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用具的挑選以及執筆方式——認知練字指南(4)
古代書家對書寫用具一直極為重視,把用具當成在書寫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孫過庭在書譜中對書法的創作條件做出了歸納,稱為「五乖五合」,對用具各總結了一條:
紙墨相發,四合也;紙墨不稱,四乖也;
而書家對書寫用具也格外重視,甚至可以說是奢華。歐陽詢之子歐陽通:
常自子衿能書,必以象牙犀角為筆管;狸毛為心,覆以秋兔毫;送煙為墨,末以松麝香;紙必兼薄白滑者乃書之,蓋自重其書
——《朝野僉載》
而「不擇紙筆」往往是被當成極高的讚譽。比如歐陽詢本人就被虞世南冠以「不擇紙筆」的美譽:
褚遂良亦以書自名,嘗問虞世南曰:吾書何如智永?
答曰:吾聞彼一字直五萬,君豈得此? 曰:孰與詢? 曰:吾聞詢不擇紙筆,皆得如志,君豈得此? 遂良曰:然則何如? 世南曰:君若手和筆調,固可貴尚。
不過從上文對歐陽通的記載來看,歐陽詢的不擇紙筆可能只是強調「不奢華」,未必是任何爛筆都能夠隨心所欲,心手達情。
而在硬筆中,用具的差異被大為縮小,2塊錢一支的水筆也能暢快書寫,此為古不如今。但是用具依然需要挑選,因為用具也會對書寫造成直接影響。
謹慎使用鋼筆
如果說硬筆用具有鄙視鏈,那一定是鋼筆鄙視水筆,水筆鄙視鉛筆。很多人也覺得「硬筆書法」可能鋼筆是最適合表達的,無論從文化屬性還是價值屬性,鋼筆都能夠程的上「尊貴」級別的人物,而且鋼筆的筆尖也是硬筆中最能夠模仿古帖粗細變化的,還能有筆鋒。
但是我還是不推薦一上手就拿鋼筆,姑且不說低端鋼筆其實相當難用,書寫的流暢度的真的令人絕望,就算中高端鋼筆我也不太建議使用,因為鋼筆的使用方式過於局限。
所有的鋼筆在書寫的時候都要保持一個角度的傾斜,這是因為鋼筆的筆尖需要按壓才能出水,而筆尖又是自帶弧度的,所以如果要讓筆尖順暢出墨的話,鋼筆就必須保持一個前傾的角度。作為西方書寫的傳統用具,這點不會對書寫造成障礙。但是中國的漢字傳統是以毛筆為書寫工具,雖然現在大部分人使用硬筆為書寫工具,但是其書寫邏輯沒有改變。
毛筆運動的三大特性:平移、提按、絞轉。
硬筆由於自身的特性,不存在絞轉和提按(硬筆所謂的提按和毛筆是提按是有顯著差異的,由於之前文章中提到過,故不在此贅述)。剩下的平移就應該是毛筆與硬筆僅存的共同之處,而平移也是毛筆最重要的運動特性。
古人書寫,強調「八面出鋒」,這其實也不是什麼秘籍,因為作為一個圓錐體,在書寫中是不可能僅使用固定的角度來書寫的,我舉個例子可能就比較我理解:
圖中的這個字出自張旭的狂草作品《古詩四帖》,以豎彎鉤舉例說明一下毛筆書寫面伴隨著不同方向的運動而改變。在寫「丨」的時候,這時候毛筆和鋼筆的書寫面都是一致的,筆尖超前,筆尖後出墨。在寫「一」的時候,毛筆筆尖朝左,也是以筆後(朝右)出墨。這時候和鋼筆就一些區別,但鋼筆依然能夠流暢地書寫。在往上寫「豎」的時候,這時候筆尖就朝下了,因為這時候動作要以「拖」為發力動作,自然在筆尖在往上書寫的時候就朝下了,同樣,還是筆後(朝上)出墨。這種用筆方式就和鋼筆有著很大不同,如果鋼筆的筆尖後,那就很難做到穩定出墨了。不僅在草書中存在用筆從下往上走這樣的情況,楷書中也存在。
雖說漢字的點畫走向是大多自下而上的,但是很多時候筆勢卻有很多自下而上的動作。而如果用鋼筆來表達表達這些筆勢的話,勢必會有較為生澀的反饋,因為這樣的用筆不符合鋼筆的使用習慣。而這種情況又會導致原本完整的書寫動作會在某些地方卡頓,甚至中斷,會給書寫增添本不應該存在的障礙。所以如果我們學習書寫的前提是「儘可能沿用古人的書寫習慣」,我非常建議先不使用鋼筆,因為鋼筆的特性會干擾到傳統書寫習慣。如果哪天漢字的書寫方式不再是傳統方式了,那鋼筆可能就能真正適合漢字的書寫。
