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拉松到鐵三,一個月速成Ironman鐵人:廈門 Ironman 70.3 紀實

11月13日,廈門 Ironman 70.3 鐵三賽,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場鐵三賽事。

從跑步老司機到鐵三新人,是一個需要付出努力、但又熱血滿滿的過程。這其中的對比思考、交叉訓練、積攢裝備、不斷學習讓我重新感受到了Get各種新技能的樂趣。

就像很多曾經讓我受益匪淺的文章一樣,我希望無論是想要嘗試鐵三的跑者,還是想要體驗Ironman賽事的鐵三玩家,這篇圖文並茂的文章都會給你很多啟發和幫助。

細細算來,從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專項訓練,到走向賽場,似乎只用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然而當我翻看手機里的相冊,朋友圈裡發過的照片,才意識成為一名鐵人的夢想,早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初識鐵三,從頭學起

2013年開始在澳洲上學的一段時間裡,我經常發現,在買跑步類期刊雜誌的同一欄,總是會看到封面更加酷炫的鐵三雜誌。

這就是我對鐵三運動的第一印象,很酷!

鐵三是個什麼鬼?無非是游泳、騎車、跑步三項有氧運動組成。但是根據各項運動距離的不同,又能演變出各種比賽形式,例如奧運距離的北京鐵人三項賽事,還有風靡全球的Ironman 鐵三賽事。

不管是參加哪個賽事?作為一名馬拉松的老司機和裝備黨來說,我要先訂下一個小目標——首先,我要有輛公路自行車。

對,不管是哪場比賽,什麼距離,沒車根本玩不轉!

於是,2015年末,在我自己的摸索和各位自行車老司機的帶領下,我竟然無意中用積蓄的稿費,攢出了一輛還算湊合的公路車(9000元左右)。

Bianchi藍的配色自然也是相當的騷氣,當然在首飾界,它還有個名字叫Tiffany綠,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哥以後也是有車一族了。

車雖然能騎,沒有頭盔卻根本不敢騎。前輩們的教訓是:頭盔或許你一輩子都用不上,但是只要用了一次就能救你一輩子。所以頭盔一定要買好的!

Kask Mojito 頭盔

有車有頭盔,不顧當時零下10度的冰雪天氣,第二天就上路了。公路車的感覺就是嗨!

霧霾的唯一好處就是,騎車時口罩可以護臉擋風......公路車技能解鎖。

最難搞的裝備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報名一場比賽。恰逢萬達集團收購了Ironman賽事,我像搶春運火車票那樣,穩准狠地搶下了廈門Ironman 70.3的比賽名額。

廈門,我第一場馬拉松的地方,它是否也會是成就我為一名鐵人的地方呢?

Ironman 70.3,即所謂的半超鐵,選手需游泳1.9公里,騎車90公里,跑步21.1公里,共計113公里。

據說訓練鐵三的大部分時間,都要放在騎行訓練。從此以後,我的通勤工具不再是地鐵,而是自行車。

在日積月累的北京通勤經驗,和東三環車水馬龍的穿梭中,我漸漸地在東三環的主路上練就了一身好車技。公交車司機們都送我一個綽號,「東三環小王子」。呵呵噠~

當然,跑步的老本行也不能丟掉。作為一名開始玩鐵三的跑者,可不能在比賽中跑步的部分掉鏈子啊!

練上鐵三之後,飲食結構也要調整。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一個都不能少。

外賣小哥送的餐從「永和大王」轉型到「健康調理餐」,然後直接把整個公司都帶向了健康調理餐的「深淵」。

鐵三訓練,不僅僅是三項運動的訓練。跑步和騎車強化的大多是下肢,上身和核心力量也要相對加強。

於是6月份報了家附近的Crossfit,開始習慣早上6點從床上爬起來,跑3公里到Box,7點上課,然後跑3公里回家,再騎車18公里上班的節奏......

4月份跑了趟亞丁Skyrunning(天空才是我們的極限——亞丁Skyrun(小明篇));

5月份在尼泊爾出差(連載|奔跑在喜馬拉雅07(大結局): 珠峰大本營5380m——南池巴扎3440m);

6月份速登了玉珠峰(奔跑在喜馬拉雅山脈番外篇(下):從珠峰到玉珠峰),跑了場靈山50公里越野賽;

7月份速登哈巴雪山,速穿虎跳峽(專欄|速攀哈巴雪山,一次義無反顧的嘗試 (上篇)、速穿虎跳峽,7小時他們跑完了兩天的徒步行程);

8月份在法國UTMB工作(完成了艱難的UTMB,卻沒有勇氣穿上完賽馬甲,怪誰….?);

9月份在義大利4K工作(一場橫跨20天的直播還可以這麼玩!)

