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算不算干涉他國內政呢?
誰來普及下那一段歷史。總覺得韓半島兩國家和咱大陸台灣的關係差不多。
中國那時候還沒有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干涉內政在那時候聞所未聞,干涉內政反而是那段時間國際關係中家常便飯的事情,美英干涉西班牙義大利社會主義運動,蘇聯更是直接駐軍東歐國家,動用軍隊鎮壓親西方人士。以至於最後丘吉爾實在憋不住了,跳出來發表鐵幕演說,正式劃定陣營。對於在那個年代的強權政治來說,有能力干涉而不干涉,就是標準的傻瓜。 南北朝鮮相當於東西德的關係,兩邊都是合法政府,按美蘇二戰結束時軍事分界線劃分的,具有臨時的性質,但和德國有所不同,因為朝鮮不像德國是戰敗國,不能像德國那樣合理合法地駐著軍隊不走,因此美蘇曾經商量過同時撤出朝鮮,讓朝鮮人自己決定國家的命運。本來蘇聯以為中國共產黨打不贏蔣介石,最多就是在北方割據一塊地方,如果中國是美國勢力範圍,那麼朝鮮也沒什麼戰略地位,打算跟美國談個合適的價錢,交換點內蒙新疆東北的地盤,然後就撤。結果沒想到沒幾年中共就得了天下,這樣一來他東邊的防禦壓力一下子就沒有了,遠東的兵力可以大幅裁減,前線一下子就推進到南北朝鮮分界線。斯大林看到便宜,乾脆把遠東幾個集團軍的裝備整個送給金大脖子,心想他能統一朝鮮更好,不能起碼也替我看門。金大脖子一下子拿到近千輛坦克爽得不得了,一下子他就成了東北亞強權,比中國國共兩邊坦克加起來還多,也比曾經讓他吃夠了苦頭的日軍強大數倍,還都是先進的T34,於是飄飄然就衝出去統一祖國了,朝鮮戰爭就這麼爆發了。 本來朝鮮戰爭是內戰,蘇聯也沒有出兵,如果美國人真的尊重朝鮮人民的自主選擇,也不該出兵才對,但是因為美國在釜山還有一點駐軍沒撤完,借著美國軍隊被攻擊的名義,就出兵了。 如果金大脖子聰明一點,對釜山的美軍圍而不打,同時鞏固佔領區,清剿南韓余部,完善戰略物資儲備,很可能最後美軍只能無奈撤離,他真的就把朝鮮統一了。人永遠不能自我感覺太好。 朝鮮戰爭中國是應金日成之邀出兵的,又打著志願軍的旗號,從名義上說不是官方行為,戰爭結束後也沒有駐軍,沒有留基地,和當時的強權相比,已經幾乎算不上干涉了。看待歷史問題要用歷史的眼光,用今天的標準尺子去硬卡是沒有意義的。
仁川登陸肯定不是干涉內政
朝鮮半島就是我國的內政……
自古以來……我第一句話先拋在這裡:抗美援朝不僅僅是保家衛國,也是標準的弔民伐罪。具體的展開明天補充。11月9日更新分隔線。查找過程中翻到了幾年前和朋友一起寫的一篇東西,直接發上來作為解答吧,在此鳴謝我的好基友一生推@經常性貓車 同志。
Q1:什麼是朝鮮問題?
朝鮮在哪裡想必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請去看我國地圖),我們在此不多贅述。而從宇宙大爆炸開始的那一連串歷史我們也不再多說。我們先從朝鮮的末代王朝————李氏王朝講起。公元1392年,當時那旮旯一個叫李成桂的將軍發動了政變,之後自立為王,從而開始了延續了500餘年的李氏王朝。當然,李氏王朝與我國的明清兩大帝國,一直是藩臣國與宗主國的關係,一直向我國稱臣納貢,屬於比較古老的朝貢體系。當然,由於地理位置、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所限,李氏朝鮮的國力一直很捉急。公元1592年,我們很熟悉的日本關白豐臣(hou)秀吉(zi)大舉入侵朝鮮,朝鮮軍隊節節敗退,幾乎亡國,這時候,明朝萬曆皇帝拍板,命大軍援朝,中朝兩國軍民在李如松、麻貴、陳璘、鄧子龍、李舜臣等兩國名將的帶領下,前後浴血奮戰六年,最終在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之後,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朝鮮,順便令豐臣(hou)秀吉(zi)在又氣又急的情況下一命嗚呼。而壬辰朝鮮戰爭中那些一波三折的經歷,某種意義上,成為了300多年後那場戰爭的預演。
進入清朝之後,朝鮮一直還是處於「阿卡林」的狀態,基本就是有你不多沒你不少(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李氏朝鮮對中國的歷史有著比較客觀和詳盡的記載,《李朝實錄》至今是研究明清兩代歷史的重要資料)。而進入19世紀,在西方列強向東方大舉進擊的時候,朝鮮也沒能倖免,在1866年和1871年,法國和美國分別對朝鮮進行了史稱「丙寅洋擾」和「辛未洋擾」的小規模武裝入侵,要說朝鮮政府在某種程度上還是要比「我大清」有些骨氣的,這兩次武裝入侵,最終在朝鮮軍民付出了重大代價之後,令侵略者鎩羽而歸。但是朝鮮的好運氣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在1875年,日本明治政府派三艘軍艦對朝鮮進行了襲擊,並最終迫使朝鮮簽訂了不平等的《江華條約》,打開了朝鮮的國門。此後,朝鮮就處於「一個國家,兩個主子「狀態,清朝和日本都通過各種方式對朝鮮施加影響,而朝鮮政府,也愈發不像一個獨立國家的政府了。
到了1894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關於東學黨,某種意義上可以參考我國的義和團,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的各方面壓力下所產生了「既反貪官,又反洋人」的起義軍,而且其很多做法……也很……逗比……),朝鮮政府無力鎮壓,遂向宗主國清朝求援,於是清朝派遣了以淮軍將領葉志超為首的軍隊協助朝鮮鎮壓東學黨,而這時候,日本也開始動了。日本軍隊打著「護僑、保護領館」的旗號,陸續進入朝鮮,同時,日本辛辛苦苦打造的聯合艦隊也悄悄進入了黃海,準備發難。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軍在豐島附近海域突襲清軍運兵船,擊沉清軍從英國借來的運兵船「高升」號,此舉宣告著中日甲午戰爭正式爆發。在陸上,9月15日,日軍進攻平壤,清軍總兵左寶貴身先士卒,英勇陣亡,而清軍總指揮、素來內戰內行的淮軍老將葉志超卻臨陣脫逃,並且創造了「6日之內狂奔500里」的「軍事奇蹟」。