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推策略如何設計才將轉化率由0.3%升至10%?【CK47招生篇】
原創 2016-04-15 CK47 校長運營圈
各位校長好,我是校長運營圈專欄作者CK47,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教育機構如何地推。
發傳單是每個機構的常態化營銷工作之一,但在當今的大眾互聯時代,傳統發單的轉化率一般在0.3%到0.5%左右,即使你挖空心思,附上什麼「十元抵用券」、「免費課」之類的,轉化率也就在處在可憐巴巴的0.8%-1.0%左右。
更可悲的是,這還只是諮詢轉化率,成單轉化率只能更低。
怎麼才能讓傳統發傳單這類的線下地堆發新芽?如何策劃地推策略才能把傳單的轉化率「稍稍」提升10來倍呢?
目錄
第一步:分析你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第二步:地推的物料準備
第三步:規劃地推的時間、地點
在展開說明地推策略設計前,我們必須先來界定下地推過程中,市場行為和銷售行為的區別是什麼?
多數校長或在概念認知上不清楚,或在地推落地時混淆,最常見的就是如下兩個問題:
1、絕對的割裂市場和銷售。
具體表現是市場人員發傳單、立牌子、擴大機構影響力,等到家長有需求了上門或打電話諮詢時,銷售人員搞定。
這樣做直接導致的問題是,市場行為造成的影響力衰減非常快,等到家長有需求了,很可能已經忘了你;即使沒忘,他如果受到比較新的競品的市場行為干擾,很有可能不考慮你了。
2、混淆市場和銷售。
不分析用戶行為習慣,銷售端前移,銷售人員混合大部隊浩浩蕩蕩開赴前線,考核指標只有現場成單量。
要知道,市場行為的作用,並不是直接的促成訂單,而是形象宣傳。想想你平常多煩感冒藥廣告,但是等到真感冒了,想起來的是誰吧。
因此,我認為,
市場行為是營銷的前端行為,作用是擴大產品或服務的認知度,降低銷售難度。
市場行為的特點是輻射面廣,但是針對性不強,針對每個潛在用戶個體的成本較低。比如,立廣告牌、發傳單、公眾號軟文營銷等。
銷售行為是營銷的後端行為,作用是促進成單。
銷售行為的特點是針對性強,且針對每個潛在用戶個體的溝通成本較高。後端銷售,主要靠教務(諮詢師)。教育決策是重決策,在沒有口碑基礎和品牌認知度的前提下,讓家長相信你,把孩子送到你這來,不是一兩句話能解決的,絕對是件技術活。
我們可以對宣傳人員日電話號碼登記量設考核標準,但如果定成單任務,那你就是耍流氓。
明確了市場行為和銷售行為,我們的地推策略就可以有的放矢的設計了。
第一步:分析你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假設每個市場的不同報課意願的人群是符合正態分布的,那麼,市場類型大致可以分為養成期市場和成熟期市場,如下圖所示。
註:臨界意願:在不受到外界宣傳影響的情況下,用戶受自身需求驅使選擇報課的意願。用戶意願低於臨界意願越多,把此用戶轉化成功的市場及銷售成本越高;用戶意願高於臨界意願越多,把次用戶轉化成功的市場及銷售成本越低。
養成期市場
養成期市場大量潛在用戶處於低於臨界意願的位置。
對於此時的潛在用戶來說,你的課程質量好壞、你宣傳的你的各種優勢和優惠並不那麼重要。他們更多是想知道:「這傢伙在幹嘛?我報這個班有啥用?」
舉個例子。
前期我們開拓小升初市場就遇到了這個問題,我們當時的宣傳重點放在了我們的優勢和優惠上,甚至是下血本做0元班,但是反響非常差。總結原因,我們發現:我所在的這個城市,由於沒有小升初考試,所以,很多家長對於所謂的小升初銜接班並不感冒。
但沒有市場,可以創造市場啊。當年學而思不也是一手炒熱奧數市場,並成就了其接下來10多年該市場的霸主級地位。
後來我們就改變了策略,不再反覆宣傳我們的優勢及優惠等,而是向大家介紹小學和初中的課程體系的區別;如果不提前準備,很多孩子容易掉隊等,這樣就得到了較多的關注和認同。
