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黑暗與光明間流淌的伊朗「工業的血液」(上)

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其對一國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伊朗這個產油大國而言,石油更是支撐其國家經濟的關鍵。自1901年伊朗愷伽王朝與英國人威廉·諾克斯·達西簽訂租讓協定時起,伊朗的石油工業已歷經了百年滄桑。在石油國有化運動之前,由於受英國的管控,伊朗所獲得的石油收益微乎其微。

二戰之後,在以摩薩台為首的民族資產階級的推動下,伊朗於1951年爆發了從英國人手中收回石油主權的石油國有化運動。儘管運動以失敗告終,但伊朗人民爭取石油主權的努力卻並未停止,伊朗石油業便開始經歷「過山車」似的發展軌跡。

西方控制

20世紀50年代,伊朗石油業的發展一直處於西方控制之下,其大致經歷了石油國有化運動和國際石油財團支配的兩個階段。

二戰之後,隨著伊朗政府財政收入對石油利潤的依賴逐漸加強,伊朗人民要求限制英伊石油公司控制伊朗經濟的特權,並提高伊朗政府分享英伊石油公司利潤的比例。1949年7月7日,英伊石油公司提出簽署《石油租讓補充協定》的建議,企圖增加少量的支付費用,繼續保留其在伊朗的石油租讓權。儘管伊朗政府原則上接受該建議,但卻遭到了伊朗民族主義者的反對。

同年10月,伊朗民族民主運動領導人穆罕默德·摩薩台要求限制君主權力,反對西方帝國主義的控制,並向議會提出了關於「石油國有化」的議案。方案一經提出,便獲得了全國的廣泛支持。1951年3月15日,伊朗議會經過激烈的辯論,最後通過了《石油國有化方案》,宣布對石油資源實行國有化,取消外國公司在伊朗石油領域的特許權。同年6月21日,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成立,接管英伊石油公司。

針對伊朗的石油國有化法令,英國政府對伊朗實行經濟封鎖,其他西方國家也拒絕購買伊朗石油。伊朗失去了大量石油收入和外援,石油生產停頓,國家財政陷入危機,經濟形勢的惡化使得摩薩台失去了民眾的支持。1953年,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策划下,親美軍官、國王親信薩希迪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摩薩台政府,伊朗石油國有化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石油國有化運動不僅使伊朗喪失了外部技術的援助,而且也因受到制裁而導致伊朗石油出口缺乏市場,無法通過石油創造財富。因此,伊朗石油國有化運動並沒有促進其石油產業的發展,反而使得石油生產停滯。這也造成了摩薩台政府沒能進行徹底的反西方殖民主義的鬥爭。但石油國有化已成為既成事實,巴列維不得不採取另一種方式與西方石油資本合作。

伊朗石油國有化運動使美英兩國感到中東油田的脆弱性。1953年10月,兩國政府代表團在華盛頓舉行會議,決定成立一個受國際財團控制並由七家石油公司組成的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其中英美國石油公司各占股份40%,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佔14%,法國石油公司佔6%。國際財團成立兩個業務公司,一個管開採和生產,一個管煉油,在國際財團的董事會中,伊朗籍的董事佔2/7,財團的董事佔5/7。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名義上獲得所有設施、油井、設備的使用權,但業務公司具有全部排他性的使用權。1954年,伊朗政府與國際石油資本達成協議,伊朗國家石油公司作為業主僱傭由美、英、法、荷所組成的國際石油財團作為承包商控制伊朗石油的產銷。同年11月9日,國際石油財團與伊朗政府簽訂協議:國際石油財團接管英伊石油公司的石油勘探和產銷權,將50%的利潤交給伊朗,伊朗政府向英伊石油公司支付7000萬美元的賠償。

儘管伊朗並未擺脫西方國際石油財團的控制,但卻吸納了大量的世界石油資本和先進技術,石油產量大幅增加。石油收入從1954~1955年度的3400萬美元逐漸增加到1958年的2.38億美元。1957年,伊朗政府出台了第一部石油法案,規定外國投資者可參與國際石油財團享有區域外的伊朗油氣開發項目。此後數年裡,外國公司繳納的所得稅由過去的50%逐步提高到85%,實際利潤因此降至15%。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伊朗石油產業的發展深受國際石油財團的控制,與石油國有化初期所預想的目標仍有一定程度的背離。但伊朗卻通過國際石油財團獲取了大量資金、先進技術設備和科技人才,伊朗每年獲得的石油收入較之前大為增加,也收回了更多的石油利益,這為伊朗石油產業的發展和以後完全收回石油主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迅速發展

20世紀60~70年代中期,伊朗政府大力發展石油工業,石油收入從1961年的3.01億美元增至1972年的23.8億美元。在石油工業的推動下,1962~1970年伊朗國民經濟的平均增長率達8%,1973~1978年平均增長率達6.9%。此外,新協定法案的規定也為伊朗石油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根據1973年3月的協定要求,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在答應向伊朗國際石油財團長期供應原油和石油產品的條件下,接管國際石油財團的全部業務和設施。並且在1974年,伊朗新石油法案規定只允許外國公司以簽訂服務或承包合同的方式參與伊朗油氣資源的開發,禁止其參與生產和獲得任何產品分成,從而加大了外國公司在石油開發領域投資的風險,進一步減少了外國公司在伊朗的石油利潤。隨著石油收入的不斷增加,伊朗的國際地位也在迅速提高,國家基礎設施和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得伊朗迅速從農業經濟國轉變成石油經濟國。

