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學人類學?
想自學人類學 請推薦一些入門書籍 還有自學的方法
Disclaimer:以下回答主要注重社會人類學。書單來自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1A。我會盡量提供提到的文獻的下載/在線閱讀地址,但是由於版權原因或許不能提供所有的地址。很多書中的章節可以在Library Genesis找到下載。如果我要自學人類學,我不會選擇整本整本的讀民族志。由於民族志的特點,用民族志做入門會導致知識框架是根據文化分組的,而了門需要的框架其實是以話題劃分的。用民族志覆蓋所有的話題,並且自己歸納出每個話題下每個文化的習俗並不是可能,但對於入門來說,這效率不夠高。在我看來,入門人類學(以及很多其他社會科學)需要了解的是以下兩點:
- 人類學和人類學家是幹什麼的
- 人類學在社會上如何起到了作用,起到了什麼作用
要覆蓋這兩點,最好的做法是選取不同民族志研究相同話題的章節一起閱讀,配合理論和分析。
至於劃分話題的方法有很多,但我深深愛著我入學第一學期人類學系的劃分方法。那是我上過的結構最清晰的課之一。因此當有人讓我推薦人類學入門方法的時候,我都會推薦用這種方法劃分話題:人的一生。從生命開始的那一刻,一直到人的生理和社會的死亡,通過觀察和分析人的一生的歷程,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和價值也逐漸顯露出來。出生- Astuti, R. (1998) 『『『It』s a boy』, 『it』s a girl!」 Reflections on Sex and Gender in Madagascarand Beyond』. In M. Lambek and A. Strathern (eds.), Bodies and Person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Africa and Melanesia,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pp. 29-52. http://eprints.lse.ac.uk/498/1/Astuti__boy-girl.pdf
- 通過分析Vezo人對於新生兒性別的看法來分析一個文化對於性別的觀念。
- Montague, S. (1971) 『Trobriand Kinship and the Virgin Birth Controversy.』 Man Vol. 6,No. 3, pp. 353-368. Trobriand Kinship and the Virgin Birth Controversy on JSTOR
- 新生兒的來源,新生兒與人類父母的關係,以及新生兒的社會地位。
- Gottlieb, A. (1998) Do Infants Have Religion? The spiritual lives of Beng babie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0(1): pp. 122-153. Do Infants Have Religion? The Spiritual Lives of Beng Babies on JSTOR
- 新生兒的來源,以及新生兒怎樣成為人。
- Scheper-Hughes, N. (1985) 『Culture, Scarcity and Maternal Thinking: MaternalDetachment and Infant Survival in a Brazilian Shantytown』. Ethos, Vol. 13, No.4, pp. 291-317. Culture, Scarcity, and Maternal Thinking: Maternal Detachment and Infant Survival in a Brazilian Shantytown on JSTOR
- Alto do Cruzeiro的女人會把資源留給最有可能存活的那個孩子,而放棄比較不那麼強壯的孩子。Nancy Scheper-Hughes通過分析這一習慣來重新思考童年。
- Bloch, M. (1992) Prey into Hunter, Chap. 2 『Initi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pp. 8-23.
- 在許多文化中,兒童要經歷Initiation才能成為一個完全的人。Bloch分析了這一習俗。
婚姻
- Le?vi-Strauss, C. 1969 [1949]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Boston: BeaconPress, Chap 4, 『Endogamy and Exogamy』, pp. 42-51.
- 比較理論的一篇,關於endogamy與exogamy。
- Allerton, C. 2007.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lone?』 In R. Astuti, J.P. Parry, C.Stafford. (eds) Questions of Anthropology. Oxford, UK: Berg, pp. 1-27.
- 思考婚姻是否有必要性以及它的意義。
- Walter, T. (2004) 『Plastination for Display: A New Way of Disposing of the Dead』.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Vol. 10, No. 3, pp. 603-627. Plastination for Display: A New Way to Dispose of the Dead on JSTOR
- 關於Plastination的分析。終於有一篇分析歐洲的了!
