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芯苑網 小桂
講起FinFET當然是很advanced的東西,尤其大陸現在還停留在28nm的時候,自然對這玩意還很陌生,不過究其源頭還是要從傳統的平面MOS講起。
傳統的MOS我們已經非常爛熟於胸了,靠柵極控制Gate的「開」和「關」,所以很多國內的做MOS的人都說是「門電路」,或者說「開關管」。也有很多教材直接比喻成水龍頭,這些都是很不錯也很形象的比喻。當然要求就是開的時候就要溝道電流要大,關的時候漏電流要儘可能小。
要滿足上面提到的「High Ion」以及「Low Ioff」,那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傳統MOS在這兩塊是如何突破的?首先講"High Ion",它取決於Gate對溝道的控制能力,也就是書上講的跨導(Gamma),而這個東西主要取決於Cox,所以我們一直在減小GOX的厚度,並且一路發展到Advance的HKMG,當然Isat還有一個決定因素就是載流子的遷移率(Carrier Mobility, μ),它取決於晶格以及應力,所以到了High-K時代的時候需要引入Strain Silicon或SiGe來提升遷移率。接下來到「Low Ioff」,它主要來自Short-Channel-Effect (SCE),也就是DIBL效應,或者叫做「溝道長度調製效應」 (我覺得他們都是一樣的原理只是命名不一樣而已)。所以要降低Ioff就必須要降低DIBL效應,所以傳統的做法是LDD+Spacer+ Pockage + AntiPunchThrough等等。(這些理論如果不懂,可以查閱前面關於MOSFET的文章)
到了HKMG時代,我們的Cox足夠大的時候,溝道表面的Subthreshold漏電以及DIBL漏電都應該沒有問題了,主要的漏電來自於遠離溝道表面的PN junction到Well里了,所以到了28nm再往下就衍生出FD-SOI製程,做一個BOX (Buried OXide)使得PN junction停留在BOX上,這樣就解決了Body漏電的問題。(詳細參閱我之前的文章<絕緣體上硅(SOI)>)
從FD-SOI繼續往下shrink的時候,PN junction也再shrink(UTB: Ultra-Thin-Body MOSFET),Metal-Gate的line也在shrink,又遇到新的挑戰。第一個挑戰是隨著Gate長度減小,Gate Line的random roughness已經足以導致Line寬度的Uniformity變得不可控了(就類似GOX厚度薄到一定程度已經薄到比原子直徑還小就沒法再薄了),第二個挑戰是Thin-Body帶來的摻雜原子隨機跳躍(RDF: Random Dopant Fluctuation),因為溝道長度太小了,源漏極的電子隨機就可能進入溝道裡面,導致溝道濃度發生變化,Vt不可控。
雖然遇到了上面的兩個挑戰,人類不會就此罷休,所以發明了Double-Gate MOSFET,因為我們上面講了,主要的漏電來自於溝道下面的Body,可是我又不能降低Body厚度,所以發明了不降低Body厚度,我在body兩邊各加一個Gate夾擊Body區總可以了吧,類似JFET的原理。
但是這種Double-Gate沒法生產,總不能把Wafer減薄然後在背面再做一個Planar-Gate吧?所以就想辦法把Source/Drain立起來,兩邊各加一個Gate形成一個十字架夾擊溝道,而這兩個Gate類似魚的鰭(Fin),所以叫做鰭型場效應晶體管(FinFET)。從此佔領半導體界超過40年的平面MOSFET被3D的FinFET取代。
接下來講一下FinFET的結構及原理,我們還是把它儘可能翻譯成傳統的平面MOSFET,結構上講,它的Source/Drain都被立起來了,而Gate是在中間的兩邊夾起來的,所以溝道長度「L」就是中間夾起來的Gate的長度,而垂直方向自然就是溝道寬度「W」也就是Fin Height (Hfin),而Source/Drain的寬度也就是Fin的寬度(Wfin),每兩個Fin之間的距離就是Fin的pitch(Pfin),這些只能看圖理解了。