1976年,伊朗的原油和石油製品出口量為2.722億萬噸,其中有0.554億噸是由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直接出口,日均出口量達到108萬桶,遠遠超過1973年新協定所規定的1976年日均出口量60萬桶的預期,這足以表明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銷售能力在逐漸增強。隨著原油和原油製品出口量的不斷增加,其煉油能力也在不斷地擴大。據統計,在1976年底,伊朗各大型油廠日均煉油能力總計達78.05萬桶。

伊朗石油產業的迅速發展不僅反映了其原油生產能力旺盛,而且也反映了市場對伊朗出口的石油具有很大的需求,市場的廣闊確保了伊朗石油收入的不斷提升。但從技術領域來看,伊朗的石油工業仍對國外的技術有很強的依賴性。儘管伊朗通過石油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但由於在政府在投資方面的失誤,沒有將資金過多的投入到石油技術的研發當中,使得伊朗的石油技術水平並不發達。

由於國家財政對石油收入過度依賴,致使國民經濟陷入混亂狀態。石油經濟還造成貧富差距加大、貪污浪費嚴重和東西方意識形態及文化生活激烈衝突等問題,加劇了社會與國家間的矛盾。

革命的影響

1978年伊朗政局混亂,石油工人也紛紛響應了宗教領袖霍梅尼的號召。哈爾克和拉文石油出口站的石油工人在南部諸油田和天然氣管道泵送站工人的支持下,發動集體罷工並要求取消軍事管制法,以伊朗人員代替外籍職員。

在石油工人的抗議下,所有的外籍人員都被遣送回國,這使得伊朗石油業的發展缺少專業性的技術人員。而石油產業所需要的勞動力也因石油工人大罷工受到了嚴重影響,伊朗石油生產一度停頓,石油出口也因此自1978年10月下旬開始削減,1978年底伊朗石油完全停止出口。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國王巴列維棄國出走,其石油業的混亂狀態也不斷升級。伊斯蘭共和國建立後,政府宣布取消國王時期與外國公司簽定的所有油氣合同,徹底收回了國家的權益。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伊朗被迫採取限制生產、增加儲備的政策,國家經濟命脈石油工業遭受嚴重打擊,石油產量大幅下降,從1978年日產523萬桶下降到1979年平均日產310萬桶,有時甚至降至日產只有80萬桶

戰爭的破壞

隨著伊斯蘭政權的逐漸鞏固,伊朗石油日產量和出口量也開始漸漸恢復。但自霍梅尼在伊朗掌權後,首先將伊拉克作為革命輸出地,並號召伊拉克人民推翻薩達姆政權。而兩國也長期存在著領土爭端和尖銳的教派矛盾,由於當時伊朗軍官遭清洗,國防實力大減,薩達姆便趁機於1980年9月16日佔領兩國富有爭議的土地,兩伊戰爭由此爆發。

戰爭令伊朗石油業的發展再次遭到重創。伊拉克從戰爭一開始便攻擊伊朗的石油工業,旨在摧毀其經濟支柱。1980年9月23日,伊拉克戰機對伊朗最大的煉油廠阿巴丹煉油廠進行了輪番轟炸,並且還對伊朗每一個油港和石油城市進行攻擊,摧毀了伊朗65%的煉油能力,導致伊朗外匯收入減少,使其被迫對石油、燃料實行配給制。

受戰爭影響,伊朗石油產量和出口量也直線下降。戰爭初期,伊朗石油日產量從140萬桶減少到60萬桶,儘管在1981年1月恢復到了160萬桶,但直至80年代末石油日產量仍沒有達到300萬桶。而伊朗石油日均出口量在1980年已不足100萬桶,到80年代末日均出口量則少於200萬桶,給國家經濟造成巨大損失。

1984年3月,伊朗計劃和預算部部長首次估算戰爭造成的損失達1900億美元,而1984年石油部門的損失超過650億美元,佔總損失的35%。因1985年戰爭的升級和美元貶值造成的國際油價下跌,導致伊朗自1985年後的兩年內,其經濟增長率呈負增長,石油外匯減少,外匯儲備耗盡,國家已無力再支撐軍費開支,加上國內矛盾的加重,伊朗被迫接受停戰協議。誠然,兩伊戰爭使得伊朗石油產業的發展再次受到嚴重打擊,石油為國家所創造的財富已不如從前。戰後如何更好地振興石油業的發展是伊朗將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而戰後伊朗石油業的發展又將會產生什麼變數,小編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講述。

參考資料

張鐵偉.列國志?伊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王彤.當代中東政治制度[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王新忠,冀開運.中東國家通史伊朗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2.

陸瑾.伊朗石油工業的歷史與現狀——兼論石油與政治的關係[J].西亞非洲,2007(11).

冷風.伊朗石油工業歷史(四)[J].中外能源,2010(1).

[日]坂本弘樹著,丁毅譯.伊朗天然氣、石油工業近況[J].中東石油問題,1979(6).

溫柏森.八十年代世界石油供應和影響供應的因素[J].中東石油問題,1980(5).

Robert J. Lieber. The Oil Decade[M]. New York: Praeger,1983.

今日主筆 使徒行者

註: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weixin.qq.com/r/r0N0bM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解密第四次中東戰爭
加沙和西岸能和解嗎?
中東基督徒的生存困境
沙特外長27年來首訪伊拉克能否打破兩國堅冰?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