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白叫克什米爾

我們看到的政區地圖中,亞洲心臟的位置永遠是一片孤獨的白,給人的趕腳就像同樣是白色的南極,是一塊無主之地,甚至讓人懷疑是否有人定居。

出現在央視新聞中還是白色,但經常看新聞就不會陌生,這塊白叫做克什米爾。

而且這裡也不是無主之地,它被一條有頭無尾的印巴停火線(這條線沒有延伸到中國邊境線上,因為這一帶還沒有停火,印巴還在為錫亞琴冰川進行爭奪)切割成了兩部分,分屬阿三和巴鐵。

印巴存在不可調和的地緣矛盾,問題癥結在就是克什米爾。一個吃牛羊肉的民族和一個把牛當神的民族,互相之間看誰都不會順眼吧。

為什麼是白色的

老驢認為,我們出版的政區地圖把克什米爾設成白色應該不僅僅因為印巴兩國的爭議吧。

白色是無主之地的顏色,就像南極。世界上存在爭議的地方有很多,為什麼那些地區沒有用白色呢?比如埃及蘇丹兩國爭議的哈拉伊卜地區和比爾泰維勒地區。

埃及蘇丹的邊界爭議比較有意思,我們看下地圖

哈拉伊卜地區,雙方都宣布擁有主權,為啥不用白色?比爾泰維勒地區,名副其實的無主之地,為啥不用白色?

因為克什米爾存在我們的利益。

我們經常談到印巴衝突,談到克什米爾問題,中國人一般都是置身事外的感覺,似乎這是僅關乎巴鐵與阿三的事。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覺,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不僅有印巴糾紛,也有中印糾紛,中國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不能也不應置身於事外,也是有發言權的,不是一點點發言權,而是有很大的發言權。這個發言權的立足點,叫做拉達克

失去的拉達克

從這張地圖來看,我們不僅丟掉了外東北、外蒙古、外西北,還有外西藏(拉達克)和外雲南(克欽邦、佤邦等地),好憂桑

拉達克位於克什米爾東部,與西藏阿里地區毗連,是西藏與新疆、中亞、南亞交流的重要通道。歷史上,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從地域方面講,拉達克地區都與西藏阿里同為一個整體,是「阿里三圍」之一。(何為阿里三圍,稍後科普)

在9世紀前拉達克就歸屬於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13世紀,作為西藏的一部分歸附於中國元朝,除明末清初一段時間外,直到19世紀30年代以前,拉達克都在清政府的管轄之下,拉達克王由駐藏大臣「節制」。

我們都知道,清朝時英國佬從海路將鴉片販賣到中國。鮮有人知的是,英國佬還有一條走陸路販運鴉片的商路,從印度經拉達克運銷到新疆葉爾羌地區,再從葉爾羌轉運到中原各地的。

查謨土邦為了討好英國主子,在1834年突然侵入拉達克,拉達克王向駐藏大臣求援,但駐藏大臣拒絕派兵救援。從此拉達克淪落為了查謨的藩屬國。1947年印度獨立後,拉達克被印度控制,但歷屆中國政府從未正式承認拉達克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更沒有承認拉達克屬於印度。所以,「克什米爾問題」自然包含著拉達克的歸屬問題。

中國與印度的天然分界線是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控制喜馬拉雅山以北的拉達克地區後,其版圖已經拓展到了青藏高原之上,將邊界推進到了喀喇昆崙山。對印度來說,其北部平原地區獲得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但對於我國來說,西藏地區受到了威脅。從圖中可以看出,位於喜馬拉雅山和喀喇昆崙山之間的拉達克,其東南部與西藏的邊界並沒有太明顯的地理阻隔,拉達克可以作為印度入侵西藏的跳板。

約翰遜線與阿克賽欽

國際視角(指的是西方主流視角)的克什米爾版圖與我們常見的版圖是不同的,主要差別在於是否包括阿克賽欽、喀喇崑崙走廊等我國實際控制並且主權明確的地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別,主要原因在於一條非法的約翰遜線。這條線是19世紀60年代,英國測繪軍官約翰遜(爛大街的名字)曾到新疆作探險旅行,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遂將阿克賽欽划進英印的屬地,將中印分界線畫到了昆崙山。對於這條約翰遜線,英國佬並未知會清政府,歷屆中國政府都不知道這事,更談不上承認了。不得不說,地圖上會開疆擴土的不止有KMT,英國佬也是把好手。

