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插手南海,連海灣小國科威特都躺槍!

南海局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日菲等國喋喋不休。如今,連海灣小國科威特都一不小心躺了個槍,日本首相安倍也是蠻拼的。

01

5月11日,科威特首相賈比爾抵達日本進行了為期3天的訪問。

5月12日,賈比爾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會談中承諾,將保證石油供給的穩定。同時,安倍亦提出希望科威特開放基礎建設投資的市場,便於日本的電力與運輸工業更加順暢地進入科威特市場。

在政治領域,除了對中東一系列熱點問題做了表態,如葉門戰事、敘利亞政治談判、以及對IS的打擊等,引人注意的是,雙方在共同聲明中特別提到了「雙方都認同在國際法的前提下維繫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定。」而這一點,被日本第二大通訊社時事通信在報道中解讀為,安倍在與科威特首相會談時提出「反對中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化,不接受中國單方面改變南海現狀的事實,在法律原則遵守國際秩序,這些對於維護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是不可或缺的。對此,賈比爾表示同意。」類似的報道在日本共同社的新聞中亦有出現。

正當筆者還在為安倍為何要在與科威特首相會談時強調南海問題而疑惑不解之時,另一廂傳來的另一則消息則使筆者更為「震驚」。中國外交部13日發布公告,「當地時間5月12日在多哈舉行的中阿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通過《多哈宣言》。阿拉伯國家支持中國南海問題立場。」

更為有趣的是,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答記者問時被問及「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2日與到訪的科威特首相賈比爾舉行會談,一致認為中國試圖單方面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的做法正使東亞安全環境變得嚴峻」時,陸慷答道,「我們最好還是聽科威特政府官方的、權威的聲音,而不是聽共同社怎麼說。」「昨天,中阿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發表的《多哈宣言》已經闡明了有關立場。這是包括科威特政府高級代表參加並簽署的一個宣言。」

5月15日,科威特外交部副大臣賈拉拉表示,科威特政府支持中阿合作論壇第七屆部長級會議發表的《多哈宣言》中對南海問題的立場。

02

同樣是5月12日,同樣是南海問題,同樣是爭奪第三方對自己的支持,真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摩拳擦掌,接踵而至。」一邊是科威特首相在南海問題上對日本的立場表示口頭理解,另一邊是包括科威特政府在內的阿拉伯國家以書面形式力挺中國南海立場。

中日兩國都在極力爭奪第三方對自身在南海立場上的支持,原因何在?從短期來看,主要有兩點。

第一、南海仲裁案即將裁決。5月15日,新華社發出「九問」——《九問菲律賓南海仲裁案》。文中表示,「中國政府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立場和態度一直很清楚:不接受、不參與。未來裁決結果作出後,也將不承認、不執行……此外,將南海爭議提交仲裁也違背中國同東盟各國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以及中菲之間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解決爭議的共識……域外國家的介入更讓南海仲裁案充滿陰謀意味。」外交部長王毅也曾公開指出:「菲律賓的一意孤行,顯然有幕後指使和政治操作。

事實上,從2013年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起,美國就如影隨形。僅從公開報道看,美國白宮、國會、國務院、軍方都有政要表達過對菲律賓此舉的支持。」

第二、G7峰會即將舉行。5月26日,日本將在三重縣誌摩市舉辦G7首腦峰會,會議將就南海問題進行討論。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日本外交部長岸田雄文就已明確表示,南海問題將成為G7峰會的議題。從現有的國際體系來看,大國之間的協議與默契遠比國際仲裁更有效。

G7作為上世紀冷戰時期的產物,雖然效力已有所削弱(若能維持影響力,就不會有G20的出現),但是它依然是大國之間利益協商與交換的平台,特別是對於西方陣營中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如何將G7效能發揮到最大化,將南海問題炒作出新意,這是美日同盟在峰會中所試圖竭力推進的事情。

