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的山東省未出現過一統王朝的都城?
山東並不是那種歷史上的偏遠之地,春秋時期姜小白就已經借魚鹽之利最先稱霸諸侯了,歷史上就經濟文化昌盛,孔孟之鄉,人口基數很大。
我例舉了中國歷代部分知名一統王朝的部分帝王的籍貫:
陝西的有贏政、楊廣、周文王河南有司馬炎、趙匡胤、商湯河北有高歡、劉備、王莽安徽有朱溫、朱元璋、曹操
江蘇有劉邦、蕭衍、蕭道成山西有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浙江有陳霸先、孫權內蒙有宇文泰、耶律阿保機四川有武則天湖北有劉秀中國歷史上幾個影響力比較大的省份,都出過開國皇帝,山東作為孔孟之鄉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非常之大,然而卻一個皇帝都沒出過。不僅如此,歷史上既沒有大一統王朝在山東定都,有沒有大的割據政權在山東定都。而且歷代在山東的割據政權戰鬥力都不太強,似乎很難左右天下最後的歸屬。究竟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下,有怨孔子的,有怨民風的。
然而問題不成立,你討論個啥呢?
先秦時期山東有多個諸侯國,自然有國君,也有國都。如齊國國都臨淄,魯國國都曲阜,曹國國都陶丘,莒國國都莒。而秦漢和秦漢以後的非割據政權的主要朝代,多數省份也沒有出過帝王,可山東是出過的。我們統計皇帝的省份,肯定是按照籍貫而不是國都位置。譬如李淵,出生地是長安,但無論是史料還是後代,都認為他是隴西成紀人。籍貫不明確的,就按出生地。同時一個朝代的若干皇帝甚至十幾二十個皇帝,籍貫都是相同的,譬如李世民、李淵、李治、李旦、李隆基,人家祖孫好幾代都一個祖籍,因此只算開國皇帝。
秦王祖籍不確定,始皇帝出生在河北邯鄲,漢高祖劉邦是江蘇沛縣,光武帝劉秀是湖北棗陽,曹丕是安徽亳縣,司馬炎是河南溫縣,劉裕是江蘇徐州,蕭道成是山東蘭陵,蕭衍出生於江蘇常州,同樣出身蘭陵蕭氏(山東蘭陵),江南的南蘭陵郡,是南朝專門設置的蘭陵僑民聚集地。陳霸先是河南漯河,拓跋珪是內蒙古呼倫貝爾,高洋是內蒙古包頭,生於山西太原,宇文覺是內蒙古武川,楊堅是陝西華陰,李淵是甘肅天水,武則天是山西文水,朱溫是安徽碭山,李存勖是山西應縣,石敬瑭、劉知遠是山西太原,郭威是河北邢台,趙匡胤是河北涿州,耶律阿保機是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完顏阿骨打是黑龍江哈爾濱,鐵木真是蒙古國肯特省,朱元璋是安徽鳳陽,順治是遼寧瀋陽。
粗略統計,出身河北的3位,出身江蘇的2位,出身湖北的1位,出身河南的2位,出身內蒙古的4位,出身黑龍江的1位,出身山西的4位,出身陝西的1位,出身安徽的3位,出身遼寧的1位,出身甘肅的1位,出身蒙古國的1位,出身山東的2位:
這具有很強烈的地域特徵,即北方的開國皇帝數量,明顯高於南方:
如果加上五代十國中的十國(南方有九個),五胡亂華時期的十六國,以及農民戰爭的割據政權,那麼場面就是混亂的,省份是很多的。不過加上的話,山東也不吃虧,譬如黃巢(山東曹縣人)為大齊國皇帝。其實農民起義也呈現出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以河北、陝西、河南、山東、安徽居多,再有四川、湖北。總之,歷史上沒出過什麼大國皇帝的省份多了去了,但山東的確是出過皇帝的。山東只是在中國的帝國時代(從秦朝到清朝)沒有建立過眾所周知的國都而已。
為什麼山東在帝國時代沒有古都?
中國四大古都分布在哪裡?
