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供奉菩薩的水果比自己留下的水果要壞得慢?
這可真有點兒可怕 好幾次了
因為家裡父母信佛教而我信天主教。每逢過天主教的一些小的慶祝日比如各種水果日的時候父母也就順帶著把買來的水果給菩薩供奉著。 然而每次並不是所有水果都能吃完,長時間下來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每次供給菩薩的水果時間再長都是有那麼一點兒皺皮 但絕對不會壞,最後再吃的時候反而還是甜的。然而不供菩薩的水果沒過幾天就壞了而且壞的很徹底。 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這和水果的種類無關。。蘋果如此,葡萄如此,桃子如此,只要可以供的東西,總是菩薩那裡供的時間再長也還能吃,而自己留下的保存的再好 壞的依然很快很徹底。我做過對照試驗:
因為我家供奉的菩薩位置有講究。 ?在相同房間遠離佛龕的平行位置放置桃子一枚(設為A),在不同房間的平行位置放置桃子一枚(設為B),一個星期後,A和B都壞了;然而菩薩佛龕里的桃子只是皺皮,吃起來卻還有甜味;【改放桃子兩枚或多枚效果依然一樣】?去掉佛龕只留下菩薩,重複上述實驗並增設放置於不同位置的桃子C和置於佛龕里的桃子D,然而效果就是菩薩的供品壞的慢。Attention!1、我是文科生,實驗不周到的地方歡迎指出;2、我是天主教徒,不信佛教,不是像之前給大家講的時候大家懷疑我做宣傳,也沒必要,只求大家科普一下,因為真的很奇怪;3、本來想上圖,但是父母說不能給菩薩拍照。----------------------------------------
求大師指導,真的很好奇。射射大家!
水果腐壞的重要原因:乙烯(g,可燃)
成熟的水果會產生乙烯,乙烯越多水果越熟,越熟產生乙烯就越多,最後腐壞變質。
1、供奉的果子所處的位置一般通風性好,乙烯不易積存。
2、由於燃燒蠟燭的原因,也會使產生的乙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禮佛都要燃香,香火的煙氣使微生物繁殖環境變差,可以起到一定的殺菌效果騷年!實驗精神和探究精神兼具!!!我就喜歡這樣的孩紙~哈哈哈
題主一定要做對比試驗的話可以這樣:
A 水果放在佛龕供奉
B 水果仍放在袋子里,並在袋子里放一塊浸過高錳酸鉀的濕紙巾(作用是吸收乙烯)如果你不信,請翻看人教版必修二化學課本第五章第三節的內容~
~~~~~~~~~~~~~~~~~~~~~~我是7月3日補充評論區答案的分界線~~~~~~~~~~~~~~~~~~~~~~
評論區有人有異議說:成熟和腐爛是兩個過程。
下面將該過程具體說明:
乙烯是導致植物衰老的重要激素乙烯是導致植物衰老的重要激素乙烯是導致植物衰老的重要激素乙烯的產生伴隨植物的一生
之所以大家關注成熟,是因為這個過程最直觀。
那乙烯是如何產生的呢?
在果實成熟時期植物各個部位幾乎所有細胞都會或多或少的合成乙烯來促進果實成熟,具有活躍的分生分裂功能的細胞產生的會比較多~植物體內乙烯的合成多少主要由 ACC 合成酶(ACS)和 ACC 氧化酶(ACO)這兩種酶的活性大小決定,而這兩種酶的活性大小主要取決於控制這兩種酶合成基因在mRNA水平上表達量的多少。乙烯含量加劇引起呼吸躍變現象,呼吸躍變是果實可食用程度的標誌
有人就說了,那我家的獼猴桃就一直也很新鮮啊?!這是怎回事?
因為不同水果產生乙烯及後續反應都是有差別的。
所有的的果實(包括香蕉)在成熟過程中都會產生乙烯
香蕉、番茄、蘋果等果實為呼吸躍變型果實,就是在果實成熟到衰老過程中,呼吸強度會急劇上升(香蕉躍變高峰時幾乎是躍變前的10倍),達到高峰後便轉為下降。一旦當果實進入呼吸躍變期,耐貯性急劇下降。植物自身有乙烯(天然氣體植物激素)合成系統,所有的果實在發育期間都產生微量乙烯,但躍變型果實如香蕉所產生乙烯的量比非躍變型果實多得多,內源乙烯的量在躍變前後的變化幅度很大。香蕉果實中乙烯的釋放高峰明顯早於呼吸高峰,內源乙烯積累到一定限值,就會自身催化,產生更多的內源乙烯,誘導呼吸躍變和完熟期生理生化變化的出現,也就是果實的充分成熟和衰老。那麼呼吸躍變後水果就不耐放了是為什麼呢?
