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聽到今天的微課,好像都沒學到什麼東西?
微課本身其實是一件非常好、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但實際上,從來沒有人可以保證有意義的事情就一定能夠得到有意義的結果。
如果你聽到今天的微課都沒有學到東西,那麼你一定要看這篇文章。了解一下,這其中到底出了那些偏差,導致我們沒有好好的達成預期效益。
我參加過微課、舉辦過微課,在我這幾個月的微課參加、微課舉辦的經驗中,我發現了一些東西,想要在這跟你分享、跟你討論。
我主要見到的有三種類型的微課。
一種是微信上最為流行的「報名參加」系列,請一個很棒的人來給大家上一個小時的分享課。部分公眾號是微信群裡面開課,部分公眾號開始有自己的系統。
代表公眾號:選擇自己、棕櫚大道
這一種我參加過幾次,也有幸舉辦了一次。
這種微課有演化,開始出現了不同種類的分流,想跟大家分享的建議,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挑選這一類的微課。
一種微課也是微信上的上課系列,但是這個上課是一個課程上課,說一整個的內容,比如早稻田的免費學韓語,上課上了4個月,估計日語課也得最少4/5個月。
這一種我參加過一次,也有幸舉辦了兩次。
還有一種微課其實是知乎live。
前兩者都是免費系列為主,知乎live是付費參與。
這一種我參加了四次,我要是有一天能有幸舉辦一次,半夜能睡覺笑醒吧。
1. 你真的是一個好的微課參與者嗎?
你們知道作為普通觀眾,參加微課最基礎的條件是什麼嗎?
是能夠保證自己對自己所選的東西負責,堅持聽下來。
我第一次參加的微課是棕櫚大道的語法課,是長期課,大概是兩周還是四周學習好像,每天交作業,從這裡開始,我就看到無數跟我一起參加的孩子們,最後被請退出群。
而等到我後來開始做韓語小組、日語小組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其實根本不敢嚴格管理,因為一旦嚴格管理的話,最後很可能從幾百人的大群變成了十幾個人的小群,正如韓語小組結業裡面,150+個人,在我各種很寬很寬的條件下,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只有12個人。
大部分的人的堅持力真的是薄弱。
這裡有兩個點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點,大部分人對微課的選擇是興趣選擇,不是需要選擇。也就是我對什麼有興趣就選擇參加什麼微課,本質上是沒錯的,但是,媽蛋,有興趣的東西太多了。
比如說我今天聽個理財類的微課,明天聽了聲音訓練的微課,後天聽一個PPT製作的微課,等等等,看似我學了三個不一樣的課,但是每一門課,到第二天或者第二周的時候,基本記憶力為0。
第二點,大部分人不僅僅是精力有限,更重要的是意志力有限,而在有效精力下的有效意志力,就更少,隨著微課變多,精神力會不由自主的想要偷懶,大概聽一聽就好。
每一門微課,我們所花費的時間基本在一個小時以上,如果你專心的聽她上課的話。如果你專心聽,那麼你花費1小時以上的時間能學到一些入門級別的理論。但是實際上,在我的實際體驗中,不會真的很用心聽的。甚至聽著聽著,不知道聽到哪裡去了。這時候你所花費的時間即便只有一個小時,那也是浪費的。
更不要提有很多的小夥伴報名參加,但是不聽,「沒時間」聽,或者買了live,只是為了保存,有機會再聽。
這三點說的是參與者本身的參與缺陷。
2.微課本身的缺點
大部分的微課其實都是面向大眾的,作為微課的舉辦者,的確,我們都想要將知識傳遞給大家,這個是初心不假,但是我們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參與,甚至說擴大公眾號的關注度。
但是知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分層的,每一次我們想要傳遞知識的時候,我們所考慮的還是讓更多的人受益,如何讓更多的人受益,降低知識的難度與門檻。
像是第一種類型的微課,大部分談論的內容其實百度一下、知乎一下,你都可以搜到文字版本。因為比較淺層,是入門級別的知識,而且只要你真正入手接觸這一個方向的時候,你必然會遇到這些東西。
而當你不是真的需要開始著手這個方向的時候,這些知識其實聽了之後,大部分也幾乎沒有什麼用。左耳進右耳出而已。
這種微信「報名參加」系列的微課和知乎live裡面的一部分是相似的,所以在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交流的時候,她們給我的反饋是都是覺得知乎live裡面的某一些質量並不高。
這時候我才發現,其實聽一節課一個多小時,真的跟我看文字版本看半個小時的效果是一樣一樣的,這種體驗尤其適合在你聽完微課、聽完live後,發現舉辦人又整理了一份的時候。
