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你們說的「中國伊斯蘭國」沙甸,卻看到不同於想像的風景
雲南沙甸這個地方,自幾年前頭一回聽說,便伴隨著各種「中國的伊斯蘭國」,「連政府都被『綠』化了」,「漢人的飯館都不準開」等等可怕言論,聽起來彷彿是座法外之國。然而我對這幾乎是孤例的,被漢人區包圍的伊斯蘭小鎮,卻始終充滿好奇,一定要一探究竟。終於,借著某次出差,我特意繞路到這裡。
不得不說,在伊斯蘭是個如此敏感話題的今天,孤身一人來這滿街都是穆斯林的地方,還是讓人有點忐忑不安。這裡真的會如描述,是回民的天堂,漢人的地獄嗎?
沙甸大清真寺,與保安大哥的那番對話
大清真寺,是這座小鎮毫無疑問的中心,從鎮上大部分地方,抬頭就能看見它高聳的四座宣禮塔。沙甸清真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而現在這座清真寺,始建於2005年,1.3億建設資金基本來源於教民捐款,可容納10000人做禮拜,是整個東南亞最大。這裡會對我這個漢人遊客開放大門,讓我盡興參觀甚至拍照嗎?
「歡迎來參觀,歡迎拍照!」穿制服的保安大哥,一眼就從成群做禮拜的人里認出了挎著相機,一副遊客打扮的我,他親切而禮貌的招呼讓我瞬間放下了戒備。他只告訴我兩條規則:1、進樓前要脫鞋;2、只能在走廊參觀拍照,不能進殿內。
哦,這大哥對我不錯,是因為他肯定是政府安插在這裡監視回民的漢人。我心想。
當時正趕上穆斯林的晌禮,大殿中統一著白袍的教職人員(後來才知道,是當地經學院的學生)左右一字排開,而阿訇站在中間,身前則放著成堆的經文,場面無比莊嚴,甚至覺得肅穆得有些可怖,然而不知這是個什麼儀式。
既然看不懂,索性找剛剛的保安大哥聊天,順便請他介紹一下。然而聽了他介紹才知道,他並不是我想像的「漢人監視者」,而也是當地的回民,保安只是他的職業罷了。從過往禮拜者跟他親切地打招呼也能看出,他們絕不是貓和老鼠的關係。原來這裡的回民也會對我們漢人這麼熱情啊!驚訝之餘,我連連向他表達我的感激和意外。他卻不以為然:「你們把我們當什麼了?雖然民族和信仰不一樣,但我們和你們一樣,都是中國人啊,都是學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長大的中國人啊!」
我這才如夢初醒。是啊!為什麼之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們,難道不應該預先認為他們也是好人嗎。
大哥向我抒發了許多被漢人誤解的鬱悶,他說:「我不上網,但我聽說有人在網上說,我們沙甸到處都是恐怖分子,街上都是坦克,你看看嘛,哪裡有?哪裡有嘛!」
確實,我環視四周,不用說坦克,連警察的影子都沒有,諾大一座清真寺,穿制服的人只有他一個保安。這足夠說明這裡的安全狀是多麼穩定。
他又說,整座清真寺在建造時就考慮到了方便遊客,例如三座禮拜殿之間特意用寬闊的走廊隔開,就是為了讓遊客在走廊里參觀與教徒禮拜互不干擾。沙甸人都是歡迎大家來參觀的,希望回民和漢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多,誤會越來越少。
我沿著走廊走了一圈,確實可以從各個角度近距離看到禮拜的全過程,又不會打擾到他們。
他隨口說,你明天來就好了,明天是主麻日(星期五),晌禮時,附近好幾個鎮子的信眾都會聚集到這裡做禮拜,場面相當壯觀。
他只是隨口一說,但我已做了決定:明天再來看主麻日禮拜!
