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自己心理重要的壞習氣洗刷出來?
「佛在世的時候,佛弟子們一聽佛開示,有些人當場就證阿羅漢果;有些修持七日,乃至二十一日就證果。為什麼我們搞了幾十年還沒有證果呢?因為大家對自己的心路檢討不清楚之故。『先應取』,取什麼?拿現代話來講,把自己心理中最重要的壞習氣取出來,把他洗刷乾淨。『由如是想增上力故』,要作意,把自己不能定下來的原因檢討出來,像找盜賊一樣,帶兵剿匪,先把這個土匪頭抓了再說。」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南公懷瑾懷師講的很清楚,但如何去做還是不明白。
想把壞習氣洗出來,你得先知道什麼是好的啊。
但是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那什麼又是好的呢……
南公這裡沒往下講,真心是不敢講啊……
就像佛說法華經似的,那年在南普陀,不真就有禿子聽不下去退席了么……
所以修行的五個次第,先是見道位。然後是修道位。
洗刷壞習氣是修道位的事兒,您先琢磨資糧位吧……
當時我問過,南公為啥瑜伽師地論只講了個聲聞地,
然後我和南公都嘿嘿嘿了……
要洗刷乾淨,就要識別出來。
只要醒著,就不間斷的觀察自己的內心。
無論在做什麼,只要醒著,就要觀察。
心念一起,就要識別,是不是:我痴、我見、我愛、我慢,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昏沉、掉舉、散亂、不正知。。。
識別出來,就很明確的默念出來:
這是我慢,我應停止,應懺悔,應斷除。
這是懈怠,我應停止,應懺悔,應斷除。
這是掉舉,我應停止,應懺悔,應斷除。
。。。
如果反覆出現,就要生大慚愧心,勇猛精進心,苛責自己,鞭策自己。。
不要妥協,這是一場戰爭,事關你是否能了脫生死的戰爭。
因為你的妥協,你在輪迴里已經受了無量億劫的苦了!
因為你的妥協,你在輪迴中的淚水,都已經能填滿四大海了。。
要把習氣障消掉,對初學者來說,是做夢了。
現在是末法時期,眾生業重福淺,共業也重,每天人類屠宰場殺掉的生命都是人類的共業,是人就受這個共業的影響,所以開悟很難,和如來住世的正法時期不能比。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僧人開悟證果的,但絕對不會很快,比如虛雲老和尚到五十多歲才開悟。這個年代不可能做到速成開悟。
但是只要方法正確,具備有效的師承,一步一個腳印勤奮用功,這輩子還是有可能開悟的。修行的次第是先對治粗重的負面障礙,然後對治較細的,最後才能對治最細的障礙。開始是消業障,增福慧,至少得到人天善果,繼續修,就是要對付較細的煩惱障了。對付煩惱障必須有空性的力量做支撐,嚴格說來,你得見性後才有能力對付煩惱障,禪定時得有正確的空性覺受。要進入這個狀態,必須是有師父帶,靠自己和看書基本沒戲。禪宗的禪定就有空性的力量在裡邊,參話頭、疑情都是讓自己契入空性的辦法。小乘滅盡定也是空性的禪定。四禪八定里則一點空性都沒有,所以四禪八定對付不了煩惱障,和開悟證果無關,只是滅盡定的基礎。每次實修和空性有關禪定都可以消掉一點煩惱障,等粗分煩惱障乾淨了,那就是證初果羅漢了。隨著細分的煩惱障也逐漸被清凈,果位慢慢就奔著四果羅漢去了。在這個時候,我們還沒有什麼能力去對治更加微細的習氣障。大乘四果羅漢之後,就是登第菩薩,這時才開始有力量去對治習氣障。到了大菩薩的階段,菩薩依然還會有一點喜歡幫助眾生的習氣,到了佛果,這部分習氣也沒有了。
一個還沒見性的人(見性還不是開悟),連煩惱障都對付不了,就別去想著對付更加微細更難消掉的習氣障了。不過如果智慧修的比較好,也許可以通過自己修出的智慧的力量發現自己是如何被習氣控制的,發現自己喜歡什麼或者討厭什麼的習氣導致了自己的一些列行動,包括引發了貪嗔痴的過程,發現後偶爾能稍微控制一點習氣的作用,但要消掉習氣障,基本是不可能的。更多的人,一點都無法覺察到習氣對自己的控制過程,一點都發現不了自己其實是習氣的奴隸。
什麼是好壞,如何定義?可以自己作判斷么?
