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賽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還是引用別人的對普氏的讚譽吧,自己的話太蒼白無力了

我在普魯斯特的風格中尋找不到缺點。我尋找在風格中佔主導地位的優點,也沒有找到。他有的不是這樣那樣的優點,而是無所不備的一切優點……他的風格靈動活潑、令人驚嘆。任何另一種風格和他的風格相比,都顯得黯然失色、矯揉造作、缺乏生氣。

——紀德

「我享受了一番妥帖達意,甚或巧遇故知的情趣。慶幸中國讀者從此得以進入普魯斯特天地,盡情徜徉其中矣!」

——程抱石

如果我也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就好了。

——英國作家 弗吉尼亞·伍爾芙

普魯斯特的文字幫助我闡釋了自己的思想。

——法國哲學家 梅洛·龐蒂

我想知道記憶是我們所擁有的東西,還是那些我們已經失去的。

——美國導演 全迪·艾倫

現代文學最重要的作品,甚至超越了喬伊斯和托馬斯?曼這樣的文學巨匠。

——美國 《紐約時報》

普魯斯特的聲音如此變幻莫測,它誘使人們闡釋,卻又拒絕闡釋,我們越是仔細研讀,它就展現出越多的可能性。 

——英國 《衛報》

「 最好的書能清楚地闡明你長久以來一直心有所感,卻從來沒辦法明白表達出來的那些東西。 」

「 我們覺得孑然孤立,誰都不理解我們。我們身上那些更加隱秘的側面——諸如我們的困惑、我們的慍怒、我們的罪惡感——有時竟然在某一書頁上跟我們撞個正著,一種自我認同感於是油然而生。 」

「 普魯斯特本人卻擔保,他雖終日與病相伴,生活中一無所獲,卻有能力為他人獻上擺脫痛苦,求得幸福的良方,並且這是上天賜他的「僅有的才能」。」

「 書的價值還不止於描繪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習見的那些情感和人物,好書對我們各種感情的描繪遠勝過我們自己的體會,它處理的感知和認識雖確屬我們所有,卻又是我們根本無力予以明確表達的:它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 」

「 在現實生活中,哪怕正讀著小說,每個讀者也還是他原來的那個自己,但是作家的作品如同透鏡,作家藉助它就能讓讀者獲得從未有過的經歷,沒有這本書,讀者也許永遠不會有這樣的體驗。而讀者從書中得到的體驗,恰是作品真實性的明證。」

「 讀這樣一本刻意求工,寫來婉妙而又犀利的書,其結果就是,或許我們合上了書頁就會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細察、尋思被作者寫得活靈活現、宛如就在身邊的人與事。我們的內心如同新調試過的雷達,在捕捉漂蕩於意識之上的浮物, 」

以上引號內容全部摘自《擁抱似水年華》

「事實上,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作者將其提供給讀者,以便於他發現如果沒有這本書的幫助他就發現不了的東西。」~普魯斯特



讀了一大半 不是很透 但是知道了一個道理 看過追 會發現 很多書多書不用寫 很多書不用看 它都涵蓋了


讀《追憶似水年華》的感覺,很美好。讀過大量的古典和現代小說,現在覺得,唯一能媲美《追》的,大概只有《紅樓夢》了。

想了解《追》是本什麼樣的書。

那麼,就像讀古代的詩詞一樣,需要默默體會。

如果能感受到以下詩句的美好,讀《追憶》就很輕鬆了。

雨打芭蕉落閑庭。

留得枯荷聽雨聲。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一枝紅杏出牆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以上的詩句是在讀的時候,有時會不由得想起的。有種感覺,就叫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以上。


橫跨時空的鴻溝,我竟然能夠感知普魯斯特的痛苦和敏感。閱讀《追憶似水年華》是一個痛苦的、不斷把靈魂剝離自身的過程。無數個靈魂遊離的深夜,我能感觸到一百多年前普魯斯特先生在法國小鎮的頂樓大床上苦苦尋求靈魂解脫的掙扎。

每當我獨自一人走在四下無人的街道,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普魯斯特是怎樣地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來追憶似水年華。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回憶不斷地被更新,不斷地被遺忘,不斷地被創造。

一個人在空間所佔的份量微乎其微,卻可以在時間上不斷挖深自己的維度。

很久很久以後,我才明白

時間寶貴,每一天都不值得傷感浪費。


可以看看劉葦老師的(四月的奧德賽)第一篇就寫的追尋逝去的時光!


正在讀第四卷,帖一點閱讀感受,如有不正確歡迎指出。

閱讀普魯斯特時看風不是風,聽雨不是雨。抬眼望去,石頭會跳舞,樹葉會唱歌,空氣彷彿是巴赫的樂器。唯有人,是不存在的。而閱讀陀時,彷彿置身於苦難之中。即是被殺害的放高利貸的老太婆,又是貧困的大學生拉斯科爾尼科夫;既是《死屋手記》里受到監視的主人公,又是監獄本身。而讀托爾斯泰時,托爾斯泰消失了,留下了安娜與渥倫斯基,《戰爭與和平》里沒有和平,只有戰爭。

讀《追》時,只知道某場沙龍後斯萬去世了,又或者夏呂斯突然成了有受虐傾向的索多姆。與陀完全相反,陀會一層一層剝開人物的心理,去解釋他為何會殺人。

讀普時,時不時會問自己:怎麼會這樣呢,這是為什麼。答案只有自己去探索。而讀陀時,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原來如此啊。而閱讀托時,則完全沒有以上兩種體驗。讀下來,難免覺得普矯情,儘是描寫上流社會的各個沙龍,並像個鳥兒一樣棲息在叢林里竊取他人的隱私。先是凡德伊小姐在父親去世之時與女友苟合;再是發現夏呂斯與裁縫跨越階級的同性之戀。

普將這一切看在眼裡,躲在黑暗裡貪婪的吸取著別人的秘密,很難說他對同性的喜愛不是源於此。與陀的悲憫之心大相徑庭,普魯斯特的世界裡沒有窮人,但這一點也不妨礙《追》的偉大。普雖出入各個沙龍,但他對上流社會卻是批判地。


前段時間(雙11)在淘寶上買下了《追憶似水年華》,譯林出版社的,只能抽空閱讀。別人對他的評價太多了,對我來說,只是覺得意識流的創造方式可能自己將來能夠學過來用一用,所以要看一看這部被稱為神作的作品。但是說到另一部意識流的神作《尤利西斯》,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估計還是現在沒有進入這本書的緣分吧!


我踏入了普魯斯特的河流,從此再也回不了頭。原著里一句話可能延續好幾頁。為了我的強迫症,我一定要知道後面。

打破了所有修辭手法的界限,通感,比喻,擬人,類比。。。對不起,修辭手法的界限本身就是那麼地狹隘。人生的文學旅途上其實沒有框架。

(我如果再因為拖延症而翻開Proust,然後完不成其他作業,請各位抽我)


推薦閱讀:

《行路難》第三十六章 符籙降妖
文學作品中有哪些著名的自我介紹?
再記我的語文老師
神君掌怪錄·辨妖
慈善中間人

TAG:文學 | 追憶似水年華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