成熟和腐壞有人在評論區已經說明了。
水果成熟前:你摘一和蘋果,咬一口…呸!又硬又澀,大多數微生物也跟你的舌頭一樣受不了這種環境啊。
水果在乙烯作用下成熟後:多糖轉化為葡萄糖、果糖等,PH變化、口感更甜、液泡增大、水分增多、會更易被微生物利用。
人家真的只是個高中化學老師啊,還要查文獻才答得出這些,全程手機碼字也不會加黑體重點難突出,大家湊合看吧…
嘖嘖嘖,想想還有點佩服自己呢~真的不是因為把外觀最完整、看起來最好的果子供起來的原因?對於多數信眾而言,稍微有破損,或者壓壞跡象的水果,怎麼可以給菩薩供起來呢?當然要挑最好的。於是挑剩下的總是這裡、那裡有點瑕疵,譬如已經開始熟透發軟了,或者破了個小口之類。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對照實驗。
嚴肅的回答:問為什麼之前先問是不是。
是不是的問題應該由隨機對照試驗來回答,你自己做的試驗問題很大。
首先,水果你是否隨機入組了?擺在菩薩面前的控制組水果和對照組水果的外傷程度、新鮮程度是否一致?
其次,試驗組水果和對照組水果擺放的位置除了佛像外是否有其它差異?如溫度,清潔程度,濕度,光照等等,是否有差異?
再次,樣本量是否達到了統計學要求的最低?有沒有選擇合適的統計學方法進行假設檢驗?
還有,你對水果腐爛速度的評價有無客觀標準?比如表皮萎縮程度,內部糖分對酒精的轉化率,等等。
最後,這種研究者有預設立場的研究,應該採取盲法,比如說把佛像和奧特曼像分別用紅布遮起來,按照一樣的流程燒香上貢,標記為A組和B組,一次開盲做出AB組的比較,二次開盲搞清楚誰是試驗組誰是對照組。
當然還有很多,比如說第三方的監查,完整的可追溯的原始記錄,等等。
因為佛像影響水果腐爛的速度是一個顛覆性的研究,所以以上只是最低要求,做到了,發表出你的方法,再讓別人重複,多個人得出了同樣的陽性結論,才算勉強解決了是不是的問題。
然後你才能來問為什麼,這個為什麼才有實際意義。
在這之前,對這個為什麼我只能回答:呵呵。真的很認同樓主這種通過實驗來認識問題的方式。聽樓主這麼一說,我突然也覺得我奶奶家供奉玉皇大帝的水果壞的慢……咳咳咳,這麼多答案,沒有一個是幫樓主點評和設計實驗的啊。那我就來設計一個簡單的雙盲對照試驗來解決樓主的難題吧。
實驗目的:研究供奉菩薩的葡萄是否比正常的水果壞的慢。
實驗材料:葡萄100枚,樓主一枚,樓主的親戚or朋友or同學5枚(最好為無神論者)。
誤差控制措施:不能給供奉的菩薩點熏香,確保菩薩的周圍環境和對照組周圍環境(比如溫度,濕度,風力大小等)基本一致。如果有條件的話,樓主可以買溫度計和濕度計來確保這一點。
實驗步驟:
A:去樓下超市挑100個葡萄,這100個葡萄最好色澤味道和成熟度差不多。
B:將50個葡萄放在菩薩前面的供奉托盤裡,另將50個葡萄放於離菩薩不遠的托盤裡,兩托盤間距不要過遠,以免周圍環境差距過大。葡萄要攤開放,不要重疊,保持均勻。
C:等一個星期。
D:將100枚葡萄隨機編上號貼上去(比如,23457號是供奉菩薩的,1689和10號是對照組,記得要完全隨機!最好使用打亂了抽籤的方式)。然後請你的5個小夥伴到你家,給每個小夥伴分20個葡萄(10枚供奉組,10枚對照組),讓他們從這20個葡萄里挑出壞的較快的10枚。注意,一定是由小夥伴當判斷人,不能由樓主自己來當判斷人。而且,小夥伴一定要獨立做判斷,在判斷葡萄的時候,樓主一定不要出現在小夥伴的面前,以免給予小夥伴心理暗示。這點非常重要!