西安、南京、北京、洛陽。
十三朝古都西安:
六朝古都南京:
明清古都北京:
九朝古都洛陽:
如果再加,就算上個杭州:
特例,北宋都城開封,乃是享受漕運之便,皇帝幾次想遷都洛陽,各群體紛紛反對。而北宋為何定都開封,也是一個讓人爭論不休的問題:
有的觀點認為,中國古都從咸陽(秦朝)到西安(漢朝),再從西安(唐朝)到洛陽(五代),進而東進到開封(北宋),是一個經濟、文化重心東移的過程:
秦朝定都咸陽,漢唐定都西安,偶在東都洛陽執政,五代時國重心偏向洛陽和開封,多定都開封。主要原因是東南經濟的發展,從荒蠻到富庶。而開封享受的是漕運之便,有黃河天險,地處平原,囤積兵力,人力抗險,國都半數人口均為軍隊及其家屬。至於山東,地處東邊,無險可守,不能輻射周邊,又四圍開闊,門戶大開,歡迎各位朋友的到來,因此無法作為全國性的首都,皇帝也不會考慮在這片地方築壘。
注意,我說的是山東各地不太適合作為帝國時代全國性的首都,但割據政權的首都還是當得的。譬如青州當時叫廣固,是南燕首都(公元400年由河南滑台遷都於此),位置是這個樣子的:
以前是四大古都,後來出來個六大古都,現評的八大古都,不能再多了。河南有4個,江蘇有1個,浙江有1個,陝西有1個,北京自己1個。其他地方,都沒出什麼有名的古都,據我所知,這事兒真不能怨人家孔老二。
謝不邀,這其實是一個歷史地理問題。
題主應該疑惑的是:歷史上山東為何沒有出現過全國性政權的首都。我在下面會試著用地理為主的角度來解答題主的疑惑。我會先從全國的地理上來解決問題,山東為何不會出現古都,自然會迎刃而解。
用幾分鐘時間做了些圖。
1.中國地理單元的破碎與整體性。
這是一張中國地圖,我在圖中標註了四大古都,分別是西安,洛陽,南京,北京。然後加了一批割據政權或短時間做過全國政權首都的城市。(此處鄴城帶有?是因為五胡南北朝時期,割據勢力太頻繁,即便統一南北持續時間也太短,加上現在已經消失。)
我們再來看四大古都,在歷史上繁榮的時間排序,依次是西安、洛陽、南京、北京。
前兩者,在地理上,是處在一個盆地中。後兩者,處在平原邊緣,但擁有交通水運優勢。
為了防止大家能看懂我說的什麼,我又做了一張圖,在圖中標註出中國核心地區比較重要的山脈、河流。
(原諒我的渣作圖水平,看起來很亂,大家將就一下,我會輔以文字說明)
認真觀察下上圖,我們可以發現,西安、洛陽,都是處在群山環繞的一個小盆地中,而南京、北京,則處在華北平原的邊緣地區(此處江南下游平原歸入華北平原,因為我也不知道該叫這個大平原什麼名字,下文統稱華北平原,希望大家諒解。)
作為一個全國性的首都,通常要保障以下幾點:
1.地理安全問題,至關重要,隨著中央集權的不斷加深,首都的價值也越來越重要。
2.人口與自然條件,要供養一個向全國吸血的首都,當然需要大批人口直接來為其服務。同時,大量人口,需要當地有足夠的耕地來供養人口,這是經濟問題。
3.交通,交通必須方便,從而增強對各地的控制力。不然的話還是老實當個割據政權吧。
上述三點大概可以解釋歷代大帝國定都的規律。
接著我們一個一個來的分析。
西安作為首都的地理條件如下圖(點擊查看大圖,內有細節)
我把河流、山脈在圖中標了出來,順便把去全國各個方向的道路也標了下。
群山、高原包圍的關中平原,面積足夠大。這塊3.6萬平方千米的平原,供養了2500萬人口,占今天陝西人口的60%以上,放在古代只會比重更高。人口與經濟方面一顆賽艇。
南方是海拔1000米以上的秦嶺,向西向北是縱深達500km的黃土高原,向東則是洶湧的黃河,往外交通的路線,只有幾條狹窄的山路,只有向洛陽方向、山西方向好走一點。
在上古時代。這一點點交通優勢,是關中稱霸天下的本,因為對關中政權來說,往西往南往北都不重要,只要向東好走,那就OK。只需要控制黃河以東地區(河東)、河洛地區,就等於控制了東方大平原的門戶。
歷史上的經典案例是:秦魏河西地區爭奪戰(完成對關中的獨佔),秦滅六國。
但為什麼到了東漢末年,關中政權會漸漸失去原有的實力?愈發成為爭霸天下的配角。
洛陽作為首都的地理條件如下圖(點擊查看大圖,內有細節)
洛陽同樣四面環山,但相比西安來說,只要越過東南兩面的山脈,就可以進入廣袤的華北平原。但自身缺點也十分明顯,洛陽所處的河谷面積狹小,供養不了足夠的人口,缺乏戰略縱深,現實中的定位,更像是關中政權為控制東方而建立的突出部,是作為關中的附庸而存在,無法成為獨霸一方的割據政權。
歷史案例:東漢、西晉、隋唐,為加強對東方的控制,政權會逐步由關中向洛陽轉移。
長安、洛陽的案例,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定都關中的朝代,都在馬不停蹄的把自己的觸手伸向面積廣大、人口眾多的華北平原。洛陽因此成為關中政權控制華北(東方)的突出部,本質上依然是以小制大,以關中一地,來統領全國。
但廣袤的華北平原,為什麼直到宋朝,才會出現定都平原的政權呢?
我個人傾向的原因是:社會生產力不夠發達,不足以控制整個華北平原,從而無法保障首都的安全問題。
上古的生產力,可以讓中央政府控制整個關中平原,只需要把方圓500KM的範圍經營好,自身條件也不錯,自然會天下無敵。
而對於處在華北平原上的政權來說,唯一能夠起到天塹作用的,只有黃河、淮河、長江等大河。但依託山脈關隘防禦,比依託江河防禦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為啥呢?因為依託山脈防禦,只需要在幾個交通要道重點布防,即可解決長達幾千里的邊防。但依託江河防禦,缺點就很明顯了,1000里的長江,處處都能找到突破點。為了防止敵軍渡江,還需要維持一隻天文數字的水軍。這樣算一算,花費一代人的經歷去建設長城,從而作為永久工事,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但擺在宋朝面前的問題也很頭痛,華北雖然人口多,經濟好,但是太大了。因為長城防線不夠完整,河北地區是跟契丹平分的。前面還說過依託江河防守,因為數百年的開發,黃河問題在下游爆發,大規模決口、改道的開始,就發生在宋朝,之後黃河一直泛濫到現代,讓中原再也不適合作為首都而存在。
開封作為首都的地理條件如下圖(點擊查看大圖,內有細節)
宋朝定都開封的幾個優勢有:
交通上的極大便利性:在楊廣開運河後,江南與中原連為一體。
自然條件上,中原與山東、江淮、江南、河北等幾個小區域,共同組成了整個大平原,憑藉越來越發達的交通條件,中央政權的控制範圍從小小的關中平原,變成了華北平原,而這個平原上,生活著中國70%以上的人口。
但缺陷也很明顯:不夠安全。這也是北宋滅亡的根本原因。但地處華北平原的政權,只需要控制長城防線,便基本可解決國防問題。
北京、南京作為首都的地理條件如下圖(點擊查看大圖,內有細節)
在這裡,北京、南京我會一起分析。因為宋朝之後的政權更迭,本質上就是南京與北京的鬥爭,而這兩個政權對立的原因,也是因為華北平原足夠大,大到可以供養兩個政權,對中國南北分割。
這個時代,關中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淪落為大華北平原的一個附庸。
而我們觀察地圖可以發現,南京、北京剛好一南一北,處於平原的邊緣地區。京杭運河作為南京與北京的聯絡動脈。
你可能會很奇怪,為什麼宋朝之後的朝代不繼續定都中原,這樣一來,首都地處華北平原中間,豈不美哉?
