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精神科
我們倆都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精神醫學本科在讀,最近學校組織我們跟著醫生們去了一趟精神科查房,之前聽說過很多人對醫院精神科有各種各樣的誤解,所以打算根據我們的親身經歷來寫這篇文章來給精神科洗洗白。不過,本文提到的一些精神疾病癥狀希望大家不要對號入座,如果懷疑自己有精神疾病,請積極就醫。而且在此所述僅僅是一所醫院的情況,不同醫院之間的情況可能會有差異。
1.精神病院是個「監獄」?
一般談到精神病院,大家腦海里出現的應該都是些「圍牆外的電網」、「重重的鐵門」、「眾多的保安」。若要做個比喻的話,應該可以說是一個民間的「監獄」。其實真實的情況並沒有這麼誇張可怕。首先醫院的精神科分兩種病房,一種是開放式病房,另一種是封閉式病房。一般病人自願要求入院的、病情較輕、危險性低(沒有自傷、自殺或他傷傾向等)的都是安排在開放式病房。這樣的病房和其他內外科病房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病人的行動是自由的。至於封閉式病房則一般收入強制入院(如家屬要求的)、病情較重、危險性高的病人。這樣的病房才會有鎖著大門,限制病人的自由。一般病人入院前兩三周不允許家屬探視。因為他們一般是家屬要求強制入院的,本身就不能接受家屬的這一行為,自然會對其產生抵制情緒。所以如果在他們病情還沒有好轉的時候,讓家屬探視,可能會使得他們的病情加重。
這樣的病房裡沒有什麼電網,病人也不會全部被綁在床上。就我看到的說,環境還是可以的。三四個病人一個病房,有浴室、衛生間、食堂。鐵門的確是有,但是也就只有一道門把病房和醫生辦公室隔開。只有那些具有攻擊性行為的病人才會被約束起來,會讓他們穿上專門用的約束衣,控制他們的行動,避免他們自傷或攻擊別人。平時也會有保安在病房裡巡邏,不過人數並不多,他們的工作是避免打架之類的事故發生。
2.精神病人都很危險?
這個誤會可就大了,有心理障礙(精神疾病)的病人大多數是沒有攻擊傾向的。之前說到了精神科病房分為開放病房和封閉病房,在開放病房中,病人的自我認知和控制力都是沒有問題的,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出現電影中的精神失常而橫掃一切的現象。封閉病房中,確實大多數病人的情緒和認知出現了障礙,但他們的表現大多數時候只是獃滯和無法集中注意力而已,可以說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外來者是沒有太大興趣的。至於真的有攻擊傾向的病人,在封閉病房中有一個專門的病區給這類病人,不過我在病房參觀時得知,這個病區目前是沒有人住的,也就是說具有攻擊傾向的危險病人是很少的,遇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不必過分擔心。
這回我們去開放式病房參觀的時候就碰見了一個焦慮症的病人。她時常感覺到自己的胃部有強烈的灼燒感,面部與頭部有被拉扯的感覺,這些癥狀甚至讓她無法入睡。這種情況持續了很久,所以她不斷地求診於醫院的消化內科,但是經多次檢查後也並未發現任何問題。這是急性焦慮發作的一大特點,儘管患者自身感覺癥狀很重,但是相關檢查結果大多正常。像這樣的病人並不危險,他們也只是得了某種疾病的病人而已,而且是種可以治療可以控制的病,和其他科室的病人並無區別。所以,前往精神科病房時大可不必小心翼翼、提心弔膽。
3.焦慮症、精神分裂症到底是什麼?