E:計算小夥伴指出的壞的最嚴重的10個葡萄中,有多少是對照組,有多少是供奉組。比如有12個對照組,8個供奉組,那麼小夥伴判斷的準確率就是百分之60。這樣,我們可以得到5組準確率數據。計算5組準確率的平均值與方差。
F:下面就是利用統計分析來分析數據啦,有點理論化,不太好講了。樓主如果做出數據後私信我一下幫你analysis哈~
你題目的意思就是供奉給菩薩的果子壞的慢……那麼你對照時應該把最重要的變數改一下啊,就是把菩薩去掉或者換成關二爺
真巧,前幾天剛好看到貼吧有人做類似的實驗,覺得結果挺有意思的。
這個是一個人做的阿彌陀佛名號延緩食物腐壞之實驗這個是之後另一個人跟著做的【宗教文字延緩食物腐爛實驗之一】【香蕉】【宗教文字延緩食物腐爛實驗之二】【米飯】目前來看還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實驗簡陋,可重複性很差,但是靠多親自動手,不斷重複實驗完善實驗方法來尋找事物規律還是具有科學精神的,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並不意味著不值得繼續探究。迷信是什麼,不通過實踐只靠道聽途說來下結論才是真迷信。我並不覺得嘲笑題主的人比題主更有科學精神。
姑姑家信佛,一整天,香火不斷。經常供奉很多水果。吃的時候會發現供奉過的水果「香」味很重,甚至果肉深處都有那個味道,這個是指上的那個點的香。這些水果的表面摸起來就會像有一層臘,個人覺得,水果壞的慢了和這個臘有關係。為什麼有這個臘,並不清楚,但應該和那個香有關係。馬了明天查一查。
點香熏的吧?
「一日一換,與水相同,皆須清凈,虔誠供養,不得有疤」
所以樓主應該每天24小時盯著看,沒準供菩薩的水果每天都被你爸媽換上了新鮮的。供台的原因吧,通風且乾燥確實壞起慢。話說我不太喜歡和信教的人交流
佛龕周圍的環境因為香火的原因和對照組的不同.主要體現在空氣上.
建議你做這個實驗:煮點糯米,放到4個瓶子里,放酒麴,封口。1瓶放普通位置做對照,1瓶放到佛龕,1瓶你對著念哈里路亞,1瓶每次你心情差的時候對著罵。期望的實驗結果:虔誠的心可以讓酒麴純淨髮酵,咒罵會惡化,對照瓶做參考。
雖然實驗做得還不是很好(變數控制不到位,兩邊應該除了一個供菩薩一個供奧特曼之外全部一樣,不能說放的位置有很大差別、容器不一樣、水果品相不一樣)
但是現在連信教的文科生也開始做對照實驗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讓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題主既然是天主教的,那麼不妨增加一組供奉耶穌的,看看耶穌和菩薩誰的法力更高強。你在宣講邪教!在胡說,騙人。你的思想完全違背了大乘佛教經典【大般若經 】。
為什麼供奉菩薩的水果比自己留下的水果要壞得慢?修改
這可真有點兒可怕 好幾次了
因為家裡父母信佛教而我信天主教。每逢過天主教的一些小的慶祝日比如各種水果日的時候父母也就順帶著把買來的水果給菩薩供奉著。
然而每次並不是所有水果都能吃完,長時間下來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每次供給菩薩的水果時間再長都是有那麼一點兒皺皮 但絕對不會壞,最後再吃的時候反而還是甜的。然而不供菩薩的水果沒過幾天就壞了而且壞的很徹底。
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這和水果的種類無關。。蘋果如此,葡萄如此,桃子如此,只要可以供的東西,總是菩薩那裡供的時間再長也還能吃,而自己留下的保存的再好 壞的依然很快很徹底。
回答
你在宣講邪教!在胡說,騙人。你的思想完全違背了大乘佛教經典【大般若經 】。
大般若經 天帝品 不應住預流果 不應住菩薩福田 一切法無所住非不住 如來之心不住真如 以真如等不可得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八十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四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預流果是無為相,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是無為相。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獨覺菩提是無為相。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為相。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預流是福田,不應住一來、不還、阿羅漢是福田。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獨覺是福田。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菩薩、如來應正等覺是福田。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初地殊勝事,不應住第二地乃至第十地殊勝事。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初發心已便作是念『我當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不應住初發心已便作是念『我當圓滿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圓滿四靜慮』,不應住『我當圓滿四無量、四無色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圓滿八解脫』,不應住『我當圓滿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圓滿四念住』,不應住『我當圓滿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圓滿空解脫門』,不應住『我當圓滿無相、無願解脫門』。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修加行既圓滿已,當入菩薩正性離生』,不應住『我已得入正性離生,當住菩薩不退轉地』。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圓滿菩薩五神通』,不應住『我當圓滿五神通已,當游無量無數世界,禮敬瞻仰供養承事諸佛世尊,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廣為有情宣說開示』。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嚴凈如十方佛所居凈土』,不應住『我當成熟諸有情類,令得無上正等菩提、或般涅槃、或人天樂』。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往詣無量無數諸佛國土,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諸佛世尊,復以無邊華香、瓔珞、寶幢、幡蓋、衣服、卧具、飲食、燈明,百千俱胝那庾多數天諸伎樂及無量種上妙珍財而為供養』,不應住『我當安立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令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成辦清凈肉眼』,不應住『我當成辦清凈天眼、慧眼、法眼、究竟佛眼』。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成辦究竟圓滿神境智通』,不應住『我當成辦究竟圓滿天眼、天耳、他心、宿住、漏盡智通』。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成辦佛十力』,不應住『我當成辦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成辦無忘失法』,不應住『我當成辦恆住舍性』。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成辦一切智』,不應住『我當成辦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成辦一切陀羅尼門,於無量無邊所作事業總持自在』,不應住『我當成辦一切三摩地門,於無量無邊等持差別遊戲自在』。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成辦三十二相所莊嚴身,令諸有情見者歡喜』,不應住『我當成辦八十隨好所莊嚴身,令諸有情觀無厭倦』。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此是隨信行者,此是隨法行者,此是第八補特伽羅』,不應住『此是預流果,此是極七返有』,不應住『此是家家,此是一間』,不應住『此是齊首補特伽羅,乃至壽盡煩惱方盡』,不應住『此是預流定不墮流法,此是中間般涅槃法』,不應住『此是一來向,此是一來果,一來此間得盡苦際』,不應住『此是不還向,此是不還果,往彼方得般涅槃者』,不應住『此是阿羅漢向,此是阿羅漢果,現在必入無餘涅槃』,不應住『此是獨覺向,此是獨覺果,現在必入無餘涅槃』,不應住『此是超聲聞、獨覺地,住菩薩地者』。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具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覺一切法一切相已,永斷一切相續煩惱及諸習氣』,不應住『我當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妙法輪作諸佛事,度脫無量無數有情,令得涅槃畢竟安樂』。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善修四神足已,安住如是殊勝等持,由此等持增上勢力,令我壽命如殑伽沙大劫而住』,不應住『我當獲得壽量無邊』。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成就最勝圓滿三十二種大士夫相,是一一相百福莊嚴』,不應住『我當成就最勝圓滿八十隨好,一一好中有無數量希有勝事而為莊嚴』。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安住一嚴凈土,其土寬廣,於十方面如殑伽沙世界之量』,不應住『我當安坐一金剛座,其座廣大量等三千大千佛土』。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我當依止大菩提樹,其樹高廣,眾寶莊嚴。