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彭文生:貨幣金融問題常現兩大流行誤區,推薦閱讀!

撲克財經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智庫。跨界、深度、專註——匯聚業內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濃度的知識。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網站:撲克投資家 大宗產業與金融智庫平台

作者 彭文生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團(CF40)成員、中信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來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團

導語:貨幣金融與實體經濟究竟是怎樣的關係?

原創聲明:本文節選自作者在2016年6月5日的中國金融四十人路勁獎學金班第十屆畢業典禮上所做的主題演講,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秘書處整理,經作者審核,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CF40立場。

談到貨幣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我想先談點理論,我覺得現在分析貨幣金融問題有兩個流行的誤區,這兩個誤區都是在過去這幾十年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環境之下形成的。

第一個誤區是人們往往把貨幣等同於信用,大家一看到信貸擴張,就認為中央銀行在印鈔了。

第二個流行的誤區是認為貨幣是中性的,貨幣對實體經濟沒有影響。

這兩個流行的誤區聽起來好像是很學術性的,但對理解現實問題非常重要,當前經濟形勢很多觀點的分歧,我認為都來源於這兩個誤區。

1貨幣是否等同於信用?

貨幣和信用的差別,在學術上一直存在爭議。到底先有貨幣還是先有信用,人類學研究已經證明了信用的存在大大早於貨幣,在原始社會物物交換的時代,那時候就已經有信用了,但是還沒有貨幣。所以信用和貨幣不是同時出現的,也不是一回事。當黃金、貴金屬作為貨幣的時候,貨幣和銀行的信用也是不一樣的,黃金是商品貨幣,和信用沒有必然聯繫。

一直到近代銀行體系高度發展以後,貨幣的主要來源是信貸,今天大家講的貨幣是什麼?不是錢包里的現金,主要是指銀行存款。銀行存款主要來源於銀行的信貸擴張,這就是所謂的信用貨幣。

在1950-1960年代,西方國家金融體系的信貸功能受到很大制約,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金融壓抑,當時貨幣擴張的一個重要來源是政府的財政支出。自1980年代開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體系大幅擴張,銀行信貸成為廣義貨幣的主要來源,人們往往認為貨幣與信用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信用和貨幣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

信用可以違約,信貸的大幅擴張可能會帶來資產泡沫,同時增加非金融私人部門的債務負擔,最終可能帶來金融危機。

如果貨幣通過政府支出來發行,政府支出一般不會炒賣資產,所以政府支出的大幅擴張一般不會帶來資產泡沫,同時政府的債務可持續性大大超過私人部門的債務,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也小。

當然,這不是說政府債務支持的支出擴張就沒有問題,政府支出過度擴張,導致總需求大於經濟的供給潛力,會引發通貨膨脹。所以我們看到在金融壓抑的年代(1950-1970年代),全球經濟面臨的問題是通貨膨脹,政府的財政支出失去控制,中央銀行印鈔支持政府的財政支出。

1980年代開始,信用創造貨幣以後,全球通貨膨脹持續下滑,當前全球經濟不僅沒有通脹問題,反而有通縮壓力。從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19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直到本世紀的全球金融危機,我們發現,在信用創造貨幣的年代,資產泡沫和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也在增加。所以,理解當今我國信貸的大幅擴張,理解貨幣和信用的差異,對於我們探討當前的宏觀政策具有深刻含義。

2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貨幣中性之爭

第二個流行的誤區是認為貨幣是中性的。過去這幾十年,佔據學術界、思想界最主導地位的就是貨幣數量論,貨幣數量論認為,貨幣發行過多,物價就會上升,即貨幣超發導致通脹。但是很多人往往沒有關注貨幣數量論的精髓——貨幣中性。也就是說,貨幣發行過多,只帶來物價上升,只帶來通脹問題,並不影響實體經濟。但實際上,貨幣是不是中性的?貨幣可能不是中性的,貨幣可能影響實體經濟。為什麼貨幣不是中性的呢?這就涉及到我們如何理解貨幣的角色。

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是另外一種貨幣理論,主要講的貨幣是流動性資產,如果大家都追求流動性資產,對實體經濟的消費投資需求就弱,導致需求不足、供給過剩。凱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爭論》,這本書的名字就體現了他是從貨幣經濟角度來解釋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古典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定律叫作「薩伊定律」,薩伊定律認為供給創造需求,有了供給自動就有需求,所以供給是主要的,而需求是次要的。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市場供給與需求能夠自動達到均衡,不會帶來持續的失業問題。如果薩伊定律是對的,為什麼出現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如何解釋幾百萬人在幾年間突然失業?這是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嗎?凱恩斯的貨幣經濟的理論挑戰了薩伊定律。

古典學派的薩伊定律為什麼說供給創造需求?因為它認為貨幣是中性的,即貨幣是一塊面紗,貨幣經濟與物物交換的經濟是無差別的。在物物交換的經濟不存在生產過剩,我種植玉米,你生產羊,我們兩個互相交換,最終總能達成一個交換價格,各自的商品歸為消費和儲蓄。有供給自然就有需求。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挑戰就是貨幣不是中性的,貨幣除了支付工具這個手段以外,還是儲蓄的工具。儲蓄有兩個手段,一是實物儲蓄,我種的玉米,我要留為種子明年使用,我可以把玉米作為儲蓄。但是在貨幣經濟時代,我也可以把玉米賣掉,用貨幣作為儲蓄,為未來的消費和投資做準備。這就是貨幣的儲蓄功能。

但是如果大家都追求貨幣,都把手裡的商品賣掉,轉化為貨幣,那就會出現生產過剩,甚至引發經濟危機。為什麼大家追求貨幣和追求玉米不一樣呢?因為玉米是需要依靠人來生產的,如果大家對玉米的需求旺盛,就不會導致失業問題。比如中國人過去騎自行車,後來生活水平提高了,開始駕駛汽車。過去生產自行車廠的工人失業了,但是沒關係,自行車廠的工人可以轉化為製造汽車的工人。而貨幣不一樣,大家如果都追求貨幣的話,貨幣的創造靠印刷機印刷出來,電子貨幣則可以記賬,貨幣的生產成本極低,貨幣需求的增加不創造就業機會,這就是凱恩斯講的貨幣非中性的根本來源。貨幣作為流動性資產,它的需求如果太多了,就可能導致經濟蕭條。貨幣非中性的觀點其實也不是凱恩斯創造的,馬克思在解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為什麼出現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時,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貨幣非中性,這是建立在馬克思對薩伊定律的批判上的。

另外還有一個經濟學派是奧地利學派,奧地利學派不是從總量的角度,而是從結構的角度來理解貨幣非中性,貨幣為什麼非中性?因為在現行的銀行體系下,貨幣是信貸創造的,而信貸不是均勻地分布在每個人、每個企業手裡,信貸投放是有先有後的。先拿到貸款的人,在物價較低的時候,可以用低廉的價格僱傭工人、購買商品,佔了先機。而後拿到貸款的人,因為物價的上升可能使得實際收入是下降的。所以信貸投放的先後就導致一個很強的再分配效應,這個再分配效應會影響整個經濟結構,影響經濟長遠的可持續增長力。

綜上,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以及奧地利學派對貨幣經濟的理解,對我們分析當前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含義。


推薦閱讀:

銀行流動資金貸款可否用于歸還或置換他行流動資金貸款?
現金流分析

TAG:信贷 | 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