另外,由於養成期的大量家長都處於離臨界意願較遠的地方,所以,在現場諮詢的有限時間內,家長是很難被打動的。
所以,在養成期市場中,即使銷售前移(現場成單)起到的作用也是比較差的。
我認為,在養成期市場,我們較明智的做法是:
1、更加註重市場的形象宣傳功能,降低後期的銷售難度;
2、採用贈品策略,儘可能多的收集目標人群的電話號碼並加微信公眾號。
電話號碼至關重要,這是後期銷售進行攻堅戰的必須品,在此不在贅述;
微信公眾號,是後期更加直接的進行營銷文章推送的關鍵渠道。要知道市場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指望間斷性的發幾次傳單解決。長期的氣氛烘托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效的。
成熟期市場
這類市場其實很多,如初升高市場、藝術生的高考升學市場等。這類市場屬於剛需:學生肯定要學,只不過是在哪學的問題。當然,成熟期市場的招生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各種升學考試後,地面全被形形色色的機構傳單覆蓋。)
既然是剛需,那麼,家長的精力就會更多的放在目標的選擇上,此時機構品牌建設、優惠幅度、地推力度等,都是影響家長選擇的因素。
當市場沒有太強的壟斷性的時候,每個機構沒有能力對大部分用戶的行為產生影響,會出現很有意思的結果,即:無論你怎麼宣傳,家長就是不著急、不報班。
等到剛需釋放時,宣傳風口早已過去。此時,早期的宣傳效果雖然會大幅衰減,但一旦被家長記住,在家長最後的決策階段,就會進入家長的備選名單。因為,家長的認知概念與業界的認知是不匹配的,家長認為,他知道的就是不錯的機構!!!
我們面臨的初升高市場就是這樣的一個市場,直接導致前期無論我們怎麼使勁宣傳,都鬱悶的不見效果;但到暑期開始後,又「鬱悶」的發現學生持續湧入,老師根本不夠用了。
所以,在沒有壟斷的成熟市場,宣傳的效果在剛需風口期才會顯現。
如果出現了具有壟斷性的機構,情況又不一樣了。
比如,北京的小升初、初升高市場高度成熟,這類入口年級在新東方、學而思、高思等幾家巨頭的競爭下,逐年呈現壟斷競爭態勢。
在這個情況下,每家都有動力早動手,因為自己是有比較強的市場影響力的,早動手,早把家長收到自己的小筐中,就早安心。否則,蘋果熟了就被別人摘走啦。
這就是為什麼新東方們神經病似的早早擼起袖子開幹了,還不斷秀出「破四萬」的肌肉,目的一是強化自己的品牌效應,二是給競爭對手更大的壓力。
第二步:地推的物料準備
地推的物料,一般包括傳單、展架,有的機構還會有一些贈品,這裡只分析物料設計時常犯的錯誤,以期你能少入一個坑!!
傳單篇
設計傳單時,我們要知道,傳單屬於市場行為,我們發傳單的目的不是成單,而是擴大機構影響力以及諮詢流量。所以,「吸睛」是傳單的主要任務。但人們在傳單上的注意力集中的平均時間是5-10秒,傳單的信息量是與人們的閱讀慾望成反比的。
因此,傳單主打一個家長痛點就可以了,這一個點就足以為諮詢導流了。
密密麻麻全是字的傳單就不要在弄了,有興趣的校長可以去翻翻新東方、學而思的傳單,很多連價格都沒寫,就等著你問呢。
縱觀我們教培業的傳單,大多陷入了「自嗨」的深淵,出現了如下廣大校長喜聞樂見,廣大學生和家長深惡痛絕的「絕世」傳單。
1、信息模糊,可讀性差。
很多傳單,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一些小機構傳單,上來就是「本機構是教育局正規註冊……」或「本機構師資力量雄厚,校區環境優雅」。
這些傳單的統一特點就是:自我誇獎、內容極其枯燥,即使是熬到讀完也讀不出什麼主題。
2、一大堆模糊的提分名單。
「模糊」的意思是,相當多的機構打著「保護學生隱私」的名義,用「王同學,李同學」等作為宣傳對象,讓人看完了想信你不是胡編的都難。
即使寫清學生所有信息,大家也不一定多感興趣,誰會注意陌生人的學習情況呢?
