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忙裡偷閒,認真讀完了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作者叫華杉,以前沒聽說過,但讀完之後,覺得真是不錯。雖然有可能每個人對孫子兵法的解讀不一樣,但他解讀的方式、內容,都深得我心。而且,行文不啰嗦,觀點論據有力,乾貨滿滿。
我個人大致能留下印象的,是十個方面觀點,特此寫出來,一起分享:
1)真正的英雄,沒有故事。
也就是所謂「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句話,本書中作者重複最多的,也是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善於打仗的人獲勝,沒有人誇他有先見之明,沒有人誇他用兵神勇,因為他用不著出師就取得了勝利,他的獲勝在都是計算好了之後,穩穩噹噹的勝利。
所以,孫子兵法的計,不是謀,不是出主意、想奇招;而是全面準確地計算敵我雙方實力的差異。孫子從五事七算的角度,把戰爭之前需要計算的事項一一列出,從實力計算中判斷戰爭勝負的可能性,由此算出這仗能不能打,不能打就要躲起來,不能有僥倖心理。
所以,真正的戰略,真正的勝戰,看上去往往平淡無奇,是沒有故事的。真正人生的贏家,也是看似平淡無奇,無故事,於外行看上去,一點熱鬧也沒有的地方,才能看到內行大門道,才能學到內行真本事。
2)先勝後戰。不勝不戰。
孫子兵法講以強勝弱,而不是以弱勝強。在計算好了之後,所有的舉措到位之後,認為自己有十足把握取勝之後,再去發動戰鬥。戰爭只是最後的結果,勝利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準備。沒有十足的把握取勝,就不要貿然發動戰爭。沒有把握取勝的時候,唯一做的就是等待,要能等待,能忍耐。敵人不失誤,我們就沒法贏。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3)要一戰而定,不要百戰百勝。
勝而不定的百戰百勝,勝利沒有意義。如果百戰百勝,都還不能定下大局,那麼這個「百勝」就是毫無意義的勝利。百戰百勝者,不是善戰者。只有一戰而定,徹底擊垮敵人者,才是真正的善戰者。
4)保全自己,轉化敵人,才是全勝。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好的兵法書,卻讓你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發兵,不要攻城。因為上策是攪亂敵人的部署,其次是擊毀敵人的聯盟,再其次是出兵,最後下策才是去攻城。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如果打贏了,自己「自損八百」,就要好好掂量是否需要打。所以,即使打得贏,也要算代價。要想辦法盡量保全自己,把敵人全部轉化成自己的力量,才是全勝。
5)百戰不殆的關鍵,在於強大自己。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關鍵,其實在於知己。因為你把敵人弄得再清楚,自己的手下如果都指揮不動,那麼「知彼」就毫無意義。所以,所有兵法的基礎,一定要先強大自己,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後,再去爭取勝利。
6)永遠讓自己佔據主動。
孫子說:「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永遠要佔據主動,而不要讓自己被動。所以,盡量要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永遠別讓敵人看出來你想做什麼,甚至不要讓任何人看出來你想做什麼。所以,以正合,以奇勝,分戰法是基本戰術原則。孫子還說:「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就是強調「避實擊虛」,順勢而為,發揮優勢,一擊中地。
7)領導者心裡要永遠裝著對方的利益。
孫子在管理上強調文武兼施,恩威並重,賞罰及時。立威的方面,要讓自己的士兵害怕自己,勝於害怕對手。獎賞的方面,一定要及時,殺敵靠憤怒,奪敵靠獎賞。所謂領導力,就是心裡裝著手下的利益,並且能讓對方清楚這一點。
8)假設自己是失敗一方。
每個人讀書,都是讀到了自己,讀到自己能對應上的。對不上的,你根本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讀書是觀照自己,我們對應自己的工作學習,放事上捉摸,自己提高。不要想當然地帶入勝利一方的角色和情緒,要注意反過來,把自己假設成失敗的一方,多想想如何避免失敗,才更能學到東西。
所以,走彎路也是一種路。花冤枉錢也是花錢。光有正面思考是不足的,必須找到那些反對的證據來不斷挑戰已有的理念和觀點,對其進行修正和完善。不走彎路,不花冤枉錢,永遠學不會如何去走正確的路,花正確的錢,得到真正的成功。
推薦閱讀:
※漢語的博大精深體現在哪些方面?
※剛開播就炸到9.5分,你居然還沒看這部神劇?
※我看完《大話西遊3》回來了
※直男癌會傳染,真的
※一生投資的負債規劃(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