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讓我變成一個不同的人,再和你重新認識 | 研究:如何改變人格?
今兒標題黨了一回。請你們把它腦補成一個少女藉由嚴肅的公號推送,向某個特別的人發出的吶喊吧(現在問題來了:你覺得我說的是真的嘛?)。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在「被自己喜歡的人不喜歡了」的時候,最強烈地感受到想要改變。「什麼?Ta喜歡那樣的男生/女生?眼光也太差了吧……」然後還是忍不住會暗搓搓地、想試試變成那個樣子的人。
有不止一個人問過我,「你是專業的你來說。Ta向我保證說Ta會改,但一個人的人格特點,真的可以改變么?」
研究顯示,有87%的人希望在大五人格中的至少一個類別上有所改變(Hudson & Robert, 2014)在五種特質中,內向性得分高的人改變的願望最強烈,他們希望能夠變得更外向。他們認為,某種人格的改變,能夠讓他們變得更開心。(點擊這裡,測試你的人格特點)
我們可以看到 「想要改變自己的人格」這個願望,可能比你以為的還要常見。今天就來聊聊人格可不可以被改變,以及如何才能改變人格。
其實人們都不太願意改變自己
儘管如上文所說,我們中有很多人都想過改變自己的人格。但Riis(2008)等人的研究發現,人們並不像自己想像中那樣願意從根本上改變自己,他們只願意改變那些和自我身份感關聯不大的特質。
研究者在357個大學生中進行了實驗:他們羅列了19種人格特點的標籤。讓被試對這19個標籤從「與自我認同相關的維度」進行打分。根據他們的打分,研究者把這些人格特質劃分為了兩類:其中10項(包括友善、共情力、自信、動力、情緒恢復力、自控力、創造力等)被劃分為與自我認同相關性強的特質,9項(包括機械記憶力、專註力、情景記憶、警覺等)被劃分為與自我認同相關性弱的特質。
然後,研究者讓參與者看了一段報道,文中聲稱可以通過藥物的手段,在沒有副作用的情況下永久改變大腦功能,增強人格特點。然後,參與者會閱讀對每一種人格特質的表述,用1-7分表示自己「願意使用藥物來改變該特質」的意願。
結果表明,願意改變與自我認同強相關的10種特質的人更少。人們比較多願意改變那些與自我認同弱相關的特質。
隨後,參與者被被詢問「不願意改變這些人格特質的原因」,最高的選項是41%的人認為,原因在於他們「擔心這會從根本上改變『我是誰』」。
在另一個實驗中,參與者是500名18-45歲的成年人,分成兩組來閱讀名叫Zeltor的藥物廣告,但其中一組讀到的廣告聲稱Zeltor的作用在於對人格特質進行「增強」(enhancement),它能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廣告語是「變得比現在的自己更強」(Become More Than Who You Are);另一組讀到的廣告則說明,Zeltor的作用主要在於「開啟」(enablement),它能使你更自如,廣告語是「做真實的自己」(Become Who You Are)。
結果發現,當被試認為藥物的作用在於使自己更強時,他們更願意使用這種藥物來改變與自我認同弱相關的特質,比如「專註力」(concentration),更不願意改變與自我認同強相關的特質,比如「適應社交的程度」(social comfort)。而當被試認為,藥物的作用在於保證自己能夠做真實的自己時,他們則更願意將藥物作用於和自我認同強相關的特質。
研究者認為,這兩個實驗的結果都驗證了他們的猜想:人們更不願意改變那些與根本自我認同相關的人格特點。
但改變人格的確能讓我們更快樂
儘管不情願發生根本的變化,但當一種特定的人格改變,即「人格提升」發生的時候,人們會變得更快樂。
研究者將更外向、更宜人、更盡責和情緒更穩定(神經質得分更低)作為更健康人格的標誌。向著更健康人格方向發展的變化,被稱為「人格提升」 (Magee,2013)。
Magee(2013)等人使用11104名18-79歲的成年人樣本,在四年前和四年後,分別對大五人格測試得分和幸福感(well-being)進行比較,發現當神經質的得分降低,而外向性、盡責性、宜人性提高時,人們的幸福感會提高,傾向於擁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更經常地感受到積極情感,以及更少地經歷消極情感。
當外向性得分提高的時候,我們會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變得更自信和堅定;
當盡責性提高的時候,會有更好的工作成績,更佳的工作-生活平衡;
宜人性提高的時候,會發展出更高質量的人際關係和友情,以更積極的態度去處理壓力情境,關係中的衝突更少;
而神經質得分降低的時候,整體情緒更穩定,焦慮、抑鬱情緒和強迫性的衝動更少。
不過,人格的改變並不容易。人格的穩定性已經得到普遍證明:我們都在某種「套路」中生活,而且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經形成,影響著我們的一生。早在出生時,我們的人格特質就已經被部分決定了——針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表明,大約40-50%的人格特質源於基因(Dahl, 2014)。
