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看到孩子在做他們認為是虛度光陰的事情時,喜歡說「做這個有什麼用」,這會影響小孩成長嗎?

例如:

在看漫畫的時候,你看這個有什麼用?

在看動畫的時候,你看這個有什麼用?

在玩gameboy的時候,你玩這個有什麼用?

在玩電腦的時候,你玩這個有什麼用?

....


單個獨立事件沒那麼大影響。

1 如果家長說一次,或者僅僅是偶爾會說,並不是每次看漫畫都說,小孩不會太在意的。

2 如果你做一件事,你父母就說你想成為xx家嗎?你會不會覺得你父母是神經病?

3 鼓勵或禁止有一定影響,但脫離頻率(行為和評價都考慮)是沒有意義的。

4 如果父母長期看你做任何都事不順眼,小孩確實會膽小,缺乏自主,等等。

5 如果父母鼓勵你做任何事而不考慮是你的興趣專長還是偶然為之突發奇想,也會導致小孩行為混亂缺乏恆心。

6 父母對小孩的行為,制定的紀律規則,鼓勵或懲罰的行為,這些標準要直觀、穩定、合理、易於理解。在提出鼓勵和懲罰的同時,要多和孩子交流這樣做的原因,這比簡單的鼓勵和禁止有效得多。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對孩子比較溫暖(比如鼓勵一些孩子喜歡做的事),有一定紀律性(阻止一些不太好的行為,且解釋為什麼),且父母的行為和規則對孩子來講是可預測、可理解的,孩子容易有較好的性格發展。但還是那句話,無論鼓勵還是禁止,都是適度的。想做什麼就鼓勵什麼,說不好聽點叫「嬌生慣養」。


看到這個問題又想來吐槽了。

我小時候,父母沒有給我買過任何帶有娛樂性質的電子產品。曾經我自己存錢買了個GameBoy,然後被父母發現,直接扔掉。(還有好多好多亂七八糟的東西……血淚史啊!)我人生中第一個MP3是幾個月前以訓練英語聽力為名死乞白賴纏著我媽好幾個月才得到的。一台Nokia 1100,我爸用了三年,我接著用五年(那時候我的同學們都有彩屏藍牙的機子了,我在教他們用,順便自己玩一下過過癮)。然後換一台MTK板子的山寨Nokia,再然後是Galaxy Mini至今。電腦呢,2008年以前一直在用一台配置只能勉強跑Windows 98 SE的電腦,撥號上網。2008年以後至今在用一台Thinkcenter,CPU是AMD 8650,去年好說歹說終於把內存加到4G,硬碟S.M.A.R.T.兩年前就已經警告了至今還在用。對,就這麼個環境。我和我父母說我要什麼什麼,得到的回答總是"這和學習有什麼關係""能用就可以了嘛""你啦先把學習學好再說""等你考上大學我就給你買"。

(註:以上內容沒有把自己存錢買的一點東西計入。)

這些還好……父母把我和同學們朋友們玩都看作浪費時間。從小每個假期我就被關在家裡,又不想做作業,只好一天看十個小時電視(30cm處,至今雙眼視力5.2+)。

這些做法極大地影響了我現在的性格和想法。舉幾個例子:

因為父母常常扔掉他們認為不重要的我的東西,我現在什麼都捨不得扔,什麼東西都收好,家裡備份光碟疊起來有將近一米高。(買這些光碟我也求了好久啊……)

因為父母心腸硬,我現在基本上就是好人型的人,請求什麼的基本上來者不拒。

因為父母亂翻我的東西,我現在很尊重隱私,對八卦新聞之類從內心的反感。

因為從小只有低端產品可以玩,逐漸有了相對較強的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習慣於讓任何東西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因為從小的社交缺失,現在對社交網路有極強的依賴性,不善於面對面溝通,情緒智力低下,表達能力不強。

因為從小不得不看很多英語資料解決問題,至今英語無壓力……

這些影響有好的也有壞的。不過我還能活到今天的原因大概是沒怎麼接觸到真正好的產品。有些東西一接觸過,就回不去了,比如說好耳機的音質,Retina Display的PPI,單反的成像銳度,OS X的設計理念。現在見過世面以後,幾乎忍不了更差的東西了,再也回不去了……


很有影響。

我喜歡看雜書,這個習慣從小到大,一直都有。

從中學開始,閱讀範圍從聖經到父親藏在衣櫃角落裡的成人讀物,尤其喜愛古典文學,最喜歡筆記小說。母親看見我看課外書總會說,看這書中用嗎?我就只好去看課本。老媽會把我的書沒收了,在星期天,或者寒暑假再給我看(幸好沒燒或者撕了)。