我是誰?
我非我,非非我。我判斷的好壞真的是好壞么?
如何把自己心理重要的壞習氣洗刷出來?
今天只談我執。
年輕時,十分自傲,我執特深特強。
年紀輕輕,有多個女人與自己有好感。自己驕傲得不行不行。
突有一女子,與自己交往,進展不在自己控制之中。
。。。。。。。。。。。。。。。。。。
突然,該女子提出分手,自己是很驚詫,完全不能理解,這是第一次對自己我執的毀滅性打擊!
而後就是,不斷地和好。。。。。。。。。。。。。
不斷地分手。。。。。。。。。。。。
自己一直試圖搞清楚,為啥?
直到30年後,修心瑜伽師地論,妙境法師在122課談到,修行無我觀,對治我執!
這才明了,我執有多麼可怕!
我執,就是你的阿賴耶識,就是你的DNA基因。
我用了三十年,才真正看清了我執!
抑鬱症患者,能否痊癒,就在於你的我執觀,今世可以認清嗎?
爵士貓:一個人他患有重度抑鬱症 平時表現正常?握得越緊越是徒然!我執的世界一切都是不安全與焦慮!我執不斷的固化zhuanlan.zhihu.com慈悲喜捨是四個,加無相是五個;這底下是第六,是「離我慢」。「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故離我慢,是彼對治」,這個「離我慢」;這個執著有我的時候、他就會高舉,就感覺到自己很高、感覺到自己很大,就看別人都是矮的、看別人都是小的,自然是有這種心情;所以叫做「慢」,叫做「我慢」。「若離我慢」,那就是要修無我觀,修無我觀的時候這個我慢就沒有了,修無我觀就是空三昧。
修行人的慈觀、悲觀、喜觀、舍觀,只是為了對治修行人的煩惱而已,是一種修行法門,不是一種道德觀念。
此思想,瑜伽師地論說的是很清晰。
爵士貓 (作者) 回復我叫廢物弟 (提問者)剛剛
慈悲喜舍,漢地佛教已經歪曲了他的本意,導向儒家的仁義道德,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佛學不是儒學,佛學追求的是去苦。儒學追求的世間的功名利祿,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只有在苦中越陷越深。這是中國佛教徒,一大陷阱,也是中國人的共業吧。儒家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成為孔聖人,如果真有聖人,就應該具有無相心定,不再具有我執我慢,你看看王陽明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等,何時有過無相觀無我觀!
瑜伽師地論122
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
這個第三科「六順出離界」,這一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明建立」已經講完了。第二科是「顯對治」,就是用這六個法門來對治這六種煩惱,這樣意思。這六個法門第一個就是「慈」。學習「慈」的法門能對治「恚」,能夠消除內心的瞋恨。這瞋的煩惱實在是很厲害的;說貪心很大,其實瞋心是很厲害的。
「無損行轉故」,修這個「慈」的法門,就是使令自己的內心對一切人都是「無損行」,就是沒有損害心。這個「行」就是「心」,「無損行」就是沒損害心;或者說這個損害心能發出來種種惡行,那麽講也可以。這個「轉」就是現起的意思,就是生起:原來沒有、現在有了,那麽叫做「轉」。就是沒有損害心的生起,沒有損害人的惡行生起,所以叫做「慈」。
通常經論上說到慈悲喜捨,是在禪定裡邊,是在這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在這樣的禪定裡邊修這個慈悲喜捨的這種法門,不是散亂心,所以它有力量,它能夠對治。我們若是在散亂心裏面這樣修,也是有力量,但是力量當然是軟弱一點。「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
《披尋記》三七八頁:
慈對治恚等者:此於無苦無樂有情慾與其樂,故名為慈。由此能對治恚故,無損惱行轉。
「慈對治恚等者:此於無苦無樂有情」,其實這個文在下邊,就是本論下文都有解釋。在眾生裡邊分三類:第一類就是也沒有痛苦、可也沒有安樂,這樣的人;這樣的人的希望就是有安樂,「我希望得到安樂」。而這位修這個法門的這個人,就是對這類的有情「欲與其樂」:在禪定裡面思惟要佈施給他種種的安樂,那麽就叫做「慈」。「安樂」,一般地說或者飲食、衣服,衣食住這一些安樂,或者是其他的種種樂。
「由此能對治恚故,無損惱行轉」,這個「恚」是對眾生不滿意、憤怒,現在在禪定裡面,把這個恚消除了,然後能夠積極地利益眾生,所以叫做「慈」。可是這件事,本來有嚴重的貪瞋痴,當然是沒有禪定的人;已經有了禪定的人,他應該是沒有這個欲界的這煩惱是沒有的,沒有當然是沒有現行。可是也是很難說,有的時候雖然得禪定,如果有不合適因緣的觸怒,他也有可能會現出煩惱,一現出煩惱這禪定就破壞了,有這種情形。所以在禪定裡面修這個慈悲喜捨的法門,把這個欲煩惱、恚、害各式各樣的煩惱,用這樣的法門把它消除了,他就堅定,內心的清淨就是特別的堅強,而不會被煩惱所破壞的。
寅二、悲
悲對治害,為除他苦,勝樂行轉故。
「悲對治害」,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那麽這悲心來對治這個「害」。「為除他苦」,「悲」這個法門怎麽修行呢?就是為了消除他人的痛苦。「勝樂行轉故」,就殊勝的安樂行現起;自己本身有勝樂行,觀想對方得到勝樂行,這麽樣修,也是一樣,應該是在禪定裡面。
《披尋記》三七八頁:
悲對治害等者:此於有苦有情慾拔其苦,故名為悲。由此能對治害故,有勝樂行轉。
寅三、喜
喜治不樂,於他樂事,隨喜行轉故。
這是第三。「喜」就是歡喜心,來對治自己內心的不樂、不歡喜;不歡喜就是嫉妒心。「於他樂事,隨喜行轉故」,對於別人有榮譽的事情、有快樂的事情的時候,我內心裏面歡喜,我隨順歡喜心現起而不生嫉妒心。嫉妒心實在也是不高興、也是憤怒,但是心情和憤怒有一點不同。
《披尋記》三七八頁:
喜治不樂等者:此於有樂有情慶悅隨喜,故名為喜;由此對治不樂。不樂,即憎嫉之異名。由有憎嫉,於他所得樂事,不生隨喜行故。
「喜治不樂等者:此於有樂有情慶悅隨喜」,這是第三種有情。第一種有情是無苦無樂,第二種有情是有苦惱、沒有樂,第三種是有樂的有情。這個對於有快樂的有情,我們內心裏面能慶悅,慶幸喜悅,隨順而不嫉妒,「故名為喜,由此對治不樂」。「不樂,即憎嫉之異名;由有憎嫉,於他所得樂事,不生隨喜行故」,所以現在就是修這個「喜」,在禪定裡面修這個隨喜的法門。
這一般的情形,我們也會發覺到,人有這樣的污點:就是有嫉妒心,但是沒有方法對治。只有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他開導一個方法,告訴我們這樣去修就能把這個煩惱消除了,所以佛的智慧非常廣大,不是只是說「你不要嫉妒!」這話沒有用,一定給他一個方法,給他一個方法他自己這樣做,慢慢這問題才能解決。這個貪心很大、瞋心很大,也是一樣,一定要學習一個法門,不斷地學、不斷地修,慢慢才能改善自己,這是佛的大智慧的地方。
但是我有的時候…有一回在福嚴佛學院聽一位從中國大陸來的老法師講開示。那老法師說話也很自在,說是「你學了很多的佛法,你不修行沒有用!」哎呀!我說這老法師說得很好,當然這佛學院的法師、居士都是天天在學的。他就是(說):「你要修行才可以!」這句話說的很對,但是他沒有說怎麽修行這句話沒有說。當然你們天天學的就是修行的法門,所以不需要再說也可以。所以世間上的事情,「世間」所謂不是佛法,在非佛法的範圍內也會發現很多很多的問題,但是沒有方法對治,沒有這種事情。這是簡單的一點,或者用法律,法的國家有法律,你犯法要治罰你,這是一種。但是釋迦牟尼佛,不是,佛是告訴你一個方法,你若不肯用它來修行,那就是自己的過失了。「教不嚴師之惰」,教是教了你還是沒成功,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我有一點感覺,什麽呢?