當我再來到這裡的時候,昨天還是供遊客隨意走動的走廊,今天為了容納八方雲集的信眾而都鋪上了地毯。
我來得足夠早,索性又跟當值的另一位保安大哥聊起來。他起初有些戒備,但當聽到我說,我是為了消弭漢回之間的誤會而來的時候,他一下子輕鬆了很多,甚至還介紹他的朋友給我認識——是昨天的白衣教職人員中的一位,曾也是經學院的學生,而現在已經是附近一座清真寺的阿訇。盤腿坐在大殿前,我跟那位年輕的阿訇聊了很久。他戴著眼鏡,一副文弱書生的樣子,可聊起伊斯蘭和古蘭經,卻兩眼放光,滔滔不絕。同樣,當聽說我希望能盡微薄之力,促進民族之間相互尊重,消除其中誤會的時候,他也對我充滿感謝。
一直聊到禮拜即將開始,我被禮貌地請下禮拜區(因為主麻日人太多,所以昨天的走廊也成了禮拜區)。離開前,我拍下了這溫馨的一幕:
禮拜的過程,與昨日無異,但規模要大很多。當看到密密麻麻的信徒,對著心中聖城的方向,虔誠地一次次俯下身子禮拜的時候,大概有一點點理解「信仰」在他們心中的重量了。作為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雖然我不會選擇那條路,但我尊重每一個人的信仰。
沙甸和雞街鎮上的所見所聞,讓謠言不攻自破
除了清真寺,這座小鎮還有不少值得一去的地方。就在清真寺對面的伊斯蘭藝術館,展出了許多穆斯林的書法和繪畫作品。這其中既有沙甸本地人,也有寧夏等地的回族,甚至還有這位皈依了穆斯林的漢族藝術家,他結合了阿拉伯文和漢字的書法作品讓我流連了很久:
沙甸和附近的雞街鎮(相隔不過1,2公里),還有許多座造型各異的清真寺可以參觀:
雞街清真大寺,規模幾乎不輸沙甸大清真寺團坡頭清真寺,是一座傳統中式風格的建築早已廢棄的雞街火車站,曾是個碧石鐵路的重要一站,也是大名鼎鼎的滇越米軌的支線。在這裡,我終於找到了雲南此行唯一見到的百年寸軌(比米軌還要窄的鐵軌)遺迹,興奮不已。身著傳統回族服飾的女子。
隨意走進附近村子裡一家提供餐食的院落,那是一家三代回民自己住的房子。沒有菜單,我看著桌上擺的甜品,垂涎欲滴,說就來一份這個吧!
小朋友頑皮地過來擺弄起我的相機,我笑著擺手勸退他媽媽的呵斥。我說,給你拍張照片吧!他說好啊好啊!於是相機里就留下了這位回族小朋友頑皮而有點緊張的一刻。很多人說,沙甸是「政教合一」,全區只能吃清真,漢人連餐館都不能開,更不用說喝酒了。給大家看,謠言是怎麼不攻自破的:
漢人燒烤攤,仔細看,都是不戴頭巾的漢人。地點就在雞街清真寺對面,站在清真寺門口就能聞到烤豬肉的香氣。
(解釋一下雞街和沙甸的關係:雞街是一個鎮,沙甸是行政上隸屬於雞街的三個村,包括兩個回族村和一個彝族村。我們通常說的"沙甸地區"不僅包括沙甸的三個村,也包括雞街。儘管紅河州有派出一個"區公所"(為了方便少數民族管理,不是區政府)在沙甸,但行政上仍然屬於雞街鎮。雞街鎮中心,離著沙甸大清真寺的距離,也就快走十幾分鐘。不要跟我爭為什麼沙甸沒有漢人餐。1,我也沒逛全不知道有沒有;2,全是回族的地方,開漢人餐就是犯傻,等著沒生意倒閉)
見:http://www.hh.cn/sx_01/sx06/ge02/01/201511/t20151113_1181545.html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傳達落實省委書記李紀恆,省委副書記、省長陳豪到紅河州及箇舊調研時的指示和要求,鞏固和深化沙甸地區綜合整治工作,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11月11日,我市召開雞街鎮、沙甸區黨政班子成員座談會。
