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知會後悔,還是忍不住好奇心?| 研究:知道越多,就想知道更多
好奇心是一件我們每天都會體驗,但很少去留意到,更不會去細思的事情。但如果你仔細回想,你一定曾經因為好奇,做過一些或多或少令自己後悔的事——「好奇害死貓」、「潘多拉魔盒」離日常生活都不遙遠。J.K. Rowling說過,「好奇雖不是一種罪過,但我們的確需要對自己的好奇心保持一種謹慎的態度。」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好奇心讓我們開啟學智,要想過一個有冒險有趣味的人生,沒有好奇心是不行的。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好奇(curiosity)這種很少被你關注的情緒。
好奇的定義和基本特點
目前,心理學界廣泛認同的,對好奇的定義來自George Loewenstein。他認為好奇是人的一種對於知識/信息的渴望。這種渴望可能來源於人的本性(trait curiosity),也可能源於外在的刺激(state curiosity)(Loewenstein, 1994)。前者指的是一種作為個體特質的好奇,擁有這種特質的人可能對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充滿了好奇。而後者指的是人們在特定刺激下,所產生的好奇感。
這個定義談到了好奇所包含的兩個方面:
1.是我們天性中存在的,對於「知道」、「學習」的熱情,是從我們內部發出的。每個人生來都有學習的熱情,只不過每個人在不同事物的學習上,可能受到了不一樣的回饋,從而對不同領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興趣。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好奇心就被看成一種天性,同時也被看成學習發生的動機。亞里士多德就認為人們對於科學的熱衷是由於天性使然,並不存在任何功利主義的色彩(Loewenstein, 1994)。
2.隨著行為主義的發展,心理學界對於好奇心定義逐漸出現了分歧。例如,巴普洛夫發現當狗聽到或看到任何異樣的東西時,它就會立即轉向這個東西(Loewenstein, 1994)。因此,他認為,好奇心,是動物面對外在刺激時的一種探索式的條件反射行為。
事實上,這兩種好奇都會在生活中被我們體驗到。
知道的越多,越想知道更多
Loewenstein(1994)通過研究提出,人們對於信息/知識的好奇,實際上源於一個「信息差距」(information gap)。這個信息差距,指的是「我想知道的信息」與「我已經知道的信息」之間的差距。
但和大多數人想像中不一樣,並不是當這個差距越大時,人會越好奇,而是當這個差距越小時,人們反而越好奇。知道的越多,我們的好奇心就越大(KY主創:就像有些人愛看伴侶的手機,警告你——越看會越想看的!)。
而這個研究的另外一個提示則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對任何一個學科、任何一種工作都不感興趣——可能是因為你對每一種都知道的太少了!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事情,都是在你所知皮毛的時候顯得很沒意思,一定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之後,才會變得有意思——就是這個道理。
信息越可及,越容易好奇
一旦知道了某些信息是唾手可得的,那麼我們就更傾向於想要獲得它(Dijk & Zeelenberg, 2006)。例如,當準爸爸准媽媽了解到醫生已經獲知了寶寶的性別——意味著孩子的性別信息已經變得可以獲得,這就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更想要知道孩子的性別。
那麼,宇宙頂級考驗人性的題目來了:即便你是一個邊界意識很強的人,另一半的手機就在你手邊,叮跳出一條微信,(如果沒有密碼)你會打開看嗎?
