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電影《異度空間》里相關的心理學姿勢
1.鎮靜劑的誤區
電影當中有一幕,心理諮詢師羅醫生Jim(張國榮 飾)在病人章欣(林嘉欣 飾)晚上受到驚嚇之後隨手從包里掏出來了一個小瓶子,拿出來一顆藍色的葯給章欣吃。
鎮靜劑。
以及在羅醫生 自己晚上開始出現驚嚇的狀況時,也吃了一些鎮靜劑,然後睡過了頭,還給院長分析自己的情況是因為鎮靜劑吃多了…
而從電影當中來看,羅醫生的具體職業可能是以下兩種之中的一種,或者兩者都是:
1. 1.心理諮詢師(psychologist)
2. 2.精神病醫生(psychiatrist)
而這兩種職業的一個主要區別就在於,精神病醫生(psychiatrist)可以給病人開藥方(prescribe),沒有資格證的心理諮詢師(psychologist)並不具備給病人開藥方的資格。
電影中的羅醫生是一名正在攻讀博士的碩士,在正規的醫院工作,並且有自己的診所,也就是說他是具備精神病醫生給病人開藥方的資格的。
但是具備開藥方的資格並不是說就可以隨身帶點葯然後看見病人不太好就拿出來給病人吃,所以電影中這一幕是不真實的。
2. 夢遊前後
羅醫生在和朋友閑聊的時候突然被一對老年夫婦砸了頭,並且被說了幾句勾起他回憶的話。
電影當中這個情節設置得非常恰當合理(編劇一定很厲害)
--既承接了電影前部分不斷地的暗示(葬禮上羅醫生年輕時看到的前女友的遺容,以及葬禮上來自前女友父母的斥責),又展開了後面部分情節的發展(被前女友父母突然襲擊之後的精神恍惚)
更重要的是,這裡很符合心理學現象的規律—
比如,Carpenter的YesterdayOnce More里歌詞就寫到,
「Those were such happy times andnot so long ago
How I wondered where they"d gone
But they"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long lost friend
All the songs I loved so well」
嗯,她聽到了一首很久沒有聽的歌,然後突然想起了以前聽到這首歌時候的感受和故事。
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很久沒有聽到的一首歌,某一天再聽一遍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的回想起某些已經「遺失」已久的情景——我當時在哪裡聽這首歌,當時的天氣怎樣,當時我的感受是什麼。而如果沒有聽到這首歌,可能就再也不會記起當時已經「遺失」的記憶了。
電影中的羅醫生在被死去的前女友父母事隔多年之後被襲擊,然後突然產生了一系列的精神失常現象(無論如何都能看到前女友),但在此之前卻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人的大腦會選擇性地隱藏掉一部分事情(特別是負面的事件),在日常生活當中完全不會被記起,而當在特殊情況下時,卻突然被激發。電影中羅醫生出現的就是這樣的現象。
羅醫生最開始是在自己清醒時察覺不到的情況下開始出現回憶起痛苦經歷的現象的——他在夢遊中翻箱倒櫃地尋找前女友「小魚」留下來的東西,然後又依次放回去,而自己卻全然不覺。
①夢遊(sleepwalk)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它指的是人在深度睡眠狀態下做出的例如走動等行為的現象,而夢遊者並不知情。
②人的睡眠階段(sleepstages)
1) 第一睡眠階段(stage 1 sleep)
2) 第二睡眠階段(stage 2 sleep)
3) 第三睡眠階段(stage 3 sleep)
4) 第四睡眠階段(stage 4 sleep)
以上四個階段統稱為非快速動眼睡眠階段(non-REMsleep stage),發出的腦波由清醒時短淺快速的alpha wave逐漸變成為深縱緩和的deltawave,第三和第四階段通常是深度睡眠階段,夢遊現象也發生在這兩個階段中,由於夢遊者的感官系統處於休息狀態,夢遊者並不會知道自己在夢遊。
5) 快速動眼期(REM sleep-Rapid Eye Movementsleep)
這個階段的睡眠為淺睡眠,人的肌肉處於放鬆狀態,而其他系統仍在運作。
夢就是在這個睡眠階段產生的。
3.讖言?還是心理學的現象?