回味餐廳里,滿滿感動的一餐飯
沙甸的招牌餐廳,叫回味,一語雙關。餐廳的老闆也是位虔誠的信徒,他堅守教義的故事,被作為典型,寫在沙甸大清真寺的宣傳欄上:曾有幾個漢人到他餐廳吃飯,菜點好了都端上桌了,才知道這裡不能喝酒,便與店員爭執起來。老闆聽聞此事趕來,寧肯讓客人不付錢直接離開,也不願壞店裡的規矩,不可謂不虔誠。而那裡還有「禁止客人點過多的菜」的規定,看似無厘頭,其實蘊含著「節約第一,賺錢第二」的思想。
如今,為避免之前的誤會,「禁止飲酒」已被寫在醒目的位置。這裡同樣沒有菜單,只能去原料櫃看著點菜。服務員推薦了醬牛肉,卻說不清是18還是20塊。而炒素菜和她推薦的花生湯的價格,她也說不清。難道看我是漢人,想矇騙我?!索性不問價格了,看你們能黑到哪裡,大不了去曝光你們!我心想。
不得不說,那盤醬牛肉,味道鮮美,口感獨特,特別是肉凍的部分真是回味無窮。如果這牛肉只要20,剩下的素菜和湯就算貴點,也忍了,況且那兩道菜也真的很好吃!
吃完結賬,原來牛肉不是20,而是18。更令人驚訝的是素菜和湯的價格——各只要4塊錢!!
如果說牛肉便宜,是因為這裡地處窮鄉僻壤。可素菜和湯,4塊錢,不及葷菜1/4的價格,這在大家已經默認了飯館裡素菜和湯是利潤率最高的菜品,只需要比葷菜便宜一點點就足夠了的時候,是何其令人感動!再想想點菜時我惡意的揣測,真是令人無地自容。
寫在最後
當然,豬肉依舊是我的最愛,一天也離不了;我更沒法放棄自己的無神論主張,改去相信世界是安拉造的。但我還是不能不被回民的這種淳樸和虔誠所深深感動。其實,這世界上任何兩個人之間都有很多不同,相比起來,我們和回民之間,關於信仰和生活習慣的不同也顯得沒有那麼關鍵了。
知乎目前的主流言論依舊被穆黑所霸佔,我相信其中的大多數只是沒有接觸過太多穆斯林,不明真相,被誤導的群眾。但其中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卻不得不讓人提防:他們打著「反穆斯林」的旗號,卻干著讓佔中華民族主體的漢人仇視所有穆斯林的事。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漢人和穆斯林心生隔閡,從此隔離,讓自古以來幾千年都因包容而不斷發展至今的中華民族,因民族仇恨而支離破碎——他們的目的,跟那些不斷在穆斯林聚居區製造恐怖襲擊,讓當地漢人被迫遷走,使漢回交融的和平局面被打破的恐怖分子,沒有區別!
的確,穆斯林中有壞人,可能確實有一些人遇到過。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是隔壁老張老王對你不好,你只會覺得老張老王有問題。但為什麼隔壁老馬(穆斯林)對你不好,你就要把這鍋扣到全國2000萬,全世界14億多的無辜穆斯林頭上呢?
任何民族都有敗類,但也都有更多的好人,穆斯林≠恐怖分子,這話說起來簡單,可想讓大家改變長年以來的刻板印象,又是何其困難。
如果你願意,就到沙甸(或是其它回民聚居區)走走,放下戒備,跟當地人聊聊天,體驗一下他們的生活,或許你的想法也會改變。
推薦閱讀:
※作為前穆斯林,這是幾個月前【未退教時】寫的一篇隨筆,與大家共勉!
※如何正確評價泉州穆斯林與蒲壽庚的興盛衰亡?
※「饢」在穆斯林的生活中是怎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