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科普】現今所有隆胸技術的詳細講解

申明:此文是本人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歡迎分享文章到個人社交平台,但商業轉載需徵求本人同意,違者必究,請尊重作者辛苦勞作。

前言

文章首發於本人微信公眾訂閱號TSPlastic(徒說整容)的兩篇文章:

  • 【原創科普】現今所有十幾種隆胸技術的講解(可靠性、長久性)

  • 【科普二期】 現今所有十幾種隆胸技術的講解

此文是精簡部分,畢竟總共四萬字的文章結合,不僅你很難看完,作者使用知乎排版感覺比較混亂,你更看不下去。

本文主要科普作者所了解現有隆胸技術的的效果、併發症、優勢和劣勢、醫院醫生的選擇等,其中主要有假體隆胸和自體脂肪隆胸,也包含非手術隆胸-Brava Breast Enhancement and Shaping System(隆胸塑型系統)、外部擴張結合自體脂肪隆胸、假體+自體脂肪隆胸、幹細胞隆胸技術等。

目錄

一、玻尿酸注射隆胸

二、Brava Breast Enhancement and Shaping System(隆胸塑型系統)

  1. 原理

  2. 安全問題

  3. 關於效果,下面是實驗研究表明的結果

  4. 關於併發症

三、自體脂肪隆胸

  1. 為什麼發展至今,自體脂肪的可靠性

  2. 從顆粒脂肪組織注射移植後的組織學變化看自體脂肪的長久性
  3. 關於存活率問題,可靠性和長久性的前提

  4. 關於自體脂肪移植的併發症

  5. 自體脂肪隆胸總結

四、隆胸塑型系統+自體脂肪隆胸

  1. 原理

  2. 優勢和可行性

  3. 實驗結果

五、幹細胞隆胸

六、假體隆胸+自體脂肪隆胸

七、brava+假體隆胸

八、假體隆胸(在公眾號【科普二期】 現今所有十幾種隆胸技術的講解裡面有電影剪輯和動圖,沒辦法放上來)

  1. 假體材料歷

  2. 為何假體隆胸使用至今

  3. 所以如果大家要考慮做假體,你也必須先了解他的併發症

  4. 乳房假體的安全性

  5. 乳房假體材料的組成

  6. 假體對組織的影響

  7. 然後我再來說說大家最關係的問題

整形外科中沒有一種手術像隆胸手術一樣,在學術和政治上引發了諸多競爭,也反映了人們尋求理想的植入材料和植入技術,而隆胸的發展主要精力了三個階段,也伴隨著隆胸材料的改進、隆胸技術、隆胸器械的完善,隆胸的效果和安全性也在不斷的提高。

幾年前,隆胸手術後還需要患者加壓包紮、特製的胸帶或胸罩、引流、肋間神經阻滯麻醉、止痛泵、神經刺激裝置、強力麻醉止痛藥、肌肉鬆弛葯、活動練習、現在正常活動。兩周左右才能完全恢復正常活動。而且術後三年在手術率就在15%~20%。而現在患者在術後24小時內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活動,當天晚上就可以外出就餐,大部分醫生手術患者術後7年的再手術率只有3%,甚至更低。

一、玻尿酸注射隆胸

圖 / 來自於網路

其實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哪一款玻尿酸被我國批准適用於注射隆胸中。

而大家所熟知的瑞蘭生產商瑞典Q-Med專門研發並且歐盟明確批准可用於豐胸的玻尿酸產品Macrolane,不過在2012年左右各國卻陸續禁止用起豐胸,其原因可能是因而導致乳腺癌的誤診。

而且他的價格昂貴,但是維持時間只有幾個月左右,大部分患者在第三個月就恢復原形了(官方雖然稱能維持一年,但是你信官方的承諾嗎?),你願意花十幾萬得到一個維持三個月的大胸嗎?

不過在國內仍然有患者注射玻尿酸進行隆胸,雖然並沒得到批准,但是就像溶脂針那樣,還是受到一小部分人的追捧。

二、Brava Breast Enhancement and Shaping System(隆胸塑型系統)

圖 / 來自於網路(隆胸塑型系統)

一、原理:

近年來應用組織擴張原理,其主要在外科手術中運用於重建新組織,例如組織擴張、肢體延長、乳房重建、面部修復等手術。而如今軟組織擴張在整形外科領域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

生物學家發現,培養的細胞可以隨著應力的變化而遊動、再生,應用機械應力牽拉進行骨延長,誘導組織的分化與再生,並被成功地應用於長管骨(軟骨化骨)、面部骨骼(膜狀化骨)的延長以及骨缺損的治療等領域。

所以持續外力牽拉組織可使細胞間產生空隙,細胞表面一些壓力感受器分子會產生使組織發生增生的信號,直至增生的新組織將空隙填滿。同樣持續負圧吸引同樣可以對乳腺組織造成牽拉作用,從而剌激腺體的增生,這一機制在是整形外科上運用已久的,擴張器使皮膚擴張以及骨牽引延長骨髂的原理即在於此。Brava在罩杯內形成負壓並進行精確控制,使乳房受到均勻、柔和、持續的牽引,促使乳房軟組織增生,達到無痛的非手術性乳房擴張的真實效果。

二、安全問題:

而由於考慮到一些手術帶來一些難以避免的併發症,所以一種非手術增大乳房的乳罩Brava Breast Enhancement and Shaping System(以下簡稱BRAVA)已經問世,BRAVA是目前唯一經過美國葯監局中國葯監局歐盟統一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四重認證的非手術豐胸的醫療器械。

圖 / 為各國組織認證

圖 / 中國葯監局認證

brava胸罩在20世紀90年代被研製出來,作為外部軟組織擴張器,以增大乳房。該裝置由一個半剛性圓蓋加上一個和皮膚介面的硅凝膠邊緣墊組成。它戴在乳房周圍,就像一個胸罩一樣。每個罩杯都有一根硅膠管與微電腦控制的負壓吸引裝置相連,該裝置以電池作為動力,維持圧力在2~3.3kPa(15~25mmHg)範圍,並可記錄吸引的時間。一個小的、隱蔽的、電池供電的泵會保持帽蓋內部的低負壓,不會打斷毛細血管血流,並在乳房表面給予一個穩定柔和的均質牽拉力。有研究表面,每天不間斷的穿戴此裝置10~12小時,可以在幾周到幾個月後實現真正的和持久的乳房增大效果。

三、關於效果,下面是實驗研究表明的結果:

Baker等通過鉬靶攝片證實增大的乳房主要為腺體組織,與正常乳房腺體相同。使用後3個月隨訪,增大的乳房維持增大的體積,沒有明顯回縮。

1998年Dr. Thomas J·Baker在美同美容外科年會上首先報道應用該方法治療了12例進行性乳房增大患者,2000年他們在美國雜誌發表了對17例患者的治療經驗,之後2001年Dr.Roger Khouri和Dr.Thomas又対125名患者進行了第二次臨床試驗。

兩次研究結果表明,只要每位實驗患者每天使用10小時,連續10周,乳房平均就可以增長105cc左右。由於兩次臨床驗證的非手術連續塑形系統效果,BRAVA在美國正式上市。

