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細節決定成敗的事例讓你印象深刻?
講兩個例子:
案例一:
決勝只需1.5秒 1.5秒有多長?也就是眼睛一閉一睜的時間。
1.5秒能惹什麼禍?它差點兒毀了一家公司。寶潔公司是一家專做日用消費品的大公司,汰漬洗衣粉一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可是,從第3年開始,汰漬洗衣粉的銷量開始下滑。寶潔銷售部門百思不得其解,為儘快找到原因,他們想了很多辦法,包括超市隨機調查、開座談會以及網路的記名投票。然而,沒想到幫助寶潔找到原因的竟是消費者的一句抱怨。在一次超市的隨機調查過程中,有一位中年婦女說:「汰漬洗衣粉的效果其實很不錯,只是每次洗衣粉都要倒那麼多,很不划算。」很快,在網路投票里多了一項「洗衣用量」的選項。結果還不到一個月,這項投票數佔據了所有投票項的70%。他們趕緊找出汰漬洗衣粉的廣告宣傳片,進行現場播放,反覆比較後,大家終於明白了,原來都是這則廣告惹的禍。產品展示中倒洗衣粉的時間一共是3秒,而其他品牌的洗衣粉只有1.5秒!相差的這1.5秒鐘,給人的感覺就是汰漬洗衣粉用量比較大!寶潔公司廣告部門迅速做出反應,將廣告宣傳片中倒洗衣粉的時間縮短,並在後續出廠的包裝袋顯眼位置上提示消費者:汰漬洗衣粉用量最少,效果最好。很快,汰漬洗衣粉的銷量又開始回升,一年後,重回洗衣粉銷售量龍頭的位置。這次事件給了寶潔公司很大啟示:做企業必須隨時關注一切可能不合適的細節,哪怕1.5秒這樣的失誤也不能放過,因為決勝很可能就在於1.5秒!(來源於網路)
案例二:
每天23:00準時到來的曬食黨
小C是我曾經的學生,家中有一套秘制配方做牛肉乾,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小C這孩子特別老實,想做生意但是拉不下面子,準備先從朋友圈開始試試水,又不大好意思吆喝。於是來找我尋營銷的偏方。
我對症下藥跟他剖析他自己性格。
給他一個建議。
你不會吆喝,不想像微商那樣刷屏,而且你也做不來。你只需要每天夜裡十一點,在所有夜貓子開始覺得餓的時候,在朋友圈發上9張你家的牛肉乾。話不消多,留下個鏈接方便購買就行了。
他堅持了兩個月,現在每月光這一塊收入就已經超5位數。
一個礦泉水瓶蓋有幾個齒?
雖然我們經常喝礦泉水,但你不會在意,剛剛擰開的那瓶礦泉水,瓶蓋上會有幾個齒。如果我拿這個問題考你,你一定會嗤之以鼻,因為這個問題太無厘頭了。
一家電視台做了一期人物訪談,嘉賓是宗慶後。知道宗慶後的人不多,但幾乎沒有人沒有喝過他的產品——娃哈哈。這個42歲才開始創業的杭州人,曾經做過15年的農場農民,栽過秧,曬過鹽,採過茶,燒過磚,蹬著三輪車賣過冰棒……在短短20年時間裡,他創造了一個商業奇蹟,將一個連他在內只有三名員工的校辦企業,打造成了中國飲料業的巨無霸。
關於他的創業、關於娃哈哈團隊、關於民族品牌鑄造……在問了若干個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後,主持人忽然從身後拿出了一瓶普通的娃哈哈礦泉水,考了宗慶後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瓶娃哈哈礦泉水的瓶口,有幾圈螺紋?」
四圈。宗慶後想都沒想,回答道。主持人數了數,果然是四圈。
第二個問題,「礦泉水的瓶身,有幾道螺紋?」
八道。宗慶後還是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出。主持人數了數,只有六道啊。宗慶後笑著告訴她,上面還有兩道。
兩個問題都沒有難倒宗慶後,主持人不甘心。她擰開礦泉水瓶,看著手中的瓶蓋,沉吟了片刻,提了第三個問題,「你能告訴我們,這個瓶蓋上有幾個齒嗎?」
觀眾都詫異地看著主持人,不知道她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很多人趕到電視錄製現場,就是為了一睹傳奇人物的風采,有的人還準備了很多問題,向宗慶後現場討教呢。可是,主持人竟將寶貴的時間,拿來問這樣一個無聊問題。