所出妙香,有情聞者,貪、瞋、痴等心疾皆除,無量無邊身病亦愈』,不應住『有情聞此菩提樹香,離諸聲聞、獨覺作意,必得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色名聲,無受、想、行、識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眼處名聲,無耳、鼻、舌、身、意處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色處名聲,無聲、香、味、觸、法處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眼界名聲,無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耳界名聲,無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鼻界名聲,無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舌界名聲,無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身界名聲,無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意界名聲,無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地界名聲,無水、火、風、空、識界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苦聖諦名聲,無集、滅、道聖諦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無明名聲,無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內空名聲,無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真如名聲,無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布施波羅蜜多名聲,無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四靜慮名聲,無四無量、四無色定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八解脫名聲,無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四念住名聲,無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空解脫門名聲,無無相、無願解脫門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五眼名聲,無六神通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佛十力名聲,無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無忘失法名聲,無恆住舍性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一切陀羅尼門名聲,無一切三摩地門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一切智名聲,無道相智、一切相智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聲聞乘名聲,無獨覺乘、無上乘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預流及預流向果名聲,無一來、不還、阿羅漢及一來、不還、阿羅漢向果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獨覺及獨覺菩提名聲,無菩薩、如來及菩薩、如來法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極喜地及法名聲,無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及法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住『願我當得凈佛土中無異生地及法名聲,無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及法名聲』。何以故?以有所得為方便故。所以者何?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覺一切法都無所有,名字音聲皆不可得。憍屍迦,是為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多如所應住、不應住相。
「憍屍迦,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多隨所應住、不應住相,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如是學。」
時,舍利子作是念言:「若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不應住者,云何應住般若波羅蜜多?」
具壽善現知舍利子心之所念,即謂之曰:「於意云何?諸如來心,為何所住?」
舍利子言:「諸佛之心,都無所住。所以者何?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色,不住受、想、行、識。何以故?以色蘊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眼處,不住耳、鼻、舌、身、意處。何以故?以眼處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色處,不住聲、香、味、觸、法處。何以故?以色處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眼界,不住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眼界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耳界,不住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耳界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鼻界,不住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鼻界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舌界,不住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舌界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身界,不住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身界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意界,不住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以意界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地界,不住水、火、風、空、識界。何以故?以地界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苦聖諦,不住集、滅、道聖諦。何以故?以苦聖諦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無明,不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何以故?以無明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內空,不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何以故?以內空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真如,不住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何以故?以真如等不可得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八十一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五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布施波羅蜜多,不住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以布施波羅蜜多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四靜慮,不住四無量、四無色定。何以故?以四靜慮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八解脫,不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何以故?以八解脫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四念住,不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何以故?以四念住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空解脫門,不住無相、無願解脫門。何以故?以空解脫門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五眼,不住六神通。何以故?以五眼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佛十力,不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何以故?以佛十力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無忘失法,不住恆住舍性。何以故?以無忘失法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一切陀羅尼門,不住一切三摩地門。何以故?以一切陀羅尼門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一切智,不住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以一切智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聲聞乘,不住獨覺乘、無上乘。何以故?以聲聞乘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預流及預流向果,不住一來、不還、阿羅漢及一來、不還、阿羅漢向果。何以故?以預流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獨覺及獨覺菩提,不住菩薩、如來及菩薩、如來法。何以故?以獨覺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極喜地及法,不住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及法。何以故?以極喜地等不可得故。