由於該方法的可行度,而且併發症少,操作簡單還不需要手術,對廣大求美者和臨床醫生有著巨大的誘惑力,已被許多國家認證和引進,現在在國內也能買到brava

四、關於併發症:

其中主要併發症和常見雙眼皮神器、隆鼻神器相差無幾,如硅膠對皮膚接觸部位的壓迫刺激,其表現為紅色皮疹樣變;負壓吸引對乳頭等敏感部位引起的不適;產品本身的缺陷,如負壓失靈、密封不嚴等。當然隨著產品質量的換代和售後服務的完善,與產品有關的併發症將逐漸減少。

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患者的堅持,畢竟每天佩戴十個小時,很多患者都可能接受不來,上面實驗中第一次實驗有17列患者的,後來只有12人堅持了下來;而125名患者中,只有100例檢查了下來。目前調查,大概有25%的患者可能難以堅持整個療程,但是堅持下來的患者對此效果都比較滿意。

很多人剛開始使用Brava時,給人的感覺確實不那麼好。加上效果並不是像假體隆胸那樣立馬見效,所以很多人可能不能堅持下去。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還有很強的精神支柱,但是過了一周如果沒見到效果,可能就受不了放棄了。不過只要你堅持到了20天以後,就會有效果,空隙的增大和組織的增生是要有一個過程的。然而當你一看到效果自然就會堅持下去了。所以,使用Brava只要能撐過20天的,都能持續下去。

三、自體脂肪隆胸

圖 / 來自於網路

一、為什麼發展至今,自體脂肪隆胸的可靠性

自體脂肪填充用於隆胸也有幾十年的歷史了,雖然研究初期以脂肪壞死、結節、鈣化、囊腫或膿腫形成、感染、存活率過低等不良情況而宣告治療失敗,但是這項相對於假體材料擁有絕對優勢的技術並沒有被摒棄,而是受到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所關注,並被逐步改進。

其原因是自體脂肪組織移植隆胸有著假體材料或其他填充物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如:供區損傷小、易於獲得、資源豐富、組織相容性好、易於操作、移植後無排斥反應且感染幾率小、不會傳播疾病、特別是移植成活後修復區域形態自然無異物感(很多人最在意的就是手感)。

而自體脂肪隆胸之所以被反對,主要原因是早期研究的時候,由於技術、設備等落後,導致過低的存活率,不能存活的脂肪就容易形成包塊鈣化,容易和乳房腫瘤混淆。

但脂肪移植隆胸的存活率至今仍是很不可控,也就是說很難預測移植到胸部後有多少脂肪能再血管化後長期存活,根據全國那麼多臨床案例來說,每個醫生術後結果都很不相同,就是現在也有部分醫生操作的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一十,而有的醫生操作存活率高達百分之80以上)。

所以很多前輩都在努力探索自體脂肪的存活率問題(北京多位專家聲稱有新型技術和專利設備,不過由於技術的稀缺,所以價格),希望能找到使脂肪存活率接近百分之百或者可預知的最佳技術方法。

二、從顆粒脂肪組織注射移植後的組織學變化看自體脂肪的長久性:

前兩年對脂肪移植存活過程的研究顯示,脂肪移植六個月後就能永久存活於自身體內,所以只要能保證脂肪的存活率就能有效的保證術後效果,畢竟形態和併發症就可控了。

  • 移植後在光鏡下觀察脂肪細胞相互分離或聚集成10~30個脂肪細胞的塊。

  • 脂肪移植後第1~3天,其移植的脂肪細胞主要藉助移植部位滲出的組織液提供營養而存活。

  • 術後第4天開始,移植物與受術區組織間的血供開始重建。

  • 術後第5天,就有看到有輕微纖維變性,而且移植物和鄰近肌肉被一層纖維薄膜包裹,但移植物還具有正常的脂肪結構,脂肪細胞也呈現正常的形態,移植物中心處於缺血狀態,其外周可見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也可見少量巨噬細胞;移植物外周纖維間隔可見血供的重建。

  • 移植後第10天,纖維變性加劇,移植物包膜變厚,纖維間隔增加;移植物中心脂肪細胞由於缺血缺氧出現壞死,胞膜融合;大量中性粒細胞侵入移植物中心吞噬壞死脂肪細胞,外周部巨噬細胞數量增多,並可見多核巨細胞;血供重建仍處於移植物邊緣部分。研究表明,此時脂肪細胞由於缺血缺氧而釋放脂質,呈現多角形或梭形,細胞核大而深染,呈橢圓形,位於細胞中央,胞質內脂滴較少,嗜酸性,即逆分化為前脂肪細胞。

  • 移植後第15天的組織學變化類似移植後第10天,但可見小囊腫形成;中性粒細胞與巨噬細胞數量相當;血供重建仍局限於移植物邊緣部分。

  • 移植後第20天,纖維變性較前明顯加劇,出現較厚的移植物包膜與片狀纖維間隔;可見富含脂質的巨噬細胞小囊腫數量增加;移植物中存活的脂肪細胞約為40%。

  • 移植後第40天,纖維變性遍布整個移植物,存活脂肪細胞數量進一步減少,呈島狀分布於眾多小囊腫與纖維組織中;可見大地巨噬細胞吞噬壞死的脂肪細胞,多核巨細胞數量增加,呈現明顯的異物反應。

  • 2個月後,前脂肪細胞胞漿內可見空泡樣脂滴,顯示活躍的細胞功能。

  • 100天後,前脂肪細胞胞漿內脂滴增加並相互融合,使細胞形態呈圓形,細胞核被擠向周邊,又分化為成熟脂肪細胞。

  • 6個月後,前脂肪細胞大部分已分化為成熟脂肪細胞,移植物的組織結構類似正常脂肪組織結構。

三、關於存活率問題,可靠性和長久性的前提:

【簡約內容】影響移植顆粒脂肪體積變化的因素主要有:

  1. 在移植過程中對脂肪組織的損傷:顆粒脂肪組織在移植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脂肪細胞的破壞;

  2. 早期血液循環的建立:大量脂肪組織遊離移植後由於中心部位缺血,往往出現脂肪細胞變性、液化和壞死,最終被纖維組織所取代、移植物體積減小明顯;

  3. 移植物周圍的纖維組織收縮:它可使移植的脂肪出現向心性聚集,疏鬆的脂肪組織體積收縮;

  4. 移植數量與受區面積的影響:移植的顆粒脂肪數量過多、基底床的養分難以滿足過多脂肪細胞代謝的需要,必然導致部分脂肪細胞變形、液化及壞死;

  5. 受術區的條件:受區若是過於活動的部位,移植脂肪的穩定性就差,不利於血液循環的重新建立;

  6. 感染:脂肪組織抗感染能力差,容易發生感染。

【以下關於存活率問題的詳細科普可跳躍】

1、關於供區的選擇:

人體自身有很多部位可以提供脂肪組織,其中腹部、臀部及大腿內側皮下脂肪組織分為淺、深兩層。淺層的脂肪含量少、顆粒小而均勻;深層的脂肪含量多、顆粒大而厚薄不一。一般情況下深層脂肪較薄。有些部位的深、淺兩層脂肪比例恰當,但有些特定區域的深層脂肪卻很發達,表現為局部脂肪沉積,如腹部、臀部、股外側、後腰部及大腿內上側等部位。