宗慶後微笑地看著主持人,說,「你觀察得很仔細,問題很刁鑽。我告訴你,一個普通的礦泉水瓶蓋上,一般有18個齒。」
主持人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這個你也知道?我來數數。」主持人數了一遍,真是18個。又數了一遍,還是18個。主持人站起來,做最後的節目總結,「關於財富的神話,總是讓人充滿好奇。一個擁有170多億元身家的企業家,管理著幾十家公司和兩萬多人的團隊,開發生產了幾十個品種的飲料產品,每日需要決斷處理的事務何其繁雜?可是,他連他的礦泉水瓶蓋上有幾個齒,都了如指掌。也許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人們恍然大悟,場上響起熱烈的掌聲。
著名的波斯沃斯戰役,也就是那個流傳很廣的「少了一個馬蹄鐵,丟了一個國家」的故事。
主角是英國國王理査三世
理查三世是約克王朝的末代國王,也是金雀花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莎士比亞等劇作家將其刻畫為「駝背的暴君」。
1485年,英國國王理査三世要面臨一場重要的戰爭,這場戰爭關乎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戰鬥開始之前,國王讓馬夫去備好自己最喜愛的戰馬。馬夫立即找到鐵匠,吩咐他馬上給馬掌釘上馬蹄鐵。鐵匠先釘好三個馬掌,在釘第四個時發現還缺了一個釘子,馬掌還沒牢固。馬夫將這一情況報告給國王,眼看戰鬥即將開始,國王根本就來不及在意這第四顆馬蹄釘,就匆匆地上了戰場。
戰場上,國王騎著他的馬領著他的士兵衝鋒陷陣。突然,一隻馬蹄鐵脫落了,戰馬仰身跌倒在地,國王也被重重地摔了下來。沒等他再次抓住韁繩,那匹受驚的馬跳起來就逃跑了。一見國王倒下,士兵們就自顧自地逃命去了。整支軍隊瞬間土崩瓦解。敵軍趁機反擊,並俘虜了國王。國王這時才意識到那顆釘子的重要性。這場戰役,理查三世丟失了整個英國。
小時候還以為這個故事是杜撰的,沒想到確有其事…
守望先鋒堡壘哨戒炮模式裝填 2.5秒離開哨戒模式自動裝填離開哨戒模式0.5秒 再次進入哨戒模式1.5秒實際裝填用時2.0秒
小學課文
《每桶四美元》
從前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遠行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的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沒有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傳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
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這是一件誰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個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華、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後,只有他成了董事長。
一個不起眼的草叢角的視野沒做好,就會被對麵糰滅。
絕逼是物理競賽。最後一題是近代物理,考點主要是質能方程,題目中告知v遠小於c,於是自己就沒有用相對論,解題結果是正確的。但是評卷結果是:因為是近代物理,所以必須用相對論公式,但是由於v遠小於c,計算式近似等於不考慮相對論效應。那道題20分,大概只得了3分;而我最後差三分就有一等獎,就可以不用高考,不用來一個夏天熱死人的地方,就不用遇到現在這個讓我愛的死去活來又得不到的女生(不過可能會遇到另一個讓我死去活來的女生)
寫過一篇文章,思考過這方面的問題。
你和成功之間,其實只差一個「微距」
01
