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極少數」——無性戀者有慾望和愛嗎?

我可以欣賞一個女性的美,就好像我懂得欣賞一副傑出的藝術品。

我明白她們看起來很美,但是,我真不想和一個藝術品做愛。

——一個無性戀者的自白

豪斯醫生 劇照

上大學時,曾經在一門心理學選修課上聽到一句話:完美的愛情由親密、激情與承諾構成。這是斯騰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三者缺一,感情就會變味。

雖說很多人會覺得這套理論不對,但這曾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用來解釋愛情的句子。深刻到當心理諮詢師問我「你心目中的愛情是怎樣的?」的時候,我腦子裡浮現出的第一句話就是它。

我曾經瘋狂迷戀過一個男孩,也似乎曾被女孩迷住。但對於我自己的性取向,我一直都是迷惑的。當我的心理諮詢師問我:「你對那個女孩子有過性幻想嗎?」我說沒有。她說,那你可以放心,你一定是喜歡男孩子的。

可問題是,我對男的也沒有過性幻想哎。而且,如果不想和一個人滾床單,就是不愛,好像哪裡不太對吧?

作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女性,我與朋友聊天從來都是葷素不忌,口味之重基本所向披靡。但我從來只是嘴上說說罷了,從不往心裡去,也沒興趣親身實踐。

我一直以為我是「正常」的,直到有人跟我說:「你這個年紀沒談過戀愛,也沒有和人圈圈叉叉過,太奇怪了。」我被這句話哽住了,一時竟沒辦法反駁。

我覺得,我不過是拿別人找男朋友、處對象、約炮、分手、失戀、劈腿、複合的時間做想做的事罷了,腦子裡只有這些的人類,就不奇怪了嗎?

就這樣煩惱著煩惱著,直到某天,我在一個關於同性戀群體遊行的報道中看到「無性戀」三個字,我才知道:哦,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人。

於是我就想去探究無性戀是怎樣的存在,途中被潑的冷水蠻多,有人說他們人數少,研究來沒有現實意義;有人說你找個男朋友啊,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有人說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東西,我也不想了解。

好在,我遇到了更多的戰友。現在的我不敢說自己已經真正了解什麼是無性戀,也不願定義自己是無性戀,更不強求他人尊重或支持 LGBTA 群體,但對於性取向這件事我只想說一句:此事我們爽就行,哪聽庸人瞎逼逼

以上是我的真實故事,我是小八,目前在巴黎讀書。我並不是 LGBTA 運動積極分子,但是一名女權主義者,正在上柯晗大大的女性自我探索課。這篇文章來自之前我在 keledoll 的友心人的自我探索課第一期結業呈現上做的無性戀主題專題報告,大家覺得反響不錯,砍妹請我修改一下發表。於是,你才看到了現在這篇文章,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無性戀(Asexuality or Nonsexuality):

被稱為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之後的第四性戀,代指覺得他人與他物不具性吸引力的人群。無性戀的概念關注的是該群體對於情愛的感覺和期望,他人與他物對其是否有性吸引力是無性戀最重要的判斷原因,而非有無性行為或者性慾

為了更好地定義無性戀,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幾個基本概念:性吸引力、性衝動、性慾。這幾個概念在媒體與學術中的使用有時候也是很混亂的。

1. 性吸引力(Sexual attraction)

性吸引力指的是對異性或同性產生的性魅力,即引發其性幻想或者挑起性慾的能力。

——維基百科

一般生理健康的男女都能感受到人際間這種「無言的魅力」,但無性戀者雖然能明白、理解這種魅力,卻不會將之與「性衝動」相聯繫。

有無性戀者就曾在調差問卷中這樣形容道:我身邊的人都在用同一種語言、符號、象徵進行交流,雖然我能理解,但是我很困惑應該如何回應。

「我一直不知道我的性取向,我喜歡過男人,也喜歡過女人,但是我發現我很難去注意和在意他們的性吸引力。當朋友們對某個女孩子的評價是「帥氣」的時候,我是無法感受到的,在我的認知里,所有描述都應該是「好看」或「漂亮」。在異性的世界裡,我也會對男性感受到「好看」、「溫柔」、「厲害」,「帥氣」會有,但是意義不如「好看」。」