有主張抽取深層脂肪,因深層脂肪為代謝不活躍的脂肪細胞,一旦形成則難以消失,且該區獲得的脂肪具有較強的耐缺氧能力,脂肪組織蛋白酶活性高於其他部位,有利於移植後脂肪細胞的存活。深層脂肪存在的部位是局部脂肪容易發生堆積的部位,也是獲取脂肪的最佳部位。有研究發現,人體不同部位的脂肪組織的脂蛋白脂酶(LPL)的活性存在差異。LPL的活性高,有利於移植脂肪細胞的成活。大腿及臀部的LPL活性最高,其次為下腹部、上腹部。根據這項研究以及這些部位的深層脂肪分布,故宜首選軀幹的下半部作為自體脂肪豐胸脂肪移植的供區。

目前,在脂肪顆粒移植術中,許多醫生仍選擇腹部取脂,因為這些部位是女性脂肪易堆積的部位,脂肪組織含量多且操作簡便。但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腹部的纖維組織及血管較多,故抽吸困難、出血量大,應在局部血管分布少、血供不豐富的部位提取,如大腿內外側或臀部等部位,以減少血液外滲及降低感染率。同時該類部位的脂肪細胞體積小、緻密,完整的脂肪細胞數目明顯多於腹部,注射移植效果優於腹部脂肪。

對於需多次行顆粒脂肪移植者,如隆乳術的受術者應該全面合理地規劃好每次取材的部位。

因此類受術者常體形偏瘦,大量脂肪來源較珍貴,必要時可行多次少量累加註射,如次只取單側大腿部脂肪,對側留於下次取材利用。避免供區的重複取材,保證優選顆粒脂肪移植,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2、關於受區部位和條件:

研究證實,注射在肌肉內的顆粒脂肪存活率較高,高存活率的原因可能與肌肉受區的血供豐富有關,其次為皮下脂肪層、筋膜下層、骨膜淺面。在脂肪組織缺乏的部位,例如頭皮、鼻翼、陰莖、耳郭等部位,脂肪組織移植後不易存活,可能是缺乏成熟脂肪細胞和細胞外基質對移植細胞的調節作用。肌腱、骨骼等處的脂肪組織不能存活,其他血供、營養不良部位也不利於移植物的存活。

相對來說,醫生術前應充分了解受區狀況,哪一層次具有良好血供。自體脂肪隆乳注射時,顆粒脂肪應呈多層次、多隧道、多點位的緩慢低壓注射,使脂肪顆粒均勻分布於受區的各層(皮下脂肪層、乳腺後間隙),避免顆粒脂肪注射後發生局部堆積,使移植的脂肪細胞未能與移植床廣泛接觸而自行聚集成塊,使中央區的脂肪由於得不到血供而逐漸壞死或液化而被吸收。同時應掌握好注射層次,若注射層次過淺,亦會造成乳房硬結、術後疼痛、乳房外形不佳等不良後果。

對於新形成的凹陷畸形,一般顆粒脂肪移植後的存活率較高。形成時間較長的凹陷以及脂肪抽吸手術中過度抽吸所形成的凹陷,顆粒脂肪移植後存活率較低,可能與局部纖維組織增生粘連有關。

圖 / 上瞼凹陷畸形的顆粒脂肪填充,左為上瞼植皮術後凹陷,右為顆粒脂肪填充術後3個月

此外,較表淺的凹陷脂肪移植後吸收率低。

圖 / 面部淺表凹陷的脂肪填充

而凹陷深者吸收率高、可能與靠近深筋膜影響移植物的血供重建有關。

3、脂肪顆粒的獲取方式:

顆粒脂肪的取材對脂肪細胞的損傷程度是決定脂肪細胞遠期是否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取脂常採用局部腫脹麻醉法,此方法簡便、安全、有效。但有學者認為,腫脹液灌注形成的壓力會損傷脂肪細胞,術中應盡量避免注射腫脹液時壓力過高。

不同取材方法對脂肪細胞的損傷程度不同:

Neygen(1990年)比較了吸管法與剪碎法、注射器法獲取脂肪後發現,吸管法獲取的大部分脂肪細胞胞膜破裂、拉長、變形,僅少部分細胞形態保持完整;後兩種方法獲取的脂肪細胞絕大部分形態完整。其中吸脂機抽取的脂肪顆粒90%的細胞被破壞,而注射器抽取的脂肪顆粒僅10%的細胞被破壞。

張新合等通過研究發現,吸管法對脂肪細胞的損傷率達(76.4土8.7)%,高於注射器法獲得脂肪顆粒中脂肪細胞的損傷率(15.7土2.4)%,認為吸引頭往返運動對脂肪細胞的機械損傷與負壓吸引是造成脂肪細胞損傷的兩大原因;吸管發吸引頭的直徑遠遠大於注射器的直徑,造成更多的脂肪細胞胞膜破裂;而吸引器負壓(70~80kpa)也高於注射器產生的負壓(26~40kpa),導致更多的細胞拉長、變形,對脂肪細胞的損傷程度遠遠高於注射器法。

因此,採用注射器法腫脹麻醉技術是日前顆粒脂肪移植最好的脂肪獲取方式。用注射器抽吸脂肪,對吸出的脂肪及皮下脂肪損傷較小,其中約有70%的脂肪細胞存活,而且細胞之間彼此分離,其體積/面積增加,形成類似於細胞培養的方式,有利於細胞的存活和分化,可獲得較多結構完好的脂肪細胞並減少出血和疼痛;且注射器抽吸脂肪在密閉系統中進行,減少了脂肪污染的機會。

超聲吸脂由於其微小的機械運動,空腔現象及熱效應能選擇性地使脂肪組織破壞、液化,因此超聲裝置吸出的脂肪組織不能作為充填材料來進行顆粒脂肪注射移植。電動式脂肪抽吸獲取的脂肪細胞大多死亡,僅有約10%的細胞存活,不能用於自體移植。

在供區切取脂肪並剪碎使之成為脂肪小珠,可取得與注射器法相似的結果,但多處的切口不易被患者接受,且手術時間較長,僅可用於小鼠等不易獲得脂肪的實驗動物。

4、吸脂壓力:

Nguyen(1990年)提出,高負壓吸引(接近一個大氣壓)後脂肪組織僅有10%的細胞形態完整,而注射器抽吸有70%的脂肪細胞形態完整。20ml醫用注射器完全回抽時負壓為61.3~62.7kpa,在抽吸時隨著抽吸混合物進入注射器,其負壓隨之降至為零,加上混合液的緩衝作用,對脂肪細胞的損傷最小。

所以在脂肪移植術中,為減少對脂肪顆粒的損傷,多主張用注射器抽取脂肪。多數觀點認為,吸脂機的抽吸負壓會對脂肪顆粒造成嚴重損傷,但在脂肪需要量大的情況下,注射器抽吸費時費力,不能完全滿足需要。雷華等通過抽吸負壓對脂肪顆粒活性影響的研究認為,顆粒脂肪組織吸脂機常用的負壓(70~80kpa)與注射器抽吸負壓對脂肪顆粒活性的影響無明顯差異,脂肪移植術中也可用負壓吸脂機獲取脂肪,這樣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效率。