但一個悲傷的故事是,在宋朝之後,直到我們最近的幾十年,這1000年中,中原地區變得越來越不適合住人了。原因么,黃河唄。
黃河的長期泛濫,把華北平原一切兩段,中間大片肥沃平衍變成了貧瘠的鹽鹼地、沙土地。這當然是致命的。所以在宋朝之後,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漸漸變成了江南、河北,四川。但因為種種原因,河北、四川,相繼被江南拉開差距。江南成為中國最發達富庶的地區。
但前面也說到了,依託江河防禦,是很沒出息的,同時軍事上的投入也大。因為長江的特殊屬性,一旦你確定在江南定都,寬闊的長江如同一座千里山脈一樣,對控制江北是很不利的。
江南雖然富庶,但是:
地理上不安全,長江不能像長城一樣提供全面的呵護。
交通上,向北方的路線受到長江阻隔。
那麼,除了經濟、人口條件極好外,在江南定都並不是一個全國政權該做的事情。
所以地處平原最北端的北京成了最完美的選擇:
1.土地貧瘠,人口眾多
2.只需經營好長城防線,國防無壓力
3.交通方便,沒有大江大河的阻隔。
第一點可以通過京杭運河這一個超級BUG,把江南的糧食、賦稅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北京。
綜上所述,北京唯一的短板經濟底子差也解決了,所以定都北京,是最優解。
如何了解了上面這些,題主的疑惑大概已經自己想通了吧?
下面回答山東為何沒有出過全國性政權的首都。
前面1000年,秦漢到隋唐,我已經在上面說過了,因為生產力的關係,也要考慮到歷史進程,這1000年的中國歷史,可以說就是關中政權的歷史。
後1000年,從宋朝到當代,也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定都在山東,甚至山東也沒有出現過有頭有臉的割據政權,太令人悲傷了。
我們來看一下山東的地圖,在圖中我特地加上了黃泛區以及黃河故道。
山東平原主要分布在山東北部、南部與西部,中部,東部多是山地丘陵。山東的平原,一般是作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來說的。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山東是有可能出現控制全國的政權的。
但這一可能,隨著宋朝以來黃河的大規模泛濫而變成不可能,山東的平原基本在黃河泛濫的基本盤中,想要維持正常的社會生產,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我們再回顧一下關中、洛陽的地理結構
或者其他割據過的地方
但凡出現過割據勢力的地方,在地理上,往往是半封閉狀態的,不然處在國防壓力之下,很難維持政權的存續。
上古時期,山東地區,就存在好幾個分裂政權,如北部的齊國,南部的魯國。雙方以泰山山脈為分界。在諸侯混戰的時代,齊國壟斷魚鹽之利,可以供養一國,這是依靠商業經營,但想要統一全國,還是要依託農業生產、擴大人口。這樣看來齊國的地利就很尷尬了,所以至始至終齊國同其他六國一樣,只能作為地區霸權,但做不了統一天下的夢。因為在政權膨脹到一定程度,制約其發展的地理問題就會凸顯出來。
到了唐宋之後,山東成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但因為自然條件愈發的惡劣,也失去了作為國都的條件。
題目被改了,那就直接說吧,首先山東確實沒啥較大王朝的首都。
這個山東吧,確實是個很奇葩的地方,我們先來看一個我標記了一下的一個谷歌燈光圖。
圖 紅圈裡面就是要說的主角山東。
我們會發現,中國的每一個人口大省,基本都是在一個大型城市或者城市群的帶領下前進的,這個中心城市最起碼佔有這個區域大半的產值。就比如提到四川你絕對回想起成都,提到陝西絕對會想起西安等等。
而山東這個作為中國人口前三的超級省份,你卻很難說出來一個真正代表山東的城市。濟南?青島人肯定一百個不服。但你說青島代表山東?那山東的老牌文化城市們也能直接吐血,你不就是個油紙包么?