Roberts和Jackson(2008)則通過fMRI核磁共振成像證明某些具體的基因表現能夠影響人格形成,比如,擁有5-HTT這種基因序列的人更具有攻擊性,而糖皮質激素受體更活躍的人,天生的抗壓能力就更好。
因此,即便我們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體現出人格的不同方面,但在長時段內考察時,我們的行為仍然會體現出某些恆定的、一般性的特質,呈現出某種「常態」(Bem, 1974)。不過,研究顯示,在常態之外,我們的人格還是處在變化中的。甚至,人格提升可以通過主觀努力去達成。我們在後文中會說到。
人人都能經歷一些人格提升的機會
我曾與年輕時的戀人,因為彼此對峙「我是不會改變的,我永遠都不會改變」而開始了漫長的分離。和許多人在多年後回想過去戀情的感受一樣,會覺得當時堅持要分開的理由其實並不成立——沒有人是不會改變的。哪怕自己堅定地認為自己不要,也一定會隨著時間和經歷發生變化。
事實就是,在沒有做出有意識的努力的情況下,我們的人格也會發生改變。這既包括隨著年齡增長而表現出的自然的成熟,也包括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
1. 自然的成熟(maturity)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不斷地調適自己的行為,會越來越接近心理學家所說的「成熟」的狀態。針對10-65歲人群的研究發現,從青春期到老年,除去在「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大約在18-30歲間)這一特殊的年齡段,我們的盡責性、宜人性、開放性都會不斷增長,神經質水平則不斷下降。也就是說,在大趨勢上,我們都會變得越來越能夠自控和自律,理解和寬容他人,對世界保持越來越開放的心態。
只有在「成年初顯期」時,宜人性出現了下滑,神經質則有短暫的上升:在18-30歲間,由於生活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最高,我們的情緒不穩定性會增加,但對他人的同理心、信任和寬容則會下降。
其中,盡責性和宜人性兩項,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化最為顯著。研究顯示,一個65歲的典型樣本,自我約束的能力高於85%的青春期早期樣本,宜人性高於75%的青春期早期樣本(Soto, 2015)。
外向性這一指標則是在五種特質中變化最小的,從幼年到青春期有一段時間急劇下滑,但在此後的一生中都保持平穩,也就是說,內向/外向的人格特質是最穩定的。
不過,年齡增長導致的人格變化也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體現出了差異。比如,香港學者針對「樂觀」這一人格特質進行的跨文化研究顯示,在美國的樣本中,年齡越大,會表現出越樂觀的趨勢;而在中國香港的樣本中,則是年齡越大,樂觀的程度越低(You, 2009)。
2. 承諾和責任帶來的改變
Lodi-Smith(2007)等人認為,「社會性投入」(Social Investment)的增加和減少都會影響和改變我們的人格。社會性投入指的是在成人社會角色上的投入和承諾。比如,在工作語境中,進入一個對於自己來說很重要的崗位;在家庭語境中,進入婚姻,或者變成父母,這些都是社會性投入的增加。
「社會性投入」的核心是承諾,無論是我們進入一個工作崗位,還是一個新的家庭角色,都意味著我們做出了相應的承諾。
Hudson(2016b)的縱向研究表明,進入一段對我們很重要的、穩定的工作,在工作中的捲入(involvement)程度和投入(investment)程度都在增加時,我們的盡責性會提高;成為新父母的人,宜人性和盡責性都會提升;投入一段長期的親密關係,也會使我們的神經質水平下降,情緒穩定性更強(Lehnart, 2010)。
有一份事業、有一個孩子,都真的能給我們帶來人格上的提升。
3. 幸福程度本身也可以改變人格
不僅人格的改變可以影響生活滿意度,一個人的幸福程度也會反過來影響人格。負面的人生事件、長期的困境、極低的生活質量,都會使得神經質的水平出現雖然不顯著、但是持續的上升(Jeronimus, 2013)。(創傷事件毫無疑問會給人格帶來負向的改變,但不是本文論述的重點,本文著重論述人格提升)
而如果一個人的生活滿意度比較高,幸福感較強,那麼也會體現出高宜人性、高盡責性、低神經質的人格特質,這不僅體現在橫向的、同時期的比較中(更幸福的個體人格更健康),也體現在縱向的、變化性的比較上,即一個人如果幸福感比較強,那麼Ta會表現出持續的人格提升 (Soto, 2015)。
如何主動、有意地提升人格?
除了被外界的因素影響外,我們也時常會做出改變人格的努力。Hudson(2015)等人在16周的實驗中,證明了我們確實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人格。參加實驗的都是想要提升自己人格的大學生,他們被分成兩組,其中一組作為控制組,另一組則針對自己想要改變的人格特質,制定出具體、可行的目標,並制定相應的改變計劃,比如完成類似「在周四下午叫xx喝咖啡」,或者「對室友所說的話感到心煩時,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的任務,整個過程在研究者的監督和幫助下實行。