同時有學者進行門脂肪抽吸負壓對脂肪細胞活性的影響的研究,方法是用20ml注射器和吸脂機從不同側孔的吸管抽取脂肪顆粒,然後對其進行肉眼和光鏡觀察,比較脂肪細胞的存活率。結果發現注射器法及低負壓(60kpa)電動抽吸血性成分少,鏡下脂肪細胞相互分離,可見數十個細胞聚集在一起,移植後50%~60%的細胞存活;吸脂機高負壓(80~100kpa)抽吸時脂肪細胞損傷較大,移植後僅20%~30%的細胞存活,從而得出注射器法和低負壓(60kpa)電動抽吸法獲取的脂肪細胞存活率高於吸脂機高負壓抽吸的結論。抽吸脂肪時,吸管應選用4mm以下的細管為佳。

5、抽吸技術:

熟練的抽吸技術是脂肪移植成功的重要部分手術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部分細胞的受損及破壞,損傷的程度越大,活細胞就越少,存活率也就越低。因此要求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無創的原則,最大程度地保證脂肪的存活率。

在脂肪抽吸的過程中,要注意控制抽脂管的側孔方向。在行腹部、臀部、大腿部、上臂部及胸部吸脂時,深層抽吸時吸管孔朝向皮膚面,而淺層抽吸時吸管孔朝向深面。抽吸時將抽脂管插入脂肪層中,從深層脂肪層開始往複式抽吸,逐漸向淺層脂肪過渡。抽吸時針頭前後移動,以切口為中心,呈隧道式扇形抽吸。切忌大幅度左右擺晃,以免破壞皮膚與深部組織間的神經血管束。術中應均勻抽吸,盡量減少抽吸對脂肪細胞的損傷,防止術後皮面凹凸不平。

抽吸的常用方法:

圖 / 左邊是捏提法,右邊是平推法

  • 捏提法:左手拇指相對其他四指將組織捏緊並向上提起,右手持吸脂管,吸脂管在提捏組織的中間做往複的脂肪抽吸。

  • 平推法:在脂肪層較薄部位進行負壓脂肪抽吸時,將左手平壓在脂肪抽吸區的皮膚上,右手握著抽脂管,在脂肪抽吸過程中,左手感知抽吸方向的同時掌握抽脂管距離表皮的深度,右手適當調整脂肪抽吸的層面,均勻地進行脂肪抽吸。

6、脂肪顆粒的純化:

顆粒脂肪純化的主要目的是盡量去除與完整脂肪顆粒相混雜的血液、麻醉液、組織間液、破碎脂肪及纖維組織碎塊,以獲取活性良好的顆粒脂肪。有實驗證實,利多卡因及1:200000腎上腺素均能夠明顯抑制脂肪顆粒的活性,因此,為了減少利多卡因及腎上腺素對脂肪顆粒活性的影響,應將抽取的脂肪用生理鹽液立即進行徹底清洗純化,洗盡已破壞的脂肪細胞、脂滴及血液。純化過程中還應盡量減少脂肪顆粒在體外的存放時間,以提高脂肪細胞的生存率。

目前應用較多的脂肪顆粒純化方法是靜置法與離心法:

  1. 靜置法:是將獲得的脂肪注入立於試管架上的soml注射器中,加入生理鹽水反覆清洗、靜置沉澱、純化,並把其中的條索狀纖維結締組織用長針挑除,將灰白色脂肪碎粒盡量濾棄,將上層脂肪細胞所釋放的橘紅色脂滴去除,將沉積於下層的水分排掉,留取中間層顆粒飽滿的純黃色脂肪顆粒備用;

  2. 離心法:是將脂肪顆粒混合物經過離心後獲得純化脂肪顆粒。前者不存在損傷脂肪顆粒活性的問題,但純化效率較低,時間長;後者純化效率高,但離心速率會損傷組織細胞。

Kurita等認為過快的離心速度會破壞脂肪幹細胞和前脂肪細胞的完整性。陳渝等在自體移植顆粒脂肪活性的檢測方法研究中採用MTT法和葡萄糖轉移測定法對不同的離心力(分別為600、800、1000、2000、3000和4000r/min)離心後的脂肪顆粒進行活性檢測後得出結論,隨著離心力的增加,各組脂肪活性呈下降趨勢,因此建議脂肪移植慎用離心純化脂肪。所以,處理純化脂肪顆粒時最好採取靜置法析出水分等雜質,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脂肪顆粒免受損aJ。靜置法常含有更多的水分,對.子充填量來說需要過度矯正30%~50%。

Boschert對取自20名患者的腹部吸脂混合液進行了處理和研究,結論是靜置後中下層脂肪顆粒中富含前脂肪細胞,應是首選的移植對象。其方法是:將吸出的混合液在0.05kg條件下離心2分鐘,分別吸取離心後的上、中、底層的內容物,經膠原酶作用後.用合盼蘭染色來測明脂肪細胞的活力。他發現,離心後底層的成分中含有最多的有活力的脂肪細胞.與最上層的離心內容物相比,有活力的脂肪細胞為其250%(P<0.001);與中層內容物比,為其104%(p<0.0002),表明最底層含有最多的可供移植的脂肪細胞,只有使用此層脂肪進行移植才能獲得最佳效果。並且通過不同離心時間的對比,發現在0.05kg條件下離心2分鐘為最適的時限,超過2分鐘的離心並不能提高活性脂肪細胞的數量。另有學者研究報告,不同的靜置時間脂肪容積比也不同,靜置0.5小時脂肪容積比為88·89%,l小時為85.l9%,2小時為82.89%,3小時為81.45%,至24小時脂肪容積比降為76.89%,即靜置1天後,與靜置0.5小時相比尚有12%的腫脹液。

可過濾脂肪顆粒的材料有專用過濾網、紗布、棉條等。筆者認為選用倒置50ml注射器內反覆沖洗、沉澱、純化的操作簡便、省時,能減少污染機會,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脂肪細胞移植成活率,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7、脂肪顆粒的注射方法:

採用顆粒脂肪移植的目的是增加脂肪細胞與基底床的接觸面積,在早期缺血缺氧的情況下使移植的脂肪細胞從基底床獲得營養,從而增加細胞成活的數量。顆粒脂肪注射的原則是使其均勻地分布在受區組織中。

圖 / 左為矯正鼻唇溝,右為矯正頸部凹陷

將脂肪多個點、多層次分散注射,每個點注入量不超過1ml。應避免將大量的脂肪集中在某一部位,注射後按摩撫平。以顆粒脂肪隆胸為例,具體操作方法主要有以幾種:

  1. 多部位多層次點狀注射法將脂肪顆粒以多個點注射至乳房受區。此法的優點是部位分散,以獲取最多體液營養滲透和血供,受植部位血管床豐富,有利於脂肪細胞成活,減少脂肪顆粒的吸收。

  2. 單點多層次線狀注射法由乳房下皺裝進針,在乳房內反覆進行穿刺,形成多個放射狀的隧道,由遠端到近端將脂肪顆粒呈線狀注入隧道內,要求避免脂肪細胞堆積成團。此方法的優點是移植物分散,周圍營養易於滲人,血管易於長入,從而使脂肪細胞易於成活。