我們在上面的燈光圖也會發現,山東省人口多GDP也高,但是你看到的確實繁星閃閃的燈光,沒有一個絕對的中心。首先造成這一點的,和地理因素是很大的,山東這個省,在中國北方絕對是個異類,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圖——
圖 黃色圈圈裡大致是華北平原的位置,而紫色的大致看做是山地丘陵吧,紅色點都是中國歷史上古都的位置。(可以大約猜一下都是哪裡。)
我們在看山東沒有古都之前,最應該看的是為啥別的地方有古都。
首先我們可以發現,山東明明一個北方的省份,卻是一個丘陵為主的地區,泰山就是這個丘陵的頂峰。黃河塑造了肥沃的華北平原後,被迫因為山東這個凸起來的大包分道揚鑣,所以就造成了山東西邊一圈黃泛區,東邊卻是大海,就不想其他區塊都是以一塊平原為核心的。
所以這就造成了山東很難出現中心城市,但是也百花爭鳴的局面。而自古以來山東東北和山東西南就是撕裂的,一個有著商業和漁鹽傳統,民風開放,一個屬於黃河農業區,封閉閉塞,較為守舊。
當然了,山東這個土地,其實本來是有著良好區位條件的,可是毀就毀在,這地方戰略條件太好,南邊的江淮、西邊的中原、北邊的冀州,只要打仗,幾股勢力一定會在山東幹起來,而山東中間高四邊低,比起政府軍,內部山區更適合多股土匪豪強駐紮,瓦崗寨梁山泊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所以定都誰都希望搞一個穩定點的地方,要不這就是把天子置於險境了。
而你說北京(1)這不也是個戰略要地么,明英宗不是都被蒙古人抓了么?為啥還定都?其實你會發現,在北京定都的除了明朝,基本都是外族政權,這地方是東北平原、蒙古高原、華北平原的交叉口,對於老家在北方的外族們,這裡定都確實是個上選之地。
而2、3、4分別是西安、洛陽、開封,這三個地方几乎是隨著中國經濟中心向東南移動才逐漸遷移的,但是大範圍都是關中、中原這樣的沃野,尤其是西安這樣的地方,它和山東簡直是正好相反,四面環山東面峽谷口,而山東則是中間是山三面環水一面黃泛。所以比起山東,身在渭河谷地里的它整個就是個大型圍城,也是皇帝的龍椅,定都在經濟中心還在北方的時候,是再好的選擇不過了。
而對於南方的偏安王朝,定都在南京(5)是壓倒性的多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南方真的沒啥大平原,而南京守著長江下游的肥沃土地,前面有長江後面是群山,這個區域開發的也比較早,所以一般會定都在這裡,只不過這地方也有一點不好,你只要把長江攻破了,南京基本也就玩完了,而且退路都沒有,除了進山裡打游擊,就只能跑到嶺南去了,所以歷史上北朝打南朝,最終勝率幾乎是100%,定都在南方,也並不是很好的選擇。
至於南方另外兩個「平原」荊楚、巴蜀,就各有各的劣勢了,巴蜀太偏遠,除了蜀漢、成漢這樣的政權,沒人會定都在這裡。而荊楚這個地方,和山東類似,戰略位置很尷尬,是個四戰之地,而且多湖泊,這區域是反賊的天堂,著名的綠林軍就是這裡的,已經成了江湖豪傑的代名詞了,而桓玄也是混這片的。所以這裡也一定不是朝廷的良選。
所以綜合來看,定都這個事情,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易守難攻且可以自給自足,那一定是好的選擇。其次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能否壓制周邊一定範圍內的城市,作為一個真正的區域中心,並靠近經濟中心,壓制其他地區性中心。這麼看來,除了西安、洛陽、北京、南京之外,其他地方都是要減分的。而山東這種在坐山靠海地形複雜,特別的生存在中國北方的省份,人才輩出但是一般不會被選為大一統王朝的首都,也就很正常了。
但是皇帝要是有啥大事,那是一定要封禪泰山的,劉邦即位的時候,就是在現在山東曹縣舉行的儀式。山東可以看作是中央政權的祭壇和奧義。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也和現在省份劃分有關,商朝本身源自東夷,史書記載最早定都於「亳」這個地方,這個「亳」有說是河南商丘,有說是安徽亳州,也有說是山東曹縣的,你看一下地圖會發現這幾個地方非常近,比起各自的省份,他們之間認同感是更高的。又比如劉邦,你說他是江蘇徐州人吧,但是人家後來的活動區域在「薛」,這地方就屬於山東棗莊了,如果你看一下地圖會發現,徐州、棗莊、安徽蕭縣這些地方離的非常的近,文化方言幾乎相同,但是卻因為周邊各省的利益訴求被分開了。
圖 山東、江蘇、安徽、河南交界的淮北一帶。你能在紅圈裡面看到多個歷史上耳熟能詳的地名。有一個說法是要把這個文化圈建立一個「淮海省」,其實要這麼一搞這省的皇帝出的那就多了。
說起山東曹縣,前面好像誰提到了,黃巢竟然是這裡的,虧我戶口本上祖籍還是曹縣呢,雖然一次也沒去過。
媽的我的兩個屬性都和滅亡唐朝有關。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滑稽)歡迎關注我和我的專欄「祖先」。
有帝王啊,顯明大帝
帝王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我從古代山東的地理情況說一下為什麼山東沒有過古都:
作為山東人,因為經常去西北自駕,途徑河南、陝西的時候,看到這一路上這裡一個皇帝,那裡一個帝王,不禁感嘆。
有次去安陽殷墟,途徑定陶。恰好帶著一本《史記》,突然想起來,定陶這個地方,正是《史記》上范蠡隱居的地方。我的老家在泰安肥城,也自稱范蠡隱居的陶。
於是看了看《史記》上寫的: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
范蠡隱居後,到了「天下之中」的陶,我看了看地圖,肥城這個地方怎麼也不像「諸侯四通」,而定陶的位置更合理。「乘扁舟浮於江湖」這句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范蠡是坐船來的山東?