「善現,如來之心不住異生地及法,不住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及法。何以故?以異生地等不可得故。
「如是,善現,如來之心,於一切法都無所住亦非不住。」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色非住非不住,於受、想、行、識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色蘊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眼處非住非不住,於耳、鼻、舌、身、意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眼處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眼界非住非不住,於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眼界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耳界非住非不住,於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耳界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鼻界非住非不住,於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鼻界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舌界非住非不住,於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舌界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身界非住非不住,於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身界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意界非住非不住,於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意界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地界非住非不住,於水、火、風、空、識界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地界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苦聖諦非住非不住,於集、滅、道聖諦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苦聖諦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內空非住非不住,於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內空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真如非住非不住,於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真如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布施波羅蜜多非住非不住,於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布施波羅蜜多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四靜慮非住非不住,於四無量、四無色定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四靜慮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八解脫非住非不住,於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八解脫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四念住非住非不住,於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四念住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空解脫門非住非不住,於無相、無願解脫門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空解脫門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五眼非住非不住,於六神通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五眼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佛十力非住非不住,於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佛十力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無忘失法非住非不住,於恆住舍性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無忘失法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一切陀羅尼門非住非不住,於一切三摩地門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一切陀羅尼門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一切智非住非不住,於道相智、一切相智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一切智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聲聞乘非住非不住,於獨覺乘、無上乘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聲聞乘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預流及預流向果非住非不住,於一來、不還、阿羅漢及一來、不還、阿羅漢向果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預流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獨覺及獨覺菩提非住非不住,於菩薩、如來及菩薩、如來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獨覺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極喜地及法非住非不住,於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及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極喜地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異生地及法非住非不住,於種性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及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異生地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多隨非住非不住,以無所得為方便,應如是學。」
時,具壽善現謂舍利子言:「如是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同如來於一切法都無所住亦非不住。所以者何?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色處非住非不住,於聲、香、味、觸、法處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色處等無二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住般若波羅蜜多,而於無明非住非不住,於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亦非住非不住。何以故?以無明等無二相故。
樓主把菩薩雕像換成我的照片再做一次實驗
缺乏對照組。你可以再擺一尊奧特曼或者是喜羊羊,在他跟前用同樣的盤子和水果同時做實驗,一般需要至少三個對照組,然後連續重複至少三次,就能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了。
另外,考慮到佛菩薩對貢品只是吸收其精氣,被吸收了精氣的水果理論上應該壞的更快才對,因為他精氣被吸了唉?所以如果貢品長期不壞,這極有可能證明了菩薩他老人家長期沒來。理論上還有一位凈壇使者負責菩薩享用之後善後把貢品享用完——沒錯就是八戒師兄,莫非說明他也沒來?不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