之後日軍長驅直入遼東,在其裝備水平遠遜於清朝陸軍的情況(在那時,清朝陸軍已經裝備了手搖格林炮、步炮等在當時相當先進的武器,超出日本陸軍裝備水平一大截)下,連戰連捷,清軍除毅軍老將宋慶和民族英雄聶士成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外,基本都是一觸即潰,就連素有著「東方第一要塞」之稱的旅順,都在1日之內就落入敵手,日軍更在旅順製造了喪心病狂的旅順大屠殺,殘殺百姓2萬餘人,全旅順只有36人倖免。需要說明的是,因為甲午戰爭中清軍陸軍的表現實在是太水,令西方列強對中國軍隊的印象從「裝備渣渣的時候是渣渣」變成了「不管裝備是否渣渣,表現絕對是渣渣」,這種印象一直延續到了50多年後————朝鮮戰爭的時候的聯合國軍的很多軍官,都是用清軍在甲午戰爭和「庚子之亂」中的表現來揣度志願軍的。
而在海上,北洋水師於9月15日在大東溝海域與日本聯合艦隊遭遇,雙方立即開打,在海戰中,裝備落後的北洋水師(在當時的現實是,清軍陸軍的裝備遠比日本陸軍先進,但北洋水師的裝備水平已經被日本海軍所甩開,不過二者之間的士氣和戰鬥意志,和裝備情況完全掉了個個)英勇奮戰,但終因各方面差距太大,被擊沉5條軍艦,而日本聯合艦隊也付出了5條軍艦重創的代價。這場海戰,終歸是北洋水師吃虧更大。而在黃海海戰之後,李鴻章採取了消極的「避戰保船」的策略,最終,北洋水師在日軍海陸夾攻之下全軍覆沒。
之後,清政府被迫同日本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向日本賠償白銀2億兩。甲午戰爭的失敗,也正式宣告朝鮮落入日本之手,接下來,日本駐朝公使於1895年指使浪人們殺死了史稱「明成皇后」的閔妃,並縱火焚屍,國家主權可以說完全變成了一個笑話。雖然之後出現了高宗李煕宣布稱帝、建立大韓帝國(這裡要說的是,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朝鮮」和「韓國」基本是同義詞,畢竟這一畝三分地在歷史上又叫過「朝鮮」又叫過「韓」,「朝鮮」和「韓國」在那時候的關係,基本就相當於菠蘿和鳳梨、奇異果和獼猴桃、黃曉明和鬧太套、小四和郭比特人等)等事件,但是對當時的朝鮮來說,這一系列做法就算不是賣萌,也不會比賣萌強上太多,最終,在1910年8月22日,日本與大韓帝國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宣告著朝鮮正式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自從落入日本之手後,朝鮮的苦日子可就沒邊了,日本鬼子在朝鮮暴斂狂征,收取重稅,大量朝鮮農民破產,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同時,朝鮮人民在人格上遭到歧視和奴化,日本統治者推行奴化教育,試圖在精神上麻痹朝鮮人民。而朝鮮當時的愛國志士,也被大肆捕殺,可以說,當時朝鮮國內,有骨氣的人,幾乎已經被日本人殺絕了。
不過朝鮮也並不是沒有爺們,早在1909年10月26日,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就在哈爾濱火車站刺殺了日本明治維新的核心人物、明治憲法之父、日本首任首相,時任韓國總監的伊藤博文。之後,朝鮮民族的爺們們就在各個戰線和他們的敵人展開著鬥爭。
在北方,能夠代表朝鮮民族反抗精神的莫過於在東北奮戰著的朝鮮游擊隊了,由於中國境內的朝鮮族和朝鮮人民同屬一族,也同樣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殘酷對待,因此朝鮮北部的人民和東北的朝鮮族人民合流,成立了多支游擊隊,其中很多游擊隊加入了東北抗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本侵略者浴血鬥爭,而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金日成所領導的朝鮮抗日武裝了。
金日成,1912年出生於平壤(需要資料),原名金成柱,1920年,金日成跟隨父親金亨稷移居到吉林省臨江縣(這裡就是解放戰爭時赫赫有名的「四保臨江」戰役的發生地),金日成的父親金亨稷是當時朝鮮重要的愛國人士,在金日成小時候就向他灌輸愛國主義思想(為啥我想到了拿破崙),而金日成也很早就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1926年金亨稷去世之後,金日成先後創辦共產主義刊物、組織共產主義組織,並於幾年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創建了抗日武裝游擊隊,活躍在吉林東部和長白山脈一帶。他的游擊隊歷經改組之後,最終加入東北抗日聯軍,金日成也成為了東北抗聯的一分子。
1937年,金日成帶了150來號人橫渡鴨綠江,攻進了日本鬼子統治下的朝鮮普天堡,襲擊了當地的警察所,並燒了該地的行政中心等建築物,在兩天的戰鬥中,他們的隊伍打死了警察數人,自己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此役後被稱為普天堡戰鬥。這場仗雖然不大,但畢竟是日本佔領朝鮮之後,東北的朝鮮武裝第一次打回朝鮮,其意義還是相當重大的。此役之後,金日成名聲大噪,成為了朝鮮人民心中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1938年11月25日,金日成和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首次見面,這次見面給金日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多年後的文章中依舊對這次會面念念不忘。而這,也是兩個人唯一一次碰面。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日軍圍剿中犧牲。而金日成也在日軍的瘋狂剿殺中被迫退入蘇聯。之後,東北抗聯殘部被改組成蘇聯遠東方面軍第八十八獨立步兵旅,金日成出任一營營長,蘇聯授予其大尉軍銜。金日成在蘇聯一直待到了1945年,直到日本投降後,才率部回到朝鮮。