這所有的佛教徒,我們學習佛法用功修行;當然所有的修行的法門都是好,沒有說是不好的,沒有這件事;沒有說不好,都是好。但是我們在學習經論的時候發現一件事,發覺一件事;什麽事情呢?你有什麽煩惱,就用什麽煩惱來對治,經上是這樣的辦法,經上是這樣說的。我有嫉妒心的時候,佛說你用「喜」的法門來對治;有什麽煩惱,用什麽煩惱對治,經上是這樣意思。但是我們現在這流行的佛法,是怎麽樣說的呢?不是這樣。流行的佛法,說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是對的,這是非常好;但是不是各別對治。原來有的那些煩惱還在那裡,一樣還在那裡沒有對治。當然我們誠心地念阿彌陀佛,也多少能受到影響,各式各樣的煩惱也受到影響,但是多數還是在那裡。遇見因緣的時候,那個煩惱就出來活動,遇見那個因緣的時候,這個煩惱就出來活動,也障礙自己的功德,也障礙別人的功德,事實上就是這樣子。我們通常說:正法住世的時代、像法住世的時代、末法住世的時代,我們也就是這麽一解釋:什麽是正法、像法、末法,實在我們還是迷迷煳煳。現在我們若問:什麽是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的佛法是什麽情形?就是這樣情形,不對治煩惱!我們也學習佛法,但是不對治煩惱,是名末法時代。應該是這樣意思。
寅四、捨
捨治貪恚,俱捨行轉故。
慈、悲、喜;現在說到這個「捨」。這個「捨」它有什麽作用呢?是對治「貪」和「恚」的煩惱。對治這個貪和恚這個煩惱,不是對治別人、是對治自己呀!我有貪心、我有恚、或者我有嫉妒心,那麽我應該修行什麽法門?修行這個「捨」的法門,是這樣意思。我要棄捨我的貪心、棄捨這個恚,這個恚裡面也包括嫉妒。若這樣講,就是把慈悲喜都包括在這裡頭了,那等於是重說了,那又是不同。但是這個事情也還不是重覆;慈能對治恚、悲能對治害、喜能對治這個嫉妒,那是個別說的;現在這個捨是統一起來說。如果我有貪、又有恚,恚裡面包括前面那個悲所對治的,也包括嫉妒,我有這麽多的煩惱的時候,我要用「捨」;我要修這個不淨觀來對治貪,修慈悲觀來對治恚、害,也對治嫉妒。「俱捨行轉故」,就是所有的煩惱完全都棄捨了,要這樣子來修行,也可以這麽解釋。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不在自己這方面說;在菩薩那方面說。這發菩提心的菩薩也可能是聖人,他在教化眾生的時候,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這個喜對治嫉妒,這樣子。那麽有了快樂的眾生、他就會生貪心,菩薩就教導他不要生貪心,給他一個法門教他不生貪心。那麽有苦惱的眾生、他是憤怒,菩薩教導他不要憤怒,是這樣子。那麽沒有貪、也沒有瞋的這種眾生,他不貪不瞋的這個時候他就是愚蠢、愚痴,菩薩告訴他:你要開智慧,這也包括在內,不只是貪恚,是這樣意思。「俱捨行轉故」,佛菩薩這樣教導眾生。所以分兩個態度來解釋這一段文,「俱捨行轉故」。
《披尋記》三七八頁:
捨治貪恚等者:處中而住,說名為捨。此於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無有親怨,由是故能對治貪恚。無欣無慼,名俱捨行。
「捨治貪恚等者:處中而住」,這個貪是一邊,恚是一邊;一個愛、一個憎。恚是憎、貪就是愛;愛和憎是兩邊。現在也不愛也不憎,「處中」,所以叫做捨,「說名為捨」。「此於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無有親怨」,於我好的我也不愛,於我壞的我也不怨。「由是故能對治貪恚,無欣無慼」,沒有歡喜也沒有憂愁,「名俱捨行」。
當然這是這個修行人自己這方面應該要這樣的修行,使令自己的心保持平等位,平等的境界。
寅五、無相
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相相違故。