如果說丟掉拉達克是因為我們當年的腐敗無能不作為而主動放棄導致的,歷屆政府雖然未承認其主權歸屬,但也默認了現狀的話,阿克賽欽被從版圖上挖走,絕逼是不能允許的。

阿克賽欽雖然是片無人區,但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第一、阿克塞欽是由新疆進入西藏的必經之地,具有重要國防意義的新藏公路便從這裡經過,阿里地區的人員及物資補給便由新疆經該路運輸。

第二、擁有阿克賽欽可以有效保衛新疆地區,免遭印度進行滲透。

第三、從印巴克什米爾爭端的角度來看,阿克賽欽在印度的側後方,必要時可以協助巴鐵。

新藏公路示意圖,圖中紅柳灘兵站至界山達坂段經過阿克賽欽

但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將克什米爾地區範圍擴大就算了,畢竟還沒涉及主權問題,但是將阿克賽欽認為是中印爭議地區,甚至有些外國地圖上直接將阿克賽欽從中國版圖中挖去,真是氣死他驢爺爺了。

有些沒有地理常識的國人網上隨便張地圖就拿來用,老驢見過不止一次,舉個例子吧

看上圖,當初做會徽的同志有沒有地理常識,不怕讓阿三看到笑掉大牙么?

還好及時改正過來了,知錯就改還是好同志嘛。

對比一下藏南

相比荒蕪人煙高寒缺氧的阿克賽欽,藏南地區似乎生機勃勃得多,處於喜馬拉雅山脈的迎風坡,享受著印度洋季風的滋養。許多朋友覺得,這裡是中國的另一塊西雙版納,對印度實際控制的事實而為祖國感到羞憤。

網路上許多文章將這裡描繪得美麗富饒,簡直是世外桃源,不知道那些作者真正去過藏南沒有。老驢雖然沒去過藏南,但根據了解到的情況綜合分析來看,這裡風景雖美但並不適合人沒居住。這裡是一片落差極大的山坡地區,只有少數河谷地帶可以居住。同樣處於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尼泊爾和不丹的落差都沒有這麼大,而且它們還有適宜居住山間盆地。所以這裡沒有形成像尼泊爾不丹這樣的國家,連部落聯盟都沒形成,千百年來這裡生活的土著居民門巴、珞巴等族還處於刀耕火種甚至狩獵採集的生活。

氣候上的優越因為地形的影響反而成了不利因素。雨季因為降水過多,反而易發生山洪泥石流什麼的,而且植被生長過於茂密,交通受到極大影響。森林覆蓋率90%,基本處於未開發狀態,這就說明這裡並沒有太多的使用價值,更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真正能算的上富饒的是山腳下屬於印度的阿薩姆平原,這裡是主權是明確的,大街上賣的阿薩姆奶茶大概就發源於此吧。

如果藏南地區真的有說得那麼美好,阿三執行了幾十年的移民政策,到現在人口密度應該不至於這麼低吧。阿三十幾億人口,分布相對均勻,不像中國還有條黑河騰衝線。但有比較明顯的三塊地方人口密度很低,分別是這張圖靠上面的拉達克地區,靠左邊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塔爾沙漠地區,還有就是藏南了,都是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的地方。

1962年的那場中印戰爭,保阿克賽欽棄藏南的戰略部署現在就能很好的理解了。本來,我們提出的劃界方案也是如此,但阿三的領導者們缺乏務實精神,沒有政治智慧,非要約翰遜線和麥克馬洪線都繼承,結果戰爭的失利澆滅了阿三的「大國夢」,尼赫魯也鬱鬱而終。

既然阿三不接受我們的方案,我們就繼續留著藏南吧(版圖上),反正麥克馬洪線我們從來沒承認過,我們還有西藏地方政權在這裡收過稅之類的歷史資料證明我們對藏南存在法理上的主權。而且國內一些人把藏南描繪得跟朵花似的,被印度控制搞的事實搞得不少人義也是憤填膺的。

老驢的瞎想

老驢認為,印度本來只是一個文化概念,硬是被整合成了一個國家,而且獲得獨立的時候相對輕鬆,沒有經過浴血奮戰的洗禮和國家內部的再次整合,或者說是沒有經過民族的團結和融合,頂多處於類似中國的民國階段。我們國家在發展程度上要比印度至少高一個檔次。