  3. 直接注射法將脂肪顆粒直接注射至移植部位。此法脂肪顆粒易於聚積成團,組織液不易滲入,容易導致脂肪吸收壞死,現已較少應用。

注射要點:注射器緩慢均勻地呈扇形注入,壓力不能超過30kPa,不能突然加力注射。注射隆乳時,進針時一手將乳房握住提起,另一手持針剌入乳房後間隙內。進入該間隙應有一種突破感,若穿刺阻力較大,患者感覺異常疼痛,注射脂肪很費力,且注射物集成硬結,說明刺入了乳腺組織,應退針重新注入。若注射層次過淺,脂肪局部堆積過多,會造成乳房硬結、術後疼痛、乳房外形不佳等不良反應。注射後需即刻適度按摩至脂肪顆粒分布均勻,保證受區局部無堆積、硬結等現象,同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

對於注射量,各學者的主張有所不同,有建議一次60~80ml(戚可名等)和一次160~180ml(Chaichir)的報道。在顆粒脂肪移植臨床應用早期,注射的脂肪量較少,一般單側乳房不超過50ml,每4周注射1次。但由於注射次數過多、吸收較多,患者難以接受,遂逐漸增大單次注射量,每次単側乳房最多可注射200~280ml,但療效欠佳,主要是大量注射易發生脂肪液化壞死、感染等併發症。近年來,隨著大量的臨床實踐與基礎研究工作的開展,為提高顆粒脂肪存活率,在脂肪顆粒抽吸技術、純化製備、注射方法及注射器械上的研究均有了新的突破,但一次脂肪最適的注入量仍尚無一致意見。筆者認為顆粒脂肪隆胸的一次脂肪注入量100~120m1是比較安全的,同時注射量的多少也應視患者受區乳房能接納的程度而定。

能夠深入地了解、研究脂肪顆粒在移植中的病理、生理轉歸,以及在新的受區的組織構建,對於明確顆粒脂肪注射方法、移植量的多少,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8、輔助用藥:

脂肪移植後血供的及時建立是降低自體脂肪移植後脂肪吸收率的關鍵。近年來,為提高顆粒脂肪移植成活率,許多學者在促進脂肪成活的輔助藥物、生長因子、幹細胞及脂肪組織工程,基因治療及脂肪細胞的再分化理論等方面展開了大量的基礎與臨床應用研究。

9、脂肪顆粒的體積:

脂肪顆粒移植後體積減小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1. 移植過程中脂肪細胞的損傷;

  2. 受區早期血液循環建立不佳;

  3. 移植物周圍纖維組織收縮,使疏鬆的脂肪組織體積向中心收縮聚集;

  4. 移植數量與受區面積比例不適的影響;

  5. 基底條件不良對移植脂肪的影響。脂肪顆粒周圍血清營養1.5mm厚度的組織,直徑超過3mm即可能發生脂肪顆粒中心壞死。

顆粒脂肪注射移植後存在不同程度的吸收,顆粒脂肪移植後,其成活率僅靠估計,從上文《顆粒脂肪組織注射移植後的組織學變化》實驗結果可知,移植後3個月內其體積明顯減少,4~6個月基本趨於穩定。

10、全身因素:

年齡、體質、營養、精神等因素對顆粒脂舫移植後的存活有一定的影響,與顆粒脂肪細胞的活力有關,其中肥胖患者的前脂肪細胞增殖率高於消瘦者。全身營養狀況良好時,利於脂肪細胞的成活。

11、其他因素:

鈣離子可增強蛋白脂酶活性,從而影響脂肪細胞的分化增值。高肪飲食和低溫有促進脂肪細胞存活的作用。暴露於乾燥空氣中的脂肪細胞容易壞死。Shoshani(2000年)將人的乳房脂肪組織注入裸鼠的皮下,在兩個大氣Jk下每天給鼠吸入100%純氧90分鐘,按吸入5天、10天、15天分組,到15天殺活,對移植的脂肪進行測量。結果顯示,5天吸氧組的移植脂肪保存最佳,脂肪結構完整,脂肪細胞完好,血供良好。其他組均較差,尤其是吸氧15天組效果最差。提示適量的高濃度氧的吸入可以改善移植脂肪的缺血狀態,減少細胞因子的釋放,減輕組織水腫和炎症反應,因而可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但過度吸入高濃度氧會產生氧中毒,造成對移植脂肪的損害

四、關於自體脂肪移植的併發症

1、感染:

面部血供良好,一般不會發生感染。感染最常發生在手術後的5~7天,常見的癥狀是手術部位的紅、腫、熱、痛,嚴重者局部皮膚潮紅、青紫或吸脂切口、進針點不癒合。感染的發生和以下因素有關:

  1. 手術中消毒不嚴格;

  2. 操作中脂肪或器械被污染;

  3. 抽脂或注射過程中有污染,手術室潔凈程度不夠,脂肪製備過程無菌技術不夠嚴格,顆粒脂肪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被含有細菌的微粒所污染;

  4. 手術部位或附近部位存在感染源,或患者原有慢性感染;

  5. 手術後護理不當,造成手術部位被污染.。因此,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把握手術中的每一個環節、嚴格的圍手術期監測和護理是避免術後感染的關鍵。

2、出血、血腫:

顆粒脂肪注射移植後發生出血和、血腫的原因包括:

  1. 血液病患者或口服抗凝劑的患者,由於手術前沒有進行良好的溝通,在醫師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手術;

  2. 誤傷皮下小血管;

  3. 手術粗暴、手法不當、層次不準確導致組織損傷較大;

  4. 錯誤使用銳性注射針作為抽取脂肪和注射脂肪時的工具,致使血管破裂而出血;

  5. 受區未加壓包紮或包紮不當。

其醫生如果熟悉局部解剖,術中細心操作,抽吸時採用合適的抽吸技術,而且注射時動作要輕柔,適當用力,避免暴力操作,同時掌握好層次,盡量避開大血管的部位,所用的注射針頭要選用帶側孔鈍頭是可以避免的。

而術後注意冰敷,預防出血;出現血腫後可用針管穿刺抽吸後局部加壓包紮,必要時在直視下清理血腫,去除凝血塊,鹽水反覆沖洗後加壓包紮,同時可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止血藥物。

3、脂肪結節:

產生脂肪結節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 注射時沒有遵照多平面、多隧道、多點和小體積的原則,使大量的顆粒脂肪在局部堆積成團,造成脂肪團中央部分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而壞死、液化,被纖維組織包裏,外圍的顆粒脂肪由於得到較充分的營養而獲得存活,因此形成脂肪結節;

  2. 一次性過多超量注射容易在受區局部產生脂肪堆積,從而形成脂肪團結節;

  3. 注射結束前沒有認真檢查受區的狀況,沒能及時發現注入的脂肪堆積成團的現象,因此也沒有及時採取按圧、推擠或抽出等方法進行修整。

注射時應將脂肪顆粒均勻散開,儘可能多點注射,避免一次注射脂肪過多。術後一定要適度按摩揉壓,使聚集的脂肪分散。乳房的硬結一般無不適癥狀,除局部適當按摩、熱敷外可不作其他特殊處置,待其自行吸收。為避免日後無法辨別乳腺腫瘤與鈣化的脂肪顆粒,不可將脂肪注入乳腺腺體內,造成乳癌篩檢時的干擾。

4、脂肪囊性變:

發生在大量隆乳術注射顆粒脂肪時。 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組織凹陷充填不同,脂肪顆粒移植隆乳需要較大的量,需多次累加註射移植,較易發生脂肪嚢性變。移植的脂肪量過大與依賴存活之基底床的比例失調,則會因缺血缺氧而液化。在早期壞死灶尚未液化時,由於炎症和纖維包裹反應,可表現為較硬的實性包塊,伴有疼痛。當壞死灶液化形成囊腔時,可有囊性感,其囊膜內含有黃色油性液體及珍珠樣脂肪小球,囊腔大約於術後3個月形成。因長期脂肪液化、壞死,加之脂肪變性纖維化、鈣化成完整的囊壁,使囊壁逐漸分泌許多液體,造成腫塊增大。

防止脂肪囊性變的關鍵是移植脂肪早期營養需求量不超過基底床所能提供的範圍。已形成的囊性變可待囊壁形成後通過手術摘除,術後加壓包紮。鈣化的脂肪顆粒和纖維組織可逐漸形成幹路樣變,可選擇手術摘除。

要儘可能避免出現脂肪囊性變,因為脂肪囊性變不但影響乳房的手感,並且可能影響對乳房包塊的診斷,這也是日前對顆粒脂肪隆乳應用具有爭議的重要問題。

5、脂肪液化:

脂肪壞死產生的液化和鈣化是自體顆粒脂肪注射隆乳最大的風險。脂肪液化的發生率與脂肪顆粒的注射量成正比。因注入失活的脂肪細胞過多或注入脂肪不均勻;或同一層次、同一部位脂肪注入過多,顆粒脂肪未能.與移植床廣泛接觸而白行聚集成塊,周邊組織可能成活,中央區域則逐漸發生壞死、液化;或因移植床脂肪損傷嚴重,出現血腫、感染等,影響了注入脂肪的成活,造成脂肪的壞死、液化。

在早期壞死灶尚未液化時,由於炎症和纖維包裹反應,可表現為較硬的實性包塊,伴有疼痛。當壞死灶液化形成囊腔時,可有囊性感,其囊膜內含有黃色油性液體及珍珠樣脂肪小球。若液化的脂肪未能在受區很快吸收,則液化區逐漸增多增大而出現波動感,特別是在皮膚淺表區更明顯。發生脂肪液化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時,除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外,必要時可於液化區邊緣或附近隱蔽處進針,穿刺抽出液體,用抗生素液體沖洗,然後加壓包紮。若液化區較大,則需負壓吸引引流。

避免顆粒脂肪移植出現液化的關鍵因素是嚴格控制脂肪注射量,儘可能多層次、多點、均勻注射;避免同一部位注入過多,要使注入的顆粒脂肪最大限度地接觸到受區組織,以期最大限度地獲得早期的營養和血供重建。另外,脂肪的沖洗、篩選要輕柔仔細,盡量去除與顆粒脂肪相混雜的血液、麻醉液、組織間液、破碎脂肪及纖維組織碎塊,以獲取純凈、活力良好的顆粒脂肪,從而提高移植成活率。

6、脂肪瘤:

脂肪瘤主要因注射的脂肪顆粒聚集成塊,刺激了宿主細胞轉化增生所至。因此在填充時要均勻,術後要將聚集塊按摩散開。若以呈瘤樣增生,這樣只有進行局部組織切除了。

7、矯正過度或者矯正不足:

由於自體顆粒脂肪移植後的高吸收率,為了避免二次手術,我們常選擇超量注射。但由於受區血供及個體吸收差異,脂肪吸收較少時易發生充填過多矯正過度;受區脂肪顆粒注入過多,會造成外形欠佳,局部產生不平整或有凸起感;若面部填充過度,會產生局部水腫樣改變,影響外觀。由於一次注入脂肪顆粒量太多會增加併發症的發生率,因此術前應合理估計需脂量。面部凹陷充填一般超量注射30%左右,如發生充填過多,可在原進針點用針管吸出多餘的脂肪。由於脂肪吸收率的多少無法預測,可造成矯正不足,可再次行顆粒脂肪注射術。(所以很多醫生雖然能承認一次填充可以到達患者要求,但是以防填充過度,還是建議進行二次填充, 以便掌握脂肪吸收情況)

8、皮膚不平整:

對較薄的部位進行皮下脂肪填充時容易產生不均勻和不平整,其原因有:

  1. 注射不均勻。

  2. 注射後沒有進行必要的推擠、按壓等手法撫平整理。

  3. 忽視顆粒脂肪注射結束前對受區的檢查,因此沒有對注射不足或注射過多的部位進行必要的補充或抽出。

防止皮面不平整的最好方法是術中精細操作。嚴重的凹凸不平可用細的吸脂針進行抽吸修整,也可以通過再次少量的顆粒脂肪注射充填矯正。

9、手術部位畸形、色素沉著、慢性疼痛或麻木:

手術後供區的暫時性麻木是由於在抽脂中損傷局部皮膚感覺神經所致,在3~6個月後就能自然恢復,不必治療;供區和受區的進針口可以有短時間的色素沉著和瘢痕增生,大多在術後半年左右就能恢復,一半不需要處理。

脂肪抽取是部位過度集中咋供區的小片範圍,且抽吸層次過淺可造成供區局部明顯凹陷和色素沉著,嚴重者可能還伴有較長時間的慢性疼痛,因此在獲取脂肪顆粒時應該儘可能在較大範圍呈扇形抽取,層次適中,不要在皮下淺層過度抽吸。

10、脂肪栓塞:

顆粒脂肪注射移植後發生血管栓塞較為罕見,主要原因包括:

  1. 錯誤地使用銳性注射針進行脂肪注射,刺破穿刺部位的血管,可造成脂肪微粒進入小血管,從而堵塞重要血管,出現嚴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問題。

  2. 患者血黏度高,血管硬化,原有陳舊性血栓,加上手術後長期卧床不動使血栓加重;或手術後長期卧床,下肢血流緩慢造成血管栓塞。血栓還可能脫落,堵塞重要血管,造成嚴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問題。

  3. 其他不明原因的血管栓塞。

脂肪栓塞是自體脂肪移植最嚴重的併發症,發生率極低。國外報道只有一例眉間區脂肪移植的受術者,術後出現失明。因此此注射時要輕柔,避免粗暴,注射前注意回抽。常選用2.5ml/1ml注射器帶鈍頭注射針進行注射,以免刺傷血管。注入壓力過大將脂肪注入血管可發送脂肪栓塞,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11、不對稱:

對於雙側部位注射充填的患者,不對稱是最常見的併發症。導致不對稱的原因有:

  1. 標記不清楚、不細緻,導致注射時把握不準;

  2. 兩側的注射量不等,或兩側的顆粒脂肪體積相同但濃稠度不同, 或兩側注射脂肪的層次深淺有差異等;

  3. 兩側脂肪的存活率不同;

  4. 技術不熟練,注射時把握不準確。

12、填充部位不準確:

導致顆粒脂肪充填部位不準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注射前沒有標記,注射時僅憑感覺和經驗,盲目注射。