於是翻了翻史料,發現定陶所在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湖泊,叫大野澤,大野澤在歷史上非常大:
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6年),黃河決口於瓠子(今濮陽西南)。據《史記·河渠書》記載:「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決於瓠子,東南注巨野,通於淮泗。」此次黃河決口長達二十餘年,導致大野澤湖底抬高,湖面擴大。
晉太和四年(369年)桓溫伐前燕,義熙十四年(418年)劉裕伐後秦,都曾經利用巨野澤,引戰艦自濟入河。南朝·宋時,據《水經注·濟水》記載:「巨野湖澤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舊縣故城,正在澤中。」說明巨野澤還在擴大中。
據唐朝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大野澤,一名鉅野,在縣東五里。南北三百里,東西百餘里。」說明至少在唐朝元和年間(806-820年),它的面積仍然十分廣大。
一直到了宋朝,還有揶揄王安石的段子:有人進言山東有梁山泊八百里,「相公何不取此大利?」王安石一驚,忙問有何大利,此人即獻策鑿開八百里水泊,便可得良田萬傾,以之植桑種麻,自然有大利於國。王安石大喜,過會卻反應過來,問:其水何處去?在座有位劉大人一本正經地說:「從旁再鑿八百里泊即可。」
從歷史各時期來看,從秦漢到宋朝,梁山泊、大野澤的面積是巨大的,幾乎從現在的東平湖到巨野全境,現在的菏澤、巨野等地名都與此有關。
(圖片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宋朝)
黃色部分為黃河,藍色部分為泰山丘陵,紅色部分為梁山泊、大野澤和微山湖等,黑色箭頭是青州。
由此可見,明朝以前,東平湖、大野澤,再結合濟寧的微山湖,整個山東西部都被水覆蓋,而且北方的水與南方魚米之鄉的水不同,屬於窮山惡水(相對來說),山東在古代並不算是一塊「風水寶地」。
對比西安、洛陽等地,會發現這樣的環境交通不便,既不利於聖旨的下達,更不利於民情的上傳,想要作為根據地吧,也不好守,很難對外擴張。
自然而然的,沒有帝王就很正常了。
除了南燕慕容德,跑到山東半島的青州建了個小國。
=========================================
上文山東半島原為膠東半島,歷史上的青州遠比現在的青州規模大的多,包括膠河的發源地高密,因此算作膠東半島沒有問題。在此用膠東半島是為了表達出紀國和萊國的地盤,但是引起了誤解,所以改成山東半島。
從商周開始,壽光、青州附近及以東的地區就比較特殊,是齊國的死敵--紀國的地盤,再往東還有萊國。齊國的創始人姜子牙呂尚其實是外來戶,比齊魯大地更為古老的山東中東部原住民是紀萊國民。
以下內容來自度娘。
因秦始皇統一中原六國後,在此設立膠東郡。
膠東半島指膠萊谷地或膠濰平原以東的山東半島地區。狹義的膠東是指煙台地區、威海地區和青島地區,廣義的則包括日照地區以及濰坊地區。
確實,山東人在政治上天下第一的可以說幾乎沒有。
可能在漫長的歲月中,飽受孔夫子中庸思想影響的山東人悟出了這麼一個道理。。槍打出頭鳥啊,所以山東人在政治上永遠認政府,堅決不出頭,也追求高的政治地位,不過被架在火上烤這種事,是不太愛做的,差不多就行了。
山東人追求的是打開手機,各個單位都有認識的老鄉在中層以上,能辦事就行,也不用非得一把手,一把手就那麼一個,競爭多激烈啊。
這是宰相籍貫。山東排第三。
截止今晚,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61個黨政一把手,山東籍有11個,排第一。其餘比如部隊的上將數,中央與國務院省部級幹部數,各省常委數,乃至地級市委書記市長數,我沒有統計,我相信總數一定均在前二名。
這是一種比較玄妙的感覺,至少我們這一輩仍然熱衷於認老鄉,挺有意思。
如果非要在山東找一個政壇第一,我黨倒是有一個僅剩的正國級政治活化石,宋平老爺子,今年已經正式邁過了百歲大關,所以老鐵們,一起啊,順便了啊,給點是點啊,啊,都是正國級的國寶,老鐵們別偏心吶。。。俺們山東出的是「殺了鳥皇帝」的那種人。【笑】
先看一下歷朝歷代的定都之地吧!
