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主丨不抓Pokemon抓怪獸,亞當·格林與他的骨髓世界

當提到亞當·格林(Adam Green)時,或許不少恐怖影迷的第一反應是他在《短柄斧》(Hatchet)系列裡把血漿與殘肢玩得不亦樂乎;稍微對他有所關注的可能還會注意到幾年前召集了諸如肖恩·阿什莫之類的歐美新生代熱門明星主演的《冷凍》(Frozen)也是亞當導演的作品;在那部傳承了B級惡趣味精神和充滿午夜場電影情懷的分段式電影《驚叫大電影》(Chillerama)里他也執導了其中一個關於科學怪人的黑白短片;他早期還有一部《往事不堪回首》(Spiral)就顯得比較冷門了;此外他還擔任了《格蕾絲》(Grace)的製片,而在去年眾多恐怖片大咖合作狂歡的《萬聖節傳說》(Tales of Halloween)里也出現了他的身影。

其實在這之前我對亞當導演的了解和關注也就止於這些,直到去年那部《挖骨髓》(Digging Up the Marrow)才徹底讓我走進了這位導演豐富的世界。《挖骨髓》是部虛實參半並且稍有些傳記味道的偽紀錄片,主要講述了亞當導演與一位聲稱自己能夠證明怪物確實存在的退休警官共同尋找怪物的故事,如果單純當做消遣時間的恐怖片來看也許很多人會失望,因為它不像大多數偽記錄恐怖片那樣強調緊張刺激的觀影體驗和驚悚恐怖的氛圍呈現。

不過有意思的是,電影在某些方面其實跟最近大熱的遊戲Pokemon Go有點相似之處,比如兩者都帶有些九十年代的懷舊意味,在內容上都是關於捕獲怪物/精靈,而且這些怪物/精靈都是被設定隱藏在現實社會當中,狂熱愛好者們或多或少都會希望或者相信這些是真實存在的。大家如果能感受到用手機抓精靈的樂趣,也就不難感受到電影中的角色尋找怪物時的樂趣所在,電影可以算是我們恐怖片迷版本的Pokemon了。

而亞當導演在影片中除了表達自己的怪物情懷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影迷福利,比如一些私人情結的東西和能夠深度挖掘的梗與彩蛋。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除了將這些匯總以外,更多的還是想從電影的鏡頭與細節去慢慢解讀亞當·格林。

首先去了解的是電影中出現的亞當導演自己成立的電影公司ArieScope。該公司成立於1998年,不僅發行過恐怖電影與眾多短片,還有原創的劇集、播客與網路節目。從98年開始,每年為了紀念公司的成立日和表達自己對萬聖節的喜愛,亞當導演都會帶上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拍攝萬聖節主題的短片,並秉持著「一夜之內,沒有預算,純屬娛樂」(One night, no budget, and just for fun)的原則。

從地理上來說公司雖然坐落於好萊塢,但在風格上卻是獨立於好萊塢之外的存在,它沒有好萊塢那樣有著主流的大眾群體,也沒有好萊塢一貫的大製作,相比之下它更顯得是屬於自己的小世界,有著小部分的影迷群眾而已。而說到公司名字的由來,其實不過是因為亞當導演與他另一位合作的好友Will Barratt碰巧都是Aries(白羊座)罷了。

Will Barratt是亞當導演早期在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台工作時候認識的電影攝影師,兩人成為好友以後,亞當導演表示了希望能一起合作開獨立電影公司的想法,儘管Will的初衷只是想做一名攝影師而已,但最終還是被亞當導演說服。到目前為止,ArieScope發行的所有影視作品都是由Will Barratt擔任攝影的工作,包括《挖骨髓》也有他露面的機會,可以說他是一路陪著亞當導演到現在。

公司成立初期,他們兩人的工作主要是拍攝一些短片,並沒有真正開始他們的電影事業。期間,亞當導演還做過一些零散的工作,比如去酒吧做DJ等。公司成立後的第一部長片是他們兩個向時代華納借了400美元拍攝的愛情喜劇《咖啡與甜甜圈》(Coffee & Donuts),囿於成本他們甚至不敢加入插曲,因為沒錢買版權,但就是這樣一部低成本電影成功令亞當導演開始受到關注。

