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如何理解一項學習行為?

讓我們回到一個非常簡單而原始的問題:如何理解一項學習行為?當有人問你為什麼這樣學習比較好,你如何組織你的理由呢?甚至當你自己要決定到底怎樣複習時,為什麼選擇這種策略而不是那種策略,你的標準又是怎麼來得呢?我相信深刻理解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遠,而不只是暫時的明白。

還原論|拆散

自然科學的發展事實上已經幫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人類是通過「分解」來理解這個世界的。當一個現象無法被很好地解釋的時候,那麼我們就會繼續細分,直到最後分解出來的「最小要素」毋庸再作解釋為止。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還原的深度如何把控呢?例如,我們可以在個體層面上研究一項學習行為,也可以在細胞分子層次研究學習行為的機理,那麼如何在這些還原層次之間把控呢?

而這恰恰是自然學科的基本分類標準:在什麼樣的層次上解釋現象,就有什麼樣的學科。一般認為,物理是相對較為基礎的學科,而化學和生物則是更上層的學科。從生物到化學到物理,世界被一步步地劃分為更小的要素,而越是基礎的學科,它能解釋的現象就越多。例如生物中細胞層面無法解決的問題,就要深入到細胞內部的分子來解釋,分子層面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就要藉助於更加微觀的物理知識來尋求解釋。所以基礎學科的發展,可以引發更廣範圍的科學進步。

還原論:所有的科學解釋都應該基於更低層次的分析。就學習行為來說,應該用生理學來解釋心理學,用化學來解釋生理學,用物理學來解釋化學。

就「學習行為」而言,如果我們能夠找出大腦「細胞層次」的功能變化,便是在「生理學」的層次上理解了一項人類行為,相較於「個體層面」的心理學解釋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但是更深入的了解還需要掌握「分子層次」的變化機理,即「關鍵的調控分子是什麼」等諸多問題。當然,對於大部分學習行為,我們需要在不同層次解釋之間尋求平衡、聯繫,而不是局限於某一個層次的理解。同時,也不是說越上層的解釋就越沒用,心理學層面的解釋依然是十分有效的理解世界和自己的方式。

模型法|重組

當我們劃分了我們理解的層次後,我們就需要在某一個層次內構建「系統」和相應的內部「組分」來模擬一個現象。相關閱讀:我們如何理解?來自符號學的解釋

通常來說,我們把用於解釋現象的系統叫做「模型」。人類觀察到的現象中可能包含有不純粹的成分,通過抽象的步驟,模型被創造出來用於模擬現象的實質、本質。一般來說,模型是由一個或多個功能模塊(function)組成的系統,不僅每個組分有其特定的功能,整個系統也會隨情景(更大的系統)不同展現特定的功能。

實證研究中,模型法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幫助我們驗證猜想、理論。科學家們在模型的基礎之上設計新的實驗,並且根據模型的機理來預測實驗的結果——如果實驗結果與基於模型的預測相符,那麼將極大地增強理論的說服力——這是自然科學中非常重要的實證方法。

模型法:通過構建模型來更加精確地闡述、證明某一個理論,使得預測能夠產生和被測驗。模型法具有的預測的能力,使得理論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從「學習」的角度來說,了解學習理論模型的「功能」有助於我們的應用和遷移。這就好比「組裝電腦」,只有明白每個部件是用來做什麼的,我們才能很好地將其組裝在一起——在此之後,我們就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的喜好進行改裝、遷移。當一種新的組合方式產生時,我們仍然能夠使用舊有的「功能模塊」掌握其原理,這是人類超凡理解能力的來源。

這也是為什麼理解原理比單純地記住結論更有利於應用。正如上面所說,理解現象背後產生的機理往往需要將問題分解、構建模型,通常我們會得到構建意義的幾個功能模塊。如果只是記住了一個現象、結論,只是運用了這些模塊的一種組合的方式,但是如果將這些模塊打散開來,我們就可以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解釋一系列相關的問題。我想這可能是一個優秀的學習者與普通的學習者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別。

本文將作為「序言」收錄進正在整理的文集中……

*關於前階段整理成書計劃的一點說明:事實證明,你能做的永遠比你想做的要少——一方面,我想我低估了整理一本書出來的工作量,幾次想要整理出個系統的框架結果都沒有成功。另一方面,計劃外事件的發生使得全力地做一件事總是如此之困難。

當然,從一個方面來說,我已經很滿意了,對於一項艱巨的任務,哪怕你沒有完成,也比你什麼都沒有做要好得多。說實在的,我有點後悔為什麼自己開這個天坑,這一切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我能預感到,如果我真的要一次性把近階段的知識整理出來,可能我還沒整理完自己先心理崩潰了。所以想來想去還是先將近階段的一些知識消化一下,再穩步前進,慢慢地一篇篇更新更可能實現這個計劃。

推薦閱讀:

從小就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們認為在現在的社會還行得通嗎?
怎樣提升自學能力?
如何為不愛學習的初一男生當家教?
如何以一百倍的速度學習

TAG:学习方法 | 哲学 | 方法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