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兩位華人得主:化學家和作家
編譯 | 陳曉雪、梅寶、尹坤
責編 | 李研
當地時間2016年9月21日,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公布了2016年度麥克阿瑟天才獎名單,23名獲獎者中有兩名為華裔,分別為美國Scripps研究所的化學家余金權(Jin-Quan Yu)和漫畫小說家楊謹倫(Gene Luen Yang)。
「雖然我們的社區、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世界面臨著歷史性的和新的挑戰,這23位天才給予我們充分的理由去心存希望。他們在公眾議題、藝術、科學等領域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開闢出新的天地。他們的創造力、奉獻精神和影響力激勵著每一個人。」麥克阿瑟基金會主席Julia Stasch說。
麥克阿瑟天才獎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每年獎勵20至40名在各個領域內具有非凡創造性的傑出人士。獲獎者每人將獲得62.5萬美元的獎金。目前已有丘成桐、張益唐、楊培東、徐冰等多位華裔科學家或藝術家獲得該獎(詳見「知識分子」2015年相關報道)。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合成化學家余金權50歲的余金權是國際上在碳氫鍵功能化領域最為活躍的華人科學家之一,目前就職於美國Scripps研究所。余金權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碳氫鍵活化研究及其在新葯研發和天然產物全合成領域的應用。
據麥克阿瑟基金會官網介紹,余金權在提高鈀催化碳氫功能化的效率、特異性和實用性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他與合作者通過增加碳氫鍵與定向官能團距離的方法,拓展了碳氫鍵活化的可能性。他們還開發了經過修飾的氨基酸,它們可以作為各種酮、醛底物的「瞬時定向組」。這些氨基酸能夠自發地從組分上連接和去除,而且能被連續的重複使用,因而縮短了反應時間並減少了反應物的用量。這些氨基酸也可以控制產物的手性,這一點在生產有效藥物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因為絕大多數碳氫功能化會在被活化鍵上產生鏡像產物,但往往只有其中一種手性的化合物才有藥物的理想特性。
另據麥克阿瑟基金會官網介紹,余金權最近發明了一種用於C-H鍵活化的新方法。通過帶有氨基酸或喹啉(提取於煤焦油)手性配體的鈀催化劑,大大加速了反應過程而且能夠得到特定的手性產物。
「這種非常規的C-H鍵活化方法在有機合成方法學中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範例,消除了多種化合物的合成障礙,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工業界以及藥物研發領域都會從中受益。」麥克阿瑟基金會官網評價說。
余金權1966年1月10日出生,1987年本科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就讀於中科院廣州化學所,1999年於劍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在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和美國布蘭迪斯大學任職,2007年來到美國Scripps研究所工作至今。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漫畫小說家楊謹倫
43歲的楊謹倫(Gene Luen Yang)是一名漫畫小說家,許多漫畫作品取材自中國文化,面向年輕人,展現了漫畫增進不同文化和人群相互理解的能力。楊謹倫的作品包括長篇漫畫小說、短篇故事和系列漫畫,代表作品有半自傳體漫畫《美生中國人》(American-Born Chinese)、《義和團和殉教徒》(Boxers & Saints)、《新超人》(the New Super-Man)等。
據麥克阿瑟基金會官網介紹,在《美生中國人》中,楊謹倫吸收了來自美國漫畫、中國民間傳說和中國移民的不同形象,從三條線索展開故事,細緻入微地刻畫了青少年王謹(Jin Wang)以雙重文化身份融入美國社會過程中的掙扎。而另外一部作品《義和團和殉教徒》中,楊謹倫通過兩個截然不同的視角——加入義和團的小男孩和中國女基督徒——記述了1900年中國農民反擊西方勢力的故事,為豐富人們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提供了多個視角。楊謹倫目前正在寫一部漫畫《秘密編程者》(Secret Coders),記述了一所神秘學校發生的編程的故事。
「無論是將不同的角色呈現在兒童和青年人文學作品中,還是確定漫畫是文化和藝術一支具有創造性和想像力的力量,楊謹倫都是處於引領者的位置,」麥克阿瑟基金會評價說。
楊謹倫1973年8月出生於美國加州,父母分別來自台灣和香港。他1995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年碩士畢業於加州州立大學東灣分校。1998-2015年,楊謹倫在奧克蘭一所高中任計算機科學老師。2012年起,楊謹倫開始在哈姆林大學大學教授兒童及青少年文學寫作。楊謹倫還是美國第一位華裔全國青少年文學國家大使(2015-2016)。
附 2016麥克阿瑟天才獎獲獎名單:
人權律師 Ahilan Arulanantham
語言學家、文化保護主義者 Daryl Baldwin
劇場藝術家、教育家 Anne Basting
雕塑家 Vincent Fecteau
劇作家 Branden Jacobs-Jenkins
藝術歷史學家 Kellie Jones
理論計算機科學家 Subhash Khot
文化歷史學家 Josh Kun
作家 Maggie Nelson
微生物學家 Dianne Newman
地質學家 Victoria Orphan
物理生物學家、發明家 Manu Prakash
金融服務創新者 José A. Qui?onez
詩人 Claudia Rankine
藝術家、作家 Lauren Redniss
影像藝術家 Mary Reid Kelley
生物工程師 Rebecca Richards-Kortum
珠寶製作師、雕刻家 Joyce J. Scott
深度報道記者 Sarah Stillman
計算機科學家 Bill Thies
作曲家 Julia Wolfe
漫畫小說家 楊謹倫
合成化學家 余金權
參考資料:
麥克阿瑟基金會官網介紹 https://www.macfound.org/fellows/class/class-2016/
更多漲姿勢科學類文章,歡迎關注 知識分子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冥王星地下黨和新視野的故事
※中國,你告別巫術了嗎?
※透過基因揭示人類演化之謎的世界權威 | 獨家專訪
※海外華人專家談藥物和醫療器械產業創新 | 專訪
※王曉東:那個讓我榮升為父親的人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