《咖啡與甜甜圈》的情節與靈感來源於亞當導演高中的真實經歷:在他高中第三年的時候,他和好友Steve打算一起弄個晨間廣播電台節目,名字就叫Coffee & Donuts,主要內容就是放放他們喜歡的重金屬音樂(比如Twisted Sister、Metallica、槍炮玫瑰之類的),或者說些逗人的段子(比如節目其中一個環節叫「今日星座運程」,亞當導演曾裝出非常沮喪的口吻說:「射手座的人今天都會死掉。」)

說回《挖骨髓》來,電影最大的彩蛋之一應該就是各路恐怖電影藝術界的大咖們的出鏡,採訪他們聊聊對怪物的看法,或者友情捧場客串一下。不難看出亞當導演在恐怖電影圈子裡還是混得很好的,尤其是自己作為晚輩,還能邀請到老一代的恐怖片導演出面。

在戲外,亞當導演同樣與不少大師級別的老恐怖片導演長輩們有過來往或者合作,比如韋斯·克雷文,喬治·A·羅梅羅,斯圖爾特·戈登等。

雖然相比於這些老牌導演,亞當導演的影響力沒有他們那麼大,但他對恐怖片的熱愛程度完全不輸於他們,這一點可以很明顯地從《挖骨髓》里工作室的各種裝潢擺設看出。比如這個鏡頭裡就有很多有趣的點,亞當導演展示自己的粉絲送來的禮物,左後方有個帶口枷的Michael Myers面具,身後的柜子上還能看見各種星戰或者恐怖片主題的手辦玩具,下方那排還有《月光光心慌慌》的全套碟。

亞當導演身後可見《猛鬼街》的Freddy和《月光光心慌慌》的Michael的玩具以及《十三號星期五》Jason的面具,牆上的各類海報包括有自己的作品《短柄斧》,畫面右方還有亞當導演2012年推出的恐怖情景喜劇《霍利斯頓》(Holliston),目前已經出了兩季,而霍利斯頓也是他從小成長的地方。

張貼板上是零零碎碎的照片與報刊雜誌剪紙,其中VARIETY字樣的剪紙來自美國《綜藝》雜誌,這讓我想起亞當導演零七年曾在《綜藝》訪談中說過一句話:

「Remember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re not curing cancer. We』re just making life more entertaining before we get cancer.」

(要記住,說到底我們不是在治癒癌症,我們只是在得癌症之前讓生活過得更有意思。)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搶鏡的恐怖電影主題tee恤;

《短柄斧》系列是亞當導演最為滿意的作品之一,當然也是他最為有名的代表作。就像他會如此喜歡各種恐怖片的經典熒幕形象一樣,他在《短柄斧》里也塑造了一個恐怖惡魔角色Victor Crowley,其實這個點子早在他八歲參加夏令營的時候就想出來了。和其他忙著做手藝或者嘗試初吻的孩子不同,那時候的他著迷於流傳在夏令營間的怪物殺手傳說。別的孩子越怕,他偏偏越好奇。漸漸地,這個想法影響著他直到06年終於推出了《短柄斧》。

我們可以暫時不談及這些彩蛋式的驚喜,就單單從《挖骨髓》的劇情本身來說,亞當導演也是加入了不少值得玩味的小細節,這些細節都能夠反映亞當導演的用心。電影中那位退休警官的角色Dekker由恐怖片常客雷·懷斯(Ray Wise)飾演,其中有個鏡頭展示了Dekker家裡的牆上貼滿了類似情報的圖片與新聞剪紙,增加了真實感,觀眾也能大概地窺測到一些怪物形態,比如鏡頭右上角畫著戴面具偽裝的怪物就是電影后面出現的怪物的一個雛形草圖。

還有在電影里的其中一次採訪,亞當導演身後也有另一個怪物形態的雛形草圖。其實從官方發布的造型概念圖來看,Alex pardee還是設計得非常細心的,但遺憾的是,影片里最終成品的呈現效果就有點差強人意了。