當然如果是針對某個特定學校的宣傳,用此學校的提分同學作為宣傳點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因為很多同學間都是相互認識的,但這時要保證提分的真實性。
3、把機構老師印上去。
這隻能在認識該教師的小規模範圍內有效果,只能內部自high!這年頭,印高圓圓的傳單都扔垃圾桶了,誰會care一個陌生人的傳單?即使,這樣做有效果,
也只對該老師的招生有幫助,完全不能轉化到其他老師,性價比太低。
4、一堆美圖裝飾過分追求美觀,而忽視實用性。
傳單的美觀性很重要,一個讓人看上去就彆扭的傳單一定是沒市場的,但是,這種美觀可以用配色、排版的設計來實現,而不該為了追求所謂的美觀放很多無意義的美圖。
我見過有的傳單首頁印了一個大大的雄鷹(要表示志存高遠?),還有的印著清華大學校門,山寨的讓人想起80年代的雜誌封面。
5、過分寫實,暴露缺點。
每個機構都有優缺點,即使是新東方好未來要是敢把自己的缺點寫出來估計也會「顧客止步」。因此,我們在傳單上寫實固然重要,但要規避硬傷式缺點。
如果機構很小,就不要把機構教學場地的照片放大佔滿一個版面;
如果機構剛開張,也就不好總提開業大吉之類,哪個學生愛當小白鼠?
6、傳單劣質。
一句話,A4紙不要再發了,無論是白的還是紅的。
機構最不該省錢的就是傳單,我們出去宣傳是展示公司實力的,而不是去哭窮的。所以,我機構最差的傳單使用的都是157銅版紙,成本其實也高不了多少。
傳單的常見問題就這麼多,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認為好的強加給別人,各位校長可以拿起自家傳單對號入座。
展架篇
一般用戶在展架上的目光留存時間不超過3秒,因此,展架的目的不是讓用戶了解多少信息,而是讓用戶目光停留的時間變長,讓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核心信息。
那怎麼讓用戶目光停留時間變長呢?
事實上,用戶目光停留時間變長的唯一原因是對產品或服務感興趣。但是很抱歉,我們提供的是高度同質化的服務,即使你真的好上天了,在用戶心裡你跟其他機構也沒什麼差別。
唯一能讓用戶沒有抵抗力、看第一眼就想繼續看下去的,是標題黨。
一般來說,標題黨文案要滿足兩個因素:
1、吸引性信息;
2、內容性信息。
注意:這兩者之間要有必要的聯繫,即能讓看的人由吸引性的信息聯想到內容性的信息。否則,用戶覺得莫名其妙,感覺受騙就不好玩了。
舉兩個比較成功的例子。
A:該機構的展架上只書了三個大字——你瞅啥!
嚇得我一哆嗦,趕緊看看下面:XX教育,小夥伴們都來了,暑假就差你啦!
B:該機構的展架上畫一個大蘋果。我心想這賣蘋果的還挺洋氣,結果下書一行字:XX教育公開課,到場有機會抽取愛瘋呢親!
這都是非常接地氣的標題黨做法。
贈品篇
很多機構為了吸引學生或家長,會帶一些小禮品去進行地推,這是非常好的思路。比如,北京「掃碼一條街」就博得了很高的曝光率。限於篇幅,此部分不談贈送策略,只談贈品選擇。
贈品的直接目的是獲取電話號碼,隱含目的是擴大機構品牌影響力,本質目的是成單。
舉個例子。
前一陣我們去做活動,面向六年級學生家長宣傳小升初課程,贈品為新初一銜接班教材。確實是很有逼格的教材,印刷精美、內容詳實等等,然並卵。
這是因為,很多六年級家長的思維還沒有定位到初中,那麼,初中教材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後來,我們調研當地市場發現,六年級學生獲得資料的渠道非常窄,所以,我們就改送六年級學生小升初押題卷,效果好很多,同時也防止了一二年級的小不點家長們來「蹭禮品」。
所以,我們在選擇贈品時,即使保守的「送學生就得是文具,送家長就得是資料」,也要認真做好喜好調研!