微課最吸引的幾類人,一類是感興趣的,一類是準備試試的,一類是真的需要的。大部分感興趣的、準備試試的人,本身是不會真的立刻在這一樣東西上花時間的,而作為微課舉辦者,我們想要使得自己的內容能讓更多人受惠、為此降低了自己的知識門檻,但是實際上降低門檻後,真正受惠的人其實在減少,不是在增多。
然而,為了將微課、將知識傳遞出去,我們又會忍不住降低門檻,在80%裡面尋找能對20%有幫助的人,實際上對原本20%有幫助的內容,可能會降低到8%。
3.知識的深入性和微課的普及性相悖
隨著微課越來越多,出現的情況是,供大於求。我可以參加多個微課、買多個live,但是資源過剩的情況下會導致我所聽的、有效參與的其實並不多。
微課的設計是什麼,本質上還是自學的過程,把資源、把課放在那裡,讓你去聽,只不過從一開始的公開課、百度雲盤資源變成了可以互動的產物。微課一開始的火爆就是因為這種互動性,在線學習性,要比自己單一去學習有趣很多、吸引很多。
然而人是一種會在任何場合都能夠自然而然的尋找到偷懶方法的動物,所以我們會傾向於看知識,聽知識,而不是練習知識、探索知識。
但是但凡是知識,絕對不是聽來的,都是要自己反覆練習,探索來的。上課是點睛,而真正畫龍的是自己的練習,缺一則無法達到原定的深度。
聽課不是一定沒有效果,但是光靠聽課就能掌握知識的人很難是你我。
所以結合上文談論的第一點、第二點,矛盾點就來了。承認吧,對於絕大多數的人類來說,我們是無法短期、不用力就掌握深入的知識的。智能晶元趕緊出來吧。
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付費信息的時代。
如果學不會好好的有效的挑選自己適合自己的信息的話,會死的。
如果學不會好好的負責任的對自己挑選的微課進行知識吸收的話,其實真的是得不償失的。
前者是一個地方挖一個坑,沒有任何一個坑超過三米。
這種情況的弊病其實大家都懂,那就是一項技能你永遠就只是知道而已,並不能真正的掌握。
後者就類似於行百里者半九十,中途放棄後,前面的努力就算是白費。
一樣東西要麼不做,要麼做到能出來成果,哪怕僅僅是好好的聽完、做完筆記,跟完全程,其實都算是結果。
但是很多人,差不多的時候就是直接放棄了。看起來好像有更加重要的、更適合自己的東西在等著自己去做,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其實並不是,只是一個找了一個「放棄」的心理安慰而已。
很多事情其實不矛盾。如果累,也就累那麼幾天十幾天而已。
怕就是怕陷入一個假象,好像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所以我必須放棄我現在上的這個不重要的微課。但是等我放棄了之後,另一件事真的好好的圓滿的完成了嗎。
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選擇知識,擁有對知識負責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開始放我個人對於微課挑選的一些建議:
1. 免費的、入門級別的微課,請挑選經驗分享型的,而不是知識分享型的。
無論是什麼微課,一般請的人、能上微課的人都是很了不起的,但因為知識的特性是——光聽沒用,必須自己去練習才能掌握,而在這一基礎條件下,人的能動性並不足以支撐後續對知識的探索,也就是你聽完一堂如何做好PPT的課,接下來三個月你不會主動的去碰PPT。
所以,在知道自己不行的情況下,盡量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
我傾向於經驗分享型的微課,比如說我之前聽的一個KLOOK的高梓清專場,說她玩了五十個國家的經歷,就覺得很值得。
為什麼嗎?主要原因還是一般請的人、能上微課的人都是很了不起的,而且,當我們在聽這一類的微課的時候不需要後續學習。
這一類微課,最大的價值是什麼,接觸優秀的人的行為處事方式。
我真的太喜歡現在的信息爆炸了,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跟你之前一輩子都不可能打交道的人有聯繫。
優秀的人不是平白無故優秀的,當你能夠觀人以察己的時候,你就能發現從思想觀念到行為方式,都還差得太遠。而,如果能夠有一絲絲的震撼,真的會對我們日後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種情況下,請不要選擇肯定學不下去的微課好嘛。
2. 最好只在自己確實需要、決定一定要學的學習型微課中下手。
就像是我一開始說的微課本身其實是一件非常好、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它自身的價值是存在的,但是由於我們參與者沒有好好的去利用,反而顯得微課垃圾。
掌握知識的方法論大家都知道:理論掌握+實際用到。
不是有興趣的東西,你現在就會用到;而你現在用不到的東西,通過微課這種形式學,不僅少有人有這樣的意志力,也會造成知識重複,因為當你真正要學的時候,基本還是從頭來一遍。
而實際用到,才是幫助理論掌握的最好方法。