——一個無性戀者的自白

2. 性衝動(Sex Impulse)

性衝動是指在性激素與內外環境刺激的共同作用下,對性行為的渴望與衝動。

——維基百科

狹義上說,性衝動是和某個對象發生性行為的慾望。而無性戀者基本不會有這種「衝動」,所以很多無性戀者更願意把自身定義為「沒有與他人發生性行為的慾望的人」。

「我也陷入過愛情,愛與性對我來說可以分開,也可以糅合。我愛過一個同性,愛情的感覺對我來說是排山倒海的,但是性並沒有隨之而來。做愛不一定比晚上手牽手好好睡覺更美妙。能夠一起度過的所有時間,對我來說都是美好的,奇妙的,高潮的。但是和愛的人在一起的時候,為了愛的這麼一個人,我的確想過嘗試性愛,雖然無疾而終了。」

——一個無性戀者的自白

3. 性慾(Sex Drive)

性慾,對性的渴望。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認為性慾是一種本能活動。

——維基百科

餓了就會想吃,困了就會想睡,有性慾了,人就會想辦法解決。

大多數動物性行為是受性激素水平(與外界環境)影響的一種本能活動,而人類的性行為則包含著更加豐富的心理活動與思維活動,並且經常受社會因素與文化因素的影響。只要是生理健康的人,從生物角度講,皆有這種本能需求,無性戀者亦然。但是無性戀者所追求的並非性行為帶來的「快感」,而是其「功能性」。

所以,對於大部分無性戀者而言,「性行為」就和擤鼻涕是同種性質的存在。

總結:通過對詞語定義的梳理,廣義上的無性戀者,他們有性慾、感受不到他人性吸引力,也不會對別人有性衝動的存在

女朋友?

無性戀者的象徵:

  • 右手中指佩戴黑戒

  • 蛋糕(意為:與其做愛不如吃蛋糕。)

  • 紅桃A或者黑桃A(無性戀者自稱ACE)

  • 無性戀旗幟

無性戀旗幟

但是這個世界絕非非黑即白,而是像灰色空間一樣,有著千萬種可能性,無性戀同樣有許多基本分類:

1. 根據「無性戀對什麼性別的人會有浪漫情緒」,可分為:

1)同性浪漫無性戀者:對同一性別的人有戀愛的興趣,無性吸引,佔6%

2)異性浪漫無性戀者:對異性性別的人有戀愛的興趣,無性吸引,佔22%

3)雙性浪漫無性戀者:對兩種性別的人有戀愛的興趣,無性吸引,22%

4)泛性浪漫無性戀者:對任何性別包括變性人、中性或雌雄同體的人都有戀愛的興趣,無性吸引,佔23%

5)無浪漫情節無性者:對任何人沒戀愛興趣,無性吸引,佔17% (aromantic asexual)

註:浪漫情節是指在親密關係中的浪漫情緒(Romantic attraction),也就是指讓人們想要與特定的他人擁有戀愛關係的慾望,即想「愛上一個人」的慾望。

現實生活中,有浪漫情節無性戀者會愛上別人,但是不認為對方對其具有性吸引力,並不會想和對方發生性關係。而無浪漫情節無性戀者既不愛男人也不愛女人,如同性戀一樣,這是一種性取向,而非只是其主觀上的選擇。

2. 根據個人程度劃分為:

  1. 純粹無性戀(Asexual):32%

  2. 灰色無性戀者/微無性戀者(Grey-asexual):在極少數情況下會感受到性吸引力的人群,42%

  3. 半無性戀者(demisuxual):只對非常親密的感情聯繫的人會感受到性吸引力的人群,49%

無性戀本就與大眾媒體所描述的感情世界相去甚遠,而且它的基本分類略顯複雜,這也讓無性戀被了解的難度增加了不少,這導致了很多無性戀者對自己真實的性取向都沒有正確認知,或帶有抗拒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性冷淡、性無能者誤以為自己是無性戀。所以,為了正確認識無性戀,我們有幾個定義需要認真區分:

一、無性戀 VS 柏拉圖式戀愛

柏拉圖戀愛是指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的精神戀愛,強調把關注點更多關注與精神交流,但彼此之間並非無性吸引力

祭上曾經撩女無數的女王大人玉照一張

二、無性戀 VS 性無能

性無能是指因為身體或心理等因素喪失了性行為的基本功能,不能進行正常的性生活。

——維基百科

性無能可能是無性戀的原因之一,但並非所有性無能的人都是無性戀,反之亦然。根據問卷調查,無性戀群體中,從來不自慰的人只佔到總數的28.49%。也就是說,至少70%左右的無性戀者在生理上與心理上是有能力進行性行為的

像漫畫《鳴鳥不飛》的主角就是典型的性無能

就是所謂的強大的主觀能動性被客觀條件限制

三、無性戀 VS 獨身主義 (Celibacy)

獨身主義者崇尚自由,不願意被家庭或者婚姻束縛,但是他們都能擁有正常的戀愛關係與性關係。想了解更多關於獨身,你可以閱讀《你是否害怕獨自進食》。

日劇《我不是結不了婚而是不想》

四、無性戀 VS 性冷淡

無性戀與性冷淡是最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因為有時候兩者會互為因果,甚至會有學者都把兩者混為一談,但兩者還是有著細微的差異。

性冷淡是指存在性慾,但表現較弱,這一現象可以通過醫學手段進行改善。性冷淡者除了生理上表現為對性愛撫無反應或者快感不足,而且在心理上也會表現為對「性愛」的恐懼、厭惡或者羞恥。

無性戀者則多表現為性慾正常,有正常的性需求與性快感,但為了避免與他人進行性接觸,他們更願意通過自慰解決。在2015年的無性戀社群問卷中,有4%的無性戀者坦誠自己非常享受性愛。這就說明無性戀等於性冷淡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

無性戀者與性冷淡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只有4%的無性戀者對於他人之間的性行為擁有消極情緒,但是絕大多數對於自身與他人進行性行為持無興趣、冷漠、抗拒、厭惡等態度。而性冷淡者沒有這種差距。

五、無性戀 VS 禁欲主義(Abstinence)

禁慾是一種生活形式(life style),其特徵通常是對若干俗世歡愉的禁絕,以達至宗教上及靈性上的目標。禁欲主義者是因為宗教、心理原因而抵制或者不進行性行為的人群,但他們仍然能夠感知到性吸引力,自然也有性衝動

1. 科學研究的盲區

無性戀真乃性學研究的一個盲點,直到21世紀才被逐漸接納。關於這個主題的文獻和研究非常少,大多缺乏明確的結果。而且幾乎沒有文獻關注無性戀在神經或者生物層面的差異,而是關注社會、文化、人口方面的影響。

關於無性戀最早的記錄由阿爾弗雷德·金賽博士等人在 1948 年和 1953 年的性取向研究報告中提及,遺憾的是他們並未進行深入研究。報告中提出,「人群中存在沒有性關係和性反應的人」,並將他們歸為一個全新獨立的分類「X」,而成年人里有1.5%的人群性取向屬於「X」。

而無性戀真正進入大眾視野則是因為 2004 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博克大學(Brock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安東尼·博格特(Anthony Bogaert)的論文。

論文稱其研究發現,英國1994年所發布的一個性吸引力調查報告中,18876名實驗參與者中有1%表示他們無法從任何人身上感受到性吸引力,於是他提出無性戀的存在,並將其定義為「感受不到任何性吸引力」的人群。根據他的估測,無性戀約佔世界人口的1%(這一比例在後來的性傾向測試中上升到了3%),按這一比例,當前世界上有7000萬人是無性戀者。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無性戀不過只佔人口1%或者說3%,這種絕對的少數派,有什麼好在意的?那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吧,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人口與黑龍江省人口分別佔全國總人口的1.46%與2.86%,僅從數據來看,我們是否不用在意他們,只需要在意人口佔比高的省份呢?