還有一點我不太推薦鋼筆的原因(其實中性筆也存在這個問題),那就是過分追求提按。我之前的文章強調過,毛筆的提按是自身屬性造成的,因而提按才是毛筆在運動中必要的屬性。但是硬筆沒有(或者說很微弱)提按才是它的屬性,,這意味著提按對於硬筆來說更多的是裝飾性,它的優先順序並不高。
在高中學物理的時候,出的題目如果是和重力有關係,往往會加上一句「不考慮空氣阻力」來將知識點固定為「重力的影響」,避免其他變數對其的干擾。同樣,對於書寫者而言,首要學習的究竟是什麼?我認為是如何掌握書寫的動作,如何正確地表達書寫動作。這時候如果非要考慮裝飾性的「提按」,其實是會對動作的學習產生干擾。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一次學習的學習目標都應該是精確的,這才符合人類的學習模式——「最小努力原則」
中性筆與鉛筆
如果以提按與出鋒這樣的裝飾性形態特徵為參考點,中性筆和鉛筆自然是不如鋼筆。但如果以「像毛筆一樣的平移」作為參考標準,這兩者的非常合適。八面出鋒,so easy!
中性筆比鉛筆優秀的地方在於它的書寫字跡更為清晰,視覺反饋上要比鉛筆更為出色。而且中性筆是能夠通過書寫速度的不同而產生自然的點畫粗細,感觀上同樣要比鉛筆好很多。
而鉛筆較之於中性筆的最大優勢是在於它除了能表現平移這一運動屬性外,對其他任何方向都是一種「麻木」的態度。我自己因為平日書寫毛筆較多,所以在用中性筆書寫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在硬筆書寫中不必要的動作,使得視覺效果看起來有點瑣碎,不夠簡潔。用鉛筆改這個習慣再好不過。
至於哪種中性筆或者鉛筆書寫感受最佳,這方面我倒真是沒有研究,不過知乎上此的回答極多,都很有道理。
紙的建議
雖說在毛筆中紙的挑選我可以講三天三夜,但這對硬筆來說沒有絲毫的幫助。我對紙的要求只有一個,不要在書寫的時候在紙下面墊報紙!因為點畫的表達是需要筆和紙的接觸,墊上報紙這樣鬆軟的材質會讓整個的書寫變得格外的難受,想像一下在泥潭走路時的感覺把,那就是報紙對於書寫的噩夢!
執筆的種種
之前的文章提到過,我把它加入進來,算是一個補充。
鏈接:(九)關於姿勢的種種 - 談笑風生學硬筆 - 知乎專欄大多數人在談論學寫字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問 「怎樣的執筆姿勢才是正確的?」 但是要談論此問題之前,我們先要討論一個問題,執筆姿勢對於書寫而言,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我們先從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出發,在當今流傳和已出土的楷書書法作品中,大部分的作品其結字特徵都是左低右高,最典型的莫過於《張猛龍碑》:
而這種跡象在虞世南這種平和含蓄的書家作品裡依然能夠得到某種程度上的體現,如其作品《孔子廟堂記》:
再來補充一個容易忽略的細節:為什麼大部分橫,其形態都是左低右高,而不是左高又低呢?
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跟我們用右手寫字有著決定性關係。
無論你是用手指、手腕抑或是手臂,在做左右運動的時候,是不是其實都是在做一個弧形運動?可以把這三者想像成鐘錶的指針,由於是用右手寫字,手必然是往左放(一般情況下投影距離是肩膀道胸口正中心),再想像一下指針從 9 點走到 12 點所形成的形態,是不是一個作低右高的扇形?
明白了這個問題,我們在看一些點畫的時候就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說古人在提到捺的時候經常用到一個詞:「一波三折」:
為什麼捺點畫方向變化的幅度要比撇來的更加大的多?為什麼就不可以是撇的鏡像呢?
