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專家談藥物和醫療器械產業創新 | 專訪
編者按:
近年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速度愈來愈快,醫藥行業出現了一大批具有創新實力的研發公司。然而,在美中醫藥開發協會主席、美國強生製藥集團公司藥物產品開發部科技總監戴衛國博士看來,中國醫藥健康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近日,他接受《知識分子》的專訪,表示中國在醫療診斷技術、醫療器械創新等方面,可利用自身優勢,實現快速發展。
撰文 | 葉水送
責編 | 徐可
● ● ●
創新已是這個時代熾熱的名詞之一。2016年3月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將醫藥健康產業作為主要的產業進行頂層設計,並助力其快速發展。然而在醫藥健康領域,中國的創新能力仍顯不足,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差距甚遠。
2016年5月30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以及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主席表示,「我國很多重要專利藥物市場絕大多數被國外公司佔據,高端醫療裝備主要依賴進口,成為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動輒上千元的專利葯,讓國內很多患者難以承擔經濟帶來的壓力。大型公立醫院的高端醫療設備基本被國外公司「壟斷」,市場競爭集中在少數跨國公司之間,由此也會增加患者負擔。
對此美中醫藥開發協會(SAPA)總會現任主席戴衛國博士表示:「很多創新藥物,已被證明有效,挽救了許多病人生命,或者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質量。中國老百姓迫切需要用上這些新葯,如果中國沒有專利的話,這些藥物進入國內市場會很慢,且價格昂貴,所以要提高創新能力,能夠真正地生產出代替性的新葯來,讓中國老百姓早日用上這些新葯。」
戴衛國博士目前是美國強生製藥集團公司藥物產品開發部科技總監、楊森院士、美國藥學家學會(AAPS)院士以及工業藥學與生物藥劑學部主席。1992年9月份,戴衛國來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組織工程和藥物傳遞技術等領域。博士畢業後,他先後在加州安進(Amgen)公司以及強生製藥集團工作了20餘年,目前在強生公司負責生物大分子產品的開發工作。
中美醫藥創新的差異與距離
2016年3月中旬,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青教授將其研發的IDO抑製劑(Indoleamine 2, 3-Dioxygenas,吲哚胺2,3-雙加氧酶)的海外專利授予了一家美國製藥公司HUYA(滬亞),為此滬亞支付了6800萬美金。
在製藥領域,這是我國並不多見的海外專利授權。對此戴衛國表示,「我非常高興看到中國有這些創新公司或團體,他們的高新技術或產品被美國公司購買,真正地體現了創新的價值。這是中國創新的一個苗頭,我堅信未來這種海外收購會越來越多。」
近年來,中國的醫藥產業發展速度也愈來愈快,醫藥公司屢獲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2015年,深圳微芯開發的用於治療晚期難治性淋巴瘤藥物西達本胺獲得批准。2016年年初,生物技術公司百濟神州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另外恆瑞、貝達醫藥、信達生物、禮歌、再鼎等一大批新型研發公司也在不斷加強創新實力,都有不俗的表現。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中美兩國的創新能力仍相差較大。戴衛國表示,「很大原因在於研發投入上,儘管中國政府已多次提到創新非常重要,並將創新作為未來一個主要的發展方向,但在資金投入方面跟國外相比仍有差距」。
除此之外,中國能沉下心來做創新的企業並不多,這主要與體制和創新思維有關。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而中國絕大部分企業在各種社會壓力下,需要很快地謀求生存,追求「短平快」。其結果是在醫藥領域,很多中國製藥公司由此追求短期效應,基本停留在仿製創新上。顯然沒有真正的創新環境和機制,對創新不利。
另外,中國在技術獨創上的短板,還與創新型人才的缺乏有一定關係。人才是創新的主體,近些年,從海外回國的海歸科學家加上本土培養的科技人員對中國的醫藥創新做出很大貢獻。「事實上,美國新葯創新很多也是華人科學家做出來的,華人科學家是國際大公司創新力量的主要主力軍之一,從基礎到新葯創製,他們都非常厲害。」戴衛國表示,不過仍有很多非常出色的頂級科學家人才留在美國,這其中有各種原因,一方面是家庭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他們對國內了解還不夠,再就是對中國創新生態環境有顧慮,尤其是不確定國家對創新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續性。
中國應該更加大力鼓勵留學人才、頂尖人才多回中國走走,多接觸交流,讓這些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國家創新政策措施,為更多的人才到中國去發展提供巨大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對中國的醫藥發展做出貢獻。
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如何彎道超車?