而在南邊,以金九為領袖的韓國流亡政府也在積極和鬼子展開鬥爭。韓國流亡政府,全稱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於1919年在上海法租界成立,之後換過N個地方——————例如著名的嘉興南湖船上,不僅曾經召開過中共一大,也曾經召開過韓國流亡政府的重要會議(現在金九等人在嘉興的避難所在現在的嘉興梅灣老街,UP主還去那裡轉過,而且附近除了金九的避難所之外,還有著沈鈞儒、朱生豪等名人故居)。韓國流亡政府的實際領導者,是朝鮮的民族英雄、著名革命家金九。金九,1876年7月11日出生於朝鮮黃海道的海州,17歲時加入東學黨,並參與東學黨起義。金九是一個脾氣比較暴的人,這根據他的人生軌跡就可以看出來:1896年他殺了一個叫土田讓亮的日本商人,後來被捕並被判處死刑,但得到高宗特赦,減刑脫獄。這件事讓他成為了當時朝鮮極有名氣的英雄人物。到了1911年,他因為涉嫌刺殺時任朝鮮總督寺內正毅再次被捕,被判無期徒刑,當然這一次他又獲得了減刑出獄。1919年,朝鮮爆發了反抗日本統治的三一運動,當然金九照樣參與了,在運動失敗後,他亡命至上海,參與組織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歷任警務局長、內務總長、國務領。1927年朝鮮高宗李熙的三兒子李垠到了上海,金九決定劫持他,讓他作為反日活動的一面旗幟。許多人反對該計劃,擔心誤傷李垠。但金九是什麼人啊,他可不願意放棄。但是這次計劃照樣沒有成功。1928年,金九組建了秘密結社「韓人愛國團」,開始用恐(zha)怖(zha)手(zha)段進行抗日活動。1932年1月8日,受其指揮的朝鮮愛國志士李奉昌在櫻田門投擲手榴彈,意圖刺殺同偽滿洲國皇帝溥儀一同閱兵的裕仁天皇,可惜未這次事件史稱櫻田門事件,李奉昌被捕後,於同年10月被執行死刑。等到了1932年,日本鬼子在上海發動了一·二八事變,與愛國將領蔡廷鍇所率領的十九路軍激戰一月後,在各國調停下和國民政府簽訂了停戰協議。在停戰談判期間,鬼子準備在4月26日天長節(天皇生日)這一天舉辦個祝捷儀式,中朝兩國的好漢自然不會讓他們好過,於是素有著民國第一殺手之稱的上海斧頭幫幫主王亞樵找到了金九,二人經過精心謀劃,給鬼子們送去了一份大禮——————4月26日這天,鬼子們正在虹口公園慶祝著他們的天長節的時候,朝鮮愛國志士尹奉吉向他們投擲了炸彈,當場炸死了日本駐滬留民團行政委員長河端貞次,炸斷了時任日本駐華公使(後任日本外相)重光葵一條腿,炸瞎了海軍中將野村吉三郎一隻眼睛,當然,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讓日本當時在華的最高武官————曾任日本陸軍大臣的大將白川義則在醫院裡掙扎了一個月後一命呼嗚,就這樣,日本在中國大陸死掉的最高級別的文武官員都死在了朝鮮人的手下,這或許也算是歷史開的一個小小玩笑吧。而執行了這次刺殺朝鮮民族英雄尹奉吉當場被捕,於同年12月英勇就義。
抗戰爆發之後,金九也以臨時政府主席的身份組建了韓國光復軍,開展了軍事活動,積極配合中國軍隊抗日,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1945年抗戰結束後,朝鮮光復,金九也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開始著手戰後的政權組建工作。
而這時候的朝鮮半島,又是一番什麼樣的局面呢?
早在1943年11月舉行的開羅會議上,美蘇中三國首腦就針對朝鮮問題進行過討論,確定了在戰後維持朝鮮獨立這一目標,而在之後的德黑蘭會議以及最為重要的雅爾塔會議上,美蘇兩大陣營基本確立了對軸心國佔領區域的瓜分格局,而朝鮮也沒有逃脫被「共同託管」這一命運,同德國一樣,朝鮮被人為的割裂開來,由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共同託管,而分割這個國家的分界線,便是世界聞名的三八線。
翻開今天的世界地圖,我們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非洲許多國家的邊界都是一條條直線,這些國界的劃分,便是當年西方殖民者根據自己的意志,粗暴的以經緯線為國界人為劃分的國界線。而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線,同樣也是大國意志的體現。
關於三八線的由來,有一個著名的說法——————當時負責這一區域劃分的,是一位查爾斯·博尼斯蒂爾的美軍上校(一說是迪安·里斯克上校,也有說法是這兩人一起決定的),這位上校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粗略的研究了一下朝鮮地圖,發現北緯38度線正好能將朝鮮分為面積差不多的兩部分,於是他就以北緯38度線作為戰後美蘇託管區的分界線,於是,舉世聞名的、改變了朝鮮這個國家以及數千萬人命運的三八線,就在一個美軍上校的手中誕生了。這一說法孰真孰假我們很難確定,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這一條三八線,截斷了75條小溪和12條河流、181條小路、104條鄉村土路、15條道際公路和8條高級公路,以及6條南北鐵路線。從各種角度上講,三八線都是大國意志對小國的民族利益和尊嚴的一次無情的踐踏,但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在大國意志的操縱下,一個國家就此被分為兩塊,而且至今依舊如此。
Q2:誰有資格領導朝鮮?
當然,美蘇兩國一開始也並沒有考慮讓兩邊各自建立一個新的國家,但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他們都希望朝鮮半島的出現的新的政權是傾向於自己的,於是都使用各自的手段扶植各自看好的對象。而朝鮮半島上的各個勢力,也積極準備,力圖讓自己成為這個半島新的領導人。
那麼,誰最有資格成為這個領導人呢?