等了十月份出差結束,我才發現,媽個雞,我還沒開始練下個月就比賽了?

於是趕緊和同事趁著秋高氣爽、霧霾醇厚的季節去北京周邊的北尖拉練了幾趟,然後就更加沒信心了!

當然,在兩個月跑量還不到30公里的前提下,北馬還能跑進4小時20分,雖然跟PB差了將近半個小時,但是至少說明老底兒還是在的。

比賽就剩不到1個月了!然而游泳館還沒有去一次,記得上次游泳是在...大學本科期間,3年前?

於是10月中旬,趕緊辦了張銀橄欖游泳館的20次卡。選在這裡的原因之一是,它正好位於公司和家的中點,無論從哪裡出發都很方便;二,水質不錯,標準50米泳道,因為曾經在國家游泳隊的訓練基地。

然後開始經常晚上下班之後去游泳館刷泳道,常常恍然練到燈黑閉館。

離比賽還剩10天,那麼問題來了:1,我沒有膠衣;2,我特么竟然還不會自由泳; 3,我我我...我一口氣最多能游100米;

要知道廈門70.3可是在公開水域、深不著底的大海里,連續一口氣乘風破浪遊1.9公里的啊!Word神!當時我的絕望辦公室的同事都知道。

三個問題只好各個擊破。沒有膠衣。趕緊在Wiggle淘了一件6折的Zone3膠衣,折後價格1000塊錢,看起來竟然還挺帥?

第二個問題,不會自由泳。我用了大量工作之餘的時間,揣摩了網上各種自由泳的教學視頻,聰明的我竟然在一周之內照貓畫虎地泳了六七十米,然後專門請了一名教練一對一教學,指點了我1個小時,說實話,受益匪淺。然而,這遠遠不如比賽距離1.9公里,甚至一個零頭都比不上!

第三,只能連續游100米。我只用了兩次游泳的機會就「勉強」解決了這個問題。首先我分析了下之所以只能游100米的原因,心理原因作祟。於是,在我倒數第二次進游泳館的時候,一口氣遊了500米。比賽前最後一次去游泳館,努力遊了1500米,52分鐘。

但是朋友們說,公開水域和游泳館完全是兩個概念,而我,從來沒穿過膠衣下水,從來沒在公開水域游過,從來沒有游過1.9公里。就去參賽了!

當然,賽前的臨時抱佛腳還有很多。走之前的第二天,我剛剛學會了拆裝自行車!飛機的頭天下午,剛剛學會了怎麼補胎!而且,我還沒用鎖鞋。

我半開玩笑地對同事說:哥這次凶多吉少,「天生勇氣」的頭條文章大業就交給你們了!他們看著我笑了笑,就接著吃外賣盒飯了。

賽前準備,一觸即發

11月10日,把自行車小心翼翼地塞進了臨時買的自行車箱(1000元)奔向機場,機場託運的暴力誰都了解,我可不想在裝備上出任何問題。

11月11日,廈門會展中心登記註冊。相對於熙熙攘攘的7萬名廈門馬拉松跑者,鐵人三項門檻相對較高,屈屈2000參賽選手分成兩天報名,顯得非常清爽。

註冊流程清晰明快,很快就領到了參賽包。

跟馬拉松一樣,鐵三在註冊報名的時候也有一個Expo,有很多賽事的相關紀念品和展商。在印滿參賽者名字的浴巾上,我發現了自己的名字:Song Mingwei.

頓時覺得雞血上頭,我一定要和這些鐵人們一起完賽。但是想到那些影響我完賽的不確定性因素,瞬間又是涼水潑頭。

展商和參賽選手的戰車都是這種畫風,碳纖維車架,破風和空氣動力學設計。

Argon 18,鐵三戰場上有名的戰車。然而我卻一點也不心動。因為......

因為作為一架剛剛自己組裝好,並且維修技師還指點出無法維修的各種問題的屌絲公路車來說,我覺得只要騎著它超過一輛鐵三車,那麼就相當於「賺回來」100塊錢。後來事實證明,我幾乎「賺回來」了一輛鐵三車的錢......