最近學畫畫,發現一個現象,面對一幅同樣的畫進行臨摹,每個人畫出來的效果都很不一樣。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更偏重整體,一類更偏重細節。
就像前幾天我們一起畫一座山,有的人畫的山整體感很強,遠看去能看到起伏的山勢,和山石草木的顏色變換。但離近一看,卻只是這裡一片那裡一片,模模糊糊的沒什麼層次感。
而有的人畫山,在快速畫出大框架後,對每個局部的光影、形態都進行了細緻的處理,即便離得很近,也能看出每一筆線條的反覆勾勒,每一層顏色的濃淡渲染。
我是初學者,並不懂賞畫,但在直覺里認為,後者還是勝出一籌。前者的畫,更像是一種未完成態,有氣勢,卻落不到實處,有意境,卻經不起推敲。
人說畫如其人,想來那隻畫出整體之人,應該有著大氣洒脫的性格,享受的是大筆揮就的爽快感,卻沒耐心坐下來,仔仔細細地雕琢一番。
論做人,這樣的性格當然沒什麼不好,甚至可說是一種優點,但論做事,還是那些願意在細節上下工夫的人,離成功更近一點。
02
很多人覺得,把一件事做得精細,這是一種態度,我卻覺得,這首先是種能力。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種人,他們學識豐富,眼界開闊,思維活躍,對一件事該怎麼做能提出自己的一套想法。但他們的這些想法往往只是停留在口頭上,一遇到具體實施環節就卡住了。
就像我以前工作單位的一個男同事,大家一起開會時,他就一個選題提出了很好的想法。領導讓他把這些想法寫出來,並制定出具體的實施方案,他卻盯著電腦,抓耳撓腮寫不下去。
胸中氣象萬千,落筆卻不知所言。把一個想法落實到可操作的細節層面,考驗的是人的邏輯梳理能力和執行力。
現在很流行一種說法,叫「做人要有大格局」。這話固然沒錯。但用在做事上,光有大格局是遠遠不夠的。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要有整體的想法和目標,還需要將其分解為具體而清晰的行動計劃,然後沉下心來,在每個細節上努力。
就拿我寫公號這件事來說吧。我其實沒什麼天賦,觀點也不出奇,但我有了一個想法後,願意圍繞著這個主題一層層深入地思考下去,然後搜尋素材,謀篇布局,把我的想法落實到每個字,每句話上。
這樣做下來,不管文章寫得如何,但終成一篇,至少能夠自圓其說。而很多有想法、有寫作天賦的人,不願做後面的細化工作,眼高手低,最終與寫作無緣,不免可惜。
03
對細節的把握,考驗的不僅是執行力,還有一個人的專註力。
有的人能力、興趣廣泛,這也會一點,那也懂一點,但每一點都懂得不深,做得不精,貌似「全才」,卻很難在哪個領域做出成績。
因為除非天才,我們每個人的時間、精力、資源其實是十分有限的。全面發展,等於全面平庸。
俞敏洪有一次面試一個清華大學MBA學生,只問了一個問題:「請在一秒鐘之內告訴我,你最得心應手能夠做且必然能做好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這個學生想了一兩分鐘,最後說:「俞老師,我最擅長的是跟人交流。」
俞敏洪說:「你都兩分鐘沒跟我說話了還算是善於跟人交流?」
然後此人就說:「我的綜合管理能力很強,我懂人力資源,懂市場,懂市場營銷,懂公關,懂後勤行政物流,你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俞敏洪說:「對不起,我不能用你,當一個人說自己什麼都能幹的時候,他什麼都不能幹。」
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找准目標,懂得取捨,在一個特定領域保持長久的專註力。同時,我們集中精力,在這個領域中不斷深入下去,不斷完善細節,就會離成功更近一些。
在社會分工日趨精細化、專業化的今天,成功早已不是那些高學歷、「全面型」人才的專利。一個做菜最有特色的廚師、一個技術精湛的理髮師、一個最靠譜的修鞋匠,都勝過一個平庸的白領。
這是一個崇尚個人品牌的年代,這樣的年代給更多普通人提供了成功的機會,但前提是,你夠專業、夠精細,塑造出來的是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04
