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長定語定「我」這種說法在現代漢語里存在嗎?

比如「來自中二之峰學院的我」

好像很少看到這種說法,日語里似乎很常見?題主不懂日語,只是在動漫字幕里看過,求詳解。


規範的現代漢語里是沒有的,這是日語特有的表達方式。

因為句子成分間的連接方式多種多樣,日語喜歡把更多的成分放在定語或從句里。這點和韓語、英語很像,卻和現代漢語迥異。

有時候這種表現可以直譯成漢語,不是非常奇怪:

それは田舎生まれ田舎育た私の理解できないこと。

那是生於鄉下長在山村的我所無法理解的事情。

這就只是個長定語句子而已,翻譯的時候可以想辦法用來自文言文的一些方式(例如精鍊定語字數、使用「所」之類的名詞化結構)來翻,也可以直接拆成短句。

有時候日語的這種判斷句按照漢語的邏輯,甚至連句子都不是,只是個名詞短語,很多輕小說的介紹開頭也都會用這樣的句式:

ニコニコ笑う彼女と、はにかんで俯いてる僕だった。

直譯是:咯咯地笑著的她,和靦腆地低下頭的我。

實際翻譯肯定不能這麼翻,這不清真不對,這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要這樣:

她咯咯地笑著,而我則靦腆地低下頭。

我曾經也奇怪為什麼日語會有這麼一種根本不像是句子的名詞定語句,後來覺得大概可以這麼解釋:日語的判斷句很像古漢語的「...者...也」句式,有一個主題助詞和一個判斷助動詞。古漢語的判斷句可以這樣來:

「陳勝者,陽城人也」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

」荀卿,趙人「

最後一句甚至就是兩個名詞,助詞和助動詞都被省略了,這樣依然是句子。

或許日語里那樣的句子就是省略了主語和判斷助動詞。


合乎現代漢語語法,但不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只是違和感相對而言沒有那麼高。


就你舉的例子這還是挺常見的吧,也沒覺得有多不自然。只是把名詞短語單獨拿出來看顯得有些怪而已,放進句子里就好了。

來自中二之峰學院的我,完全接受不了像現在這樣毫無中二氣息的生活。

要更有生活氣息的例子的話:

來自農村的我,一時適應不了大城市的快節奏。

感覺還是挺自然的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試以「我只有七塊錢」為開頭寫一個故事?」這個句子以問號結尾?
哪些笑話需要具備一點吳語知識才能聽懂?
通過家教短期提高語文成績是否有可能?
本義為蠍子的「萬」為什麼當做數字單位 10000 使用?

TAG:漢語 | 現代漢語 | 漢語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