醫藥健康產業,主要包括製藥、醫療器械以及醫療等方面。其中醫療是較大的一塊領域,包括治療和診斷。目前,很多醫藥公司包括跨國製藥公司很想進入診斷這一領域,特別是精準醫療概念提出之後,診斷與醫藥結合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向。例如,跨國製藥公司想進入中國市場,就需要對它們的藥物重新進行臨床試驗,這是由於亞洲人的基因與歐美人不同,中國藥品審查機構需要重新評估跨國公司的藥品,疾病的精確診斷和合理用藥由此變得重要起來,這也是跨國葯企進入中國市場的關鍵之一。
跨國製藥公司擁有非常完善的創新機制,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如果想參與國際競爭,應對策略有哪些呢?與製藥工業相比,中國的製造業發展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從蘋果手機到電腦生產,都能顯現中國在機械製造這一領域的優勢,尤其是仿製產品上。隨著中國世界工廠角色的轉變,未來中國在醫療器械創新上,可利用這一優勢,借勢發力,但是關鍵點仍然是新概念,技術及產品的創新。
在大健康領域中,製藥業雖然在相對較長的時間段里,能保持較高的利潤,但製藥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而醫療器械的創新周期相對較短。例如,成立於2010年的聯影醫療,在政策、人才以及資金的推動下,迅速成為國內一家研發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的公司。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相比於藥品專利來說,醫療器械專利技術堡壘較低,某一產品長期領軍市場,獨佔市場相對較難,它容易被模仿、超越,所以醫療器械需要反覆地創新。
與其他領域一樣,中國在醫療器械領域,也很善於模仿國外。這也就是歐美醫療器械公司為何在壓力之下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大市場,幾個月或者一年之內必須做出一個新的產品。如果中國的醫療器械公司利用中國發達的製造業,結合創新技術,在醫療器械這一領域應該有所作為。
除了中國在醫療器械領域具有「天然」的創新優勢外,近些年來,國內亦在強調智能製造、機器人等領域,如把智能製造給合於醫療器械等方面,加以大力發展,這是一個有著巨大發展前景的大方向。「我們的製造業生產能力非常強大。如果將製造業與醫藥界結合起來,我覺得會帶來比較好的、可預見的效果。它不像新葯研發,需要花費十年、十五年的時間,對中國許多產能過剩製造企業的轉型來說,這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戴衛國表示。
精準醫療與互聯網診斷結合也是一個迅速發展的領域,未來我們僅通過無線電,即可傳遞測試結果。今後應該大力加強精準檢測、精準治療等方面的工作,並且把互聯網和精準診斷與醫療緊密相結合,會產生重大意義。由這個領域衍生的醫療大數據領域也會是一個新的熱門領域。
如何在中國選擇創業環境?
在中國,由於經濟和政策的不同,創新模式及聚焦點也存在地域差異。例如,廣州、深圳一帶的創新氛圍獨具一幟,有特點,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最好的創新環境。廣東省過去數十年主要集中在微電子、IT等領域,成績輝煌,令人稱讚,創造了華為、騰訊等一大批有世界影響力的新型高科技企業。但相對而言,廣東對醫藥關注不夠,沒抓住醫藥發展的黃金時代機會,在歐美髮達國家,醫藥的發展是國家主要支撐行業之一。
近幾年,廣東意識到這一點,集中精力落實醫藥發展,加大支持力度, 吸引了一大批創新型優秀海外人才及高新技術項目落戶。從投資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廣東省在全國名列前茅。目前,制約深圳醫藥創新的其中一個阻力就是,逐漸上升的人力、物力成本。
上海一直是醫藥創新的領航者,擁有諸多方面的優勢,例如人才聚集、資源豐富、信息交流非常便捷、迅速。「人才、項目聚集和信息通暢非常重要,這個對創新非常重要。強生創新中心之所以放在上海、波士頓、舊金山等地也源於此。整個亞太地區則在上海,這說明上海在中國位置很重要,整個亞太都以上海為中心。」
「但在機制和政策上,上海仍有待進步提高。上海醫藥產業發展已經到達一定高度,怎麼突破這個瓶頸,達到飛躍式的前進,需要有新的的想法,思路創新政策及生態環境。」戴衛國表示。
大公司VS小公司創新
許多新型、突破性治療方法及技術,尤其是免疫治療火熱起來以後,具有獨特技術平台的小公司的創新潛能引起大眾的注意,大公司紛紛將目光投向這些突破性治療方法及技術及公司。戴衛國表示:「我無法想像一個國際大公司沒有在免疫力治療領域布局,這類突破性治療已經被證明有效果,不過目前仍在發展階段的初期。國際大公司可能在某些領域布局起步晚,或者進展比較慢,但他們會以併購、收購或以合作的方式把小公司收購,或把一個藥物買過來,或者購買他們的平台。」
相比於小公司的創新靈活性,大公司結構複雜,程序多,比較官僚,決策會較慢,但是大公司內藥物研發人才濟濟、經驗多,尤其在生產、臨床、申報、銷售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所以他們可以從外面直接購買項目,或者通過併購來補充自己的產品線,令有效新產品儘早上市,這樣可充分利用大公司和小公司的長處,互相互補。
「我個人認為,現在是很好的創業機會。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建立起好的團隊,加上中國政府對創新的大力支持,你很有機會做出真正創新的產品,為中國老百姓用上好葯真正貢獻一份力量。」戴衛國表示,但與此同時,他也強調,藥物產品開發是一個耗時且花費大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資金及創新。
大部分人只熟悉整個藥物產品系統工程的其中一個環節或幾個環節,只有具有創新技術和新產品,加上開放式的合作才能夠促進醫藥創新,你的中國醫藥夢,所以研發性公司須考慮和其他公司合作,尤其是具有整個生產鏈開發能力的公司合作,而不是一味自己再去打造整個藥物產品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
「對於醫藥領域的大公司來說,它們可以布局很多產業鏈,而小的研究型公司應該是集中精力,把某一個方面做得特別好,這樣大公司會毫不猶豫地與之合作或投資,以在市場上早日推出有效新產品。」戴衛國表示。
感謝Bio-Forum組委會在採訪過程中提供的幫助。
更多漲姿勢科學類文章,歡迎關注 知識分子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王曉東:那個讓我榮升為父親的人
※彭實戈、張益唐獲2016年度「求是」大獎 | 孫家棟、楊振寧點評
※科學討論:有可以傳染的「痴呆病」嗎?
※提攜數學天才陶哲軒的伯樂是誰?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