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資料系列1:被忽視的工程技術資料

工程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編製其工作內容屬於工程內業,在外人看來屬於閉門造車類型,無需和班組、工人打交道即可干好本職工作。且歷來我們工程的技術資料內容往往和現場實際脫鉤,不管你現場做的如何,資料上就不可能寫不合格、不符合要求之類的話語。

久而久之,工程上的技術資料就像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愛咋整咋整,反正資料上必須合格。而資料員在他人的眼中也成為了不削的崗位,認為技術資料么不就是造造的么。

而從實際來看,一個工程項目的完整的技術資料根據其組成內容來看。絕大部分的內容也確實是可以造出來的。即使是在質保資料中的材料的複試報告上,也很難完全保證其真實性。

那麼,技術資料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呢?為什麼大家都知道這個東西,想造隨便造造好了,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建設工程項目還需要工程技術資料這個東西?

前幾年,我到南京遊玩,感嘆南京明城牆之雄偉、堅固、厚重(南京明城牆現完整保存25.1公里,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牆。)。相傳當年修建明城牆的時候,南京明城牆每塊磚上都刻著工匠、監工、官員們的名字、職務、屬地,出了質量問題一個也跑不了,因此誰也不敢忽悠,故六百年依然挺立。

刻在磚塊上的信息就像是技術資料一樣,工匠是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監工、官員是監理、總監。出了問題一個也跑不了,體現的是責任。所以我想,工程技術資料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責任的劃分。

今年來住建部兩年治理行動,在對市場行為進行檢查的時候,其中一個檢查的重點就是四大負責人是否到崗到位。哪四大負責人呢?項目負責人即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即質量員、安全負責人即安全員,四大負責人均需持證上崗,在單位有社保繳納記錄。而這四個人即是工程技術資料及安全資料的簽字人。有權簽字也是責任的主體。

雖然平時政府監管部門不會嚴格的來管你技術資料的真假,但是一旦項目出事了,死了很多人了。政府部門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封存項目的技術資料、安全資料。

項目的技術資料究竟是個怎麼樣的存在呢?!

我從其技術資料的組成和其相應所起到的作用,將工程技術資料所起到的作用歸納為四點:

1、對每一道工序有質量控制,形成控制資料,使之可追溯、可評價。

每一道現場應該做的工序都應該形成控制資料,使之可追溯、可評價。我這邊特彆強調了應該做的工序,無論是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工序、還是檢查、驗收的工序,理論上來說應該要做的,資料上都要有體現。而實際中,資料上有的,現場未必做哦。

2、每一個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有保障。

每一個構成實體的材料都要有保障。就是所有最終融入到這個建築實體中的所有的材料,最終長長久久的存在於建築實體中了,無論什麼材料,都要有保證資料。項目上有一些也需要送檢複試,也需要提供質保資料的材料,比如鋼管、扣件、密目網。這些雖然也要提供質保資料,但是最終未形成工程實體的一部分,歸到安全資料的組成部分。

3、對建築實體形成後的安全和功能進行檢測。

在通過對所有的應做施工工序所有用到的材料這兩方面的控制,就形成了建築工程的成品。之後通過一系列的安全和功能的檢查項目,對施工工序和材料產生的「化學反應」進行檢查、判定。這一系列的安全和功能的檢查項目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張表,大概的看一下。

4、建築實體形成後的觀感檢查。

在上面三個部分確認完成了之後,基本可以認定,這個建築實體安全和使用功能上沒有大的問題,但是外觀質量怎麼樣呢?就像一個人雖然五官端正、四肢健全,但是蓬頭垢面、滿臉痘痘、邋裡邋遢。

那麼,就還需要對單位工程的觀感質量進行質量檢查。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表大概看下建築與結構的檢查項目。

這四大作用就是建築工程技術資料,通過對各類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編製,所起到的保證工程質量的作用。再通過備案、持證人員的簽名,劃分和落實責任。


推薦閱讀:

BIM模式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商務上的應用
裝配式建築的國外發展現狀、國內的發展形勢
這種沒有邊緣的水是怎麼做到的?
資料員有前途么?
剛做施工員,怎麼規劃自己的未來。?

TAG:建筑工程 | 土木工程 | 建筑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