如果從封建帝統的角度上來講,最有資格當這個領導人的莫過於李氏王朝的後人了,特別是朝鮮人民對被日本毒死的高宗李熙極為尊敬,讓李熙的後人來當這個老大,雖然有些「封建落後」,但是於情於理還都算說得過去。那麼李熙有後人嗎?有,李熙的兒子中,活到成年的有三個,分別是後來繼承李熙皇位的李坧(音「紙」),被封為義親王的李堈和被封為英親王的李垠,李熙在制定繼承權的時候,因為更偏愛三兒子李垠,所以將李垠的排序定在了李堈的前面。因此,在成為領導人的和合法性上,李垠高於李堈。這三個兒子里,李坧在1926年就死了,李堈一是因為合法性不如李垠,二是因為多年沉迷於聲色狗馬加之年事已高,已經玩不轉了。而李垠那時候倒是正當年,雖然他當年曾經作為某種意義上的「人質」成為日本皇族,娶了日本皇族女子,又曾經當過日本陸軍中將、第一航空軍司令,但是在朝鮮人民心中依舊有著不低的威望。所以他要是來當這個領導人,倒算是名正言順。但是有人不讓他當————誰呢?當時南朝鮮的領導人李承晚因為怕李垠回來搶位子,打死都不讓他回來,連韓國國民身份都不給他,於是,李垠就退出了這個領導者候選的行列。
那麼除了李垠之外,最有資格的顯然是金日成和金九這兩大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了。但是,依舊有人不讓他們當,誰呢?還是李承晚。
那麼,李承晚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李承晚————他就不是個東西。
李承晚,1875年出生在朝鮮黃海道平山郡,曾就讀於朝鮮培材大學(時稱培材學堂),在這裡,他學會了英語,並且信了基督教,畢業後,李承晚參加了「獨立協會」並擔任韓國第一家近代報紙《獨立新聞》的英文版主筆。1898年李承晚因抨擊時政被捕,後被判處死刑,後來減為無期徒刑,當然,跟金九一樣,他也很快就出獄了,1904年,他在教會的資助下渡美留學,1905年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士學位,1910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政治博士學位,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博士學位的韓國人(這也就是他為什麼被稱為「李博士」的原因)。根據這些履歷我們可以看出來,李承晚是個學霸,但是從秦檜到劉海洋,無數的歷史證明了,學霸未必一定是好人,也可能是人渣,而李承晚就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渣————李承晚在留學和留美期間,四處宣傳朝鮮獨立,有了不低的知名度。於是,在1919年朝鮮愛國人士在上海建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時候,就把李承晚缺席選為了臨時政府的總統,還讓他代表臨時政府赴法國向巴黎和會遞交韓國獨立請願書。之後,李承晚曾赴上海宣誓就任臨時總統,但李承晚過慣了在華盛頓的舒服日子,不想長時間離開華盛頓,但又不願把權力交出來,同時,李承晚主張依附美國獲得獨立,反對臨時政府國務總理李東輝等人的對日游擊戰戰略,這使得臨時政府內矛盾重重。1921年5月20日,李承晚借口向西方列強呼籲朝鮮獨立回到了華盛頓。他在美國熱衷於扶植自己的勢力,利用歐美外交委員部的名義抬高自己,並企圖切斷處境困難的上海臨時政府的經濟來源。因此,1925年3月上海臨時政府的議政院終於決定彈劾李承晚,正式和他一刀兩斷。而李承晚也從此一直在美國「鼓吹革命」,在金九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他則在1933年於紐約同奧地利維也納實業家端那的第三個女兒弗蘭西斯卡·端娜結婚。等到二戰結束後,他便作為美國屬意的領導人候選回到了漢城。為了扶植李承晚,美國可謂給足了他面子————美國為他回到漢城提供了軍用飛機,駐韓美軍象「凱旋的英雄」一樣歡迎他,使他成了顯赫一時的人物。那時候,南部朝鮮的政治勢力主要分為三股————以呂運亨為首的左翼和共產主義派別,以金九等為首的臨時政府人士,以及宋鎮禹、金性洙為首的資產階級右派政黨「韓國民主黨」。李承晚作為美國的代言人,自然不可能和共產主義者打成一片,而他的人望又不如金九,因此加入臨時政府派只會讓自己淪為打醬油的,於是他果斷選擇了和右派的韓國民主黨合流,開始打壓共產主義者與臨時政府派。而在美國的支持下,李承晚積極推動南方獨立選舉————也就是說,拒絕同北部朝鮮一道進行民主選舉,究其原因,便是知道自己在民主選舉中根本敵不過金日成,於是就準備在排除金日成的擂台上開打(時至今日,韓國大部分民眾依然認為,如果當年舉辦南北統一民主選舉,那麼勝選的必然是金日成)。李承晚運用各種骯髒手段對付自己的政敵————1947年7月17日,左翼領導人呂運亨被暗殺,而在1949年更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6月26日,韓國國父,朝鮮民族的民族英雄金九於京橋庄被陸軍步兵少尉安斗熙暗殺。種種證據表明,這兩次刺殺均由李承晚集團指使。李承晚的喪心病狂還不止於此——————他殘酷鎮壓了反對南方單獨選舉的濟州島人民「4·3起義」和「10·19」麗水、順天軍隊起義,殺害了數萬韓國民眾,以圖全力壓制國內反對勢力。於是,在1948年韓國獨立選舉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止他了。就這樣,李承晚先是當上了制憲國會議長,又在7月出任第一屆總統。1948年8月大韓民國宣布建國,被美國操縱的聯合國大會隨即通過195號決議,承認大韓民國是唯一合法政府。就這樣,從出生時起就不乾不淨的韓國政府成立了。
而北面自然也沒閑著,1946年8月,金日成領導的朝鮮共產黨和朝鮮新民黨合併,成為了現在我們非常熟悉的朝鮮勞動黨,。1948年9月9日,北面通過選舉,成立了金日成為國家元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立即予以承認。相對於南面的群魔亂舞,北面的政治局勢倒還沒有那般複雜,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算是安安穩穩的掌握了北朝鮮的局勢,雖然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隨著對地主和右翼勢力的鎮壓,而且因為朝鮮尖銳的階級矛盾和朝鮮人比較容易走極端的性格,有些鎮壓確實稱得上血腥,但是跟南邊那位比,絕對是小巫見大巫。到了1948年,朝鮮南北兩邊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而兩邊的矛盾,也愈發尖銳——————一是南邊拒絕統一的民主大選:1950年6月7日,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向朝鮮半島南北人民發出呼籲,要求在8月5日至8月8日在全朝鮮半島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並且號召為此目的於6月15日至6月17日在海州市召開協商會議。6月11日,北方的三名代表越過三八線,打算向韓國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籲書,結果被韓國政府逮捕了。這證明,南面根本不想按照套路來;其二,南邊釀造了多起對平民的血案,這自然會令所有有良心的朝鮮人憤怒不已;其三,南朝鮮的政府中充斥著親日派人士和偽軍軍官,譬如韓國第一位陸軍上將白善燁,就曾經在中國當過偽軍;其四,兩邊的意識形態也有著根本性的衝突,畢竟一邊是代表底層人民利益的社會主義政權,而另一邊則是代表大地主和大財閥利益的資本主義政權。所以說,這兩邊針尖對麥芒的架勢,不打起來,那才叫奇蹟。
Q3、朝鮮戰爭是怎麼打起來的?
既然雙方齟齬不斷,那麼戰爭就似乎不可避免了,雖然雙方都有人在做著最後的和平努力,但是在這雙方都氣勢洶洶的緊要關頭,這些努力實在是意義不大。在38線附近,雙方摩擦不斷,不過根據記載來看,這些摩擦多是以韓軍挑釁居多,而一系列對於戰爭的聒噪,也是以韓國為主,或許這正應了那句話——————只會叫的狗是不會咬人的。
那麼,雙方都做了哪些戰爭的準備呢?