技術會議。我原來以為,只要研讀好選手參賽指南的內容,技術會議只是簡單的強調和重複而已,事實證明我錯了。

Ironman的技術會議除了強調一些官方公布的選手指南的內容之外,還有一些經驗技巧和實時資訊在裡面,聽了之後十分受用。

之前我一直在想,游泳,比賽,跑步,三項運動的裝備紛繁複雜,組委會要怎麼設計才能完美地錯開一切,且又井然有序地排兵布陣呢?果然,Ironman讓我感受到了國際級鐵三賽事的體驗。

KONA就是Ironman鐵三賽事裡面的UTMB,殿堂級賽事,這運動的鼻祖。和UTMB一樣,單單是能站到KONA的起點就已經很厲害了,因為這其中不僅僅需要實力,有時也需要運氣。

11月12日,賽前試水。也是我第一次穿著膠衣游泳,第一次在公開水域游泳,雖然喝了幾口鹹鹹的海水,或許是因為膠衣的浮力,感覺竟然比想像的好一點!突然對「不在第一個項目游泳上被關門」這件事有了一點信心。

從游泳到騎車,從騎車到跑步,兩次換項的過程中,分別有兩個組委會提供的大袋子盛裝選手的參賽物品。

藍色的是騎車包,紅色的是跑步包。提前一天,選手們把需要的裝備和補給品統統裝進這兩個袋子里。裝什麼,裝多少,怎麼裝,這都是有講究的。有過長距離越野跑經驗的跑者們,或許在這一環節頗有經驗,因為這像極了各個CP點寄存的補給包......

放好了兩大補給包,掛好了我的戰車,抬頭望去已經是夕陽西下。明天的這個時候或許我就已經完賽了...或者更早就已經被關門了?不知道。

從來沒參加過鐵三比賽,遑論Ironman這種普通鐵人都需要一定經驗的賽事。對於一切可控的事情(游泳被關門、騎車爆胎、體力不支)我都無法把握,更何況那些未知數呢?我對明天即將發生的一切感到些許焦慮,不過想到曾經每天起早貪黑地訓練,我也確實是儘力了。

晚上回到賓館,細細過一下比賽時的補給戰術:

賽前15分鐘一支咖啡因能量膠(補充能量),10粒肌鰹強(防止乳酸堆積),1粒鹽丸(預防抽筋);

游泳後騎車前2粒肌鰹強,1粒鹽丸,1支等滲膠;

騎行階段,1支能量膠/30分鐘,1粒鹽丸/小時,3粒肌鰹強/45公里,一瓶電解質飲料,一瓶清水;

跑步階段,1支能量膠/5公里,1粒鹽丸/小時,2粒肌鰹強。

把補給品貼到車身上,望著掛滿膠和丸的自行車,看著看著我就睡去了...

比賽當天,步步驚心

11月13日,比賽日。

拎著晨裝包來到了廈門會展中心。早上8點,自行車停車場已經是熙熙攘攘。

選手們都來到這兒檢查過了一晚上,自己的愛車和裝備是否一切正常。

我也來到了我的戰車旁檢修。

當然,上面那張土豪碳刀戰車肯定不會是我的。經驗是,賽前一天把自行車的胎壓放到120,比賽當天用打氣筒打到130。

一切順利,寄存晨裝包。上交了手機,希望下次解鎖屏幕時,我是去急著發朋友圈彙報喜訊的。

9點30分男子職業選手出發,9點45分,年齡組選手出發。選手是否要穿膠衣,是Ironman組委會當天根據水溫臨時宣布的。水溫低於24.5攝氏度可以穿膠衣。而今天的水溫也有個23度,達標可以穿膠衣。

沙灘上,人擠人。套上了悶熱不透氣的膠衣,只需要15分鐘渾濁的汗珠就從頭髮上滴落。我環顧四周發現大家和我一樣滿頭大汗。

游泳的關門時間是1小時10分鐘。我之前在游泳館1.5公里是52分鐘,按照這個速度假如能堅持到1.9公里的話,是1小時08分鐘。但問題是,這是有風浪的公開水域啊!

等待。等待。等待。

正常情況下講,要想不被關門我是毫無勝算的。但是唯獨有一個辦法是有機可乘的:為了安全因素著想,將近2000名選手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出發的,所以Ironman的游泳是以每3~5名選手為單位,每2~3滾動出發的。

也就是說,第一排選手在9點45出發,最後一名選手能排到10點30分。而游泳的關門時間是以最後一名選手的出發時間計算的,所以我只要不站到最後幾排,給我的時間是超過1小時10分鐘的。對於我這種估計時間恰好卡在1小時10分鐘的選手而言,每多1分鐘,就多一分希望。

10點06點,裁判一揮手,我迅速跑過沙灘,衝進大海。對,我的的征途就是浮漂和大海!

1個多小時後,當我從水裡爬出來時,我的表情是這樣。

看了眼手錶,媽的1小時09分38秒!嚴格意義講,我還有22秒就超出遊泳的關門時間了!後來我才知道,游泳項目我在參賽的1689名選手中,排名1607!成績慘不忍睹,但是沒想到這種賽前一周剛學會的自由泳竟然還能幹掉幾十人!

不過當時可沒有時間多想,一邊脫掉膠衣,一邊飛奔到換項區,換鞋,襪子,腿套,頭盔,眼鏡,手套。跑向自行車,推車,上車!