- Conklin, B. (1995) 『『Thus our Bodies, thus our Custom』: Mortuary Cannibalism in an
Amazonian society』. American Ethnologist, Vol. 22, No. 1, pp. 75-101. "Thus Are Our Bodies, Thus Was Our Custom": Mortuary Cannibalism in an Amazonian Society on JSTOR
- 我們覺得吃人是野蠻的表現,而Conklin重新分析了cannibalism對於文化的意義。[在晚上看會餓的。]
- Social Anthropology 1A: The Life Course http://www.sps.ed.ac.uk/__data/assets/pdf_file/0004/181390/SA1A_HANDBOOK_2015_-_16_UPLOAD.pdf
- 關於人的一生……大概是比較傳統的,所有學校都會學的人類學的入門級課程。
- Social Anthropology 1B: Anthropology Matters http://www.sps.ed.ac.uk/undergrad/subject_and_programme_specific_information/social_anthropology/year_1_and_2/SA1B_15-16_Handbook.pdf
- 更practical的課程。包括了很多熱點話題,比如難民,比如ISIS。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問題,三觀重組必選。
- Social Anthropology 2: Key Concepts http://www.sps.ed.ac.uk/__data/assets/pdf_file/0019/183160/SA2_HANDBOOK_2015_-_16_UPLOAD.pdf
- 理論。全是理論。大概是知道大二的學生不會輕易轉系所以開始折磨人了。
- Ethnography: Theory and Practice http://www.sps.ed.ac.uk/undergrad/subject_and_programme_specific_information/social_anthropology/year_1_and_2/ETHNOGRAPHY_SCAN08005_2015_-_16.pdf
- 終於熬到自己做Fieldwork的那一天!如果喜歡fieldwork,這本handbook大概會很好用。幾乎是手把手的guide。
Anthropology of Health Healing
Anthropological Theory
Culture Power
Happiness: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s
Imagining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0 credits)
Ritual Religion
Social Development
South Asian Public Culture: Keywords
Anthropology Environment
Anthropology of Sex Reproduction
(別笑,這課可火了。火到需要用在早上九點上來分流。)
Anthropology of Violence
Belief, Thought Language
Consumption, Exchange, Technology
Contagion
Kinship: Structure Process
Latin American Anthropology
The Anthropology of Africa
The Anthropology of Death
The Invention of History
完結,撒花!
突然覺得應該認真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最近確實是處於正事不想做的拖延重症晚期嗯...自己經歷過自學、國內讀人類學和香港讀人類學。我也只是初學,想給題主分享一下我自學、國內學和hk學的不同方式和感受。國內。贊同最多的那個答案似乎是國內研究生理論學習的套路,想補充一下的是《中國人類學評論》里給過的人類學入門十本書。國內的人類學一般放在民族學和社會學。就我了解的,理論方面民族學理論框架單一,最重要大概還是政治正確吧。其實從贊同最多的那個答案和王銘銘等人給的那個入門十本書就可以看出來,理論太零散,不成體系。當然國內民族學特有的優勢是資料豐富、歷史考古等紮實,所以我在國內學習人類學學的時候感覺收穫最多的反而是民族史等田野地資料。hk。這邊Theory最重要的是給了一個理論框架,就像老師在課堂上說沒有Theory那人類學就成了捕捉蝴蝶了,看見漂亮的就隨意捕回來也不知道之後該做什麼。根據理論框架中指引出的各位大神找出原著開始讀,當然時間有限可以有選擇性。然後可以根據閱讀將幾個理論家進行比較,比如馬克思的物質理論和新物質理論的懷特、斯圖爾特、哈里斯有什麼繼承和不同,之後的英戈爾德又如何超越了前面這些所有人。這樣的閱讀不同於上面給十幾本書,你好像有了一個分類好的像圖書館一樣的書架,當你閱讀的時候能有一個了解我讀的這個理論在整個理論歷史中所處的位置聯繫,能在有了骨架的基礎上不斷擴展。在做這件理論書架填充工作之前推薦《The Vision of Culture》,非常非常清楚簡明講出了人類學的理論長河以及是幹嘛的,網上可以下載。(其實只要看這一句就夠了囧orz。)
自學。題注問的是自學的建議,我自學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專業建議,而是憑著自己的興趣和感覺。我覺得這其實是非常寶貴的經歷,從你最開始接觸到人類學的書開始,從中獲得從別處難以獲得的感動,然後找來這個作者或引用文獻,你逐漸確定這就是你想要找的那個領域。畢竟理論都是在那兒的,而隨意徜徉被人類學想像力所感動,應該是學習人類學非常美妙而寶貴的開始。