這個「捨治貪恚,俱捨行轉故」,前邊是各式各樣;慈對治恚、悲對治害、喜治不樂、捨治貪恚,這樣子說;用慈、用悲、用喜、用捨。究竟怎麽樣才能對治呢?前面實在只是能對治現行的煩惱,煩惱的種子還是不能對治的。那麽一定要修這個「無相」法門;修這個無相法門的時候,「對治一切眾相」。前面說貪也是相,瞋也是相,嫉妒也是相,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相,用這無相的法門對治一切眾相。「無相」為什麽能對治一切眾相呢?「相相違故」,那個「相」和「無相」是衝突的。你若修這個無相法門的時候,這一切的「相」不能擾亂你,不能在你心裏面有擾亂的作用,不能的。這個「相」,當然就是三三昧裡面無相三昧。修這個無相三昧,這當然純是無漏的境界,這是聖道。前邊慈悲喜捨還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的;但這無相這純是無漏的境界,所以它能夠深入的觀諸法實相的時候,能滅除去內心裡邊一切煩惱的種子,這是聖道。這是無相法門。
寅六、離我慢
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故離我慢,是彼對治。
慈悲喜捨是四個,加無相是五個;這底下是第六,是「離我慢」。「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故離我慢,是彼對治」,這個「離我慢」;這個執著有我的時候、他就會高舉,就感覺到自己很高、感覺到自己很大,就看別人都是矮的、看別人都是小的,自然是有這種心情;所以叫做「慢」,叫做「我慢」。「若離我慢」,那就是要修無我觀,修無我觀的時候這個我慢就沒有了,修無我觀就是空三昧。
「於自解脫」,你若是修成功了的時候,常常的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體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剎那生、剎那滅、老病死。常這樣觀就會得到無我的智慧的時候;得到無我的智慧、就能見到無我的第一義諦的境界,就得解脫了,就是聖人了。那麽「於自解脫」,對於自己長時期用功、所覺悟的這個解脫境界就沒有疑惑了。最初沒有修行的時候,佛這樣說,聽佛說這樣無我的法門,心裏面疑惑,疑惑這件事,對於這個法門沒有什麽信心。當然疑信參半,也不是決定一點信心也沒有,總是有一點猶豫。這樣子,它就對他有障礙,現在由於信心增強了,常常這樣觀,常常這樣修無我觀,成功了,解脫了我見、我愛、我慢、我痴的煩惱了,這個時候就沒有疑惑了。對於佛、已經成功的聖人,他也沒有疑惑,就是生起尊敬心。原來說佛,看這個三十二相,這還是看見,如果三十二相沒看見,說佛只是聽到個名字,說到有三十二相,我也沒看見過。對佛有信心,究竟相信什麽?自己也不清楚。
有一年有一個居士說:「我信佛十幾年了,忽然間反省自己,我相信佛,究竟我相信什麽?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相信什麽!」這句話雖然是表示這個人很膚淺,但是說出這句話非常有意義,非常有意思。我們也可以想一想,我相信佛法究竟相信什麽?我們都是門外漢,我們沒有得第一義諦都是門外漢;這個心都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有風一來的時候心就動,就是這麽個境界。現在修無我觀成功的人、得解脫的人,不是這麽回事,不是的!他與第一義諦相應了,這個時候,「我相信佛,相信什麽?」「如來者,諸法如義」,他明白這件事:「諸法如義」是佛呀!明白這個境界了!這個時候完全是聖人的境界,不是凡夫。說什麽是佛?什麽是法?什麽是僧?都是第一義諦的境界,是離一切分別相的。所以心裏面這時候,「佛說的是對的!」這是聖人,這不是凡夫!這時候他對於佛法僧的信心完全不同了,和我們在凡夫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所以「於自解脫,定無疑惑」了!