選擇贈品的另一個原則就是家長喜歡的,這點比家長需要可能還具備傳播力。
如果贈品有吸引力,很多沒有報課意願的人也會選擇留電話,拿走贈品。這部分浪費成本也是符合禮品的贈送機制。貌似我們虧了,但如果贈品有宣傳屬性,貪小便宜拿走贈品的人,其實就是你免費的廣告牌。
比如,
瀋陽有個世博家教,這個機構地推手段簡直一招鮮吃遍天,就是給家長發布袋子。家長很樂意要,輕便結實、買菜收納利器。這造就了讓同行氣歪鼻子的場景:大街上,一個個的世博活廣告川流不息。
所以,被喜歡或是被需要是贈品能夠吸引的前提,能流通或是應用場景多的贈品能為我們的市場行為持續加碼。
比如,我們機構贈品曾用過印著機構logo的藍胖子抱枕,成本也不太高,直接是爆款。
後來我們復盤的時候發現,印著logo的藍胖子之所以是成功的贈品案例,是因為藍胖子打破了家長和學生『贈品只有教材和文具』的心理預期,製造了驚喜感,就有話題性,
比如
A:你的藍胖子好好呀,哪買的?
B:青藤送的....
此時,如果A是青藤學員,A也會去領抱枕;如果A不是青藤學員,A會跟自己的機構抱怨,人家都送,為什麼你們沒有?
這就引起了個體之外的傳播。
所以,贈品的選擇應該是:需要+喜歡+打破預期。
第三步:規劃地推的時間、地點
在地推時間方面,我們知道,放學的時間優於上學的時間,家長會會後要比會前的效果好。
在選擇地推地點時,
我們要知道,雖然我們每天面臨很多不同場景,但只有特定場景才最容易引起用戶特定的行為衝動。
我們在學校門口發傳單,不僅僅是因為學校門口是目標用戶的聚集地,更重要的是:學校門口容易讓家長不自覺的聯想到孩子的學習問題,符合該場景的產品更容易提高家長對教學類傳單的敏感度。
所以我們還可以選擇類似的場景有:書店和自習室。
那只有這些符合學習情景的場合嗎?
No,小區門口也不錯。這是因為大家進入小區,會覺得「到家了」,警惕性自然放低,家長接受傳單以及聽你推薦的概率會大大增加。不僅是小區,新東方連類似地壇公園這種老年人多的地方都去擺攤。
所以,關於發單地點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與產品內容契合或是能讓家長狀態放鬆的場合。
那麼,時間跟地點我們都規劃好了,當宣傳風口期(比如:初升高)來到的時候,我們兵力有限(人力、財力、精力),如果全市有5個考點,那麼,作為機構負責人的你該怎麼調用兵力呢?
A:所有宣傳人員分成5隊,每個地點一隊
B:集中兵力,主攻其中兩個地點
我調研的結果是,A以壓倒性優勢完虐B。
採取A做法的機構負責人可能會想:
「雖然分開效果差一點,但覆蓋面廣,加起來我還是佔優的啊。」
但事實是,B才是最優的人員布置安排。
這是因為,如果不考慮品牌背書等因素,地堆的影響力與單點區域的機構排名呈類指數關係,而非線性關係。
以5個競品為例,地堆影響力與單點區域的機構排名關係如圖所示。(影響力在此作為諮詢量的決定因素)。
而,單點區域的機構排名實際上是由家長的定義的,在同樣沒有品牌背書的情況下,機構的單點展位、地推人員的規模就決定了機構排名。
機構陣勢越大,諮詢的家長就會越多,當機構地推展位邊上有一些圍觀家長的時候,就會吸引更多的家長圍觀,可能第一天家長還半信半疑不願留下電話信息,但第二天家長來的時候要還是這個陣勢,家長留電話、交押金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高。
因此,即使你在5個單點區域的影響力都排第五,也不如一個單點區域排第一的影響力強。
結語
上述是本人對多年發傳單經歷的一些思考和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最近學了個詞叫降維打擊,就是用高維度的東西,去打低維度的東西,保准一打就是一個準兒。
我想教育機構的營銷也是要靠降維打擊的,線上及社區營銷就是最新的維度,我覺得逐漸也會變成最重要的維度。
所以我們的地推人員從原來僅僅是招生部門的人員,到現在和教研部結合在一起做招生運營,向家長和學生輸出機構的教學成果。
我們最近針對初三學生做的每天7分鐘中考學習視頻隨著做的時間越來越長,不僅觀看用戶增長的越來越快,而且我們發現這樣靠免費教學內容招收上來的學生,學生和家長對機構就會非常尊重,黏性也遠遠高於普通地推招來的學生。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般從事腦力勞動為主的人們不喜歡多生小孩,而從事體力勞動為主的生得比較多一些?
※在山木培訓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給孩子什麼,才是對孩子的真正負責
※成人舞蹈培訓:夾縫中頑強生長的花朵