《異度空間》是張國榮主演的最後一部電影,同時,裡面的有些情景和張國榮患上抑鬱症之後的癥狀有些「不謀而合」——失眠,手震,墜樓…
首先要說明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張國榮墜樓身亡是自殺的一種方式,自殺是生理性抑鬱症導致的現象,生理性抑鬱症是大腦內化學物質分泌失衡產生的病症。
並不是傳言以及大家感受的「入戲太深,無法自拔」。
電影《異度空間》拍攝於2001年,張國榮抑鬱症確診於2002年,所以在拍攝的時候張國榮並沒有患上抑鬱症。
在2002年患上抑鬱症之後,張國榮表現出的明顯的身體癥狀就是失眠,胃酸倒流,手震,和電影情節中羅醫生受到驚嚇之後頗有幾分相似,所以總是給人造成「一定是受了電影影響」的錯覺。
不從抑鬱症的發病機制討論,只討論人們得出這種「入戲太深」的結論背後的思維誤區——假性相互關係(illusoryco-relationship)
人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收集信息,並且試圖在各種各樣的信息中尋找關聯,進行統計,從而得出事物的發展規律(pattern),以達到優化適應的效果。
比如,桌子上有一個①藍色的三角形,②一個灰色的正方形,③和一個藍色的正方形。
我們的獲得視覺信息之後,大腦會自覺地將這三個圖形分門別類照出共同點:
①和③都是藍色的
②和③都是正方形
…
也會整合出不同點:
①是三角形,②是正方形,它們形狀不同;
②是灰色的,③是藍色的,它們顏色不同
…
還可以得出最具有綜合性的結論:
這三個圖形分別在顏色和形狀上都有相同之處,但是沒有任何兩個圖案在顏色和形狀上完全相同。
那麼在觀看電影與了解到張國榮的時候,人們會將兩者的「心理疾病」「手震」「墜樓」聯繫在一起(此時還沒有得出「入戲太深」這種錯誤的結論)
而在語言學中,有一種闡述口音(accent)形成的原因——第一語言替代第二語言(replacement),講的就是人的第一語言習得完全成形之後再學習第二語,會情不自禁的用第一語言中相近發音代替第二語言中不存在於第一語言里的發音,比如,對於中文為第一語言的人而言,中文拼音系統沒有「th」這個聲母,那麼很多人在學習第二語言英語的時候,就會把「thank」這個單詞說成「sank」,因為聲母「s」和輔音「th」發音相近。
不僅僅是語言學習,日常生活中人們也總是用自己理解範疇內的知識去「套」新的事物(schema→assimilation→accommodation),最常見的就是「壽司就是一坨米捏一片魚」「沙拉就是蔬菜切了加點醬」這樣的例子(我並不是說這樣有什麼不好…)
絕大多數人是完全不了解抑鬱症的,不說出「抑鬱症就是不開心嘛」就已經是萬幸,更不用手什麼抑鬱症的發病機制,所以在看完電影之後大腦就會在信息收集(心理疾病,手震,墜樓)和用理解範疇內事物去理解不了解的事物(抑鬱症)的過程中得出「張國榮是受電影影響患上的抑鬱症」這個結論。
不過話說回來,某些無良媒體的虛假報道也「功不可沒」。
並不能否認《異度空間》這部電影的拍攝對張國榮是有影響,並且跟他的抑鬱症是有關聯的,但這部電影並不是導致他患上抑鬱症的原因(cause)——Correlation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of a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 but it does NOT provethe cause.
比如,在一次年級考試中發現,喜歡張國榮的同學的成績比不喜歡張國榮的同學成績高,我們只能說有可能是「喜歡張國榮的同學成績更好」,而不是說「喜歡張國榮是成績好的根本原因」(胡說,就是)。
所以以上就是錯誤結論「入戲太深」得出的推導過程。
最後,附上電影中的台詞:「為什麼你患傷風感冒時就去看醫生,但腦袋出了小小毛病就不敢跟人家說?中國人最要不得的就是將「精神病」三個字跟「瘋」字掛鉤」推薦閱讀:
※霸王別姬——不如做場夢
※程蝶衣是張國榮,段小樓才是我們
※再過若干年,李易峰、楊穎、吳亦凡會像張國榮、王祖賢、劉德華一樣依舊有影響力嗎?
※白襯衫才是全世界最難買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