不僅大多數人都幸福,而是極少數人的幸福也被尊敬,才是好的社會環境吧。

對於無性戀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讓少數派性取向人群與無性戀人群得到應有的尊重與名聲,但是學術與科普的缺失造成了大眾對於這一佔據人口總數1%(最近數據上升至3%)的群體缺乏了解。

2. 缺少科學普及,大眾對此有誤解

直到今天,大眾對於無性戀是否真實存在仍然還有爭辯:

「既然沒有性,那你們的愛情和友情有什麼區別嗎?」

「性是人類本能,你不可能是無性戀,你不過是沒碰到對的人。」

「說你不想,其實你只是不行而已。」

這個視頻會回答:

3. 社會文化與宗教因素

雖了解無性戀的人不多,但是無性戀者遭受的來自社會的壓力卻舉足輕重。從古至今,「性」都是人類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藝術作品、文學作品甚至如今的市場營銷中都會出現性因素的運用。這就使得無性戀者常常感到自己與他人格格不入。

在無性戀人群中的女性比例(約70%)遠遠超出男性,通過進化心理學來解釋:男性擁有更多的生殖細胞,所以更高頻率地性交的男性更容易傳播他們的基因,而女性需要為更好利用數量稀有的生殖細胞而謹慎選擇配偶,從而使女性在性行為方面總體更為保守。

而正生活在「異性戀霸權」社會的女無性戀者,自然承受著更多的無形壓力,甚至有女無性戀者因此遭受了「矯正強姦(corrective rape)」

宗教上,部分無性戀者也同樣遭受著壓力。美國曾有基督教組織公開宣稱「性是上帝賜予的禮物,是人類存在的基本要素。」這就意味著無法接受這份「禮物」的無性戀已經「人間失格」。

4. 家庭壓力

但家庭與社交圈的壓力才是最難以逃避的。家人、朋友、戀人對無性戀者的真實需求的不了解也讓無性戀者難以「出櫃」。現實中有很多的無性戀者最終違背自己的意願選擇結婚、通過試管嬰兒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或被迫與自己戀人發生性關係

這張照片出自《無性戀者的自白》,而當事人所述說的,是絕大多數無性戀者出櫃時會遇到的「非常有趣的」困境——對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無性戀。

在當代心理學研究中,任何性取向都不是心理疾病的表現,而僅僅是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影響下的一種心理現象。反正現在學術界對於無性戀的形成原因沒有最終定論(攤手)。

1. 正確認識無性戀者與其他性取向者一樣,會受到外表、社會地位、智商等影響,也能與人進行正常的感情交流,所以與無性戀者的溝通交流並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

2. 要正確認識與無性戀者的來往只是單純為了了解對方,不要對他們的某些如同示好的行為有過多幻想。彼此間進行直率自由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最好問清楚對於對方而言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可能的,什麼是想要的,什麼是討厭的。

3. 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奢望一個無性戀者會因為自己而改變。就如同性戀一樣,無性戀是一種性取向而非心理疾病,不要認為無性戀者了解性或者愛的快樂後就會改變。

因為對於他們而言,他們只是單純覺得性或者愛情很無聊。他們沒興趣的時候,就算你穿得再性感,甚至脫光了站在他們面前也還是不會有的。就像當人們不想吃肉的時候,你實在沒必要強迫他們吃。

4. 最後,要堅信與無性戀者是可以建立起親密關係的,即使沒有性的存在,兩個人之間仍有可能建立起情感關係或者是戀愛關係,乃至是法律上承認的婚姻關係。

嫁給我吧

每個人的性取向就像是光譜上無數不連貫的點,他們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流動的。也許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這些性傾向以外【關注友心人(微信號:yosumn)在後台輸入「性取向」獲得相關文章】,還有更多未能被定義或者尚待定義的性取向。我們能做的,就是正視每種可能,善待自己與他人。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個只佔人口比例3%的人群不過是九牛一毛,不值得關注,即使研究了也不會有什麼實際作用。但是事實上無性戀的研究對於LGBT人群的平權活動非常有作用,而且,無性戀知識的普及可是這個少數派自我身份認知的一個渠道。