我說真的 王銘銘的書就算了吧
入門教材兩本
History and theory in anthropology----Alan BarnardSmall Places, Large Issues: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再看一本 How to read ethnography---Paloma Gay y Blasco and Huon Wardle
基本框架和概念都沒有 海天海地的讀別的書應該是讀不出感覺來的先讀幾本經典的民族志學習一下操作方式,然後腦子裡隨時都惦記著社會結構的概念(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縷結構,這個養成習慣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然後在田野中練就一身跟誰都能聊的本事,基本上就算會人類學研究了。剩下嘛,就是不斷耗時間和精力練級增強功力了。
Anthropology in General: &
Medical Anthropology: &
最重要的是在閱讀當中看清自己思考上所佔的位置,不斷辨析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並且辯證的看待作者以及己身的局限性。
入門書籍,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流派》 比較好讀,理論梳理的比較清晰建議從民族志開始入手,找到興趣了,再看看學科流派什麼的,就會有個大致概念。上面都推薦的國外人類學書,其實國內很多人類學民族志做的相當不錯,不論是漢族還是其他少數民族。人類學並不只是田野,或者了解不同民族。人類學在我看來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身份來解構我們自身的文化。主流或者不主流的文化事項,生活細節都是人類學能夠解讀的。人類學主要分支是四大,政治、經濟、宗教、親屬。每一個分支都有代表作。但是其實又不僅僅是這四個分支。經濟人類學推薦薩林斯《石器時代的經濟學》宗教人類學塗爾乾的《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等等
發覺大部分的人都在推薦書單...的確搞懂人類學家的理念、主客位、理論等等很重要,但是如何運用在實踐之中更重要。比如多點觀察吧,可以從你熟悉的事物開始,比如逐漸消失的菜市場,比如醫院問診,都是很有趣的人類學主題。菜市場的攤販,對於他們這是生計,有什麼變化?日常活動作息?競爭、交換和交易?攤販之間、夫妻檔的夫妻之間的關係......參與式觀察和訪談,真的很有趣,希望你能在小觀察中發現大世界,這也不失為自學人類學的成功之處了。
雖然是個老問題,不過應該還有建議的必要~樓上的回答還都是比較有價值的,只是做一些補充和個人評價。 不過自學人類學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自學的目的是什麼,只是作為興趣了解,還是有志於從事一些深入學術研究或者工作。
讀書
自學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無非就是看書,譚鵬飛推薦的書單非常適合對於人類學的入門了解,尤其是夏建中先生的書,很適合用作入門的人類學流派了解。 此外還推薦《改變人類學15個經典個案研究》,這是由美國作家霍利寫的對於經典的人類學研究的介紹,讀起來非常有意思。 個人還非常推薦費孝通先生的幾本書,譬如《鄉土中國》和《江村經濟》,肯定屬於人類學的必讀書目。 平心而論,如果沒有上過相關的課程或者有必要的理論儲備的話,人類學的書是很難讀懂的,有時候難點是因為術語,但更多的時候是因為這一學科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比較獨特。如果能夠旁聽相關基礎課程輔助閱讀的話會更好。不過如果要是想更深入的了解的話,需要閱讀的書籍就大大增加了,並且需要專業化,因為人類學本身的研究範圍非常的廣,而且真正體現當代人類學理論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大多還是一些更為專業化的研究。 例如女性研究一類,非常值得一讀的是李銀河的《福柯與性》。
田野調查
田調雖然是人類學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不過個人感覺對於自學來說可能很少會涉及到這一階段。畢竟田野調查的相關方法與理論本身就是人類學一大研究方向,往往也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才能夠從事類似的工作。不過建議可以參加一些相應的暑期課程,或者國外大學的遊學項目,如果關注的話,會發現很多類似的機會。 再次建議,不要輕易自己開展田野調查,因為未受過專業訓練的調查者很容易對調查對象和自己都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和侵犯,如果參與相關項目和課程的話,也要確保安全第一~交流
前面提到過,人類學特殊在其思維方式和研究習慣,個人經驗是如果能夠和從事人類學研究工作,或者是修習相關領域的小夥伴多交流會有很大的幫助。目前能夠整理出來的個人建議只有這些,人類學是一個非常值得去了解和關注的領域,無論是否從事相關工作,但能夠借鑒一些不同領域的思維習慣和方式總是有益處的~ 希望能有所幫助!剛好在大類招生的人文社會科學實驗班,課程有中文、歷史、哲學、人類學。恩,說一說我們的課程設置和基本內容吧,裡面提到的書可能沒有那麼多,因為基本都是課後的輔助閱讀材料,可能都是入門書,不過希望從體系上對題主自學人類學有幫助。
進入正題:
大一上的課有必修的人類學導論(一),院系選修的飲食人類學,旅遊人類學