來做一個實驗,假設我讓你畫個橢圓,你大致會畫出什麼樣?我問我學生這個問題,他們都是這個答案:
為什麼不是反方向的?很簡單,如果你是用右手寫字的話,右下角是你最難控制的地方,這是人書寫的死穴,不信各位可以試試。所以捺才需要通過 「最後一折」 改變其點畫原本朝右下方的方向,使其朝著正右方前行。那麼你是左手寫字,則以上情況統統相反。所以我很同情左撇子寫字,確實古代書寫傳統對左撇子不太好寫。
剛才說的是僅僅是左 / 右手執筆就會對於書寫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那麼接下來說的是到底是該用那個部位寫字。
雖然抓住筆杆子的是手指,但並不意味著寫字是動手指的事。看過我之前專欄的人應該有印象,我提倡是用手腕書寫。但是並不意味著我認為寫字就是手腕的事情。
分析下手指和手腕以及手臂之間的區別和差異:
手指的優勢在哪?活動半徑小,使得在小範圍的精確控制要優於後兩者。但是缺點也正是在於其活動半徑小,書寫空間一大它就無法很順暢的表達,這一點尤其在長線條上表達的就非常吃力。
那麼手臂呢?由於其活動半徑半徑巨大,使得在大的書寫空間比較容易施展它的優勢。但是劣勢的地方在於小範圍的精確控制就要差很多。
那麼手腕呢?手腕的優勢在於,以目前我們日常對字的大小要求,手腕恰好綜合了手指和手臂的優點,既能夠滿足點畫書寫活動半徑的要求,又能夠比較精準的控制。這個時候如果再選擇動手指寫字,為了增加活動半徑,手指會加入很多動作,使得點畫看上去不夠乾淨,因為你的書寫動作都會通過點畫反應出來。我們要的是少而有效的書寫動作,而不是那些冗餘動作。
書寫的部位是隨著書寫的面積而改變,不同的書寫面積會有相對應的書寫書寫部位
明確了書寫動作以手腕為主,目標就可以鎖定為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執筆姿勢會影響手腕書寫動作,這個問題也可以是 「什麼樣的執筆利於手腕書寫?」
關於執筆,古人有 「執筆無定法 「的看法。我在執筆姿勢什麼時候變的? - 晚甘候的回答 有詳細討論。總結古人執筆法的流變,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不同的執筆法,其本質上都是書寫者對於書寫的穩定性和靈活性之間不斷的取捨的過程。
所以錯誤的姿勢會導致穩定性 / 靈活性遭到嚴重破壞。
比如寫字的時候,手臂、手腕垂直於桌面。有次有個學生問我,橫用手腕可以寫出來,但是豎我寫不出來。我很好奇,直到我看了他執筆姿勢,手臂、手腕垂直於桌面,我才明白為什麼寫不出來。因為如果你手腕是在正下方,那麼正下方就是你手最難以到達的地方(參見前文捺的講解),你是不可能通過自然的手腕的自然擺動寫出豎的。
比如過低或者過高的握筆。前者導致活動半徑嚴重受限,後者雖然擺動有餘,但穩定卻不足。有個很簡單的辦法判定你的活動半徑是不是太小,在你確定需要書寫的大小之後,在這個範圍外擴一點畫個圈,如果能做到流暢與穩定,說明剛好。因為筆勢的存在使得書寫動作的範圍並不僅僅只是紙上點畫的面積。
還有人喜歡把筆垂直於紙面(或者筆於紙面呈一個角度極大的銳角),這種握筆姿勢通常伴隨著是大拇指整個保住筆桿,如圖:
這種執筆我常見於女生,這樣執筆寫出來的字有個特點:穩定性非常高,點劃不會出現哆嗦的痕迹,非常乾淨與流暢,因為它把大拇指鎖死了,用的是手腕寫字了。但是這樣做造成了活動半徑非常受限,筆勢的靈活多變沒有了,看起來挺呆萌的。字體公司還專門針對這種書寫字跡推出了」 少女體」最後上圖,我自己的執筆姿勢。
手臂和桌面的夾角大概是 45° 左右。筆是側放的,是為了得更大的書寫面積。大拇指和無名指是一高一低的關係,剛好綜合了過低與過高的優點。不過不建議他人模仿,因為我自己手指非常長。但是無論怎樣的執筆姿勢,保證了靈活性和穩定性就是好的執筆姿勢,無需刻意模仿他人。望大家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執筆姿勢,當然執筆也是要講究基本法的,不要見得風是得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