美國開國元勛 Alexander Hamilton 曾經說過:Those who stand for nothing fall for anything(沒有信仰者將一事無成)。性取向是用來向與自己對性有著相同觀點的人展示自我的標籤,人們對於性的觀點並不只像人們想像中那般只有同性戀、異性戀與雙性戀三種。

無性戀者既不是性冷淡也不是性無能,無性戀不過是不會從他人身上感受到性吸引力罷了,他們也在尋找屬於自己的身份標識,與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

性、愛、家庭、婚姻,沒有這些東西的人生依然可以多姿多彩。如果你已經沒有、不會有、不想有,那麼就接受這個現實,並且關注於你擁有的,你感興趣的東西吧。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比做愛和談戀愛更重要,也更有意義。

在「異性戀霸權」、「與結婚生子後人生才算圓滿」成為主流思想的當今,不懂性也不懂愛的「沉默派們」同樣也在尋求著屬於自己的幸福,雖然他們所追求的「家庭」可能與通過「傳統婚姻」所組建的不一樣。

在法國,同性戀婚姻法被叫做為「屬於所有人的婚姻法(Marriage pour tout)」,因為他們相信每個人生來都有得到幸福的權力,希望我們的社會、法律、道德有朝一日也能給予無性戀者們一個更好的出路。

就我個人而言,我曾經懷疑過自己是無性戀,現在也抱有懷疑。但是,我並不想就這樣對性取向確定無疑,我還在尋找自己。我的心理醫生曾經這樣說:無須急於給自己下定義,我們的每個行為與觀點的背後都藏著一個我們未曾想到的原因

無性戀是不是一個保護傘?這個問題,就讓心理學家們與哲學家們去回答吧。

但無論怎樣

無性戀

絕、對、不、是、一、種、病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路

-end-

你可能會喜歡:

  • 只要有愛,就算撲街都會做

  • 如何用心理學談戀愛

  • 5分鐘讓你認識同性戀是什麼

  • 什麼是假性親密關係?

  •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男是女?

作者:小八

友心人自我探索第一期「最學霸獎」得主

遊走在巴黎,時而靠譜時而瘋癲的好孩子

參考文獻

[1]胡雅君,李雪晴,我是無性戀:做愛的感覺比不上吃蛋糕》,[J], Vista看天下, 2014

[2]C.J.Bishop,A mystery wrapped in an enigma-asexuality : a virtual disussion Psychology & Sexuality,2013,Vol.4,No.2 195-206

[3]Morag A. Yule, Lori A. Brotto, and Boris B.Gorzalka, A validated measure of no sexual attraction: the asexuality identification scale, 2015,Vol.27,No.1,148-160

[4]Ellen Van Houdenhove, Luk Gijs, Guy T"Sjoen, Paul Enzlin, Asexuality:few facts, many questions, Journal of sex& Marital Therapy, 40(3),175-192,2014

[5]Andrew Hinderliter, How is asexuality different from 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 Psychology&Sexuality, 2013, Vol.4, No.2, 167-178

[6]Anon,2011年無性戀社群問卷調查英語版, [online] Available at:

asexualawarenessweek.com

[7]Anon,2015無性戀社群問卷, [online] Available at:

我剛在#問卷網#發現了一份"2015無性戀社群問卷"調查的分析報告,推薦大家看看!

[8]徐雅牧, 無性戀的具體心理成因是什麼

無性戀的具體心理成因是什麼? - 徐雅牧的回答, 知乎

[9]Simon Parkin,i have never felt sexual desire

[w],BBC - Future, 2016

[10]AVEN官網, 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

[11]豆瓣, 無性戀小組

[12]維基百科, 百度, 谷歌等搜索引擎

本文由友心人原創出品,轉載前請聯繫郵箱media@yoxinli.com


推薦閱讀:

劉梓晨和艾克里里說同樣的話為什麼會引起粉絲不同的反應?
以辯論的觀點來看,如何證明我爸是我爸?
如何看待知乎上越來越多的愛國主義?

TAG:心理 | 心理学 | 无性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