結果,實驗組的學生在實驗結束時,的確體現出了人格的改變,他們在人格測試中的得分得到了他們期望的提升或下降。
Hudson(2016)的研究表明,如果你擁有非常強烈的改變自己的願望,但僅僅停留在目標的層面上,而不去執行和實現,那它反而會降低生活幸福感。(Polivy, 2002)。因此,如果你並不打算做什麼,我們勸你打消變成更好的人的幻想,接受自己,會比較容易幸福。
而如果你確定想要改變自己,你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1. 改變思維模式,停止標籤化、固化(fixed)你自己
當你將自己標籤化為「害羞」、「不善交際」,並覺得這是不可改變的時候,你就會給自己不去參加party和聚會找一個理所當然的借口。所以如果你決心改變,就需要先給自己去掉標籤,去掉這些非黑即白的想法,把自己看作可發展、可塑造的個體。
2. 設置具體的目標
明確「你想要改變什麼」和「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兩個問題。如果你只是模糊地覺得「我想要成為像xx一樣的人」,你需要具體化,這個人身上的哪一點是你想要成為的?是Ta的行為、習慣、說話方式,還是別的什麼?改變這一點,是否真的對你有那麼大的意義?事實上,就在設定目標這一步,很多人就會發現自己想像中的改變並不必要。
3. 設置具體的計劃
你的計劃越細越好,比如,「這個月參加4個party,在每個party上認識至少10個人」就比「這個月交3個新朋友」要好。在開始之前,要做好長期和艱苦奮鬥的準備。你還要按時間段建立獎賞機制:獎賞可大可小,可以是任何東西,但它們需要被設置在一系列具體的、可被檢查的時間點上。
你甚至可以設計一個假想的模仿對象,設置Ta每天的行為習慣是什麼樣的,會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什麼樣的表現,然後時刻提醒自己照著Ta那樣去做。
你還可以把你的計劃告訴信任的朋友或家人,他們就能幫助你監督行為習慣。
4. 如果你還不能真正做到,先「假裝」自己可以做到
如果你覺得自己過於內向,並且一時半會無法改變這樣的想法,你可以讓行動先于思維:讓自己去嘗試和他人交談、主動約會,接著你就會發現這沒那麼可怕。
5. 給自己留出一些用來「崩潰」的時間
特別是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可能無法24/7都像另一個人那樣生活。因此,你可以給自己留出一部分獨處的,或者和親密的人相處的時間用來「崩潰」,在這段時間裡,你可以完全不合邏輯、不遵守規則地表現和生活。但在這段時間之外,記得堅持新的行為習慣。
6. 把自己扔到新環境中
新鮮事物永遠是改變的動力。當你在熟悉的環境中壓力太大而無法改變時,可以把自己扔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比如參加一個俱樂部或者社團),和陌生的人和事物相處,參加新的活動,這會更容易激發出另一個你自己。
7. 寫日記
寫作是一個追蹤自己,不斷加深自我認識的過程,它會記錄下你在這個過程中真實的感覺,並時時總結和反思自己。
以上。原文發表於:能不能讓我變成一個不同的人,再和你重新認識 | 研究:如何改變人格?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References:
Bem, D. J., & Allen, A.(1974). On predicting some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The search forcross-situational consistencies in behavior.Psychological review, 81(6),506.
Boyce, C. J., Wood, A. M., & Powdthavee, N. (2013). Is personalityfixed? Personality changes as much as 「variable」 economic factors and morestrongly predicts changes to life satisfaction.Social IndicatorsResearch, 111(1), 287-305.
Hudson, N. W., & Fraley, R. C. (2015).Volitional personality trait change: Can people choose to change theirpersonality trai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109(3), 490.
Hudson, N. W., & Fraley, R. C. (2016a).Changing for the Better?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VolitionalPersonality Chang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Bulletin, 0146167216637840.