以上兩點都會在後文介紹的實驗中說明。
哪怕會後悔,都要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研究發現:
1.人們通常是理性經濟人,是風險厭惡的,更傾向做出有確定收益的決策。但好奇能讓人失去這樣的理智,選擇風險,放棄確定收益。(重多以神秘為賣點的會員計劃、福袋等能夠銷路廣泛的原因)
2. 一般情況下,人們在決策後,會傾向於讓自己只關心那些支持這個決定的信息,以避免產生後悔的情緒。但由於好奇的存在,人們會忍不住想要了解那些明知道可能讓自己產生後悔情緒的信息。
Dijk和Zeelenberg(2006)的兩個研究證明了這件事:
1. 好奇心可能會讓人做出令自己後悔的決定
研究者告知180名被試,請他們來參與一項科學問答研究,並將他們隨機分入兩組。在研究結束後,被試們可以獲得一個小的獎賞。他們需要在15歐元和一個密封的禮盒中選擇一個作為自己的獎賞。選擇禮盒的人,就意味著他們會放棄15歐元(禮盒裡的東西未必有著同等價值)。
其中,一組人獲得了關於禮盒內東西的更多(不涉及價格的)描述,而另一組人則什麼提示都沒有。關於禮盒裡東西的更多描述包括,「這個東西是圓的」,「這個東西居家必備」等等。
結果發現,獲得更多描述的這組人比未獲得提示的人,更難控制自己想要知道禮盒裡究竟是什麼的一種好奇心,並更多地做出了一個可能會讓自己後悔的決定(70% vs. 33%)——放棄15歐元,選擇禮盒。
這就和我們前面說的一樣,當人們知道的越多,就會越好奇,而當好奇心被激發地更高,人們就不再依從理性分析。好奇是衝動的好朋友。
2. 好奇心讓人想要了解那些可能會讓自己感到後悔的信息
第二個實驗中,研究者告知140名被試來參與一個關於風險決策的研究,並將他們隨機分入兩組。他們都需要在兩個各盛有一個骰子的大口杯(beaker)中選擇一個,作為贏取獎賞的工具。研究者告訴這些被試們,這兩個杯子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獎賞機制。
杯1的獎勵機製為:當骰子搖到1,2,3或4點數時,你獲得3歐元;當骰子搖到5或6點數時,你獲得30歐元。(是一個更加高風險高收益的選項)
杯2的獎勵機製為:當骰子搖到1或2點數時,你獲得3歐元;當骰子搖3,4,5或6時,你獲得15歐元。(是一個更穩健的選項)
但被試無法預測哪種情況自己贏取的獎賞會更多。這個實驗檢驗的並不是他們會如何選擇,而是選擇之後,他們會不會想要知道自己沒有選擇的那個杯子里的數字。
第一組人在確定自己的選擇之後,研究者開始同時搖晃2個杯子內的骰子。兩個杯子同時停下。
而第二組人在選擇之後,研究者只搖晃被試所選擇的那1個杯子。
搖晃杯子的過程結束後,研究者會問被試,你要不要選擇看另外一個杯子內的點數?對於第一組人而言,另外一個杯子的答案就在旁邊,而對於第二組人而言,另外一隻杯子的結果需要等待研究者搖晃之後才知道。
研究發現,第一組人比第二組人(93% vs. 61%)更想要知道另外一隻杯子內的骰子到底是幾點。也就是說,當信息(如果我選了那個杯子,我會獲得多少錢)現成的、就在手邊時,好奇心就讓我們很想要得到該信息,即使它是可能會導致後悔情緒的(我得到了3歐元,但如果在那個杯子里我就能得到15歐元)。好奇心會驅使我們主動靠近那些可能會讓自己後悔的信息。
良性好奇與惡性好奇
就像我們在文章的一開始所提到的那樣,有些時候,好奇心會讓人們更有創造力。但也有些時候,好奇心也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1. 恰到好處的好奇會:
a. 讓我們更勇敢地探索世界
好奇心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始終興緻勃勃,充滿了探索的動力。一定程度的衝動,是讓我們走出舒適區所必需的。
b. 促進新技能的習得
好奇心可以驅使著我們勇敢地嘗試一些不熟悉的、複雜的新鮮事物(Kashdan & Steger, 2007)。它不僅讓我們在面對陌生和新奇的時候,更傾向於選擇面對而非逃避,這其實也無形中,拓寬和發展了自己的潛力,就像有人會好奇真實的海底世界是什麼樣子的,ta也因此學會了潛水。
c. 幫我們更積極地看待自我(Baumeister, 1991)。
我們因好奇而做的嘗試,往往都帶有很強的探索性與未知性。當做出嘗試時,我們通常都會需要對一些新出現的事物賦予一定的意義,這種對於意義的探索,其實是幫助了我們拓寬對生命理解。好奇心、意義感、幸福感這三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d. 是關係深入的動力和開端
對他人懷有好奇,是我們開始接觸一個人的重要動力。好奇特質明顯的人,很多時候也更容易喜歡上別人。
Kashdan等人(2013)發現,好奇心強的人通常更有幽默感,更熱情,對於他人的不確定性有更高的容忍度,因此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關係也更有韌性。這種韌性主要表現在,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初期,他們通常會對對方抱持一種好奇而開放的態度,更願意出動去了解和接近。
2. 但是,當我們在某些場合,表現出了過度的、不恰當的好奇心時,就可能會導致一些負面的後果:
a. 讓我們在明知道危險的情況下,仍然一意孤行
威斯康辛大學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在面對潛在危險時,對未知的好奇,會讓人們更多地做出可能導致痛苦的行為(Ruan & Hsee, 2016)。