類似史記、三國這樣的經典,都不能在家裡敞開了看,只能偷偷摸摸的,以至於我對小學時的回憶,最深刻的是在被窩裡、在上大號時里看書。去年過年,還有叔叔伯伯說我小時候最調皮的事是把課外書換上課本的書皮,被老媽抓到。

上高中時,最喜歡逛廢紙回收站,因為書很便宜,論斤稱。高一那年,我每周都會去買兩斤,記得最清楚的是人民文學、十月、鐘山這些月刊,一塊五一斤。現在還在家裡保留了至少一百本。為此沒少被老媽訓斥。在廢紙回收站,我搜羅了不少寶貝,最珍貴的是民國出版的《詩藪》,還有不少七八十年代的文集。

後來我上大學了,第一學期半年兩千的生活費,我買了至少一千塊的書,在合肥,當年有很多特價書店,五塊一本,十塊一本,我第一學期結束,塞滿兩個大箱子帶回家,現在想來應該是對母親的一種示威。

高中大學學的東西,全都忘記了,統統都忘光了,夾著屎尿全拉撒出去了。沒忘記的是20歲以前看過的課外書,長期閱讀和寫筆記使我養成了一個勉強算超長的技能吧----一千字以內的段落,看兩三遍基本就能背下來(30歲後這技能日漸消失了)。

大學畢業我在北上廣流浪、工作掙錢一點點,絕大部分的開銷靠我碼字賺錢。從投稿干起,一直到最後約稿和買斷版權。陸陸續續出版了幾本書,現在的上海書城、北京書城還有些在賣。出版社的朋友說,還有部分賣到了馬來西亞和台灣。心中無限惶恐,就像一個自認還算可人的女子脖子上總是用絲巾遮擋的黑疤被人看到了一樣,總覺得寫的東西見不得人。

上個月還被公司老大介紹我跟一個台灣的老學者認識,老大很認真的說,這是我這裡墨水喝的最多的人,年紀輕輕,著作等身,我受寵若驚,慚愧的無地自容。

後來我想,如果小時候,沒有被老媽阻止看書,我可能不會堅持廣泛閱讀的習慣,因為人人都有的少年時代的叛逆,越是不讓我做的,我偏偏要做。

但如果少年時代,我能更隨心如意的看我想看的,我應該更早就真正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也就會更早的定下方向,不至於在三十歲之後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心靈家園。

現在我奔四了,越來越覺得自己無知,也更加不自信了。上大學時我狂妄之極的說,只有我沒看過的書,沒有我不知道的書;少年時我會把自己書架擺在客廳里炫耀,現在把書放在柜子裡面,抽屜裡面,床板下面的收納里,如有好友來家裡,我一定會把書先收拾起來,以免被人認為是讀書人。

今年才來到知乎,看到很多達人,邏輯清晰,思想深刻,深感自己是井底之蛙。

寫完後自己看了一遍,稍有裝逼嫌疑,捂臉匿了。


對閱讀最有興趣的時候,被強迫每晚做奧數。50後60後是20世紀里素質最低的一代人。


會。初中的一次美術比賽得了優,我開心得很,告訴媽媽後,得到的只是一個冷冷的回答:「美術有什麼用,還不如把時間花在學習上。」

有沒有影響我成長?當然有,從此課餘活動很少參加,失去了很多與其他同學交流的機會。

怪爸媽嗎?怪不到,只怪我當初不夠堅定。


對比一下中國與歐美的科技、文化、藝術、娛樂等方面。

就知道有沒有影響了。


作為一個有遠見的父母,當然要鼓勵孩子多探索。至於是否有用:

1)有趣其實就是一種最好的功效。讓孩子熱愛生活,應該成為教育的最高標準。

2)參考喬布斯「connect the dots"的觀點,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個小小的愛好,就啟發你完成一項重大創新。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真心熱愛一樣活動,父母潑冷水也沒有用(例如梵谷、亨德爾)。如果再橫加干涉,只能破壞親子感情。


不知道怎麼去定義虛度光陰,所以想好要怎麼度過光陰是很重要的,並且和自己和平共處。我覺得在這些想法里,有的是要自己過得開心,有的是要孩子過得開心,有的是要自己很有錢(或出息,才藝,安身立命的技能),有的是要孩子很有錢(或出息,才藝,安身立命的技能)。所以不對這個想法有幫助的都有可能被他們定義為虛度光陰,所以沒有用。這肯定會影響小孩的成長,因為父母和童年的影響力太大了!提供個自己的案例。