說到這裡,作者覺得有必要科普兩種常常被人誤解的精神疾病,焦慮症和精神分裂症。
首先,焦慮症大致被分為:「慢性焦慮」,「急性焦慮發作」和「恐怖症」。在以上三種焦慮症中,我們平常所說的一般是指「慢性焦慮」,患者經常出現沒有緣由的、與實際情況過分擔心,並表現出頭暈、胸悶、坐立不安、煩躁、難以入睡、難以靜下心來等癥狀。這種類型的焦慮症大多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沒有嚴重的影響,往往也只是被人看作「愛擔心」而已。而另一種名為——急性焦慮發作(驚恐發作、驚恐障礙)的焦慮症,患者平時和正常人一樣,而發病時反應會很強烈,會害怕失去控制、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死去,然後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全身發抖等癥狀。這種焦慮症一般使人感覺到自己被某種疾病折磨,上面所說的那位患者就是如此。最後一類「恐怖症」,這類焦慮症應該是最常見的一種,如大家熟悉的幽閉恐懼症、深海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等等,這種由某些特定的場所或者情境引起,患者不處於這些特定場所或情境時不會引起焦慮的類型,我們統稱為「恐怖症」。而「恐怖症」我們又可以細分為——廣場恐怖、特定恐怖、社交焦慮障礙、分離性焦慮障礙、選擇性緘默等,在此我們就不做詳細說明了。
那麼,精神分裂症又是什麼?現在年輕人在網上聊天動不動就喜歡說自己「精分」了,一般他們表達的意思是「一人分飾多角」。而且還有一些影視作品把精神分裂症誤解為人格分裂。然而,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精神分裂症可不是這個意思。在醫脈通上介紹了一篇刊登在柳葉刀上的綜述,其中說到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徵包括:陽性癥狀(妄想與幻覺,與現實脫軌),陰性癥狀(尤其是意志減退、情緒表達減少、社交退縮),認知受損。陽性癥狀可通過治療緩解與複發,而陰性癥狀與認知癥狀更傾向於遷延為慢性,並造成社會功能受損。並且,個體差異很大。這回參觀病房見到的有一個病人具有妄想障礙,他認為「自己有超能力,可以通過傳送腦電波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別人」。而另一個病人則沒有明顯的陽性癥狀,僅僅表現出情緒表達減少等陰性癥狀。雖然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通常思維紊亂,表現出「瘋了」的樣子,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攻擊性的,大家遇到他們時不用過於害怕。
4.病人都是隨便入院的?
來到精神科的病人,和其他科室一樣要進行一些檢查,不過由於精神疾病的特殊性,這些檢查也和其他科室的檢查項目不完全相同,目前精神疾病幾乎沒有可以進行化學檢測的指標,主要是依靠醫生對患者進行詢問、觀察患者的行為來確定病情,但同時也會進行軀體方面的檢查。在患者第一次見到醫生時,醫生會對其年齡、病史、精神狀態(包括感知覺狀態、有無幻覺、情緒狀態和自知力等)、性格特徵、家庭社會關係等進行詢問,同時也會觀察其有無自殘自殺痕迹、入院方式(是否被強迫)、行為能力和面部表情等。綜合上述檢查情況來判斷患者的病情,決定其是否需要入院。
在確定患者需要入院治療後,醫生將對病人入院進行風險評估,包括:自殺的風險評估、跌倒/墜床的評估、噎食的風險評估、逃跑的風險評估、衝動的風險評估(部分病人躁狂發作時突然出現傷人動作)、壓瘡(指因長期卧床,營養不良,大小便失禁引起的組織潰爛危險,需要特別護理)的風險評估。在進行完這些風險評估後,病人便可以入院治療了。
5.醫生是怎麼治療的?
對於一些精神障礙,如輕度的抑鬱症等,醫院會進行藥物、心理治療。至於嚴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則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還會進行物理治療。所以,精神科的醫生不是只會灌藥。對於不同的精神疾病,會制定不同的治療計劃。
以上就是這回我們參觀了解到的東西,希望能消除一些大家對精神科的誤解。不過,由於我們了解到的還不夠全面,所以不能把精神科所有的情況都介紹給大家。歡迎更多的專業人士加以補充。
推薦閱讀:
※如果我精神分裂了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18歲藝術家:用畫展示他們眼中的世界
※曾得過精神分裂症,整天擔心男朋友知道後分手,怎麼辦?
※停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後怎麼辦?
※精神分裂症不願意吃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