研究者邀請了54名被試參與了實驗,並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被試們被安排在一間房間內等待實驗開始。房間的桌子上擺放了一些帶電的筆(研究者會故意告訴被試們,筆是上一次實驗留下來的,他們可以隨意玩一玩打發等待的時間)。
其中一組人被告知,桌上的10支筆當中,其中5支帶有綠色標籤的是不帶電的,另外5支帶有紅色標籤的是帶電的。而另一組人則被告知,桌上的10支帶有黃色標籤的筆都是帶電的筆,只不過有些有電池,有些沒有電池。結果發現,後一組人(不確定哪幾支筆帶電)更多的按壓了桌上的筆(每人平均按壓了超過5支筆),而前一組人(明確知道哪幾支帶電或不帶電)則更少按壓這些筆(每人平均各按壓了1支帶電或不帶電的筆)。
b. 讓人顯得過於冒犯、不合時宜,從而破壞與他人的關係
還有些時候,好奇心會讓人在關係中顯得急於求成,一方面,好奇心強的人會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情,例如在建立關係的初期,就詢問一些過於私人的問題。而這會讓對方覺得自己的邊界和隱私受到了侵犯,產生反感,從而有可能會導致關係的破裂。
好奇是需要被規訓的
好奇是和社會化密切關聯的一種情感(affect)。在我們被規訓和管教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對社會規則的學習,去習得哪些是不合時宜的、消極好奇。
一開始,撫養者、教導者在我們表現出正面的好奇,給予肯定和鼓勵;而在我們表現出不合時宜的好奇時給予制止。隨後,良性好奇不斷給我們帶來好的體驗:朋友、樂趣、成就等。
但缺失了這個社會學習的過程的人,往往由於不合適的好奇被社會排斥而無法自知原因。
在人成熟的過程中,一定會包含一個「明白哪些事情需要好奇」,「哪些事情不要去好奇」的理解過程。而這件事也並沒有絕對的對錯,有很強的文化適應性(不同文化下很不同)。它是一種社會的約定俗成,同時也是個人價值觀的體現。
一個能把平凡生活過得津津有味的人,是不能沒有「對習以為常的事物的好奇」的(KY主創們:我們做KY的秘訣,就是對日常中自己和他人的表現保持持續的好奇)。但同時,能不能在一些情境中控制好自己的好奇心與行為,也是一個人是否能夠自律的一種表現。可往往生活中所見的人,大多良性好奇不足,惡性好奇過剩。
好奇也是心理諮詢中一個重要的工具。之前讀過一個paper(實在找不到了囧)里說,諮詢師的工作之一,是要把自己的好奇借給來訪,讓來訪逐漸對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自己如何來到此時此地的情境、環境以及過去重要的生命事件如何對自己產生影響等問題產生好奇,從而重新思考那些曾被當作理所當然的事。對自己懷有一份好奇,是保持成長的不可或缺。
你覺得,你管理好你的好奇了么?願你讓好奇為你所用。
以上。
原文發表於:為什麼明知會後悔,還是忍不住好奇心?| 研究:知道越多,就想知道更多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References
Baumeister, R.F. (1991). Meanings of life. New York: Guilford.
Dijk, E.V. & Zeelenberg, M. (2006). When curiosity killed regret: Avoiding or seeking the unknown in 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 656-662.
Hsee, C.K. & Ruan, B. (2016). The Pandora effect: The power and peril of curios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7(5), 659-666.
Jacobson, R. (2016). Curiosity is not intrinsically good. Scientific American.
Kashdan, T.B., Sherman, R.A. Yarbro, J., & Funder, D.C. (2013). How are curious people viewed and how do they behave in social situ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lf, friends, parents, and unacquainted observ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81(2), 142-154.
Kashdan, T.B. & Steger, M.F. (2007). Curiosity and pathways to well-being and meaning in life: Traits, states, and everyday behaviors. Motiv. Emot., 31, 159-173.
Loewenstein, G. (1994).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推薦閱讀:
※能不能讓我變成一個不同的人,再和你重新認識 | 研究:如何改變人格?
※什麼樣的人會極度厭惡女權主義?
※如何控制自己不玩手機?
※這些話,我從此不再跟孩子說
※在消費者心理學領域,有哪些理論是已經被實驗所證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