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工作讓你「感覺身體被掏空」,那麼失業呢?

?多羅西亞·蘭格的《移民母親》照片,描繪出在加利福尼亞州大蕭條時期的貧困采豆人:佛羅倫薩·歐文斯·湯普森(Florence Owens Thompson)一位有七個孩子的母親,她當時32歲。1936年3月攝

編者按:

很多人喜歡放假不用工作,但也許很少人會像「北京癱」一樣在沙發上安然享受失業的日子。美國大蕭條,中國90年代的下崗工人潮等大規模失業現象毫無疑問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沒有收入的痛苦是顯而易見的,那麼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危害呢?多項研究表明,失業會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乃至道德觀念,甚至「詛咒」著你的下一份工作。

編譯 | 施澤錦

責編 | 程莉

● ● ●

失業者沒有收入來源,可能要承受來自他人異樣的目光,這使得失業者產生巨大壓力,對自己產生懷疑,焦躁易怒。那麼失業會不會深層次地影響人們的心理健康?這一直是研究者們尤其是心理學家關注的熱點。來自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兩位學者基於過去324篇相關研究進行薈萃分析(meta analysis,指將多個研究結果整合在一起的統計方法),發現失業者顯著更多承受心理問題困擾。

?加拿大失業遊行。來源:Wiki

失業影響心理健康

該研究涉及323份樣本,共計458820名受訪者。人們的心理狀況由痛苦感、失落感、焦慮感、壓力感、主觀幸福感、自尊等評判。失業者中平均有34%的人有心理問題,遠高於就業者的16%。而當失業者再就業時,心理問題得到很大緩解,這也支持了失業導致心理疾病這一觀點。

失業對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有差異。如果你是一名藍領,或是生活在一個貧窮,貧富差距大,對失業者沒有政策保護的國家,那麼你在失業時可能會感受到更大的痛苦。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性別:男性更容易在失業時焦慮失落。2004年發表在《美國公共健康》(Journal of Public Health)期刊上的一篇研究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研究者認為是不同的家庭分工(family role)導致這一狀況:男性普遍是家庭的供養者,責任使得他們承受更大壓力;女性作為妻子承擔更少的責任,而且能在較長的時間裡得到孩子的陪伴,因而心理狀況較好。

失業改變道德觀念

馬克思說:「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長久以來,經濟學研究都假設人們的偏好(preference)是外生不變(exogenous given)的,包括道德感(moral concerns)。然而2016年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的一篇研究對此發起了挑戰:研究者發現失業會改變人們的道德觀念,削弱人們對「賺越多,權越大」觀念(即賺更多錢的人有權力去消費更多)的認可(acknowledgement of earned entitlement)。而「賺越多,權越大」在一個市場經濟體中,被認為是一種最基本的道德觀。

研究者在西班牙抽樣非失業者(包括在校生),紀錄下受訪者的社會經濟特徵(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並在一年後回訪進行同樣的調查,記錄下他們是否失業,由此取得151個有效樣本。將在校生包括在內是為了排除收入減少導致道德觀念轉變的可能性,因為從畢業生向失業者轉變並不會減少收入。

研究採用了分配公正遊戲(distributive justice game)來測量人們對自食其力的認可程度:4人一組參與遊戲,人們各自有初始財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人們自己「賺得」初始財富,一種是隨機分配)。每個人需要作出對4人總財富的重新分配方案,決定每個人能夠消費多少。

所有人在兩次調查中都在隨機分配初始財富時採取了平均分配的方案,這符合直覺,也說明這一測量方法的有效性。第一年沒有人失業,人們對「賺得」初始財富的情況普遍做出更符合「賺越多,權越大」觀念的分配方案,即「賺得」財富越多的人消費更多。而在第二年,失業者(無論第一年是學生還是就職者)都顯著傾向平均分配方案,這說明失業導致了人們道德觀念的轉變。

作者認為這一發現能夠很好地解釋為何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年輕人的失業率高居不下——人們對「賺越多,權越大」觀念認可降低,沒有動力去尋找新的工作。這種道德觀念的轉變,可以進一步用「減少失調」(dissonance reduction)來解釋。失業後的人們接受了社會補貼,但這不是他們自己賺的,與他們之前相信的「賺越多,權越大」觀念不符。這會讓失業人群覺得失調,因為他們自己的行為和本身的道德觀相悖。為了減少這種失調帶來的不適感,方法之一就是改變自己的道德觀。所以,失業改變人們的觀念,讓困難現狀難以改變。

失業的長久「詛咒」

如果你認為失業者重新找到工作就萬事大吉,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已經有許多研究表明,過往的失業經歷會影響人們未來的就職,學者們稱這一現象為「失業的詛咒(the spell of unemployment)」。

