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enova Picks:獨立遊戲中的 meta 要素
引言
如我們知道的那樣,meta 的概念首先出現在文學、戲劇等藝術類型之中,哲學啟蒙讀物《蘇菲的世界》和博爾赫斯的一些作品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同樣是 meta 的啟蒙。
而遊戲之中的 meta 要素原本在 GalGame 之中玩得很嗨,現在也成了獨立遊戲之中常用的老梗,甚至在一些並不以 meta 著稱的遊戲之中也作為要素出現。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遊戲試圖將 meta game 玩出新的花樣。
對於 GalGame 之中的 meta 要素已經有了不少深入研究,本期 picks 的焦點將主要放在 indie meta games 之上。當然,我知道有幾款遊戲大家已經聽爛了,作為盤點我們還會拿出來一說,但它們確實只是一個開始。
另外,梳理 meta game 也是一件需要把控平衡的事情,為了儘可能地避免劇透,我們對遊戲 meta 要素加以說明並且點到為止。畢竟,安利的目的還是讓大家親自把玩。
Pony Island
對於 Pony Island 這款遊戲 indienova 已經介紹過許多次了。它分別被收錄在以下兩篇專題之中。
乏味的迷你遊戲 Pony Island 當然只是這個遊戲的外殼,玩家不久就會在 meta game 慣用的遊戲崩潰的橋段下發現遊戲之中存在的另外一個世界。在真正的遊戲之中,玩家需要想盡辦法破壞遊戲本身,而遊戲的謎題設計都別有一番趣味,窮盡了 meta 之風,並且穿插了大量的宗教元素,使得其劇情解讀也成為了玩家所津津樂道的內容。
與其他 meta 遊戲相比,Pony Island 讓玩家享受到了與遊戲本身鬥智斗勇的對抗樂趣。
截至到發稿:Steam 上 3473 篇用戶的遊戲評測中有 95% 為好評
The Stanley Parable
The Stanley Parable 也是提及 meta 必談的一個獨立遊戲的經典案例。玩家在旁白的引導之下做著無力的反抗與探索。而數個不同意味的結局也是 The Stanley Parable 妙趣橫生的設計之一。它之所以能夠在 meta game 之中脫穎而出,大概是因為借用了 meta game 的手法,卻引人深思,探討了更為深刻的哲學問題。截至到發稿:Steam 上 24766 篇用戶的遊戲評測中有 91% 為好評
The Beginner"s Guide
同為 Davey Wreden 的作品,The Beginner"s Guide 顯示出了與 The Stanley Parable 截然不同的風格,卻又同樣探討了與遊戲本質有關的話題。說得直白一些,這款遊戲是附加了評論音軌的許多未完成的遊戲關卡,與此同時,玩家又不時被推至設計師的角度,觀察著這些由於未完成而缺乏了意義的設計產品。如 Red韻所言,The Beginner"s Guide 探討了玩家、評論者與設計師三者之間微妙而辯證的關係。截至到發稿:Steam 上 8191 篇用戶的遊戲評測中有 86% 為好評
Undertale
Undertale 已經成為了 2015 年獨立遊戲的神作。儘管也有人提出 Undertale 的一些設定在以前的遊戲作品之中也能看出端倪,而遊戲使用的 meta 手法也並不是無中生有,但是,個人認為 Undertale 真正精彩的地方在於通過以上種種手法打造出了一個真實可信又充滿溫情的遊戲世界,而且,Undertale 之中的遊戲設定是一以貫之的。是的,拋開這一點不談,我並不覺得不能使用 SL 或者不同結局的不可逆轉本身有多麼新奇,然而,當遊戲之中的所有設計(包括 indienova 曾經翻譯過來的音樂解讀在內)都為主題做足了鋪墊的時候,這才是這款遊戲之神作所在。截至到發稿:Steam 上 60557 篇用戶的遊戲評測中有 96% 為好評
Calendula
Calendula 是一款不停 Loading 的遊戲。事實上,它幾乎只是停留在遊戲的開始畫面。遊戲不停地以各種錯誤挑戰玩家,造成「尚未開始就已結束」的假象。不過,遊戲的謎題實際上非常簡單,但在僅僅有著數個場景的遊戲中,卻隱藏了無數與劇情有關的線索。這使得玩家對於這個僅僅有一個小時的遊戲的劇情討論一直不息。說實在的,Calendula 的元遊戲表達非常直白,更有趣的地方或許就是將大量的隱喻與暗示放在了極少的遊戲內容之中。
截至到發稿:Steam 上 182 篇用戶的遊戲評測中有 75% 為好評
The Magic Circle