剛坐上自行車的那一剎那,清風拂過,腦袋清醒了很多。旁邊志願者的加油聲讓我想起了我在東三環騎車通勤訓練的日子,不知不覺地加快了蹬車的頻率,速度提到32公里/小時。

漸漸地,一輛,兩輛,三輛,閃電,崔克,Look,佳能戴爾...半小時內,不知不覺我超過了50多輛名車。

突然,前方一輛鐵三車出現。「仇富」心理讓我加快了踏頻,速度暴增到48公里的時速,忽地一聲從鐵三車旁邊飛過。我清晰地聽見那位選手驚呼一聲「哎哎哎我靠...」 然後就聽不見聲音了。

嘴角上揚起微笑,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

我不知道我在騎車方面的有多大潛力,我只知道,在3小時15分鐘之內,我騎著一輛鋁架、無鎖鞋的公路自行車,上坡各種碾壓,平路各種超人,下坡基本持平,從1607名追到1388名,狂超了219名。其中目測有30輛價值不菲的鐵三戰車,名牌公路整車無數。

對於一個平時最多只騎18公里通勤的選手來說,90公里的路太漫長。雖然也抽筋得厲害,但最難受的還是襠部火燒火燎。

下了車後,迅速換項,開始了最然我放心的跑步。其實當我從車上踏到柏油馬路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次70.3的完賽獎牌是穩操勝券了。

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由於長時間騎車,很多選手剛落地的一瞬間由於不太適應,重心不穩暈倒在地也時有發生。

跑步項目雖然我有些經驗,但是在大腿肌肉狂抽筋,體力嚴重消耗的情況下,我只能利用經驗把配速和體力盡量分配得平均一些,基本保持在6分30秒~6分55秒的舒服配速勻速前進。

儘管這樣,跑步項目依然是各種一路超人。

最後一公里配速提到5分45秒,因為我知道,我即將成為一名鐵人。2小時26分後,主持人的道賀聲中,我衝過了終點線。總計用時7小時12分,最後的跑步項目又繼續狂超了189人。

我把又大又扁的金色獎牌攥在手中,原來這就是Ironman的獎牌?

所以說,我是一名鐵人咯?

總結來看,7小時12分的成績對於普通鐵三選手來說,非常一般。我自己卻是非常滿意,要想我之前的目標就是不被關門(8小時30分)啊!

但是在諮詢過很多鐵三老司機之後,他們紛紛表示這個成績對於首鐵來說非常驚艷了。當他們聽說我上周剛剛學會的自由泳時,忍不住十分震驚,那眼神明顯是什麼給你的自信?

但是從他們嘴裡說出的話卻是,這麼說你的自行車和跑步一定很厲害咯!我說,如果我穿著鎖鞋,騎個碳架,練幾次長距離,估計還會快20分鐘。然後他們突然就不想我跟說話了。

我覺得這次能夠完賽,很大一部分是得益於曾經30多場的越野跑、馬拉松的賽事經驗,雖說是不同的運動,但是很多戰術、補給上的分配都是有相互借鑒之處的。

當然也有很多不足。比如說,一個月速成鐵人的短期針對性訓練,雖然有效但是冒進,本質上還是靠著越野跑和馬拉松的基礎體能去硬熬,非常冒險;

游泳明顯是我的短板,雖然短時間內不會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可不想讓他拖我的後腿,至少要達到平均水準;

騎車方面雖然我這次幹掉了200多人,但是後半程掉速明顯,因為我的優勢是強大的爆發力而不是長久的耐力,看來需要多幾次長距離拉練;

跑步這次不敢跑太猛,因為想到上周為了工作基本天天熬夜,下周在杭州西湖還有場越野賽,沖太猛恐怕保險就生效了。

下午跑步時的天氣濕熱,溫度至少有28度,回家以後把號碼的紋身貼一搓,我就笑了。敢情這紋身貼貼不貼都是一個效果的啊!不過也好,讓288伴隨我幾周,我是一名鐵人,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雖然一切聽起來都有些冒險,但仔細一想也沒有什麼太過不妥。

鐵三和跑步一樣,玩得久了也會漸漸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把鐵三和跑步當作生活。然而,「生活就是一場大冒險」。

廈門 Ironman 70.3,就是我運動生活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次大冒險。


推薦閱讀:

2018年廈門馬拉松的詳細解讀 | 運動分子 X 廈馬官方
吃著路邊攤兒,感受廈門的文藝范兒(上)
咖啡,要去最適合生活的城市喝
如何評價廈門市政府將企事業單位人才房納入社會保障性住房體系?

TAG:铁人三项 | 厦门 | 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