為了打仗,李承晚們算是下了不少功夫————他們聘請了500名美軍顧問,然後全力以赴的搜羅軍隊,徵集有軍事經驗的人,但真正和鬼子打過仗的人大抵都在朝鮮那邊,所以韓國這面能搜羅到的,基本是當過偽軍的韓國兵,軍官幾乎更是以清一色的前偽軍。偽軍的戰鬥力相信大家都有數,而韓偽軍,則更不會帶來太多驚喜了。
相對於南邊的寒磣,北邊就要豪華的多了————朝鮮的領導核心以在東北打過游擊的金日成等人為主,其麾下的軍官中,很多人有過在四野服役的經歷——————當年東北野戰軍在東北曾經吸收了許多朝鮮族兄弟當兵,由於朝鮮族速來重視教育,加之其吃苦耐勞的性子,在經過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和訓練後很快就能成為隊伍中的骨幹。金日成看中了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兵的軍事經驗,便向潤之公爭取,在得到潤之公同意後,近五萬名經驗豐富的朝鮮族老兵加入了朝鮮人民軍。同時,蘇聯援助了朝鮮包括T-34在內的大量先進裝備,這使得當時朝鮮人民軍的裝備水平甚至凌駕於解放軍之上。朝鮮人民軍這時候堪稱兵強馬壯,不管在士兵人數、作戰經驗、士兵士氣、裝備水平都對韓偽軍形成了徹底的壓制,可以說,如果排除場外因素的話,這場戰爭的結果,在一開始,就已經定下來了。
那麼究竟是誰打的第一槍,現在基本已經沒什麼爭議了,史學界基本可以認定,是朝鮮人民軍首先動手,一路南下。因為這一點,很多人認為朝鮮人民軍是不義之師,喪失了戰爭的正義性。
那麼,戰爭的第一槍是誰開的,真的就會那麼影響其正義性嗎?
如果蘇德戰爭,是蘇聯先動手,那麼是不是蘇聯變成了不義的一方,蘇德戰爭變成了一個社會主義政權對一個屠殺了數百萬無辜的人的納粹政權的不義戰爭?
如果太平洋戰爭,是美國先動手,那麼太平洋戰爭是不是變成了一場對一個瘋狂的國家的不義戰爭?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第一槍」這個問題,或許會對戰爭的正義性產生影響,但是別的因素,顯然更為重要————
朝鮮內戰,是一群抗日英雄對一群偽軍殘餘的戰爭;是一個追求進步的政權對一個肆意屠殺百姓的政權的戰爭;是一群漢子對殺害民族英雄的劊子手的戰爭;是一群男人對一群跳樑小丑的戰爭。
這種戰爭的正義性,難道還有懸念?
同戰爭的正義性一樣失去懸念的是前三個月的戰爭過程。從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打過三八線開始,朝鮮人民軍一路勢如破竹————6月27日,韓國首都漢城失守,到了8月中下旬,朝鮮人民軍已經打到了浦項一線,似乎只要再努努力,就可以統一全國了。值得一提的是,這時候美軍其實已經參與到了朝鮮戰爭中來————早在6月25日晚,美國總統杜魯門就已經授權在朝鮮半島北緯38度以南地區出動美國海軍、空軍部隊攻擊朝鮮人民軍,沃爾頓·沃克將軍奉令率美軍第八集團軍阻擊朝軍。6月28日,美軍作戰飛機進入朝鮮半島投入戰鬥,7月1日上午11時,由駐日本九州的美軍第24步兵師第21步兵團第1營的兩個連組成的史密斯特遣隊經空運抵達釜山附近的機場。這是戰時首支進入朝鮮半島的美軍地面部隊。7月5日晨,史密斯特遣隊在漢城以南約50英里的水原附近阻擊朝軍主力第4步兵師南下的坦克部隊。這是美軍地面部隊在朝鮮的首次作戰。
但是美軍這時候的加盟並沒有立即改變韓軍的命運————到8月中下旬的時候,被朝鮮人民軍團團包圍在釜山地區的除了韓軍之外,還有不少美軍。更有趣的是,曾經在二戰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美軍24步兵師師長威廉·費舍·迪安少將在大田戰役中慘敗,部隊被打散後,他孤身一人在山裡面轉了36天,最終還是被朝鮮游擊隊逮到了,被俘的時候,這個曾經有170磅重的美軍少將餓的只剩70磅了……
但是,正當朝鮮人民軍準備一鼓作氣,拿下釜山的時候,他們的冤家來了,誰呢,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大元帥(注意,這不是病句)。
要說從二戰結束到1950年這段日子裡,全世界最風光的人,應該非麥克阿瑟莫屬了。這位將軍的履歷總讓人懷疑上帝在給他加點的時候就受賄了————上天對他實在是太眷顧了————,1880年1月26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出生於阿肯色州小岩城的一個陸軍軍營里,他老爹阿瑟·麥克阿瑟是美國南北戰爭中的大英雄,曾經是聯邦陸軍中最年輕的上校,更曾經獲得過榮譽勳章,在美西戰爭中,老麥克阿瑟更是浴血奮戰,並因此成為了菲律賓總督,最終以中將軍銜退役。麥克阿瑟不僅是如假包換的軍二代、官二代,更是富二代————他姥爺家裡是有錢有勢的棉花商。更令人髮指的是,麥克阿瑟長得又高又帥,還TM是個學霸——————1899年,麥克阿瑟考入西點軍校,4年之後以98.43分的成績畢業,創下西點軍校的畢業分數記錄,而這個記錄至今還沒被打破。麥克阿瑟後來毫無懸念的當了兵,他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就在1919年成了西點軍校的校長,這離他畢業才16年。同年,他獲得准將軍銜,於是這一年內他創造了兩個記錄————美國史上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和最年輕的准將。等到了1930年的時候,他又成為了美國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當然,麥克阿瑟和菲律賓一直有緣,畢竟他老爹當過那裡的土皇帝,而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也算是繼了他老爹的位————1936年,他當了上菲律賓的元帥————這就是為啥之前這麼稱呼他的原因,而到了1937年的時候,他又當上了菲律賓陸軍總司令。當然我們都知道,美國是菲律賓不折不扣的爹,所以麥克阿瑟實際上就是菲律賓的扛把子。不過,某天上帝似乎突然想起來了人品守恆定律這事,於是讓麥大帥吃了個癟————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隨即開始四面出擊,1942年2月2日,日本空軍空襲菲律賓,麥大帥被迫帶著手頭的仨瓜倆棗抵抗,但是一方面鬼子太多,另一方面麥大帥手頭這些兵的素質也實在是堪憂————畢竟其中混著太多菲律賓兄弟。於是到了2月末,麥大帥被日本人趕進了海里————這是貨真價實的趕進海里,因為他是坐著潛艇撤的。就這樣,麥大帥拋下好幾萬倒霉蛋,灰溜溜的跑到了澳大利亞。而被他扔下的那些兄弟們,被鬼子拉著進行了舉世聞名的「巴丹死亡大行軍」,死的死病的病,簡直是慘的不能再慘。雖然麥大帥在走之前依然倒人不倒架的來了句「我會回來的。」但這畢竟是一路凱歌的麥大帥人生中吃的第一個大蒼蠅——————當然,他不知道的是,幾年後他吃的那個比這個還大。
————————————————————————太長不看的分隔線
簡單的說,以朝鮮戰爭爆發這個時間點來看,朝鮮是一群畢生堅持抗日的民族英雄和真漢子,而大韓民國的領導層是前偽軍、漢奸和屠殺群眾的劊子手,抗美援朝不僅僅是保家衛國也是弔民伐罪。
至於金日成同志是怎麼從抗日英雄民族領袖蛻化成一言堂的獨夫民賊,把朝鮮搞成家天下的,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但至少在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他還是朝鮮人民的英雄。看歷史最忌的是從先知的角度去看,因為沒人知道哪怕是五分鐘後會發生什麼,更別說五十年後了。
既然說是「干涉他國內政」,那就是承認朝鮮和韓國是同一個國家了。那麼朝鮮進攻韓國就是名正言順的統一祖國的正義戰爭了。那麼美軍出兵朝鮮才是明目張胆的干涉別國內政啊!中國只不過是在阻止美國粗暴干涉別國內政罷了。其實在板門店談判時,中國曾多次提出一切外國軍隊撤出朝鮮半島,讓朝鮮和韓國兩家留下自個單挑,但美國佬始終沒敢搭茬。後來58年志願軍果然全部撤出朝鮮,而美軍至今還呆在韓國,而且還擁有對韓國軍隊的地面指揮權。到底是誰干涉別國內政不是一目了然嗎?