1.【人類學導論一】由四部分組成。第一個,介紹人類學,畢竟最開始大家剛接觸人類學,都以為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一個系。介紹了人類學是什麼,入門讀物《菊與刀》,《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其他的內容主要就是人類學在我國哪些大學有設立,各個大學的特色,全球人類學發展等。第二個是語言人類學的內容。包括什麼是語言,語言人類學(童養媳制度,中國南方苗族的狗崇拜),語言和語系。語言民族志,語言相對論,語言的演化,畲族與再畲化。【書:張光直:《考古學六講》、《人類進化足跡》第三個是體質人類學,包括體質人類學簡介,演化論,非人類靈長目動物的心智於文華,人類簡化簡史,人類體質差異。第四個是考古人類學,主要包括考古人類學學科基礎,文化的概念,文化的起源,史前文化發展階段及其特徵,文明的概念及起源,中國文明的發展,考古展示。2.【飲食人類學】一門介紹飲食和飲食所蘊含的含義的課,印象中是很多的同學展示了自己家鄉的美食,老師最初幾堂課有分析《舌尖上的中國》。這門課用的書是《飲食人類學》王平3.【旅遊人類學】其實我沒選這門課,感覺和飲食人類學差不多,就是研究的領域不同。書是 彭兆榮 《飲食人類學》大一下的課有兩門必修課人類學導論二和文化人類學。
1.【文化人類學】主要講了:文化的性質(《人類學入門》)生計模式(薩林斯《石器時代的經濟學》)經濟體制(《東方專政主義》、《禮物》、《禮物的流動》閻雲翔、《中國農村的市場與社會結構》施堅雅)性與婚姻(《人類婚姻簡史》韋斯特馬克、《神聖的性生活》馬林諾夫斯基、影片:酋長的第五位新娘、杜卡的困境、紅高粱家庭與家戶(《追求真實》克林福德·格爾茲、《從傳統到現代》金耀基、《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黃光國、《宗族、種姓、俱樂部》許烺光)繼嗣關係政治人類學(《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宗教(《原始文化》泰勒、《性學三論》、《當科學遇到宗教》巴伯、《強迫性行為與宗教儀式》、《圖騰與禁忌》文化變遷等等......先寫這麼多吧
————————————————————一年前寫的答案了。現在繼續學習,選擇了轉到其他的專業。將過去學習的方法用到商業環節,也算是很奇妙吧。想自學人類學蠻有難度的,不是因為理論難理解而是因為人類學太強調田野調查了,也就是非常重視實踐,不過也不是說不可以自學成功。既然有這種想法就希望你堅持下去。 首先推薦一些入門書籍:王銘銘:《文化人類學思潮十講》,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流派》我們學的是庄孔韶的《人類學概論》,個人感覺理論比較枯燥,如果你喜歡人類學可以讀讀 一些經典書籍魯斯·本尼迪克特《菊與刀》馬林諾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喬治·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馬克思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拉德克利夫·布朗《安達曼島民》和列維-斯特勞斯《憂鬱的熱帶》埃文斯·普理查德《努爾人》
利奇《緬甸高地的政治制度》當然書中推薦的還可以從介紹人類學的一些書籍中找到另外一些需要讀的人類學書籍。 另外建議你如果真想學習人類學那麼建議你出去做一次人類學田野調查,具體如何做學習了人類學相關方法你自然就知道了。
哈維蘭《文化人類學》經典教材。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93134/ 那些讓入門的人讀原著的,真的不是來坑人的?
入門書都有很多人推薦啦…首推《天真的人類學家》,真是好玩又心酸呢。另外,我覺得一開始多看民族志比較容易跨進人類學…再者就野,田野確實很重要,但是無處不在是田野,愛思考的話,人人都是人類學家…最後,人類學很廣很雜,但長期接觸會給你養成平等,平和,相對,廣闊的思考方式,很有意思很棒(貌似跑題了 -_-||)。總之題主加油!!
醫學人類學的書,推薦復旦-哈佛人類學系列,潘天舒教授主編的。我嘗試做醫院田野,全靠自學相關內容,受益匪淺。
太深的書前面都有推薦了,顯淺的書我推薦《當代原始部落漫遊》,比起一些理論書,這本就是田野調查報告。是譯本,裡面有各個國家學者下田野的經過和考察出來的結果,挺有意思的。至於要怎麼學好,跟上面各位的意見都一樣,下田野,然後多思考。人文學科的學習就是這樣了
人類學的門派眾多,你先有個大致的了解。我現在倒是感覺自己在學校里瞎學都走不進去人類學的大門,看你追求什麼了,要想有所成,專業的學術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要不然所有的學科自學都僅僅是看書了嗎?那麼一個人掌握了很強的讀書方法是不是可以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之中了呢?看書沒毛病,但那只是看書,田野調查沒毛病,但那是和大爺大媽聊天,真的需要各種各樣學術討論和交流,同學、老師的作用很重要,學術生產鏈條了解一下。
說實話,我一個學人類學專業的居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太難了,人類學很天馬行空,很浪漫有時也很枯燥,特別是一個人進行田野調查的時候,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孤立無援的感覺,很難受,需要克服,在田野調查之前對一些基本理論的進行深刻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結合實踐,進行田野調查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的就是當天採訪得的資料當天整理好(此處應該說三遍),拖得越久忘得越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