一定要用,一定要用,一定要用,在技能類的知識上,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只有自己上手實踐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就像是,我們聽這麼多年的英語電影,自己能發音發得好嗎。並不能吧。聽力都可能提高不了。
聽知識,是沒有用的。有用的是,用知識。
當你確定要對一個新的事物下手的時候,從各個方面找資源、找補充來針對這一個事物,進而練習這件事物,而不是每樣東西每項技能都感興趣,蜻蜓點水過一遍。
3. 先學會了解自己,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再去對症下藥。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我看來基本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我們的主幹能力是什麼,賴以為生的技能是什麼,
我們的輔助能力是什麼,可以幫忙加強主幹能力的是什麼,
我們的特長技能是什麼,能拿得出手的顯示我很不錯的是什麼,
我們的體驗興趣是什麼,能夠嘗試嘗試當一當談資的是什麼。
這四個體系,主幹、輔助、特長、興趣,其實興趣是最低的,它應該是一種體驗,只有真正能堅持下來的興趣,才是特長,能夠把特長發展的很不錯的,才算是輔助,而在往上,能達到融會貫通的,才真正算是自己的主幹能力。
不要興趣太多,主幹能力全都沒有。
我就是死在了這個上面,希望與諸君共勉,未來三五年,我一定要好好崛起,你們也好好加油。
當你建立這樣一個體系的時候,就能分得清什麼是你想要長期發展的能力,你現在需要修鍊的能力是什麼,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微課的形式給自己補充。
但是這裡的微課,推薦的主要還是之前說的第二種類型的微課,長期微課。
4.對微課的選擇最好是選擇那些有門檻的。
我知乎買了4節live,其實說實話,我就覺得我買的那個50塊錢一節live的是最喜歡的。因為說得內容,我似懂非懂,需要助攻,得問別人是什麼意思,一聽就知道這玩意是好東西。
而我這個窮逼,能夠捨得花50塊錢去買,也說明我是真的很想很想去了解這方面的東西。
另外在實際的聽課體驗中,我覺得真正值得內容其實是經驗、見解或者是思維方式,而不是知識本身。
所有的知識我們都可以通過信息渠道去搜集,不同的是門檻低的微課,它的問題,它的知識是基礎的,好搜集的,有時候你只要關注該公眾號、該分享者,60%可能都會整理出來,這時候,看字反而更高效。
這時候你可以看看分享者之前的分享習慣,然後確定上不上這個微課。
而門檻高的微課,它的問題,它的知識是不好搜集的,很浪費時間,而且門檻越高的課,其實能參與的人也越是被挑選的,怎麼說呢,就像是你參加了一場你原本沒有資格參加的盛宴。
所以說,信息爆炸的時代,真的很好啊。
這種課程我個人的建議是你最好有不錯的意志力、深厚的興趣、確定的努力方向,否則。當然這時候,費用貴的話,就會體現出來好處在哪裡了。
5.要選擇性的聽直播或者是重播。
微課我目前知道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群裡面語音,比如一部分的微課,比如知乎live;一種是在紅點、YY語音上的課程。
這兩類的微課方式,前者我推薦聽重播,後者我推薦聽直播。
剛開始聽群里語音的微課的時候,我還會聽直播,但是後面我都是聽重播。不是因為偷懶,而是因為重播對我來說,聽課的效率更高,問題更加集中,花費的時間更少。
聽這一類的微課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坐在那裡,一支筆,一張白紙,寫寫畫畫,從頭到尾結束,一節課完成。而不是塞著耳機,這裡走走,那裡拿點東西吃,因為你做著做著,蒙蔽了,這都講到了哪裡。
為什麼前者聽重播,後者聽直播,原因有三:
一是前者的互動性遠遠的低於後者,且問題發言可再補。
二是後者的微課一般是長期微課,知識系統,最重要的是能及時和老師互動,提出疑問,且大部分結束後就是扔你一個MP3,最精華的部分錯過了,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刷臉(存在感),誰都喜歡好學生,你有沒有好好上課,能看得出來的,等課結束了,甚至整個課程都結束了,其實有問題還可以接著問啊,反正都喜歡你啦。
三是作為辦過微課的人,那種一個班一百多人,來聽課的人就四五十的人的悲傷簡直不言而喻,心疼心疼人家啦,不要懶。
就這麼多啦,看完後你覺得我說得對不對?覺得對的人隨手分享幫助他人,覺得不對的趕緊私信跟我探討探討幫助早稻。如果有新的觀點、讓我眼前一亮的觀點,我給你發紅包,感謝感謝!
最後,有其他意見或者是建議,以及觀點補充的請留言~
本文最早發布在公眾號等豐年(zaodaotiann)上,轉載前請聯繫我,感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