想都不用想的。先上圖

女生的我說不好,但是大家都懂的,一眼就知道這鞋不是為了減輕行李的。

除非你是淘寶女裝網紅,去美國就是為了拍照可以帶上N個行李箱的行李。

現在是以身試法的實例:

實例1:穿了新鞋

此時我先來舉個栗子

跟妹子在連卡佛逛 ,發現好鞋一雙,

這不就拿來試試

雖然價格不菲,自己騙了下自己:「反正老子連卡佛白金卡會員,九折賺了!

拿回家愛不釋手,各種擺拍

周末公司outing, 去周邊參加一個團建活動,就是那種真人CS,裝逼么,穿上

回到家之後,我的腳底板~~~~ 額,好痛

幸虧不是去外出旅行,不然虛榮心真的會害死人。

實例2 :在美國國家公園穿了夾腳拖,被樹杈扎到腳底。

所以你看我在拍照的時候,上身穿棉襖,下面穿拖鞋,球鞋真的穿不上了。

經歷了 紅腫,發炎,當時只是覺得是劃傷,不覺得裡面有異物

臨時在拉斯維加斯去了診所檢查,打針(醫藥費1000元+,國外的醫療價格絕對不是你能接受的),由於不知道當時裡面有沒有樹枝,所以也沒割開,只是打了消炎針。

醫生說,如果5天後到了紐約沒有好轉,必須要在紐約手術

哥們在拉斯維加斯只能好好享受了whyy的床,最多就是坐著輪椅去賭博,別的哪裡都去不了了。

哥們在機場都享受了殘疾人通道和輪椅

到了紐約消炎了,但是走路很痛苦,沒有辦法穿得上球鞋,只能一直夾腳拖走路,這是哥們在時代廣場

走路都是兄弟姐妹幫忙:

回國後的腳,又去醫院檢查了下,說已經好了,沒有問題

最後樹枝是這樣的,總算脫離了:(鄙視一下上海曙光醫院的醫生,美國醫生雖然收了我1000大洋,但是很認真,而且很耐心的告訴我X光可能照不出來,只能看情況,否則就是割開肉查看。聽得哥們也是膽戰心驚)

實例3:

案例3我就不說的,不然你會覺得旅途不是那麼美好了。所以說鞋子在旅途中很重要,記住了。

總結下來:

無論是妹子還是漢子,選一雙對的球鞋+一雙對的拖鞋,在適合的情況下穿適合的鞋。才能玩的開心。

有空的時候繼續完善:

- 去寒冷地區(冰島)行李tips

- 去熱帶海島行李tips

- 美國自駕行李tips

- 南美行李tips
推薦閱讀:

一個女孩子經常要國內出差,健康狀態不太好,需要在隨身行李或物品上做哪些準備?
去澳大利亞留學行李要帶些什麼?有什麼要注意的?

TAG:行李 | 旅行 | 自助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