講真的,我第一次看到這種名正言順的要求一個獨立國家的政治領導人下台的要求的時候是震驚的美國表示巴沙爾下台是解決「伊斯蘭國」問題關鍵
算。不過「不干涉」有兩個前提:1.不嚴重觸犯本國國家利益;2.不威脅本國國家安全。
美國的炸彈都扔到安東(今丹東)了,咱再不「干涉」他國,他國就把咱徹底「干涉」了。
如何真正改善中國的國際生存環境-------正確理解「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
1.在國際上,「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一般服從於兩個更高的基本原則,即主義原則和國家利益原則。
當面對社會主義國家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會聯合起來,這是基於主義原則。 如十月革命後,西方國家聯合出兵武裝干涉蘇聯。新中國成立後,西方國家聯合封鎖包圍制裁新中國。
當具體面對某個國家時,是否干涉,則取決於國家利益原則。如果需要干涉,則會尋找「人道主義,自由民主,保障人權,保護僑民」等各種理由;如果不干涉,則可以「不干涉別國內政」為理由不予干涉。
不干涉或保持中立常常是一種外交選擇,如果該國的局勢發展符合我方利益,則不干涉或保持中立就是一種變相的支持。
2.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還奉行兩個原則:
A 分而治之,以大英帝國的離岸平衡(即保持歐洲大陸的均勢)和殖民地內部的分而治之最典型。 美國阻撓大陸和台灣的統一,就是分而治之並居中謀利的典型;
B
全方位滲透,以美國中情局為典型。
在國際關係中,美國非常重視全方位滲透:通過給予國籍/綠卡或基金會贊助等方式,扶持親美的精英力量;注重親美輿論培養,扶植一批專家和記者,強化網路渠
道的掌控和滲透,培育一批網路大V;使用貿易制裁等方式施加壓力;秘密援助該國反政府武裝力量,給政府施加壓力;必要時,通過中情局直接策動軍方政變或推
動街頭顏色革命,以變更政權。
3.按照馬列原則,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不可能長期和平共處的,資本主義國家會用軟硬兩手來消滅社會主義國家。首先是武裝干涉和封鎖包圍的硬手段,如果無效,則採用和平演變和接觸遏制的軟手段。總之,以消滅社會主義國家為目標。
在這個原則下,社會主義國家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支持別國的革命鬥爭,爭取更多國家推翻資本主義統治而成為社會主義國家。這稱為國際主義,實際上就是主義原則。
4.毛澤東始終堅持主義原則和國家利益原則的統一。
在改革開放前的時代,中國支援很多國家的革命鬥爭。支援其他國家的共產黨,既有利於拖住西方的後腿,也減輕對我國的壓力,符合我國的國家利益。
中
國支援朝鮮和越南,既支援了社會主義陣營,也保衛了中國的戰略空間,避免美軍進逼國境線。中國出境去朝鮮進行抗美援朝而使新中國真正站穩腳跟,抗美援朝成
為立國之戰。中國派工兵部隊和高炮部隊出境去越南參加抗美援越戰爭,最終迫使尼克松訪華,承認新中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意從台灣撤出美軍。
如果忽略了主義原則和國家利益原則而刻板地理解「不干涉別國內政」,那麼中國就不應該出境去參加上述兩場戰爭,其後果至少是美軍進駐鴨綠江對岸和友誼關外,在東北和西南使中國腹背受敵。
因此,毛澤東時代,中國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服從主義原則和國家利益原則。
5.西方國家是通過資本聯繫和團結在一起的,內部會有矛盾,但對社會主義國家是一致的。沒有國際主義,任何社會主義國家都很難孤立生存的。 支援別的社會主義國家或者別國的共產黨,也就減輕了自己國家的壓力,也符合本國的國家利益。這就是主義原則和國家利益原則的統一。
毛澤東始終保持戰略攻勢,以攻對攻,但注意方式,不會硬拼,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新中國儘管弱小,能夠成為中美蘇大三角關係的一角,決不是靠消極防守取得的,更不是靠韜光養晦取得的。
6.改革開放後,中國沒有明確的外交戰略,以經濟交往為最高目標和基本手段,政府淪為商人,一味地刻板遵守「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在全球交往中陷入了全局性的被動。
改革開放後,中國放棄了主義原則和國家利益原則,首先放棄了東南亞共產黨,導致東南亞很多共產黨武裝力量被消滅,中國徹底失去了制約東南亞各國政府的手段,
使南海問題成為今日中國之痛。
在外交戰略上一味地刻板遵守「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一味地韜光養晦,導致無所作為,花錢消災。一味地退讓妥協,擱置爭議,把問題留給將來,逐步陷入全局性的被動。
改革開放後,中國在重大戰爭決策上,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
美國對外作戰可以獲得地緣政治利益,獲得軍事據點,石油和美元利益等。
中國打了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付出巨大傷亡,獲得了什麼收益?對於這場戰爭,今天的官方媒體提都不提,為什麼?不值得深思嗎?改革開放後的對越戰略導致的
結果是------今天的越南親俄親美反華。
改革開放後,有些人妄圖以放棄社會主義來換取西方國家的接納(即所謂的融入國際社會),前
蘇聯的解體和去工業化證明了這種想法的天真。有些人缺乏做大國的勇氣和自信,不惜犧牲國家利益,一切看美國的臉色行事。
毛主席說,「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麼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了。」
一味地刻板遵守「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捆住了自己的手腳,使中國完全失去了有效保護海外投資並制約當地政府的任何手段,導致中國的海外投資和利益不斷受到侵犯。中國的投資到哪裡,哪裡就出現動亂,就充分證明這個事實。