  2. 注射前沒有仔細審視注射部位的狀況,對特定部位的脂肪充填不是根據患者的特點進行標記,而是採取千篇一律的方法,或審視不仔細,容易導致注射部位不符合患者狀況。對於注射部位的標記應準確,以確保不會因標記錯誤而發生注射位置錯誤。此外,在錯誤體位進行標記也是發生注射位置不準確的重要原因,例如臀部應該在站立位進行標記,因卧位時臀部的形態和站立位有很大的不同,若在卧位標記必然發生標記錯誤,並導致脂肪注射位置的錯誤。

  3. 由於軟組織質地鬆軟,脂肪注射針在進入軟組織後有相當大的可移動性,脂肪注射針在一定距離移動的情況下,針頭的實際位置也可能並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準確定位有一定的難度。如果經驗不足,注射針穿剌進入注射部位後可能發生不能精確把握注射點位置的窘境。

五、自體脂肪隆胸總結:

從上文可以看出,對於現在自體脂肪存活率問題、併發症、遠期發展等,或者說是靠譜性和長久性,醫生都基本能把握了,只要能給他一定的臨床手術量,把經驗和技術總結起來,自體脂肪隆胸在他手裡絕對優於任何隆胸手術,所以自體脂肪隆胸效果完全取決於醫生豐富的經驗和過硬的技術。

也因此國內有的醫生能保證存活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前提下,避免了以上能從技術和經驗上避免的併發症,而這一類醫生是非常稀缺的,技術也是稀缺的,價格當然也是非常貴,雖然自體脂肪移植沒有假體隆胸成本高,但是術後存活百分之80%,還是存活20%,甚至沒有存活,這完全取決於醫生豐富的經驗和過硬的技術。而一位好的醫生價格肯定不菲,往往在5萬-10萬的價格,甚至上幾十萬一台手術。

從我的了解來說,國內對某項手術做得好的醫生,可能他這幾十年都只做那一個項目,新型技術,專利器械,以減輕手術時長、手術創傷,從而出血少、感染率低,以更精準、更精細、可視範圍廣等等優勢進行手術。而這些經驗和技術便是醫生的成本,所以價格昂貴。

四、隆胸塑型系統+自體脂肪隆胸

一、原理

應用負壓吸引裝置首先對乳房進行負壓牽引,乳房上的負壓會形成乳腺實質內部的擴張,吸收更多的液體,在壓力的作用下乳房皮膚、腺體以及脂肪組織間隙被牽引擴大,為脂肪組織移植提供了空間;同時,在應力的作用下乳房內血液供應增加(類似擴張器的血供增強效應),增加血管的大小口徑,為移植後脂肪顆粒的成活提供了營養支持。另外,有學者認為,應力可以誘導組織細胞的活性,增加其分泌生長因子的功能,促進細胞的增殖分化。目前已有多位學者的臨床資料表明,應用BRAVA對乳房負壓牽引1~3個月後進行自體脂肪顆粒移植,可以顯著提高移植脂肪的成活率。

二、優勢和可行性

這名患者展示的是brava擴張之前和擴張之後的三周,移植之前的狀況。容量的增加是擴張前狀態的3~4倍。每側乳房共注入380cc的脂肪。

這名患者的乳房MRI顯示了其之前狀態,和每天使用brava預擴張乳罩10小時後3周的差別。可以看出,乳房得到顯著的擴張,形成更大的血供和更充沛的受區基質,可以

放更多的脂肪移植物。血管的數量和大小明顯增加。

我們可以推測,外部擴張過程會通過五個途徑提升脂肪移植技術的效果:

  1. 有更大的潛在間隙,實現更大的移植。

  2. 減少對脂肪細胞的要求。

  3. 對內部的瘢痕和攣縮產生外部張力,從而可以控制乳房的形狀。

  4. 降低對比較費時的處理(如離心)的要求。

  5. 血管生成的效果可能增加受區的毛細血管密度和氧分壓,並提高移植的存活率。

在脂肪移植手術之前,通過外部擴張形成的乳腺實質間隙增加可以在出現很高的皮下間隙張力之前填充更多的脂肪。正是這個很高的間隙張力常會在傳統的脂肪移植技術中限制移植物的量。我們的全部近100例患者的外部擴張加脂肪移植經驗,顯示唯一一個最重要的決定最終增大的量的因素就是移植前的體積擴張。我們證明了擴張得越好,與越大的增大體積之間為線性相關。

擴張後大量移植的概念用圖解說明。最先顯示的是用脂肪移植物最大限度地充滿的組織塊;然後會過度填充,表現得過於臃腫;接下來暫時的立體牽拉在組織塊上完成,顯示能把更多的移植物植入擴大的和血管豐富的間隙里。

用brava預擴張發,是患者和擴張胸罩決定擴張得量,而不是靠注射的脂肪實現。在傳統的脂肪移植技術中,要求移植的脂肪通過四個關鍵途徑發揮作用:

  1. 要作為一個內部的正壓擴張器。

  2. 要靠擴散的營養存活5~7天。

  3. 最終和受區的毛細血管循環建立連接。

  4. 保持存活,並充當間隔移植物.

第一個要求,內部正壓擴張器,在理論上和其他三個要求是相悖的,可能導致脂肪細胞壞死。brava能減輕脂肪細胞的第一個負擔。

很多乳房表現出各種畸形,從很輕微的畸形、常未被發現的畸形、內部的韌帶收縮畸形,到結節性或嚴重基底受限的乳房等。一些更輕微的效果,如隱蔽的雙袋畸形,只能在做了假體隆胸手術,內部擴張和體積變化吧這些深層畸形突顯出來時才能看到。在脂肪移植術之前使用我們的外部預擴張系統在隆胸重塑方面有兩個價值的功能:

  1. 畸形,哪怕是很輕微的,都可以在患者進行任何手術干預之前都顯示出來。

  2. 在脂肪移植術期間,可以有選擇的利用經皮三維網鬆懈術或rigottomy技術釋放內部的瘢痕韌帶,如後文所述。

通過增加受區間隙,對濃縮脂肪的依賴降低,而這可能減少耗費時間、高速離心和注射器之間的脂肪轉移的需要。從我們的操作中排除高速離心的需要,具有以下優點:

  1. 不需要轉移到較小的注射器里,減少暴露在空氣中,潛在的污染可能少。

  2. 也可以注射濃縮較少的脂肪,因為在受區的間隙更多。

  3. 濃縮較少的脂肪能更好的散開,導致更少的移植物團塊形成。

  4. 濃縮較少的脂肪流動性更好,減少堵塞和減少潛在的細胞創傷。

  5. 脂肪移植的效果得到提高,可以讓醫生甚至在BMI較低的患者也能移植較大的量。

  6. 手術可能在兩個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使用brava系統預擴張受區可以把大量的脂肪移植這個技術從高速離心和其他可能的缺點中解放出來。

三、實驗結果

從2004年到2013年,邁阿密乳房中心和維羅納大學醫院共對476位女性的846隻乳房進行了565次超大容量自體脂肪移植隆乳術,其中294例患者採取Brava預擴張結合自體脂肪移植的隆乳術。

圖 / 34歲女性更年期乳房萎縮

圖 / Brava對乳房進行了600% 預擴張

圖 / 自體脂肪移植後 9 個月,每隻乳房體積增大 250ml

這次實驗其中處90位患者是因為假體取出後做的脂肪隆胸手術,從而不需穿配Brava以外,其他患者都需要穿戴Brava每天10小時,持續一個月,以誘發暫時性的皮下腺周組織的三維增大,形成基質血管化的移植物接受腔。研究者對受試者乳房的基礎水平、預擴張後、圍手術期間、術後的乳房體積和移植脂肪量進行記錄。