印度雖然在國際上左右吃香,但內心始終是懼怕崛起的中國的。很多朋友認為,中國崛起道路上的第一場對外戰爭將會發生在中印之間。但不打仗就搞垮印度才是上上策。

老驢決定插上瞎想的翅膀,胡言亂語一通,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一個統一的印度,是不符合我們國家的利益的,不妨利用印度國內的各種矛盾,暗中支持一些印度國內的反政府武裝,使印度陷入長期的內耗當中,最好的局面是印度能分裂成幾個國家。

印共(毛)是一支較為強大的武裝力量,有理想有主義。和當年的中共走的路線差不多,建立革命根據地、搞土地革命、打游擊戰等,不久之前還進行了「反圍剿」。而且其成員政治品質優良,該自我批評的時候毫不含糊。目前活躍在印度的中東部地區。可以憑藉意識形態上的親近關係暗中扶持該組織,使之成為印度國內較強的武裝割據勢力。如果能徹底獨立出來當然是更好的,搞個東西印度,就像南北朝鮮一樣。

印共(毛)宣傳片,電影《無法避免的戰爭》海報

不過印共(毛)的理想可能太過崇高,「劃江而治」可能不會滿足,但讓他們統一印度又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所以還要花點心思搞平衡。

印共(毛)活動區域

東北部的一些反政府武裝勢力較小,但不排除這些反政府武裝有整合到一起的可能。雖然印度通過移民政策已經改變了該地區的民族結構,但較深的民族矛盾一時間難以調和,不妨我們加點催化劑。這裡從地圖來看與印度本部連接很脆弱,而且這裡的土著居民是黃種人,跟印度人就不是一個人種,跟雲南緬甸的人血緣更近。這裡的反政府武裝謀求的只是本地區的獨立,該訴求比較符合我們的利益,而且獨立後必然會依附於強國,中國是比較務實的選擇。

當然印控克什米爾這個混亂的地方是不能放過的,這裡也有巴鐵的訴求,穆斯林的事情讓巴鐵來做。我們策動拉達克人民要求自治,皿煮國家們不都是這麼做將一些多民族國家搞分裂的嘛。如果然後再公投加入中國的話當然是最好啦。

有必要說明一點,現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拉達克,並不是完整的拉達克,它的北部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叫做巴爾蒂斯坦,但當地居民幾百年前就已經改信了伊斯蘭教。如果收回拉達克的話,巴爾蒂斯坦部分應該不在考慮範圍。

上圖為克什米爾宗教信仰分布,橙色為藏傳佛教,綠色為伊斯蘭教,藍色為印度教,顏色越深,信教比例越大。

或許有一天,世界上會出現一個聯邦,類似曾經的蘇聯,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導的,中華文明圈內的各個國家自願加盟的聯邦制國家,那時候中國足夠牛逼,周邊小國自願跟著混,有肉吃嘛。較大範圍的話應該包括:蒙古、緬甸、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越南、寮國、拉達克地區、獨立出來的印度東北部地區、新加坡等,或許還有從俄羅斯獨立出來的圖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等。這個聯邦國家,就叫中華聯邦共和國吧。或許初期會是一個相對鬆散的聯盟,類似於歐盟之類。有一點必須說清楚,作為加盟共和國之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身是一個單一制國家。

以上這個想法應該還算符合習總書記「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吧。

註:本章節為瞎想部分,請勿上綱上線

科普:阿里三圍

按照藏區傳統的地理觀念,整個藏地由高至低被劃分為上、中、下三大區域,有上阿里三圍、中衛藏四茹、下多康六崗的說法。

阿里的地貌以冰雪、冊岩和湖泊為其特徵,概括為冰雪圍繞的"普蘭"、岩石圍繞的"古格"、湖泊圍繞的"芒域",總稱為"阿里三圍"。芒域就是拉達克地區。

根據地圖來看,「阿里三圍」大體位於岡底斯山脈西部、喀喇崑崙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的狹長區域。只可惜芒域已不在中國。

如果感興趣,舊情關注我的知乎專欄「不愚非哲」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歷史上的山東省未出現過一統王朝的都城?
地理制約與經濟發展?
如果印第安人建國,應該在美洲哪個地方好?
另類地理學 | 那些和漢字不一樣的字母都是從哪來的?

TAG:地理 | 拉达克 | 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