有個有趣的現象是,Lg與Wfin的比值直接影響了DIBL,UC-Berkeley在2001年在IEEE上發表的研究表明Lg/Wfin必須>1.5才能有效抑制DIBL (原理我還沒想通)。而Lg必須越小越好,因為它直接決定了Idsat,所以Wfin必須是Lg的2/3。重點來了,在FinFET裡面,最小尺寸已經不是傳統MOSFET的溝道長度Lg了,而是Fin Width (Wfin),所以所謂的16nm或14nm都是指Wfin,千萬不要搞錯了!所以Wfin才是黃光製程的挑戰。而且Fin越小對Hot-Carrier越好。
那麼這Wfin怎麼做呢?比較經典的是用「Spacer」技術實現,這樣就不依賴黃光製程了。而且U%也能得到保障,而Fin-pitch就取決於形成spacer的那條line的寬度,當然這個pitch也不是越小越好,要根據fin的高度來balance,因為要考慮等下Source/Drain離子植入的Shielding Effect。
另外在FinFET的結構上,還有Double-FinFET (DG-FinFET)和Tri-FinFET之分,主要差別在於那個Fin被Gate包圍的部分有三個面,兩側肯定是Gate區域了,一個叫Front Gate(1st Gate),一個叫Back Gate (2nd Gate),那麼頂部呢?如果頂部是厚Oxide則它不屬於Channel則稱之為Double Gate,如果頂部和側邊一樣是薄GOX,則稱之為Tri-Gate。前者(DG-FinFET)的好處是厚的GOX充當了Gate蝕刻的阻擋層(Hardmask),所以不需要特別高的Gate蝕刻選擇比。但是Tri-Gate的驅動電流比較大因為溝道寬度增加了(W=Wfin+2*Hfin)。當然還有Quard-Gate就是包一圈的,那種process太複雜了,我就不介紹了。
另外再介紹什麼叫SOI-FinFET?什麼叫Bulk-FinFET?上面介紹的FinFET結構,我們可以看出源漏都是立起來的結構,所以幾乎不需要襯底了,所以在FinFET結構裡面Substrate幾乎是用來支撐的,然後在上面長一層厚厚的Field OX隔離開,然後在上面做源漏Si或者SiGe的沉積和蝕刻即可,所以我們稱之為SOI-FinFET結構,但是這種結構就是有SOI技術天生的缺點,無法導熱(參閱《絕緣體上硅(SOI)》)。所以逐漸Bulk-FinFET成為主流並且製程更加簡單。
最後介紹一下FinFET的Layout,其實在layout上應該還是和傳統的CMOS一樣,只是Source/Drain變成了條狀,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還有一個跟Layout相關的因素就是晶向,我們都知道在不同晶向上載流子遷移率是不同的,<111>比<100>大,所以BJT用<111>而MOSFET用<100>,因為<100>的界面特性比較好。但是到了3D時代,你的Layout角度發生變化的時候你的電流走向就會朝著不同晶向在走,所以很容易有的朝著<110>,有的朝著<100>在走,這樣的結果就是各個晶體管之間的Idsat不同了。如果我們繼續選用<110>晶向平邊的襯底,則垂直襯底表面為<100>晶向,則Fin的垂直於平邊時,它的鰭(Fin)為(110)晶面,此時電子遷移率下降,空穴遷移率上升。如果Fin與平邊成45度夾角,則Fin的晶面為(100),遷移率變化則相反。(我也不懂書上看來的)
講完了Normal的FinFET結構,我們繼續來講FinFET如何做HV器件,因為我們的CPU的供電一定都是外圍電路(18BCD),所以輸入給處理器的電壓一定是>=1.8V的,所以FinFET一定要有1.8V或者3.3V的HV器件來處理電壓給Core FinFET,那如何做HV-FinFET?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在Drain端加一個漂移區(Drift)的Fin-Extention即可。
製程難點以及Inline量測的challenge我就直接引用AMAT的material了,我也不懂期待有人來補充吧。
轉載請註明來自 《芯苑》,本文標題:《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 轉載請保留本聲明!
職位推薦:
杭州智波科技 | 射頻晶元設計
10K-20K/杭州/工作經驗不限/本科及以上/全職
矽睿科技有限公司 | 高級IC設計數字工程師
10K-15K/上海/3年以上/碩士及以上/全職
泰瑞達 | 應用開發工程師
10K-20K/上海/工作經驗不限/本科及以上/全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