該研究平均隨訪3.5年。平均每隻乳房自體脂肪移植的量為346ml,術後6個月平均維持266ml的乳房體積增大。隨訪期間,未出現新確診的乳腺癌病例。研究認為,Brava預擴張或者乳房假體取出後,大容量、甚至超大容量的自體脂肪移植對於隆乳和乳房缺陷矯正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五、幹細胞隆胸

脂肪來源幹細胞是當今組織再生學科研究熱點之一。幹細胞由於強大的增殖能力及多項分化潛能為組織再生科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其中,胚胎幹細胞雖具有體外無限擴增而保持分化的能力,但其定向調控機制仍處於探索階段。成人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潛能,且來源可靠,是現今種子細胞領域研究的主題。

脂肪幹細胞來源於脂肪組織。現有研究顯示,其具有向脂肪細胞、骨細胞、軟骨細胞、肌細胞、內皮細胞、上皮細胞、神經元樣細胞、肝細胞、胰腺細胞等多胚層細胞分化的潛能。此外,脂肪幹細胞可以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尤其缺氧、腫瘤壞死因子一α和某些誘導分化因子可以誘發這些細胞因子的合成釋放,如肝細胞生長因子(H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胎盤生長因子(PGF)、轉化生長因子一β(TGF一β)、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一2(FGF-2)、血管生成素一1(Ang-1)。這些細胞因子有利於移植組織的再血管化,增加組織的成活率。因此,有學者提出,利用脂肪幹細胞促進脂肪移植物的成活,耐受移植中的缺氧過程,降低吸收率,從而實現遠期效果。

正常成人脂肪細胞直徑為70~90μm,肥胖者的脂肪細胞可以增大到直徑為130μ,m。同時,由於成熟脂肪細胞和前提脂肪細胞的有絲分裂,肥胖者的脂肪細胞數量也有所增加。脂肪細胞直接與臨近的毛細血管接觸而獲得營養支持。遊離脂肪移植時,再血管化發生於術後48小時之內。如果未能順利再血管化,移植的脂肪組織將壞死,從而引起移植相關的一些併發症。病理生理學認為:自體移植主要是一個損傷與修復的過程,同時不能排除引發白身免疫反應的可能性。因此,移植後的脂肪組織或細胞的存活,取決於局部血液循環重建的速度、數量和質量,以及自身對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而機體與移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則決定了移植物的最終轉歸。

理論研究顯示,脂肪幹細胞移植可能實現以下目標:

  1. 直接分化為脂肪細胞;

  2. 直接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增加移植組織的血供及成活率,降低吸收率;

  3. ADSC分泌的促血管生長因子誘發血管化;

  4. 保護移植物抵抗缺血再灌注損傷;

  5. ADSC分泌的細胞因子作用於受區組織,加速受區的創面癒合。然而,基於現有研究,脂肪注射移植細胞成活的具體機制、臨床如何控制ADSC的定向分化及ADsc的成活率仍然未知。

未來,我們需要更多的基礎研究及臨床多中心對照研究。

脂肪幹細胞注射隆胸手術的優勢:

  1. 無切口癌痕。

  2. 無人工材料相關併發症,如排異、包膜攣縮、材料變形破損、手感不佳等。

  3. 來源充足,無異體組織成分。

  4. 形態自然,理論上可隨年齡同步變化。

  5. 自體組織成分為最接近自身的隆乳材料,可以做到手感柔軟自然。

然而雖然幹細胞在再生醫學方面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在過去十幾年中,幹細胞研究也已經出現在使醫學革新的新技術的前列,但與之相對的是,目前世界各國政府都對幹細胞(特別是人類胚胎幹細胞)的研究卻一直抱著謹慎、甚至恐懼的態度,很少能有國家出台相關的一些政策法規給予支持。

我國也是對幹細胞抱著特別謹慎的態度,嚴令禁止一切有關幹細胞的商業行為,對專家學者關於幹細胞的科研項目審批也是嚴格控制。

但是政治家們無法澆滅科學家們對新事物的渴望和熱情,各國專家對幹細胞的研究仍在法律和道德的邊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果。

而目前國內市場的各類「幹細胞」產品和廣告鋪天蓋地。外用、口服、注射等各種劑型的產品應有盡有,無一例外都是未經過國家審批的產品,其中的其他成分是什麼,無人知曉。

或許只有當技術、倫理真正突破之後,一系列幹細胞的危險就能被一一規避,幹細胞技術才能真正進入臨床應用。

六、假體隆胸+自體脂肪隆胸

在假體隆胸手術後進行自體脂肪移植注射是一種具有吸引力而又有爭議的方法。

但是隨著對美學的要求逐漸增加,脂肪注射在改善隆胸手術後的外觀中體現出了一些優勢。

而假體隆胸主要存在的不足:胸骨區域的軟組織缺陷、乳房上部假體邊緣顯現以及乳房不對稱;內源性缺陷有包膜攣縮和兩乳間距過大;外源性缺陷包括腋前線下乳房表面凹陷。

小顆粒、定量脂肪移植讓矯正容量缺陷和輪廓畸形變得更加精確,尤其是單側隆胸手術後對乳房對稱性的調整。還有,自體脂肪移植以真正的軟組織來增大乳房體積,使隆胸手術後的乳房擁有自然得形態和質地。鑒於這些美學優點和固有的靈活性,可以針對不同的患者個體化的進行合理而適量的脂肪移植。

這項聯合技術的優勢在於:

可以完全覆蓋假體,防止假體邊緣的外露和乳房活動部分受限的不良現象。特別是對於體型偏瘦的患者,既不能做過大的假體,以防假體輪廓明顯或邊緣外漏也沒有過多的脂肪量來移植獲得足夠大的乳房。並且能對假體不對稱或選擇的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據其統計,大部分患者對假體隆胸手術形態其實都較為滿意,僅2.5%的美容就醫者因為邊緣輪廓明顯,需要Ⅱ期脂肪填充來改善。乳房注射脂肪的平均移植量是非常少的,只需要125ml。

七、brava+假體隆胸

與皮膚擴張器的原理相同,應用負壓吸引裝置對乳房進行負壓牽引,在壓力的作用下,乳房皮膚、腺體以及脂肪組織間隙首先被牽引擴大,然後才發生組織的增生。利用應力的牽拉作用,乳房結構的順應性發生了改變,乳房內組織間隙擴大,為乳房假體的植人提供了空間。特別是先天性乳房發育不良、皮膚彈性較差、組織緊密的患者,先行乳房牽拉後再植入乳房假體,可以提高假體隆乳的效果。

負壓吸引乳房增大裝置作為一種非手術乳房增大方法,已經成功地應用於臨床。該方法在理論與實踐上具備可行性,且操作簡便,併發症少。目前的主要問題是產品使用不夠方便,部分患者不能堅持。隨著產品的不斷開發與完善,其應用有著廣闊的前景。


推薦閱讀:

乳腺癌科普知識
已測量胸圍,怎麼知道自己穿多大的內衣?
這種胸部狀況該選什麼樣的內衣?

TAG:隆乳术 | 丰胸 | 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