夏朝:鄭州,洛陽商朝:洛陽,鄭州,安陽,淇縣(朝歌)西周:西安,洛陽,南鄭(古地名),犬丘(古地名),西安東周:洛陽秦朝:咸陽西漢:洛陽,西安東漢:洛陽,西安,許昌曹魏:洛陽西晉:洛陽,西安東晉:南京北魏:大同,洛陽南朝宋:南京南朝齊:南京南朝梁:南京南朝陳:南京東魏:鄴城(安陽和臨漳縣)西魏:西安北齊:鄴城(安陽和臨漳縣)北周:西安隋朝:西安,洛陽唐朝:西安,洛陽後梁:洛陽後唐:洛陽後晉:開封後漢:開封後周:開封北宋:開封南宋:商丘,杭州金:北京,開封元:北京明朝:南京,北京清朝:北京中華民國:南京,北京,洛陽,重慶 從上面可以看出,夏商西周都是多次遷都,夏商歷史太少不好說,西周則是根據敵我形勢變換所定,周朝剛剛取得天下,雖然周武王有意定都洛陽(何尊),但天下仍未安定,所以在洛陽建東都置九鼎而還鎬京,可是當周公平定天下叛亂之後就輔佐周成王遷都洛陽並且以洛陽為中心分封諸侯拱衛京師,這裡建都洛陽主要原因是「周公: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進貢,道里均」,可是當周穆王時東南淮夷作亂,在戰爭不利時,周穆王開始營建南鄭,於周宣王時正式遷都位於陝西的南鄭,此後又有周懿王遷都陝西犬丘,到周幽王父子遷都鎬京,最後在西戎攻佔鎬京時又不得不遷回洛陽。所以周朝建都主要是從「交通」和「安全」角度考慮,山東這兩條都不佔。 秦朝十四年就亡了,不過從秦國幾百年歷史看,從秦獻公為了對抗強大的魏國而把國都從雍城遷到櫟陽開始,秦國國都的每次遷徙都是為了戰爭準備,畢竟春秋戰國大爭之世,到秦朝建立,經營幾代人的咸陽自然是國都首選。況且秦朝建立十幾年,大大小小的叛亂都沒停過,怎麼可能離開秦國地盤! 西漢時劉邦在泗水登基建都洛陽(漢書:西都洛陽),這個原因劉邦自己說過「吾行天下久矣,唯見洛陽」,而在建都洛陽幾個月後齊人(山東人)婁敬過洛陽時入見漢高祖提出了遷都之議從婁敬的話可以看出,西漢之所以建都長安是出於安全考慮,在婁敬來洛陽之前也確實有諸侯王造反,所以劉邦徵求張良意見之後遷都關中建長安城! 而到了東漢,劉秀起家與河南南陽,取天下則是從河北開始,正如他祖先劉邦斬蛇起義於河南商丘,取天下則是從四川陝西開始,剛好一南一北,一東一西。這裡插一下,在王莽的新朝時第一次把洛陽定為東都,因為王莽想遷都洛陽,其實在劉邦遷都長安之後,西漢兩百年間多次有人提議遷回洛陽。因為按照當時的看法(史記「洛陽,夏商周三代之居」),中國歷代都是以洛陽為首都,所以這份「正統」性有很強的吸引力。而當劉秀取得天下時洛陽則以這份「正統」地位以及平衡河北,河南勢力的作用而成為首都的不二之選。所以東漢建都洛陽,一是上千年首都洛陽的「正統」地位,概括起來就是「禮法」。二是平衡南北兩方勢力。 漢禪讓於魏,魏禪讓於晉。具體黑幕大家也知道,這個時候根本沒有「選擇都城」的需要,都是現成的。 當西晉被北漢(匈奴)攻破都城時,(現在貌似不讓提五胡了,不過這個西晉滅亡確實不是外國入侵,從兩漢開始就有少數民族內附,到了晉朝陝西基本是羌人,氐人聚集地,山西,河北是匈奴人,河北,東北是鮮卑人),東晉在早就南遷到建康的司馬睿的手中建立,(記得當年吳主孫皓被押送到洛陽時,司馬炎指著一個凳子說,我給你準備這個凳子很久了啊,孫皓回了一句「我在南方也給你預備的有」,沒想到幾十年後司馬炎的子孫真的去了南方),東吳的都城就成了東晉的首都。以後宋齊梁陳都是「禪讓」來的,真是因果報應啊! 再看看北方,五胡十六國就不說了,反正我是不認同,至於某些地方非拿來湊朝代數,我也只能「呵呵了」。從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朝代說吧,北魏。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最早生活在東北,然後遷徙到內蒙,開始發跡,到拓跋燾時建都平城(在山西),國號魏。經過幾代發展到了拓跋宏時基本統一了中國北方,而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是在拓跋宏他奶奶馮太后(太皇太后,漢人)手裡開始進行漢化,(這就是北魏能進中國正史,而其他胡人國家進不了的原因)到拓跋宏親政後(馮奶奶和他孫子的關係可以參考康熙和孝庄了),決心繼承奶奶遺志,進一步漢化。可平城遠離中原,又是胡人長期居住之地,在這很難進行徹底的漢化。然後開始遷都,為了能順利遷都,北魏孝文帝還耍了個花招,孝文帝沒說遷都,之說要南伐,然後帶著大軍往南出發(洛陽為必經之路)遷都洛陽後,孝文帝進行了徹底漢化,基本三條,一是所有鮮卑姓改為漢姓,孝文帝自己改名為元宏。二是不準在說鮮卑話必須說漢語(河南話)。三是不準穿鮮卑衣服,必須穿漢服。還有一個就是鮮卑貴族要跟漢人通婚,,,這真是從外到內的漢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排斥人家?所以孝文帝成了促進民族融合的明君,以後歷朝歷代也承認北魏為中國朝代。孝文帝遷都洛陽考慮的就是「文化」。 北魏後期分裂為建都鄴城的東魏和建都西安的西魏,但都是掛名魏其實是權臣把持朝政,所以東魏變成了北齊,西魏變成了北周。為什麼北魏分裂,因為北魏後期藩鎮作亂,控制了皇帝,北魏武帝為了擺脫權臣的控制,突然就跑路去了「他自認為忠臣」的長安宇文氏那裡了,結果還是傀儡,而留在洛陽的權臣索性再立一個皇帝,考慮到洛陽距離長安太近(這個時候洛陽又成了鬥爭前沿),就遷都鄴城了。這次遷都只能說西魏算考慮安全吧。