我小時候玩的gameboy是我媽媽的,也可以當磁帶隨身聽,我和我媽媽輪流打,她總是比我玩的好。我媽媽給我買的橡皮泥我們倆一起做項鏈戴脖子上。我還買了許多做橡皮泥的模具,最大的和電飯煲差不多大小(形狀不同很難找個東西比較,大概就那麼大吧)。自己坐地上玩得很開心。我玩的東西很固定也覺得很有趣,有一段時間每周都去那個公園把我喜歡的遊樂設施按順序玩一遍。在很多人看來沒有用,我媽在旁邊看得應該覺得更沒用,但是她從來不這麼說,個人認為她也沒這麼想。因為這就是童年,回憶,說是一部分人生也不過分。我讀大學的時候,爸爸還是會認真的問我這周開心嗎。因為我們覺得這很重要,也不會影響大家所謂的有用那部分。因為人不是機器,不只是用來做什麼的就完了,或者安裝一堆app而已。並且很有可能小孩在"虛度光陰"中成就了自己。

所以自己覺得人生中enjoy life很重要,在每個階段不一定是最重要。但是形成的open mind是什麼也換不來的。寫的跑題了,權當參考:)


所以中國人這樣一代一代都是講究「學以致用」,並且學的境界就是學而優則仕。所以體諒他們,但不要聽話。


我清楚我的父母有多麼愛我和願意無條件地為我負責,在我小時候遭遇本題所說的問題上時,儘管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我想還是有些做法值得商榷。

大部分情況下,父母是很鼓勵我發展多種興趣愛好的。比如我小學時愛畫畫,當時家裡也沒條件請什麼老師,報什麼班,我就只是參加了學校的一個興趣小組,有美術老師帶,小組上課一般都是下午放學後。有一次我著急回家看動畫片(相比我的小夥伴們被各種禁止看電視,我簡直太幸福了)就沒去。回來後媽媽狠狠滴說了我,從此讓我認識到哪怕是對於興趣愛好,持之以恆的耐性和投入都是很重要的。這樣做並不是題中所說的要「有什麼用」,而是如果任由這種淺嘗則止,三分鐘熱度的興趣愛好發展的話,對於能力的培養,見識的增長,習慣的養成都是非常有害的。雖然畫畫這種事到了初中基本就撂下了,但是我很高興我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歷,能夠在審美能力和簡單的構圖,素描等方面有了一些基礎。

另一個方面,就是不太好的例子了。不知道什麼原因(有人分析說是我小時候治療過敏性紫癜使用的激素藥物),上了初中後我的麻桿身材在突然加大的學業壓力下反而急速變胖,胖的太快以至於胳膊內側至今留有妊娠紋。。。可以想像當時身體素質,體能,靈活性等都出現嚴重下降,非常不適應。後來就下決心鍛煉(不鍛煉不行啊,走路都感覺踝關節和髖關節在呻吟啊)。主要就是天天打羽毛球,乒乓球。當時流行動漫《足球小子》,我也愛踢足球,父母也很鼓勵支持。大約半個多學期後,感覺身體明顯聽使喚了(雖然體重沒有下降。。。)。然而緊接著噩耗傳來,在一次考試後的星期天,數學老師拿著卷子直接找到了我家(我家住在家屬區,我媽是我的物理老師。。。),說我數學錯了好多道大題,都是計算錯誤,分數很低,名次也掉了好多。她跟我媽一起好好說了我一頓。後來似乎我爸回來後也加入了聲討行列,最後他們給我下的結論是:思想上太大意,行動上太放鬆,學習上投入的精力不夠。從此取消上述活動。。。我爸還動用他做黨員工作的本事,給我講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這套理論我在高三和高四聽得更多,現在則是我拿來應對他們的逼婚。。。),我媽勸誘我說等考完中考給我買個好的足球。

後來到了初三,課業越發繁重,就更沒空想別的愛好了(老師們盯得也緊,班主任就是我媽當年的學生怎麼破)。於是直到現在,我對絕大部分體育運動都毫無熱情(也不是反感,而是完全的無感,從動機到樂趣到技巧都完全無法兼容)當然啦,對於數學也是從那時起就一直是最怵的。

綜上,我覺得功利地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發展並沒有錯,但是利益有短期長期之分,溝通也有粗暴細緻之分。比起出人頭地,孩子的全面發展,一專多能,才是風險更小,回報更大的投入吧?更何況青少年時代是性格習慣三觀建立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生活組成對整個一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片面地只強調學習,圍堵其他方面的生活體驗,結果就像有人說的"童年不完整"。


推薦閱讀:

為什麼總是在半夜才能安靜地寫代碼呢?
在一件事將成未成之際,你是如何覺得這件事能夠做成,這時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穿西裝時打領帶的作用在於?
光源氏真的戀母么——藤壺篇(上)
碰到「賤女孩」,就一巴掌打回去!

TAG:心理學 | 教育 | 成長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