03

近期,圍繞南海問題,先是美國艦隊以航海自由通行權為由,突入南海境內,後有日本拉攏科威特,中國發布《多哈宣言》,可謂熱鬧非凡。中日兩國圍繞南海問題正進行著激烈的角逐,外交戰場上硝煙瀰漫。

而在這一輪競爭中,阿拉伯國家在「不經意間」從邊緣走向舞台中央,「扎紮實實」地露了一把臉。南海問題對阿拉伯國家來說顯然不是核心利益,但是卻很重要,因為這涉及到與兩個重要石油進口國的關係。

中國是中東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日本80%的石油從中東進口。對中日兩國來說,中東一直被視為能源供給基地與新興的市場。反之,海灣地區的阿拉伯國家亦高度重視與中日兩國的經濟聯繫,特別是在石油價格低迷的當下,石油市場已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處理好與買家之間的關係,對於穩定石油交易利大於弊。

同時,石油價格低迷的大背景正倒逼阿拉伯國家的工業化。沙特國王薩爾曼下令撤銷石油部,改組為能源、工業和礦產部。沙特深知,光靠賣石油的日子已經過不下去了。沙特如此,科威特亦然。

對於阿拉伯國家來說,賺錢是手段,實現工業化才是目的。石油價格長期下降,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優勢不再,自身獲得資金的能力下降,外部依存進一步提高。欲實現工業化,技術與人才是關鍵,同時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亦不可少。這一點上,中日兩國均是強項。

日本在80、90年代資本大規模輸出,基礎設施建設一度讓其賺得盆滿缽滿。如今,中國亦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東是重點地區,富裕的海灣國家更是吸引了無數中國買家。

可以預見的是,中日兩國對阿拉伯國家的爭奪將愈發激烈。驅動這場競爭的將不僅是南海問題,更是背後的經濟利益。中日兩國在經濟上的競爭已經進入了更高的階段。

以前的中國拿「襪子」換機器,現在的中國在用機器換市場。中日在印尼的高鐵之爭,已經是中日「高階競爭」的一個樣板。中國的工業能力正在挑戰日本三菱、三井、住友等大財閥的利益。日本財閥是日本政界的金主,財閥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財閥則必將迫使日本政要展開綜合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

政治先行,用政治手段維護自身經濟利益,這在世界史上都是常見的行為,特別是在基礎投資建設方面。基礎投資建設,從表面上看是土木工程,其背後真正的價值是「標準」。如同百年前的「帝國時代」,英國與德國在世界各地推廣自身的鐵路系統,兩者軌距不同,不能通用。

然而,一經建成,則採納這套系統的國家就納入建設國的經濟體系。在新的時代,基礎投資已經不僅僅是鐵路,無線網路、通訊設施都是新工業時代的基礎,更是明日的皇冠。

阿拉伯國家如今急需產業升級換代,彌補工業化進程的缺失。吸引外國投資無疑是加快自身工業化建設的首選。但如何以更低廉的價格,買到更高質量的服務,是其所面臨的新挑戰。

顯然,海灣阿拉伯國家有錢,但並不願做「冤大頭」。中日兩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爭端,無疑提高了阿拉伯國家的談判能力。原先是「以經促政」,現在可以「以政促經」了。

最後,小編想引用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的一句話對日本來個隔空喊話:

『我們注意到近期日本外交正衍生出一個新的產業,即生產「添加劑」,將其放到別國的表態中。這種「添加劑」以假話作為產品原料,以杜撰作為製作手段,以混淆視聽作為生產目的,但因為缺失了最重要的成分——誠信,這種「添加劑」終歸只能以偽劣產品論處,貽笑大方。』

圖文編輯 李文哲

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85後新王儲將把沙特王國帶向何方?
一代梟雄卡扎菲的傳奇人生
以總理公開支持伊拉克庫爾德人建國 與盟友美國唱反調?
薩達姆·海珊的24年(2)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