發表在《經濟學期刊》(the Economic Journal)的兩篇文章以1980至1990年代的英國男性為研究對象,發現曾經的失業經歷會在兩方面給人們帶來長久痛苦:首先,失業者在重新找到工作時,新工作的工資會顯著降低;其次,曾經的失業者在未來也更容易再度丟掉工作。有關第一點,研究估計出失業者在一年內重新就職時會承受6%的工資下降。工資受失業經歷影響程度還會隨時間加重,3年後重新就職者比不曾失業的情況少賺14%的工資。另一發表在《勞動經濟學》(Labour Economics)的研究發現這一損失在年輕失業者身上更為嚴重,23歲前的失業經歷在42歲時導致13-21%的工資損失。

之前在美國進行的多次的研究與本次在英國的研究結果相符,證明了在美國和英國兩個就業環境有較大區別的國家,「失業的詛咒」都存在。

學者們對「失業的詛咒」有兩種解釋。首先,失業造成人們專業技能水平下降。失業期間人們無法獲得工作經驗,而且之前的技能也隨著長期待業變得生疏,這使得人們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其二源於僱主對求職者的評判方式。員工能帶來多大的效益是很難衡量的,僱主只能通過求職者過往的工作經歷來決定是否僱用此人,而失業的經歷是絕對的負分項。這也導致一個惡性循環,失業者不斷丟掉新的工作,境況變得更差,好像被失業「詛咒」了。

?大蕭條期間的人均收入。來源:Wiki

失業導致財產犯罪

失業在各個方面給人們帶來傷害,尤其是心理上的壓力令人難以承受,因而人們難免會做出過激的事情。失業者的酗酒問題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但與其他兩項嚴重後果比起來只能說是小困擾:失業導致犯罪與高死亡率。

2001年發表在《法律與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的一篇文章通過研究美國50個州從1971年1997年的數據指出,失業與財產犯罪(搶劫,盜竊,偷車)率有顯著的因果關係。1992至1997年失業率從7.4%下降至4.9%,與此同時盜竊案下降超過15%,而搶劫案下降30%。通過嚴謹的計量經濟學方法分析,研究者認為總體財產犯罪率下降中有40%歸功於失業率的下降。換言之,失業率上升會導致財產犯罪率的大幅度增加。失業者沒有收入,只能通過偷搶來維持生計。

另一篇發表在《健康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上的文章關註失業如何導致人們死亡。研究者在17年間跟蹤調查了瑞典的20至64歲的近3萬名受訪者,結果發現即使在瑞典這個高福利國家,在調查結束時失業者的死亡率(7.83%)仍比就職者(5.36%)高出46%。其中,失業者的自殺率顯著高於就業者。同時,在排除其他影響健康與壽命的因素後,失業者死於非高致死率疾病(除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顯著較高,這可能與失業者沒錢治療以及心理狀態較差有很大關係。也可以推測,在其他的欠發達國家,失業者面臨更差的生活,死亡率會更高。

失業會在物質、心理、道德多方面給人們帶來長久持續的傷害。許多學者從事這方面研究,正是希望能想出方法幫助失業者克服這些困難。失業者保護政策也許是可行的途徑:提前告訴員工他將要被解僱,讓他提前去找下家,並在解僱他後給他一段時期的補助,這對被解僱者的處境大有幫助。此外,開展面向失業者的技能培訓以及心理諮詢能夠幫助他們更快走上新的崗位。

同時,學者強調失業的嚴重後果也是想給各國政府提個醒: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千萬謹慎。失業率上升看起來只是簡單的數字變化,但背後有著百萬人長期的痛苦與煎熬。

參考文獻:

1. Paul, K.I., & Moser, K. (2009). Unemployment impairs mental health: Meta-analys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4(3), 264-282.

2. Artazcoz, L., Benach,J., Borrell, C., & Cortès, I. (2004). Un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s among gender, family roles, and social clas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4(1),82-88.

3. Barr, A., Miller, L., & Ubeda, P.(2016). Moral consequences of becoming unemployed.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21250.

4. Arulampalam,W., Gregg, P., & Gregory, M. (2001). Unemployment scarring. The Economic Journal,111(475), 577-584.

5. Arulampalam, W.(2001). Is unemployment really scarring? Effects of unemployment experiences on wages. The Economic Journal,111(475),585-606.

6. Gregg, P., & Tominey, E.(2005). The wage scar from male youth unemployment. Labour Economics, 12(4), 487-509.

7. Raphael, S., & Winter‐Ebmer, R. (2001). Identifying the effect of unemployment on crim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44(1),259-283.

8. Gerdtham, U.G., & Johannesson, M. (2003). A note on the effect of unemployment on mortality.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2(3), 505-518.

更多漲姿勢科學類文章,歡迎關注 知識分子 - 知乎專欄 。
推薦閱讀:

Nature專訪|四位科學家的新年期(tǔ)待(cáo)
會發光的蛋白:錢永健應該得諾獎嗎?
你不知道的達爾文和孟德爾(上)|音頻
經費匱乏推廣少:科研青年之困 | 最新調查
如何面對一個「分裂」的國家?美國大學校長守望「社會的燈塔」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