這不但使中國的外交承受了越來越大的輿論壓力,也使黨和政府的威信受到損害,境內外敵對勢力看準中國的這一弱點,利用掌握的輿論陣地來挑動民意,削弱中國政府的合法性。
7. 保持戰略攻勢,不僅需要戰略思維,更需要國內最大多數人民的擁護。
基辛格曾經說,毛澤東時代,中國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評美國,美國害怕中國輸出革命思想。 中國改革開放後,美國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評中國,中國害怕美國輸出普世價值。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信仰堅定,富有理想,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甚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湧現出一大批英雄模範和勞動模範。所以中國能夠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評美國。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信仰動搖,思想混亂,官員腐敗,環境污染,血汗工廠,拖欠工資,有毒食品,賣淫嫖娼,豆腐渣工程,兩極分化,社會矛盾尖銳,湧現出一大批的貪官和賣國學者。所以,美國能夠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評中國。
毛主席說,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
「一小部分人富起來」還是「共同富裕」,是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決定了民心向背。放棄共產黨的「為人民服務」的信仰,追求「一小部分人富起來」,必然陷入兩極分化、對外妥協、政府公信力不斷下降的被動局面。 因此,習總書記說,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首先,抗美援朝的時候,五項原則還沒有提出。
第二,我國派出的是「志願軍」,中國人民志願為朝鮮人民抗擊美帝做貢獻。名義上來講,志願軍的出征不能算是政府插手他國內政。(雖然這顯然是耍流氓,但是,幹得漂亮!)
第三,錯都在美帝,美帝先動手的。
第四,大國博弈,只好委屈一下朝鮮半島人民了。不算啊~志願軍是應朝鮮的邀請去的
是干涉聯合國內政
《中國-朝鮮友好互助條約》、《中國-蘇聯友好互助條約》、《蘇聯-朝鮮友好互助條約》
蘇聯解體後就只剩下《中國-朝鮮友好互助條約》、至今有效、每二十年續期。
中國當年在韓戰中援引《中國-朝鮮友好互助條約》派遣志願軍部隊進入朝鮮半島是符合國際法的、不算干涉他國內政。
另外當時斯大林應允給北韓支援實際上只有物資以及似乎有的空中支持、金首先進攻南方推倒漢城結果被聯合國軍隊從仁川又從南到北推到平壤。
當時兩大陣營意識形態嚴重對立、中國為尋求緩衝區以及國家利益出兵朝鮮、事後從積極方面看證明了新中國的軍事實力、世界不敢以看待滿清末期的眼光看待紅色中國、提高國際地位。消極意義則如林副統帥所言、一場仗中美韓朝都無勝家,獲益者是蘇聯。也開啟了漫長的中美互相不信任。將中國推離美國。
另一個重大影響則是福建的攻台部隊停止攻台。韓戰使美國重新審視台灣的戰略地位、從放棄到保護、至今中共依舊沒有武力統一台灣的可能。
一言以蔽之、韓戰拯救了中華民國。我們可是金日成哭著鬧著請去的!我們是幫助朝鮮人民抵抗侵略的!沒人說飛虎隊來華助戰是干涉我國內政吧?
從金家的作為來看,我們可算是把朝鮮人民害苦了!
看一下康德的《永久和評論》就知道了。這本奠定了後世西方和國際外交部分準則的書里其中一段寫到:……如果一個國家分裂成兩部分,其中每一方都宣稱代表這個國家的全體,那麼對其中任何一方進行援助和干預都不算干涉這個國家的內政……
至今,韓國和北朝鮮都在原則上認定對方是非法政權,也就是說互相都認為對方的國土是自己的,對方是佔山為王的土匪 or 傀儡,在憲法上就明文否定對方的合法性。所以,以當事人的角度來說,韓戰就是內戰。而且這場戰爭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結束,只是休戰狀態而已。韓國方面對這場戰爭的正式稱呼是&<六二五事變&>,&<六二五戰爭&>,此外還有&<韓國戰爭(Korean War)&>,&<韓國動亂&>,&<南北戰爭&>等叫法。
朝鮮戰爭中,中國佔據的地位,不能以當今的角度定性為"干涉內政"。事實上,情況複雜的多,因為由內戰演發為國際戰爭。1. 南北分立
二戰結束後,美軍和蘇軍就以解除日本佔領軍的武裝為名分進駐朝鮮半島,以三八線為基準分割了南北,北部為蘇聯軍政,南部為美國軍政,建立朝鮮的戰後秩序。1948年,李承晚宣布大韓民國成立(國名來自朝鮮末期日韓合併前的大韓帝國,由來是古代的韓三郡),金日成宣布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成立(國名自然來自朝鮮時代),各自宣揚自己的正統性。2. 駐軍撤離 北朝鮮召開最高人民代表大會,全票決議:為半島統一,要求蘇聯駐軍從朝鮮撤出。1948年12月,蘇軍從北朝鮮撤出。1949年6月,美軍不顧韓方反對,也撤出了韓國。
美軍撤出韓國是因為美國在面對蘇聯的東北亞戰略上,決定徹底放棄韓國。地理上朝鮮半島和蘇聯是連著的,但美國得橫跨太平洋,所以要是大戰爆發,打陸戰顯然沒有勝算。就算橫跨太平洋,主要也是以空軍和海軍為主力,沒必要在朝鮮半島打。這樣一來朝鮮半島的戰略性地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美軍部發現在韓國繼續駐兵沒有任何意義,如果蘇聯在東北亞開始軍事行動的話,就放棄韓國和台灣,建立從菲律賓到日本的北太平洋防線,跟蘇聯打第三次世界大戰。1950年,美國正式宣布艾奇遜宣言確立這個策略,把韓國和台灣從美軍防線中正式除去。
3. 金日成的侵略準備
