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勺子喝咖啡。

前言:

改革開放之後,洋玩意兒如青春期的痘痘一般扎堆的冒出來,洋文化也隨之而來,表象的代表就必須是咖啡了,那時候除了類似上海這種租界地區有比較有范兒的咖啡館以外,其他城市一般咖啡館都是星級賓館的大堂吧才有。

改革開放,外國人也瘋狂地湧入這個神秘的國度,而天朝的政策是必須有涉外接待資格的酒店,外國人才能入住,至今這個政策都沒有放開,涉外了也就必須有星級了,我曾今在大上海某個犄角旮旯看見一個類似民居改裝的賓館,掛牌竟竟竟是二星級!!!二星!!二!想起這個梗我的嘴角還是在不斷的抽搐ing。。。

咳咳,扯遠了,回到正題,那時候喝咖啡一套精緻的白瓷杯碟,外加勺子另附方糖罐和一小盅牛奶,這便是我八九十年代對於咖啡館的印象。

用勺子喝咖啡

那時候的咖啡,只有一部分人才喝得起,那時候的人喝咖啡基本都是加完很多的糖奶用勺子攪拌一下,然後就像西餐喝湯一樣的禮儀,慢慢的用勺子品嘗,現在看起來來的確讓人忍俊不禁,這背後包含的是物質很文化的不均衡,文化潮流選擇性的衝擊,以及國人喜歡一方應百法的習慣特點,這也是太聰明導致的,外國人多笨啊,不曉得靈活多變。

從這個年代過來的人,現在去喝咖啡也絕不會再拿個小勺子一勺一勺的喝了,最多是他們加糖奶後攪動勺子,用以滿足其特定的自我的認知。

反過來,當他們得知我手裡的那個圓勺是用來喝咖啡的時候,臉上就會呈現一臉懵逼的狀態,我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無非是用他們對咖啡的認知來鄙視我用勺子喝咖啡,當得知我不但用勺子喝咖啡,還會在在喝咖啡的時候用力嘬吸的時候,臉上就會露出慘不忍睹的鄙視,更有甚者會「好心」的告訴我,「喝咖啡是不能用勺子喝得哦!喝的時候這麼大聲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

每每這時我便不禁莞爾,但是卻不便苛責什麼,我只能又一遍的告訴他們,這個用碗泡咖啡,用勺子喝咖啡的方法叫做杯測,用來檢驗豆子的品質、確認調性、進行風味判斷。

聽完我的解釋,他們也意識到自己的失言之處,但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出了疑惑不解和不以為然,這是精品咖啡的悲哀,知識結構的不完善與信息不對稱造成了大多數人對咖啡的理解停留在咖啡是苦的,咖啡要加糖奶,咖啡要裝在精緻薄壁的英倫風格骨瓷杯里,還要用小勺子輕輕攪動才是享受咖啡的認知中,更多的,咖啡是做為一種道具來呈現生活的品質和心理的自我滿足,一種群體性的自我催眠。

也就是在這一次的「杯測」當中,我覺得,這件事必須要有人來開頭,來做。

所以,我們開了這個專欄,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0關注到700餘人。

想要咖啡不離我們的生活那麼遠,那麼唯有貼近地氣的去傳播去科普。

但願咖啡成為生活必須品,而不再成為一種奢侈的「道具」。

感謝你們的關注,也感謝咖啡讓我們認識。

後續有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建一個微信群呢還是微博比較好?

推薦閱讀:

探館之我在咖啡廳看網紅
北京哪些咖啡廳適合辦公?
書法名城的那些咖啡廳
[Anaba Col.01] 周末下午也很空的咖啡店@表參道
5家「大牌」咖啡,6杯好評拿鐵

TAG:咖啡 | 咖啡馆 | 咖啡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