此外,電影還呈現了亞當導演的一些私生活。他喜歡小動物,尤其喜歡他家的狗Arwen,除了在《挖骨髓》里特地為它留出鏡頭以外,平常工作、活動出席、簽名會、做節目等等都不忘帶上自己的愛犬,簡直是自己的心頭肉。

按照導演自己的說法,Arwen已經陪伴他度過了很多人生難關。他對小動物的愛護還不止於此,去年三月他還在出席電影宣傳活動期間幫助了一個約克夏犬救助站籌集了超過7000美元的資金。其實他03年還養過一隻叫做Perry的貓,但在去年感恩節晚上已經去世了。

電影中有段情節是在亞當導演的家裡拍攝的,他的妻子也客串了一下,但可惜的是,在電影還未正式發行之前,他與妻子離婚了。那段時期的亞當導演非常難過沮喪,他甚至想要把電影中關於妻子出鏡的畫面全部剪掉,但他的好友勸阻並開導了他。

同一年,亞當導演的好友、美國金屬樂團GWAR主唱Dave Brockie去世了,他以一身厚重古怪的恐怖造型著稱,除了在《挖骨髓》中客串以外,還在亞當導演的美劇《霍利斯頓》里飾演主角的假想外星人好友。這兩件事對當時的亞當導演打擊特別大,《挖骨髓》的製作進程也因此受到影響,如今我們透過鏡頭感受到的是亞當導演的熱情與投入,但這部作品的背後卻有著亞當導演不堪回首的回憶。

通過《挖骨髓》這部電影作為線索,自己也慢慢地對亞當導演幕後的事了解更深。除了致力於恐怖影視作品這方面的探索以外,就像我前文提到的,他還在節目方面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嘗試,比如他主持了一檔網路節目叫Adam Green"s Scary Sleepover,每集都請來各種恐怖電影的導演和演員上來坐在沙發上促膝傾談,包括緹·威斯特(Ti West)、拉齊·馬凱(Lucky McKee)等一些新生代的恐怖片導演都有上過節目,有點睡衣派對(slumber party)的意思;還有一檔邀請娛樂圈的藝人來聊聊自己的恐怖親身經歷的節目Horrified;更有訪談類的播客節目The Movie Crypt等等。

他愛別人的恐怖片,也愛自己的恐怖片。亞當·格林不僅是一位恐怖片導演,更多的是以自身作為恐怖影迷這樣的身份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他不像別的恐怖片導演那樣嚴肅,而是以一种放松心態與娛樂精神拍攝恐怖片,並將那些恐怖片相關的種種情懷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里去。很多恐怖片導演只是「擅長」拍恐怖片,並不一定「痴迷」於恐怖片,但像亞當導演這樣戲內戲外都飽含熱情的發燒友估計就很少了。

亞當導演在《挖骨髓》里把怪物隱居的地下世界比喻成骨頭下的骨髓,其實這樣的一個骨髓世界也是他本人內心世界的一種映射:不依附於主流而存在。他的很多所作所為或許就如同電影中的怪物那樣不被大多數人所理解,但能夠理解他的人無不被他這種特立獨行的精神所吸引、所感動。

如今已經邁入四十歲行列的他或許仍會想起八歲那年在夏令營的某個夜晚小心翼翼地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從此他就變得如此與眾不同。哪怕他拍的作品還是依舊評價不堪,總有這麼些跟我一樣的觀眾會去喜歡和欣賞,他也依舊滿懷真誠與熱忱去創造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去堅守自己的道路。這條道路將通往一個不為人所知的世界,一個流淌著無限的可能性的驚異世界。

(完整豆瓣原稿:亞當·格林與他的骨髓世界)

推薦閱讀:

70餘部電影混戰暑期檔:國產驚悚片逆襲喜劇片,三部大片20億保底成功幾何?
這波西班牙恐怖盤點,你只能透過指縫看
睡前故事(接龍):死神來惹
有趣,好玩的鬼玩人。
今天我要放一部恐怖片,夠酸爽!

TAG:恐怖电影 | 恐怖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