所以這也看出來,沒得聖道的時候,說有信心;我能夠把我已經可以得到的這個欲都棄捨了,我來到佛法裡面修行,可見這不是口頭上說信,他有行動了;但是沒有入聖道的時候,心裡還是不行的,還是有起伏。若是入了聖道,最低限度是初果才不退轉;這個信不退轉了,是不退轉了,「於自解脫,定無疑惑。」
「或所證中,定無疑惑」,就是說他所證悟的第一義諦的境界,也是沒有疑惑了。這是完全不同了,沒有這個我的繫縛。我們凡夫一有了事情的時候,心裏面就觀察利害,這件事若這麽做對我有利、若那麽做對我有害;說是若這麽做對我有利的時候、對別人有害,不要管,不要管!就會用這樣的站在我的立場,去分析觀察這件事,然後採取行動。這聖人沒有我的時候,不這樣想。聖人,得到初果聖人以後,他深入諸法實相的時候,這裡沒有我、也沒有你,沒有彼此對立的境界的,沒有這個差別相,所以有事情的時候,他都是有慈悲心的。初果聖人以上都是有慈悲心的;當然和大菩薩、佛的慈悲是不能比,所以聖人的偉大是在這裡。「定無疑惑」,沒有這些疑惑的問題了,也就是沒有這樣的過失了,也就是沒有罪過,不會有嚴重的罪過的。
「故離我慢,是彼對治」,所以若是修無我觀,破除去我見、我慢、我痴、我愛,他就沒有疑惑了。就是最低限度得了初果,得了初果以後,對於佛、法、僧、還有個戒也是有信心的,「聖所愛戒」、這聖人愛這個戒;我們凡夫愛著這個五欲,聖人是愛這個戒的,就是清淨、遠離一切過失。那麽信佛、信法、信僧、而信戒,就是對治出去一切不信的垢,對治一切破戒的垢,所以叫做四證淨,也就是不可壞信,信達到證,達到不退轉的境界。所以「故離我慢,是彼對治」,是彼疑惑的對治,能對治出去一切的疑惑。這個疑,就是他證悟了第一義諦的時候,他才知道什麽是佛、什麽是法、什麽是僧。這個僧就是學習佛法、學習聖道,證悟了第一義諦的這些修行人,他也有恭敬心。他就不會再疑惑了!我們凡夫沒得聖道的人,只是看個表面;當然人的智慧也有高低,那個信心不是完全具足的。
這是「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相相違故。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故離我慢,是彼對治。」
《披尋記》三七八頁:
若離我慢等者:謂如已證諦現觀者,畢竟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是名解脫。此解脫已,能自了知畢竟不墜惡趣,是名於自解脫定無疑惑。又復具足成就四種證淨,是名於自所證定無疑惑。如是疑惑,我慢俱轉,我慢若離疑惑永斷,故離我慢,是彼對治。
「若離我慢等者:謂如已證諦現觀者」,就是初果聖人了。「畢竟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的煩惱」,就是斷除我見、戒取、和疑這三種煩惱,「是名解脫」。「此解脫已,能自了知畢竟不墮惡趣了,是名於自解脫定無疑惑」。「又復具足成就四種證淨」,就是佛、法、僧、戒,這四種證淨也成就了。這個「證」就是他本身經過修行,證悟了苦集滅道的四諦,這個時候他能夠清淨,遠離了於佛法僧戒的不信之垢,所以叫做「淨」,也沒有破戒的垢,所以以叫做四種證淨,「是名於自所證定無疑惑」。「如是疑惑,我慢俱轉」,這疑惑和我慢在一起、一塊兒活動的,我慢若離開了,「疑惑永斷」,「故離我慢,是彼對治」,是彼疑惑的對治。
丑二、結顯德失
此諸出離,定能出離一切恚等。不善修故,恚等過失容可現行。
這個「顯對治」第一科是「列釋行相」,解釋出來這六個法門對治煩惱的相貌。現在這底下「結顯德失」,顯示它的功德和過失。
「此諸出離」,前面這六種出離,「定能出離一切恚等」,你能這樣修行,決定能夠出離恚等,從那個憤怒裡面解脫出來,不再憤怒了;各式各樣的煩惱不能繫縛你,你從煩惱裡面解脫出來了,決定能夠這樣成功了的。「不善修故,恚等過失,容可現行」,假設你沒能夠「善修」,這「善」作兩個解釋,「善」者「能」也,「不善修」、你不能修這四個法門,不能修習、那當然是煩惱還是「恚等過失,容可現行」,各式各樣的煩惱會出來活動。