Hudson, N. W., & Roberts, B. W.(2016b). Social investment in work reliably predicts change inconscientiousness and agreeableness: A direct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Hudson, Roberts, and Lodi-Smith (2012). Journal of Research inPersonality, 60, 12-23.
Jeronimus, B. F.,Ormel, J., Aleman, A., Penninx, B. W., & Riese, H. (2013). Negative andpositive life ev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small but lasting change inneuroticism. Psychological medicine,43(11), 2403-2415.
Lehnart, J., Neyer, F. J., & Eccles, J. (2010). Long‐term effects of socialinvestment: The case of partnering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personality, 78(2), 639-670.
Lodi-Smith, J., &Roberts, B. W. (2007). Social investment and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of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traits to investment in work, family, religion,and volunteerism.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1(1), 68-86.
Magee, C.A., Miller, L. M., & Heaven, P. C. (2013). Personality trait change andlife satisfaction in adults: The roles of age and hedonicbala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55(6), 694-698.
Martin, C. C., & Keyes, C. L. (2015).Investigating the Goldilocks Hypothesis: The Non-Linear Impact of PositiveTrait Change on Well-Being. PloS one,10(7), e0131316.
Roberts, B. W., & Jackson, J. J.(2008). Sociogenomic personality psychology. Journal ofpersonality, 76(6), 1523-1544.
Mellisa Dahl. (2014). How Much Can You Really Change After You Turn30? Science of Us.
Soto, C. J. (2015). Is happiness good for yourpersonality? Concurrent and prospective relations of the big five with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of personality, 83(1), 45-55.
You, J., Fung, H. H., &Isaacowitz, D. M. (2009). Age differences indispositional optimism: A cross-cultur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Ageing, 6(4), 247-252.
Scott Barry Kaufman. (2016). Would You BeHappier With a Different Personality? The Atlantic.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人會極度厭惡女權主義?
※如何控制自己不玩手機?
※這些話,我從此不再跟孩子說
※在消費者心理學領域,有哪些理論是已經被實驗所證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