後面又是東魏與北齊,西魏與北周的禪讓。 後面就是隋朝了,隋朝是從北周禪讓來的,隋文帝是北周最後一個皇帝外公,具體過程就不說了,反正有「古來得天下未有如隋文帝易者」。既然是禪讓長安自然還是都城,可還有個問題就是東京洛陽,因為西魏皇帝是從洛陽跑路去的長安,洛陽是人家舊都啊,不可能不管啊,雖然不在自己地盤。所以西魏,北周是洛陽是東京(這個跟東晉一樣,洛陽都不在自己地盤了,還是以洛陽為中京,甚至後面的南朝宋也還是說洛陽是他們中京),且北周統一了北方,東京洛陽也不是掛名的陪都啊,隋文帝時自然也繼承了,可隋文帝貌似不喜歡搞兩京制,就把東京給廢了,但他自己還是要帶著文物百官甚至百姓去洛陽吃飯(這個叫「逐食天子」)。到了隋煬帝繼位,可能自己得位不正,或者是要與關中的關隴氏族對抗,當上皇帝不到一年就跑到洛陽選址修建新都了,並下昭遷都洛陽。這個為啥遷都,隋煬帝自己說的很明白。這裡面提到隋煬帝建造的洛陽城很繁華奢侈,有多繁華呢?唐太宗李世民攻克洛陽時,認為洛陽太過華麗,就把一些建築給毀了,歷代都城都是毀於戰爭,還第一有因為太華麗而被毀的! 唐朝,唐高祖李淵本來是隋朝唐王,隋煬帝第三次攻打高句麗時失敗,天下大亂,李淵也「被逼」造反了,當時李淵在山西太原,就順勢下陝西佔領長安,然後立留在長安的隋煬帝第三個孫子為皇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並於當年讓這個小皇帝禪讓給自己,於是在同一年有三個正牌皇帝,三個年號。當時隋煬帝在江都,隋朝的班子在洛陽,李淵的地盤就是關中,那就以長安為都城吧。然後就是關中的李淵(唐),河北的竇建德(夏),洛陽的王世充(隋煬帝在江都被殺後,王世充立隋煬帝第二個孫子為皇帝,後禪讓建立鄭)三個人又來了一下「三國」,後來竇建德被擒送長安斬首,李世民攻克洛陽,唐朝統一天下。而後唐高祖廢東京洛陽(但是李淵準備聽太子的話讓李世民去洛陽時,李淵自己又說洛陽,長安東西兩都,,,),李世民上台又升格洛陽為洛陽宮(但李世民從洛陽出發攻打高句麗時,當時的宰相又說兩京(長安,洛陽)猶如心腹,,,,),唐高宗時以洛陽為東都,唐中宗時為神都,唐玄宗時為東京,不提遷都也就沒什麼要解釋的了,況且自北周開始大家也習慣以洛陽,長安為東西兩都了。非要找理由那就是北魏武帝是逃跑去的長安,咱們說人家是西魏,北魏什麼的,人家可只知道自己是魏朝皇帝,洛陽不在自己手裡,那也是自己的京師,後面北周,隋,唐都是北魏一系。 後面朱溫發家於開封,在唐末藩鎮割據中,朱溫的地盤就是河南一帶,長安所在關中在李茂貞控制中,所以放唐昭宗讓朱溫來勤王時,朱溫就順勢讓唐昭宗去東京洛陽,置於自己控制下,後面就又搞禪讓了。這個時候由於唐末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戰爭,運河失修。從開封通往洛陽的運河經常阻塞,加上開封本就是朱溫老巢,於是東西兩京換了,不再是洛陽長安,而是開封洛陽了。之後後唐滅了朱溫的後晉,後唐建立者認為人家是唐朝的繼續者,那首都也得是唐朝的都城啊,於是就以洛陽為洛京,建都洛陽,但開封還是東京,後面後晉,後漢,後周。基本如此只是側重不同,重心從西京洛陽變成了漕運便利的東京開封,這種局面在北宋和金朝遷都開封后繼續保持。(金朝遷都是被蒙古打的遷的) 南宋遷都杭州的原因不用說了,但為啥是杭州而不是南京呢,但事實南宋沒有定都杭州,杭州在整個南宋是以行在存在的,不過咱們得看實際的。而南宋趙構選杭州,就是因為杭州挨著海,比南京更南,方便逃跑。趙構南逃時被追的特別慘,歷史上留下了「搜山檢海捉趙構」,這位宋高宗也確實被追的逃到了海上,所以南宋能守住半壁江山也算不易了。 後面不說了,就說一下明朝吧。明朝朱元璋是歷史上第一位從南到北統一中國的。明朝建都時也對首都進行過討論,首先南京,南京是朱元璋攻下的第一所「古都」,就以此為大本營了,後面統一全國後。朱元璋親自到開封考察,明朝之前開封畢竟是漢人最後一個首都(南宋皇帝在杭州可是官方首都還是開封,類似於東晉,東西魏),還都開封是南宋漢人百餘年的夙願,況且朱元璋打跑的是滅了宋的元,所以定都開封有很大的政治意義。但朱元璋看過開封后,這個曾經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早已不復當年容貌,但可能朱元璋還不想放下,於是以開封為北京。後面朱元璋又派自己的兒子朱標去洛陽,長安訪查。回來沒多久朱標就死了,朱元璋悲痛不以,遷都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後面朱元璋改長安為西安。朱元璋還曾經準備遷都自己老家,都建宮殿了,後面也沒成。直到朱棣反叛攻佔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朱棣是燕王,駐地北平。他是反叛成功的,南京城內反對勢力很大,所以他決定遷都北平,但奈何百官不同意。不得已借口給自己皇后在北平修陵墓為由跑到北京,興建北京城,就留那不回南京了。百官也逐漸來到北京,但直到多年之後北京才正式成為首都,南京為留都。 縱觀歷史,靠「禪讓」建立的朝代一般都是以前朝都城為都,其實能進行「禪讓」的,前朝都城早都是他自己的根據地了,所以改朝換代之後就不存在建都的問題。 那麼靠戰爭取天下的如周,秦,西漢,東漢,元,明,清。基本都是在自己最初的勢力範圍內考慮,然後綜合各方面利益(主要是取天下時大將的老家)。而歷史上除了朱元璋是從南到北統一天下,其他要麼是發跡於西北比如周,秦,西漢。