根據俄方公開的機密資料,1948年開始,金日成都一直緊密聯繫斯大林和毛澤東,要求血盟們支援自己,進攻收復半島的南部。但是斯大林認為人民軍的實力還不足以單獨面對美國和韓軍,時機尚早,也顧慮跟美國起衝突,所以屢屢拒絕(正式統計,拒絕次數達到了48次)。可是金日成和毛澤東卻很熱衷於這個計劃。這時期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已經參與了戰爭的謀議。 1948年蘇聯駐軍撤軍時,北朝鮮和蘇聯在莫斯科召開秘密會談,商議往後的具體軍事支援計劃,這個會議上中共的高層也有參與,此會樹立的備戰計劃稱之為莫斯科計劃。莫斯科計劃
莫斯科計劃就是讓駐軍中國東北(滿洲)的朝鮮人義勇軍部隊回歸北朝鮮,讓北朝鮮增加裝備精良的五個師團的戰力,此外還有支援500輛坦克、讓北朝鮮備配2個機甲師團等等讓北朝鮮人民軍升級裝備提升戰鬥力的方案。
4. 朝鮮義勇軍進入北朝鮮
在韓戰爆發前夕,依照金日成的邀請和毛澤東的指示,中共從八路軍中專門選出了朝鮮人出身的戰士,編成「朝鮮義勇軍」歸入北朝鮮。其中,八路軍第四野戰軍下的第55軍團164師團,是駐軍滿洲地區的純朝鮮人部隊,總共10821人,於1949年7月20日進入朝鮮,整編為朝鮮人民軍第五師團。 第四野戰軍第55軍團166師團是曾追擊國軍進擊到台灣海峽的強悍軍團——是漢朝混族部隊。原本166師團中只有一個連隊是朝鮮人部隊,而在整編為朝鮮義勇軍的時候,以其他部隊選拔的朝鮮人代替漢族,重新編成純朝鮮人精銳部隊,也在同時期進入北朝鮮,兵力為10320人。韓戰時,該部隊擊潰美軍24師團和韓國國軍的大多數師團,可謂是無敵兵團。加上以八路軍156師團編程的朝鮮人民軍第七師團和摩托連隊等等,毛澤東派遣的朝鮮人義勇軍為3個師團共5萬人。
5. 斯大林答應發動攻擊
美軍撤出韓國後,韓國的軍事力量是非常薄弱的,美國不願意韓國方面率先侵略北朝鮮,所以也沒有向韓國提供坦克和戰鬥機等武器裝備。 再加上艾奇遜宣言擺明了美國的立場,讓斯大林消除了心裡的估計,斯大林答應金日成出兵征伐南韓。 1950年6月25日,人民軍出動242輛戰車打前鋒,進擊韓國。6. UN決定介入,朝鮮人民軍佔領漢城
6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會議,接受美國的提案,要求北朝鮮軍終止戰鬥行為。以9:0通過決議。同一天,美國、英國、法國、土耳其等16個會員國決定組織UN軍參戰。 6月27日,韓國總統李承晚拋棄漢城,逃向大田市。 聯合國通報北朝鮮,讓朝鮮人民軍撤離韓國,但金日成無視之。隨後,安理會決定派兵支援韓國,以7:1通過。 6月28日,朝鮮人民軍佔領了除釜山和浦項之外的所有地區。7。 聯合國參戰
6月30日,杜魯門授權麥克阿瑟派兵登陸朝鮮,攻擊三八線以北的軍事目標。 7月1日,美陸軍第24師團21連隊登陸釜山,該部隊被稱為史密斯特遣隊 (Task Force Smith),跟人民軍交戰,受到了嚴重的打擊。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3%8F%E5%B1%B1%E6%88%B0%E5%BD%B9 7月20日,美陸軍24師團被來勢兇猛的朝鮮人民軍擊退,師團長( 軍階少將 ) 被俘。 這時候,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正式從仁川登陸參戰(效仿諾曼底登陸),戰況發生逆轉。9月28日,聯軍收復漢城,10月份聯軍佔領平壤,推進到鴨綠江。
http://ko.wikipedia.org/wiki/%ED%8C%8C%EC%9D%BC:Korean_war_1950-1953.gif
8. 中國參戰
金日成找毛澤東表示,美國戰勝北朝鮮之後,一定會聯合台灣攻擊大陸。毛澤東決定在朝鮮半島跟美帝打,保衛革命果實。中國正式大力介入,蘇聯給中國支援大量武器,部分航空部隊偽裝成中共志願軍偷偷參戰。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中共志願軍推進,漢城再一次被佔領,聯軍展開反擊,但此時已經是大勢已去,志願軍和人民軍已在朝鮮險惡的山嶽地帶構建了防線,雙方都發現無法摧毀對方,依照蘇軍的提案,開始了休戰談判。------
9. 國際社會上的後果和影響
日本:日本因為擔任大量補給物資的生產和運輸工作,戰後經濟開始復甦。 中國:毛澤東原本計劃侵佔台灣,但因為韓戰爆發,美國把航母開到了台灣海峽,加上朝鮮戰爭而沒有餘力,令台灣問題遺留至今。但因為在朝鮮戰爭中的強大戰鬥力,中國的國際地位升級。而且戰爭中消耗了大量的原國民黨勢力,對內也鞏固了一黨制,也有了日後取代台灣成為聯合國一員的資本。某人陣亡。 台灣:躲過一劫。 共產陣營:蘇聯在朝鮮戰爭的消極表現,讓金日成對蘇聯的看法有了微妙的改變,同時更加鞏固中朝血盟。 美國:36000名以上的士兵犧牲,重新評估東亞戰略。韓戰也是在美國以世界警察的名分對外介入的戰爭中,為數不多的正義性戰爭。 朝鮮半島: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聯合國:前後共有67個國家給韓國支援兵力和物資(全世界73%的國家,甚至包括海地、印尼等沒有任何關聯的國家),登上了「最多國家支援單一國家」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韓戰也是聯合國部隊唯一一次單方面幫助其中一方,戴著聯合國旗幟作為當事人參戰的戰爭。*中國志願軍中還包括東北地區的大量朝鮮人(也就是後來的朝鮮族)參戰。
(以上主要參考韓方資料)
http://news.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0/06/21/2010062100181.html http://news.donga.com/Total/3//20080704/8598236/1 http://www.nocutnews.co.kr/show.asp?idx=1583573 http://news.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1/06/24/2011062401215.html http://news.kbs.co.kr/tvnews/news9/2010/06/24/2118018.html http://ko.wikipedia.org/wiki/%ED%95%9C%EA%B5%AD%EC%A0%84%EC%9F%81#.EB.AF.B8.EA.B5.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