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寫的海鮮食用指南,還有這麼萌的插圖

有人問,中國古代有什麼有趣的書。

回答的人很多。不過除了少數幾個,大多數答案都太大路貨了,沒意思。古書有很多又偏門又好玩的。

有一類書,它們的書名大多有「海錯」這個詞,比如明代屠本畯的《閩中海錯疏》,又比如清代郭柏蒼的《海錯百一錄》。

海錯是什麼意思?也就是現在說的海鮮、海味、海產品。這個詞來自《尚書》的禹貢篇,「厥貢鹽絺,海物惟錯」,錯,就是不只一種、種類繁多的意思。

對了,這些以海錯為名的古書,主題都是海洋里的生物。放在今天,《閩中海錯疏》大致就會寫成「福建沿海海洋生物研究」了吧。

到了現代,學者研究這些古書,也經常用這個典故,以海錯為題,比如《海錯麟雅:中華海洋無脊椎動物考釋》和《海錯溯古:中華海洋脊椎動物考釋》。

這些寫「海錯」的書裡邊,作者名氣最大的是寫《海錯》的郝懿行。

郝懿行,乾嘉年間的著名學者,清代樸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當然是那些嚴肅的大部頭學術著作,《爾雅義疏》、《山海經箋疏》、《竹書紀年校正》、《荀子補註》等等。《海錯》只是其中一件不太花精力的小工作而已。

他是山東人,從小生活在海邊。他說,我呀,靠海住久了,見到的海鮮太多,也寫不完那麼多,就寫幾種來給別人讀古書做考證時當資料用吧。

所以他就寫了一卷《海錯》。裡面寫到了四十八種海洋生物。

他寫烏賊,說自己仔細查看過,烏賊魚(他把烏賊叫做魚)有軟甲,肉質,口在肚子下面,很多腳圍繞著口;只有一根骨頭,像雪那樣白,一摸上去就會像鹽那樣散掉,也是鹹的,可以做葯,就是海螵蛸;肉烤來吃很美味;會吐墨汁,有毒,所以海里的大魚不敢吃它,有人說它一見大魚來就噴墨汁,在海里向雲霧那樣擴散,大魚都不敢靠近。

雖然我不知道他說的軟甲是什麼意思——烏賊有軟甲嗎?——但其他描述還是很靠譜,確實是有親身體驗的。

還有寫牡蠣:它附在礁石上生長,兩片殼,有一片黏著不動,形狀隨著嶙峋的礁石而長。層層疊疊,聚在一起,但還是互相區隔,像各自有一間房子。潮水一來,房門就打開了,潮水一退,就關上。人們要采牡蠣,必須鑿破殼,用容器來盛放它的肉和汁水。肉可以吃,汁水拿來做湯更鮮美。有的奸商用海水摻到它的汁水裡,味道差多了。有一個桑島,那裡出產的牡蠣味道特別好,遠近的人都知道,叫它們桑蠣。桑蠣不附在礁石上,隨波逐流,所以又叫滾蠣。有人說因為桑島地處河流的出海口,所以桑蠣得到了河水的淡味,所以味道比別的品種要清新。

看來郝懿行是個吃貨啊。

他還寫了一種叫海盤纏的,我把原文抄在下面,看看你們能不能認出是什麼。

大者如扇,中央圓平,旁作五齒歧出,每齒腹下皆作深溝,旁有髯。水蟲幺(),誤入其溝,便乃五齒反張合併,其髯夾取吞之,然都不見口目處。釣竿所得,餌懸腹下,蓋骨作四片,開即取食,合仍無縫也。既乏腸胃,純骨無肉,背深藍色,雜以()點,腹下純紅,其小者腹背皆紅。狀既詭異,莫知所用,乃至命名亦復匪夷所思,將古海貝之屬,其類非一,及其用之,皆為貨賄,故雅擅斯名歟?

要是不說,你想不到古代還有人對海鮮這麼有研究吧?

前兩年故宮博物院出版了一本《故宮海錯圖》,就是故宮收藏的康熙年間的民間畫師聶璜繪製的一份圖冊。

畫風略萌。

看來海鮮人人喜歡,學者和皇帝都不例外。


推薦閱讀:

用上就忍不住愛上的小眾APP推薦
靠刷知乎增長知識量的人最終會不會因此成為一個哲學家?
書單 5本適合假期看的奇特繪本 | 女神進化論

TAG:古籍 | 北京故宫 | 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