攝影行當里有個術語,叫「微距」。就是讓鏡頭無限接近一個物體,放大它的每個細節,讓它呈現出人們未曾發現過的獨特和美麗。
我們做事情,不妨也換上這樣的鏡頭,放大別人不會注意的微小細節,加以改進或創新,把一件事盡量做到極致。
在《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什麼》一書中,作者說:「極致就是要把一件看似簡單的事考慮得很全面、很複雜,但同時要把複雜的邏輯以最簡單的形式呈現給你的用戶。」
記得第一次在網上買「三隻松鼠」的零食,打開包裝,除了堅果,還有賣家送的小濕巾、垃圾袋和剝殼的小工具,頓覺貼心。
這些附贈的小東西並不值錢,卻讓人感受到賣家為客戶著想的誠意。「三隻松鼠」在眾多同類品牌中迅速崛起,這是一個重要原因。
不管多小的事,做到極致,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像上邊面試的例子,事後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表示,他真心希望這個學生能說,願意到新東方來掃廁所。
俞敏洪說,如果這個人來掃廁所,掃得極為乾淨,乾淨到他敢把便池裡的水喝了,他就會把更多的廁所交給他打掃。
再然後,「我一定會把其他幾個打掃廁所的人讓他管了,這就進入了管理崗位了。然後等他把這些人也管好了,我會把新東方後勤系統給他管了。管得很好,那我就特別任命他為新東方後勤行政副總裁,就是新東方第三把手。萬一哪天我一不小心翹了辮子,總裁不就是他的了嗎?」
一個人的總裁之路,就是從把一個廁所打掃到極致開始的。這不是笑話,而是確有可能。
細節決定成敗,這是句耳熟能詳的話,但很多人都做不到。因為,關注細節,追求極致,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就像我一個很愛打扮的朋友曾說,買一套名牌服裝很容易,但要把自己從頭到腳都打扮得很精緻,搭配得體,也要付出相當大的精力。
雖然很難,但付出才有收穫。如果你已有方向並渴望成功,不妨試一試,從一個細節做起。
本文文字及配圖為作者原創,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作者。
微信公眾號:七稜鏡(以工匠精神寫文字,以明鏡之心品生活,探索有質量有存在感的人生。)期待遇見愛生活、愛思考的你。歡迎關注。
單位前年從鄉鎮調來一個年輕人
這年輕人運氣是真好,我們單位之前調來都是各種找關係的。他家裡農村的,沒什麼背景,能調過來是因為有次領導下鄉調研,看他寫的材料覺得是個人才,就調來了秘書科。
這年輕人也是勤勤懇懇,加班值班二話不說,什麼活都搶著干。
後面風聲傳來領導要提拔了,單位里的同事都在想,這年輕人做了領導好幾年秘書了,肯定得跟著走的,年輕人也覺得勝券在握。
然而領導並沒有帶年輕人走……
而且年底提拔副科時,提的是單位一個比年輕人晚來一年多的姑娘……
後面一次跟辦公室主任下鄉時聽主任提起,其實就一個小事。
年輕人經常將電動車停在單位門口,用辦公室的插座充電。
其實單位同事偶爾也有電動車沒電在單位充電的情況,只是這年輕人一周起碼充兩次,而且有時候充完了第二天又換了一輛來充。
有次業務往來單位的領導過來,無意中提起,怎麼每次來你們單位門口都有輛電動車在充電啊?
領導就也就留心了……剛剛考完科二考試,再次感受到細節決定成敗~考試之前刻苦練習,測試成績均是100分,自信滿滿。考試當日在第一圈半坡起步時,突然滅火(從未出現在我身上),然後打火,滅火,再打活,在滅火……幾次下來,成績已經低於80分,不合格,但我仍然沒發現原因,很沮喪……直到第二圈,完成兩項目後,突然發現手剎沒放……天吶,趕緊放手剎……考試第二圈,考試合格!
占坑
推薦閱讀:
※把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就能成功,如何看待這個論點?
※商業發展的縱橫理論:「橫」的機遇,「縱」的累積
※一個人的成功是可以複製的么?
※剛出校園的窮人子弟如何才能避免進入父輩的窮循環,成功學是否真的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