若是你能圓滿的修行,你能善巧的修行,這個「善巧」怎麽講呢?你修行的時候,能夠調、能調適你的身心,應該修止的時候修止,應該修觀的時候修觀,這叫做「善」;修止的時候你修觀,修觀的時候修止,這不行。昏沉的時候應該怎麽修,掉舉的時候應該怎麽修,你能善巧的調和。就像那個將軍總司令,調動軍隊作戰的時候,他知道怎麽調動軍隊,在什麽地方用這個軍隊要用得多、要用得少,那個地方要有軍隊,那個地方不需要,他總是調動。這個心,你用功修行的時候,什麽時候用止,什麽時候用觀,你也要調,那叫作「善」,那叫作「善巧」。但是你不善巧修,修得沒成功,這「恚等過失,容可現行」;若是你修得很圓滿,一定是成功了,「定能出離一切恚等」。這是「德失」。
子三、明所攝(分二科) 丑一、舉前五種
又前五種順出離界,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第五一種聖住所攝。
這是第三科「明所攝」。前面是第二科「顯對治」,這底下是「明所攝」。這個「對治」這句話就是修行的意思;你能這樣用功修行,就能夠消滅出去各式各樣的煩惱,所以叫作「對治」。這底下「明所攝」,彼此間的關係。
「又前五種順出離界」,有五種、有六種。前面那五種順出離界「初之四種」是「天住所攝」,「初之四種」就是破除去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這三種尋伺,那個第四種就說到無相三昧;這個無相三昧分兩種,一種加在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裡面,那麽這是四種。「天住所攝」,這個「天住」就是四禪,也包括無色界的四空定,都算是「天住」。「第五一種聖住所攝」,「第五一種」就是無相三昧,那是屬於聖住所攝。
《披尋記》三七九頁:
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等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是名天住。欲、恚、害、出離,靜慮天住所攝。及色出離,無色天住所攝。薩迦耶滅,聖住所攝。謂修空、無願、無相為加行故。
「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等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色界的四靜慮和無色界的四空定「是名天住」,是天人所住的地方,都在禪定裡面。這個「欲、恚、害、出離,靜慮天住所攝」,能夠修這個不淨觀、修這慈悲觀,破除去欲、恚、害,那就得初禪了。初禪,再修二禪就從初禪裡面解脫出來,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這是「天住所攝」。「及色出離」,出離了色就是四空定,「無色天住所攝」。「薩迦耶滅,聖住所攝」,那麽就是修這個無相三昧就包括了滅除去薩迦耶見、滅除我見,那是聖住,而不是凡夫了;前面這個天住還是屬於凡夫的。「謂修空、無願、無相,為加行故」,就是努力修這三三昧,破除去我我所見呢,就得聖道了,就滅除薩迦耶見了。前面是「舉前五種」。
丑二、顯此六種
今此六種順出離界,前之四種,梵住所攝;第五、第六聖住所攝。
這第二科,第二科這六種順出離界裡邊,前邊的四種就是慈悲喜捨,慈悲喜捨是「梵住」;這個「梵住」,「梵」也是清淨的意思,這個清淨的人的境界。清淨的境界,我剛才也說過,他是在禪定裡面修慈悲喜捨的,那麽他就是又進一步增長了他的功德。所以說四梵住如果修成功了,那麽就是得了中間禪,那就是可以在初禪天作梵天王了。但是事實上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都可以修這種四無量心的。那麽他就是「梵住所攝」。
「第五、第六聖住所攝」,這裡面說的那個第五是無相,第六是滅除去薩迦耶的我慢,那麽就是聖住,而不是凡夫了。但是這裡分開來說,無相三昧是一種;三三昧之一;破這薩迦耶見是空三昧,再加上無願,那麽就是三三昧。三三昧是「聖住所攝」。
爵士貓:因為眾生是我的父母 而對他們生慈 真的嗎?修行慈觀 悲觀 喜觀 舍觀 只是對治修行人煩惱之修法 不是道德約束zhuanlan.zhihu.com爵士貓:一個人他患有重度抑鬱症 平時表現正常?握得越緊越是徒然!我執的世界一切都是不安全與焦慮!我執不斷的固化zhuanlan.zhihu.com抑鬱症就是我執的不斷放大。我執不斷的固化。
我執的世界之中,一切都是不安全感、焦慮感!
