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分析一下北京的植物分布與種植?

因為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比較近,經常去裡面玩,可是發現為什麼不在健身步道兩旁種植長的快而且樹冠也比較大的槐樹?因為感覺樹冠比較大可以遮蔭,而是發現總是會有一些矮矮的花啊什麼的,還是東種一棵這個西種一棵那個,雜亂無章,後來發現其實北京整個城市的植被都是亂七八糟的,像遮蔭的大樹很少,反而喜歡種銀杏,印象中銀杏樹長得很慢,稀稀拉拉的也不遮蔭,請問能不能分析下真的有專門負責北京的植被規劃的嗎?還是真的是亂種一氣,我也知道一個城市的植物種植應該多樣化,可不能設計的好看點嗎?


先吐槽奧森的種植設計吧,中國風景園林研究中心做的施工圖。

個人觀察有幾個大問題:

1、功能缺失

功能是最基礎的要求了。

首先,沒做好遮蔭。

中國是大陸性季風氣候,跟歐洲不一樣。北京夏季炎熱,陽光暴晒,而奧森大部分的喬木都種在主幹道10m開外,典型的平面圖思維。要遮蔭,對不起,你得先踐踏草坪。夏天逛過奧森的人都知道有多煎熬。

其次,缺乏細部空間設計,沒有用植物材料分割好小空間、半私密空間。

說好的小中見大呢?

當你想去森林公園獨自沉思的時候,或是想和小夥伴單獨聚一聚的時候,你會發現竟然找不到合適的半私密空間。總不能都讓人跑到小樹林里去吧?

這一點上,我只能說做施工圖的確實很偷懶,把主要的種植結構畫完就撒手不管了。總體上,奧森的作法是空間有放無收,有主旋律無小插曲,缺乏宏大與細膩的對比。

在空間營造上,北京建國以後建的的老公園做得不錯,比如陶然亭、紫竹院、柳蔭、植物園。雖說園子面積可以不大,但空間的維數卻很高,讓人覺得有很多去處很有逛頭。

2、師法不自然

植物多樣性貧瘠。既然是森林公園,就要儘力模擬好森林的結構。而偌大的奧森主要樹種竟然就十來種,地被與水生植物種類也屈指可數。

喬木層的樹種斑塊大小與樹球的密度,斑塊過大,排列規矩,一點不像自然林,更像是為了生產木材而種的人工林。

層次結構太簡單。多數綠地只有1-2層,這讓小動物們在何處棲身?北京有許多鄉土的林下灌木,比如溲疏、雀兒舌頭、連翹、衛矛、小葉鼠李、綉線菊等等,這些種類的缺失讓森林顯得不成熟。

這樣的森林第一眼感受可能還比較壯觀,但因為缺乏自然的那種隨機與非線性,多看兩眼就煩了,也不利於創造生物多樣性。

什麼?奧森是國家級公園,要簡約大氣?層次太多不通透?我們是人工林?

來看看東京的明治神宮和美國的紐約中央公園吧,也都是人工林。

明治神宮、表參道、南部的代代木公園

紐約中央公園

奧森作為大都市的中心綠地,更需要純粹狂野的自然,來徹底釋放都市的壓抑。

如果說非要等百年以上讓奧森自己變成真正的森林公園,那我只能呵呵了。

而且看現在的養護方式,長出來的小樹苗還沒大就被當作雜草割了吧?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學習「宮脅造林法」,可以在短時間內營造近似天然林。

3、場景拼湊

說到美學與氛圍營造,我認為只要公園的功能性和森林的自然性做好,成為一個有內在生機活力的森林、濕地公園,生命之美和功能美自會湧現出來,節點再插入一些場景便可以錦上添花。

但現在奧森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大片生硬的場景植入,比如銀杏林、蘆葦盪、花田(遮蔭不達標),試圖給人以宏大的場景震撼感和視覺衝擊。可以說,震撼的目的達成了,但是震撼之後是不是就覺得很膩味呢?是不是需要換個空間感覺呢?總體上看整個奧森是由這種被放大的局部拼湊而成,不但功能與自然被放大的場景所破壞,複雜的有機體被簡單化,也缺乏一些創意的、趣味性的人工場景。

放上幾張美圖,各位同行共勉吧。

Leonardslee Gardens, West Sussex, UK

Sheffild Park

太子灣公園

Trentham 特倫特姆莊園

Scampston Hall 斯坎普斯頓霍爾花園


推薦閱讀:

城市規劃專業,如何加強規劃設計的能力?
武漢到底有什麼文化?武漢可能發展什麼文化?
獨家教程 |Grasshopper ELK 數據分析底圖繪製,「4步」炸飛你的小夥伴
如何評價 2017 年 ASLA 專業獎 & 學生獎的獲獎作品?

TAG:景觀設計 | 城市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