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有趣的社交小技巧

最近剛好看到兩個比較有意思的心理學理論,個人(情商很低)覺得非常有借鑒意義,它們讓你更好地說話——或者,至少不說錯話。希望能對諸君學習生活有所幫助。

第一個叫做基本歸因謬論(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可以理解為:當我們關注別人面臨的問題時,潛意識裡會傾向於發現別人身上的不足;而當自己陷入困境,就會歸咎於環境、運氣等外界因素。

這是我看到這個問題:為什麼當女朋友或女性朋友向我抱怨一件事兒時,我卻總覺得錯在她身上?的時候發現的理論。不想跳轉的朋友可以看看我接下來的簡明闡述。

Jones and Harris在1967年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了一群學生,讓學生們讀一篇反對或是支持菲德爾卡斯特羅(古巴前領導人)的文章,然後評價文章作者對卡斯特羅的態度。第一組學生被告知文章的作者是自由選擇文章的立場,這組學生很自然地認為支持卡斯特羅的文章作者對卡斯特羅的態度更正面。第二組學生被告知文章作者的立場是由拋硬幣決定的,換而言之,文章的立場與作者本人的態度無關。遵循邏輯來說,這第二組的學生應該無法判斷作者的態度,可是實驗結果卻顯示,學生們依舊認為由拋硬幣決定撰寫支持卡斯特羅立場的文章作者對卡斯特羅抱有更加正面的態度。

也就是說,人們在關注別人時,常常把注意力放在他個人因素身上,而容易忽略他當時所處的環境;然而,在自己面臨這個問題時,則反之了。這種現象也解釋了為什麼當銷售人員的業績不佳時,銷售經理更傾向於將其歸因於下屬的懶惰而不是競爭對手的實力。

所以,結論就是:

1、當看到別人抱怨或者處境不順的時候,盡量客觀、全面地看待問題,不要忽略環境因素。這能使我們對人更加寬容,評價不那麼有失偏頗,同時對自我的成長也更有警示意義。

2、減少抱怨,因為這會帶給人們負能量,並降低對你的評價。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地解決它。

第二個叫做同理心(empathy)

我常常會思考一個這樣的問題:當你認識的朋友遭遇了挫折,你究竟應該怎樣安慰ta才最有效呢?

這就需要談及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的問題了。

簡單來說,同理心是對他人經歷的一種本能的映射,即「感同身受」之心;同情心是對他人不幸產生的憐憫,即「可憐」之心。

專註研究同理心的Terasa Wiseman教授打了一個這樣的比方:當朋友不慎跌入井裡去時,並大聲呼救:「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很害怕」,出於同理心的人會說:「天哪,下面真是糟糕,我理解的,你並不是一個人」然後爬下去擁抱那位朋友;而出於同情心的人會說:「嗨呀~那真是夠糟的不是?~「然後在洞外喊著:」。。。呃。。你要不要來點三明治?~」(欠揍233)

同理心體現在四個方面:接受觀點,不作評論,看出他人的情緒,並試著與之交流。事實上,真正當周圍的人遇見困境的時候,你怎麼安慰其實作用不大,最後他自己總會走過來;而你能做的,最好不過是嘗試著感受他的難處,並且分擔悲傷罷了。具體例子可以看這個回答:怎麼安慰身邊高考失利的孩子?

結論:

當別人遇見困境需要安慰的時候,不要作出評論,默默地試著感受他的處境,站在一旁給他力量。

參考資料:

nju心理公眾號weixinla.com/document/2

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link?

但是並沒有任何廣告費QAQ


推薦閱讀:

職場不在乎你加班,干不好就滾蛋
馬雲投資入股瑞東公司,為什麼會「拉」上趙薇一起做股東?他們有什麼共通之處?為什麼沒找范冰冰或者王菲?
所有的道歉,最怕後面跟著「但是」

TAG:心理 | 人际交往 | 为人处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