對於遊戲設計理論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魔圈(The Magic Circle)這個用以指代將現實世界與遊戲世界區分開來的明確的分界線的名詞。而遊戲 The Magic Circle 也是一個腦洞非常巨大的遊戲。遊戲一周目是一個製作糟爛的 RPG,通關之後會來到 Pro Mode,由此才開始接觸到這款遊戲的真實部分:此前玩家所接觸的遊戲並沒有完成,而在這個真正的遊戲之中,玩家可以看到互相爭吵的遊戲製作者,後者由於創作思路各異,造成了遊戲世界的許多缺口與漏洞,玩家的任務就是將開發工具從遊戲製作者的手中奪過來,創造自己的遊戲世界。遊戲不僅設定包含大量腦洞,具體執行也是如此:玩家在遊戲之中可以更改許多設定,從而解開許多謎題。
The Magic Circle 的 meta 元素顯得有些傳統,取遊戲之中的遊戲之意。
截至到發稿:Steam 上 523 篇用戶的遊戲評測中有 92% 為好評
IMSCARED
從遊戲題目即可看出這是一款恐怖遊戲,與其他恐怖遊戲不同的是,這個遊戲的恐怖之處在於結合現實使得玩家產生逼真的錯覺,從而感到一種來自心底的恐懼。比如,桌面自動生成單獨的文件夾,其中是對於遊戲謎題提示的文檔,結合遊戲內容會有種詭異的感覺,即遊戲之中敘述的內容正在現實同步發生。同時,遊戲本身還會主動或被動地多次退出重啟,而且一旦選擇某一結局之後,玩家就再也不能重新啟動這款遊戲。—— 這似乎已經是 meta game 之中不新鮮的玩法了。IMSCARED 的 meta 設計並沒有過多新意,但是作為現實交錯元素與恐怖遊戲結合起來,使得遊戲別有一番滋味。
截至到發稿:Steam 上 261 篇用戶的遊戲評測中有 90% 為好評
OneShot
OneShot 最初由 RPG Maker 製作,經過重新繪製與擴展登陸 Steam。這款作品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光芒消失的世界裡,主人公 Niko 有個攜帶型燈泡,希望能解決世界沒有光明的問題。
這款具有 meta game 的特點的遊戲有以下特性:
1. 玩家在遊戲之中扮演神的存在,指導作為救世主的 Niko 找回太陽,拯救世界之後再回到家鄉。
2. 作為一款解謎遊戲,謎題的解決方案有時並不在遊戲世界之中,玩家需要在遊戲之外的電腦中尋找答案。而遊戲也會對於電腦做出一些改動,如將文本文件添加到遊戲的文件夾中,更改電腦的桌面背景等待。製作團隊聲稱,第四面牆有時正是解謎思路的阻礙。3. 如遊戲題名 OneShot 所展示的那樣,玩家的一些選擇可能會造成永久的後果。比如,玩家不能夠選擇「退出」遊戲,因為這樣會永久殺死主人公 Niko。
另外,遊戲之中也會有各個有不同性格特色的 NPCs 在旅途上陪伴玩家。玩家將被不斷提醒自己的目的是指導 Niko 完成任務,並且回到家鄉。但是 Niko 卻也不斷在遊戲過程中發現更多需要去做的事情。
Steam
There is no game
這款只有 10 分鐘流程的遊戲來自於一個主題為「欺騙」的 Game Jam,而它本身也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像是一個有趣的善意的玩笑。遊戲開始時只有一個叫做 There is no game 的標題,而旁白則不斷地告訴你這個乏味的遊戲的確什麼都沒有。於是你就可以開始捉弄這個可憐的遊戲了。……
接下來有什麼?我都說了沒有遊戲,而它才 10 分鐘流程,你不去自己試試看嗎?
There is no Game
遊戲地址 在線玩
Rabbit Rush
如許多 meta 遊戲一樣,拖動兔子進行繁殖的 Rabbit Rush 遊戲本身只是一個引子而已。但有趣的是,這款(甚至沒有完成的)遊戲本身大受歡迎,因此製作團隊最後還是將它實現了出來,並且搬到了移動平台上。有不少玩家迷戀這個迷你遊戲因此不斷刷分,也有人因此錯過了遊戲真正的 meta 提示而只停留在這個階段。說回遊戲的 meta 要素:這款遊戲的新奇之處在於它事實上有三層世界,而且,甚至最外層的遊戲世界也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 製作組巧妙地用了一些手法造成了恍如隔世的不真實感。相比於其他 meta 遊戲,Rabbit Rush 更多地借鑒了其他藝術形式之中的「夢中之夢」的設定。
SuperHot
說起 Super Hot 大家想起的更多的可能是子彈時間,但這款遊戲的完成版的確增加了一個有趣的帶有 meta 要素的故事。被朋友安利了 Super Hot 這款遊戲之後,你興緻勃勃地下載試玩(如同許多 meta 遊戲一樣,遊戲開始前的菜單就能玩一陣),隨著遊戲的深入,事情變得越來越不對勁。—— 沒錯,又是無法退出遊戲這種套路……但是,Super Hot 實現得還算不錯。
截至到發稿:Steam 上 4759 篇用戶的遊戲評測中有 84% 為好評
推薦閱讀:
※Indie Focus #57:踏著前人的足跡
※來自俄羅斯團隊的陰冥之旅
※Necrobarista:在視覺小說里欣賞光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