1、 握得越緊越是徒然。
22、我們就是喜歡回首來時路,以為自己原該變成另一個人,不一定比現在好,也不一定比現在壞,但總之是個不一樣的人。
26、我每一封回信都是下注,賭你還是信里的那個你,假如不是了我寄出的這封信就會變成落空的笑話,它只證明了我的痴望可笑,所以我的每一封信都壓下了自己的信任與尊嚴。我交出了自己,由他決定我們的命運,而結果如何我永遠不知道。我們都是冒險家,因為當下沒有滿足,目的地永遠還在前方,追逐不可終止。
我執,就是強烈的自我存在感。梁文道先生,甚至出了【我執】一書。
梁文道,1970年生於香港。1988年開始撰寫藝評、文化及時事評論,並曾參與各種類型的文化及社會活動。現職鳳凰衛視評論員,為《南方周末》及《南方都市報》等中國內地、香港及馬來西亞十餘份報刊雜誌專欄作家。
《我執》有完整的敘事。一個看來什麼都可以做得很好的人,在核心的愛情與家庭範疇上遭遇無法扭轉的挫敗,他經歷千迴百轉的等待與探問,在過程中檢視自身歷史與拷問內心,在絕望中懺悔,背負起自己的罪,然後走向宗教。
我都知道了;這一切謊言與妄想,卑鄙與怯懦。它們就像顏料和素材,正好可以塗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無數的場景和遭遇。你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想像;你以為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握得越緊越是徒然。此之謂我執。
學假佛教不能證出世間果的!學真佛教,證果很快。
比如你後面說的這一大段,都是假佛教。如果不改悔,那麼你這輩子無法證果就是確定的!
因為大家對自己的心路檢討不清楚之故。『先應取』,取什麼?拿現代話來講,把自己心理中最重要的壞習氣取出來,把他洗刷乾淨。『由如是想增上力故』,要作意,把自己不能定下來的原因檢討出來,像找盜賊一樣,帶兵剿匪,先把這個土匪頭抓了再說。」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南公懷瑾懷師講的很清楚,但如何去做還是不明白。
真求解脫果的話,建議你扔掉假佛教,徹底受持真佛教。反正受持假佛教的人數眾多,你可以自己受持真佛教,再一路觀察你原來那些學假佛教的「道友」。會發現多年後你證果了,他們還是老樣子。。。
熏染 !
習慣養成的 能養成好 就能養成壞的嘛
所以先養學佛心 明佛理 執佛理 就是熏染的開始 好比木頭裡的釘子 用另一個釘子替出來一樣
同樣的話,釋迦摩尼講給你聽,和別人給你講,或你從佛經上習得,效果完全不同。它並不是簡單的信息交流,讓你頭腦聽進去就可以,而是需要能量帶進你的心。阿羅漢雖說也領悟到了佛的境界,但並不具備佛的能力。佛能夠根據不同的人,以最合適的方法開示。所以,佛涅槃以後,這事兒變難了,也很正常。平常心吧。
江山易改,本性難易!何謂本性?其實換一個詞,佛家稱為習性或自性(自性是個很寬泛的詞,有時候是說本性,即如、真實、本心等;但有時候說的,就是這個習性)。
So:習性是怎麼來的?就是習氣經過的無量生的相續而形成的
那麼:習氣是怎麼來的?就是習慣不斷的延續而成為自然而來的
再來:習慣是怎麼來的?其實是某種行為不斷的固定的重複而來的
覺性,都有個固定(甚至可以稱為頑固)趨勢:按既往的經驗去處理當下的事態。在這個事實下:在未究竟解脫(成佛)前,唯一的辦法就是:培養好的習氣去置換壞的習氣!!!上面好多答主把所謂的「好」給神聖化了…………其實,好壞並不難辨識——對純粹的世俗眾生,五戒即為好;對戒成就者,十善為好;對十善成就者,出離為好;對出離成就者,菩提為好。這是一步一個腳印的事,但有偷心,哪怕在即將成佛(這只是語氣助語!習氣不改,實際是不可能達成「即將成佛」的程度的)前,也得回過頭來「讀補習班」。佛,是一切成就者,說佛沒有習氣,其實是佛平等具足一切習氣的意思!!!!!具足故,無突出,無突出故,說為無習氣!!!!!望理解
我執,法執。經論,講得明明白白,可你,就是不愛學教學理。麻將打得啪啪響,錢財賺的嘩啦啦,名聞利養一個都不缺。你,別好高騖遠了,踏踏實實,從【念死無常】,開始好好修吧!十五年後,再提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快速學佛才能度眾生?
※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該怎麼自學?
※關於出家和皈依?
※「如是我聞」是一切經典的總標題,是天地萬法的總靈魂?
※請問唯識宗是怎麼修行的?
TAG:佛法實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