要麼是發跡於北方的東漢,元,清。貌似沒有一個是發跡于山東,所以在這些朝代的功臣錄里基本沒有山東人。這個我認為主要是古代中國的外敵主要集中在西北或者北方,而與這些地方臨近的省份由於需要長期與外敵作戰,所以戰鬥力交強,比如戰國時的秦和趙國。所以這些地方出了較多武將,而山東以孔孟之地出了較多文臣,所以歷史上有「山東(函谷關以東)出相,山西(函谷關以西)出將」,而亂世是靠武將取天下的,所以開國時朝中勢力要麼是來自西北(如隋唐甘隴氏族),要麼來自河北,河南(東漢雲台二十四將)。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沒有建都山東的原因,也是山東出不了開國皇帝的原因。 最後就是遷都,歷史上夏商西周頻繁遷都,之前我也說了。秦之後,有西漢劉邦從洛陽遷都長安,東漢漢獻帝從洛陽遷都許昌,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隋煬帝從長安遷都洛陽,唐太宗建洛陽宮,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這些原因很多,劉邦是從安全考慮,漢獻帝是被迫,孝文帝為了徹底漢化,隋煬帝是為了擺脫關隴氏族,唐太宗只是建都而不遷都,朱棣這個是反叛。 最後,我覺得明朝陳建的《論建都》把都城選擇總結的還不錯,一要地勢,二要地利。這兩條山東一條不佔。長安地勢最佳,洛陽地勢也可以同時位居天下之中,隋煬帝後又有聯通南北的大運河,開封有地利,,,,既不是核心要衝,也不是基本盤。
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似進可攻退可守,卻都是平平之資。我們的文化正統祖先是周人,東進的西戎羌人族群。進則在中原要衝,如洛水到漳水的古都,退則盤踞關中伺機而動。至於先敵東夷系的老巢山東,是前線。[大聖王朝](1986----1988)地處膠東半島。女皇晁正坤在1986---1988期間,行巫術、招童男、建「後宮」。
晁正坤是山東安丘人,是當地有名的巫婆。她效仿一代女皇武則天,於1986年「稱帝」,建立了「大聖王朝」。她學習武則天學得最好的地方是,也建立了自己的「後宮」,而且專找童男。後被當地政府鎮壓。
——————————————————不抖機靈了,其實山東是有帝王的,比如黃巢,蕭道成,王莽,但是感覺幾乎都不入法眼的那種。
一個帝王是需要權術還有手段的,對深受孔孟之道影響的山東人來說確實有點難。不過山東人渣滓也不少,這個不能一概而論。所謂古都,基本就那幾塊地方。而大的正統王朝更是就那麼幾個,隨機分布肯定也是不夠分的。山東並不特殊。如果把先秦的古國小國和那些未能擠入正統序列的算上,山東恐怕還在各省平均水平之上。
蘇北皖北魯西南,自古起事造反多。黃巢稱帝你不認,何人才能落帝窩?蘭陵蕭氏兩朝帝,來回數數有幾多?只看一朝幾十載琅琊王氏笑呵呵。
地理位置不行
1. 是半島,所以沒有大後方,沒有基本盤。
2. 是半島,不能像河南一樣輻射四周,交通上沒有優勢,經濟也就被扯後腿了。
3. 無險可守山東半島在,整體上看是四周低中間高,所以各個方向都可能受攻擊。
你再看看關中地區,東有黃河、餚函、潼關,南有高聳入雲的秦嶺,北有黃土高原,西有隴山,所以四周都是有險可守。東西南北的幾道防線正好可以圈住關中平原,而中部的關中平原可以滿足一定規模的經濟活動。戰略地位明顯,強盛之時往東可進擊中原,往東北可佔領同樣肥沃的汾河平原,往西可以控制關隴、河西走廊,往北可以攻擊蠻族,往西南可以佔領四川盆地。
為什麼很多人非要拿孔聖人來背鍋,而且一點論據都沒有,完全不是在用腦袋思考問題。
古有「帝王將相寧有種乎」之言,題主居然提出了「帝王將相講究戶籍」一說……
備註一下,有知友指正,原文出處《史記 陳勝世家》中的記載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山東沒有古都?沒有皇帝??這什麼邏輯???臨淄不是古都??黃巢不是皇帝????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不是嗎?人家是琅琊王
唐國強是青島的,你算算這能頂幾個皇帝吧
就因為是孔孟之鄉,所以保守中正,很少出「亂臣賊子」,謀反稱帝更是難以接受,讀聖賢書的不會做這種事。
附上山東歷史名相:諸葛亮、姜子牙、伊尹、管仲、晏嬰、王猛、王導、房玄齡……都是輔佐帝王的人,從來不自己稱帝,比如諸葛亮,感受到正義の凝視沒有╮(╯▽╰)╭魯迅:有個孔子,不比那些帝王更值得驕傲嗎
因為我出生晚了,沒趕上。
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黃巢與兄侄八人響應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黃巢率軍攻陷鄆州,殺死節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眾推黃巢為主,號稱「衝天大將軍」,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圍廣州。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迎黃巢軍入洛陽。十二月一日,兵抵潼關。十二月十三日,兵進長安,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