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跑步不可或缺的,除了毅力還有計劃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賽事提早了足足2個多月開始報名,這其實也是好事,起碼可以讓跑手有更充足的時間去準備比賽。今年我的目標是跑進330,主要是因為這是一個具有標杆意義的數字,而且也能搭上精英跑手的順風車,來年不用再拼運氣抽籤獲得資格了。這個目標具有相當的難度,需要一個周詳而有效的訓練計劃。
訓練計劃,對於一個長跑者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合理的訓練計劃,首先最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減免給跑者帶來的傷害。跑步訓練給身體帶來的負擔和損傷,幾乎是無法杜絕的,幸虧我們的身體並非沒有生命力的機器,在恰當的休息和調整後,這些負擔和損傷幾乎都能復原。所以,在安排跑步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而勞逸的結合可以隨著跑者能力的不同階段而作調整。例如從零開始的跑者,可以跑一休三甚至是跑一休四這樣的頻率,展開最初的訓練;如果你已經具有一定的跑步能力,正在準備一項半馬或者全馬的賽事,那麼跑一休一或者跑一休二這樣的頻率應該是最低要求了;如果你已經是一個資深跑者,正在為刷新PB做積極準備,那麼連續數天的訓練後也肯定會給自己一天充分休息的。總之,跑步的頻率不宜過高,單純的每天跑步並不能有效率地提高跑步能力,反而大大提升了身體受傷的機率,不值得推薦。
其次,一個合理的訓練計劃,通過涵蓋多種類的跑步訓練,以及一些非跑步的附加訓練,能高效地提升跑者的能力。一般來說,跑步的類型可按照距離和速度兩個維度組合得來,即距離分為長中短,配速分快中慢,具體如下:
日常跑:最常採用的一種訓練方式,用目標配速跑一段中距離,同時鍛煉心肺功能、提升體力儲備和增加肌肉的強度。跑步完成後記得做放鬆和拉伸,如果隔天感到輕微疲勞和肌肉酸痛,那是正常的。衝刺跑:以身體能承受的、儘可能大的強度跑一段短距離,主要目的鍛煉肌肉力量,提高身體對乳酸的耐受度,以此提升配速。在這種跑步中,你的呼吸應該比平時更快更深,你會感到不適,但要將這種不適控制在儘可能低的程度。
累積跑:以讓身體沒有壓力的配速跑一段長距離,主要目的是提高心肺功能,保持提高身體對長時間有氧運動的耐受能力。這種訓練在過程中不應該給你太多的負擔感,如果感到不適或疲倦,應該仔細分析是體力還是力量的問題。
模擬跑:一般在正式比賽之前,都要進行一到兩次模擬跑,以目標配速跑實際比賽距離的80%或以上。這不單是讓身體,更是讓心理上對嚴苛的比賽做好準備。在模擬跑中,保持速度比速度本身更重要。
恢復跑:無論是何時,如果感到身體疲倦,可以用恢復跑代替原有的訓練,慢速而短距離的無壓力跑步,有助於體內乳酸的代謝,也能在心理上給自己喘一口氣。
(我的訓練計劃執行情況,暫時還沒有模擬跑)除了以上介紹的訓練類型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方式:
乳酸閥值跑,就是配合心率監測的硬體,讓自己的跑步心率維持在乳酸閥值上,跑20分鐘左右。這種訓練能有效提升身體對乳酸的是硬度,進而提升長跑能力。(乳酸閥值心率=(220-年齡-靜態心率)×0.5+靜態心率)。
間歇跑:以全力(無氧的方式)跑一組400米或800米,完成後慢跑或快走同樣的距離,然後再開始一組全力的400米或800米,同樣以慢跑或快走恢復。以此循環一快一慢的組合跑5組左右。這種方式能快速提高跑者的耐力,推遲生理極點或者減緩生理極點的不適感。
另外,一些非跑步類的訓練,也應在日常有計劃地進行,例如拉伸、平板和深蹲,還有其它類型的力量訓練,都是大有裨益的。不過筆者在這方面不在行,就不強行多談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